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春秋之楚国风云》
春秋之楚国风云

第7章楚康王第7节蒍子冯装病

公元前557年的湛阪之战是晋楚两国正面交锋的第四次战役,总体上看,楚国又失败了,说明楚国此时尚不足以形成与以晋军为首的整个诸侯联盟的军事实力。但也暴露了晋国在军事实力上的下滑,在占据兵力优势、地利优势、政治优势的情况下,率联军攻打一个方城要塞却久攻不下,就足以说明楚国的战斗力,尤其是在防守上的超强实力。所以,晋国对楚国仍是忌惮得很。

于是,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晋、楚双方都小心谨慎,努力维持两强相持的局面,不再互相主动开战。两位江湖老大的暂时消停,诸侯们安心过日子去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晋国人很喜欢搞阴谋,为了对付楚国,晋国人不会与楚国正面对抗,但他有着大把的小弟。这次,晋国人又要忽悠吴国人出来搞事了,自从巫臣代表晋国出使吴国,说服吴国与楚国为敌后,吴国便成了楚国在东线最大的麻烦。

自楚共王后期以来,吴国经常兴兵侵犯楚国边境,或者经常偷袭楚国附庸国。吴军作战非常有特点,完全就是游击战: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袭扰战伏兵战运动战等等。

在吴王诸樊即位以来,吴楚第一次正面对抗便是庸浦之战,那一战,吴国败了,连诸樊同父异母的兄弟、号称吴国第一猛将、曾留学齐国专研现代战争的公子党都被楚国俘虏了。那是公元前560年事,当时吴国不顾江湖道义,趁楚国大丧举兵来犯,结果被楚国揍得满地找牙。

但这次楚军对吴军的大胜,也滋长了楚军对吴军的轻敌之心,比如后来令尹熊贞便在与吴军第二次正面交锋的皋舟之役中被吴军打败,自己也受伤致死。

由于能够战胜号称天下第二强国的楚军,吴国人的轻敌之心也产生了。他们是想再次搞点事给楚国人以颜色看看,但这个计划并非是现在。

吴国人的计划还没实施,有人着了急,希望吴国人去找找楚国人的麻烦,那当然是晋国。公元前550年,晋国内部政治斗争又到了一个高潮,栾家被灭,栾家牛人栾盈逃到了楚国边境,伺机反扑。晋国感觉到了危机,担心栾氏家族全面投靠楚国,借楚国之兵打晋国。于是当时的中军帅士匄便派人出使吴国,唆使吴国侵犯楚国,让楚国顾不过来。

吴国人貌似很好被忽悠,而且,晋国这一次居然不顾周礼同姓不通婚制度(吴国是正宗姬姓,与