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春秋之楚国风云》
春秋之楚国风云

第2章楚文王第12节桃花夫人5

这些是事实,通过这些事实,我们可以试着来解决一下关于桃花夫人的传说和故事中的疑惑。

疑惑之一:桃花夫人与息侯的爱情故事是真的吗?

中国的文人们,为了将桃花夫人描写成一位对爱情忠贞的女子,流传了关于她自杀殉国不成后,最后与息侯双双殉情的爱情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

据说,息国亡国后,息侯被俘后成了楚国都城的守门小吏,而桃花夫人在楚宫中深受楚文王的宠爱,且为楚文王生下两个儿子,但她始终爱着息侯。虽同在楚国,一直未能得见,桃花夫人非常想念息侯。

终于有一天,爱好狩猎的楚文王出门打猎,预计数日后才回。桃花夫人偷偷去城门处会息侯。一对原本的夫妻多年后再此相见,抱头痛哭。

桃花夫人看看自己贵为楚国夫人,而昔日的爱人却沦落为守城小卒,非常难过。她对息侯说:“妾在楚宫,忍辱偷生,原先只是为保全夫君性命和息国百姓,后来是只想见夫君一面,如今心愿已了,妾已无遗憾了。”

说完,便一头撞上城墙,这位天下第一美女顿时香消玉殒。息侯见此,心碎肠断,顿时万念俱灰,为报答息夫人的深情,也撞死在城下。

楚文王打猎回来,听说此事,黯然神伤,对夫人和息侯感情非常有感触,便令人以诸侯之礼将息侯与息夫人合葬在汉阳城外的桃花山上。

这样一则爱情故事,读了催人泪下。当然,殉情之说还有一个版本是桃花夫人与息侯是双双跳到桃花涧而亡的。都差不多,都说明了桃花夫人最后是殉情而死的。

这个故事当然只能说是传说故事了,因为破绽太明显了。有足够的史料记载了楚文王死后,桃花夫人还抚养了两个儿子,并最后辅佐楚成王治理楚国。

而且,楚文王不可能让一个被自己灭了国的敌国国君去守城门,担任城门守卫的那都是极端可靠之人,是对楚王无限忠诚、楚王又无限信任之人才有资格的。

所以,殉情之说是子虚乌有之事。当然,如前文所述,桃花夫人在息侯被俘息国将亡时可能会投井自杀,这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她是一位很忠贞的女子,如同她不允许蔡侯这个姐夫玷污自己,也当然不允许其他男人霸占自己。

于是她要自杀,这便是自杀殉国。而正是因为她的自杀殉国举动,使她成为历史上最值得敬佩的女人之一。

而当她明白自己活着能够给息国老百姓以及息侯带来更大利益时,她便不再自杀,选择了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甘为楚王占有。

牺牲的只是自己的名节,而换来的则是息国老百姓的幸福。而这样的当时她心中的牺牲,最后也成了她的一个受人尊敬的行为。

疑惑之二:桃花夫人在楚宫果真是三年不语吗?

史料记载,桃花夫人到了楚宫后,虽受尽楚文王宠爱,还为楚文王生下两个儿子,但却始终不发一语,“三年不语”。于是楚文王很奇怪,便诚恳地问桃花夫人到底是何原因。

史料记载,桃花夫人答道:“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这段话一般是这样解释的:我一个女人,侍候着两个丈夫,既然我不能够去死,我又能说什么呢?

也就是说,自己一个弱女子,前后被两个男人占有,已经是很羞愧的事了,自己哪有什么资格再说话呢?

楚文王听后非常伤感,认为自己霸占了桃花夫人是不应该的,但如果没有蔡侯的从中挑唆,他也不会去抢桃花夫人,所以,必须给万恶的蔡侯以教训,于是便出兵灭了蔡国,将蔡侯囚禁在楚国。蔡侯被囚九年后,郁郁而亡。

这个故事,也是为了说明桃花夫人的美德:一个弱女子,为了保全自己丈夫的性命,含垢忍辱地面对残酷的现实,她用三年的不言不语,对眼前的一切做了坚忍果敢的挑战与抗争。三年来,她流尽了屈辱的泪水,把一切的痛苦藏在心中,不说一句话,无声的抗争,多么伟大的一个女人!

自然有许多人赞同这个说法,王维的《息夫人》是这样说的:“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这描写了一位无限坚忍、无限情深的女子,一位命运多舛的绝代佳人,以坚忍默然的姿态苦守一片深情的形象。但这仍然是值得怀疑的。

首先,语言是沟通的直接手段,桃花夫人如果不说话,怎么去保护息侯的性命和息国的百姓?不说话,怎么可能在楚文王那里获得长足的宠幸且生下两个儿子?没有男人是真正喜欢只会哭、冷冰冰眼神看人的女人。

第二,作为楚文王的妃子,如果不说话,怎么可能会成为楚国的夫人?后宫没有一系列的争斗,桃花夫人一个从敌国那里抢夺来的战利品,怎么可能会脱颖而出成为楚国的第一夫人呢?

第三,三年不语,难道真的是三年不说一句话的意思吗?可能不是,或者说应该是三年来从不主动向楚王要求什么!

我们再来看看桃花夫人是怎么回答楚王的:“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

这是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话,关键在于古人对于文字的使用非常简洁,而我们后人又往往容易仅从字面上来理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们对文言文的正确翻译,必须人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事件。

我们便从翻译这句文言文来着手说明。

“吾,一妇人”指“我,一个女人”。这个没有什么问题。

“而事二夫”。是“但侍奉了两个男人”么?我们先来说那个“事”字。事,这里不应该指侍奉。事,可以指房事。也就是说,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但是,却与两个男人发生过关系了。”这两个男人,一个当然是老公息侯,另一个就是强行奸淫她的蔡侯。

“纵。弗能死。”是指“纵然这样也不能死”吗?“纵”的原始涵义是指驭车者使用缰绳掌控着马的前进、奔驰、缓行、停止、转向等等。引申义是指在被控制、操纵之下,服从于主人的意愿而前进、奔驰、缓行、停止、转向等等。

于是联系桃花夫人的经历,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但是我没有为息侯殉情而死。”这里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因为这个纵字,桃花夫人也明确表了态度:我作为女人,只能是顺从男人,不管是嫁到息国,还是被蔡侯强暴了,甚至被大王你抢到楚国,都不是我的本意。

“其,又,奚言”是指“那样我还有什么话可以说呢?”这样的解释实在是有些不通。笔者曾经看到有人这样解释:“其,指生有了儿子,被封为夫人。又,指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这样的自己哪还有资格再向大王提别的要求呢。”

于是,整段话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呢:我,一个女人在得到大王恩宠之前,却已经与两个男人发生过关系了,虽然我是被迫的,但我却没死。而大王你没有嫌弃我残花败柳之身体,对我无比恩宠,让我生先后生了两个儿子,还让我成为楚国的夫人,大王给予我的已经是够多了,我哪还能再向大王提出另外的要求呢?

这是笔者的理解,这样一来,解释非常通畅。而楚文王听了此话后是非常感动,认为桃花夫人确实是非常贤惠,懂知足,懂感恩,这样的夫人,自己必须要时时为她着想。

于是,他从夫人那里更感觉出桃花夫人对蔡侯奸污了她耿耿于怀,于是便有史料记载的出兵灭了蔡国,囚禁了蔡侯。从息侯和蔡侯的下场,我们可以看出,息国亡后,息侯还是小地主,而蔡国亡后,蔡侯则成了阶下囚,最后是郁郁而亡。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那便是古人写下这些文字,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于是,我们重新排列一下:“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简单成这样,翻译也更简单:“我一个女人,却先后与两个男人发生过关系,已经是很可耻的了,但即使是这样却不能去死,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嘿嘿,各人各理解吧。

阅读春秋之楚国风云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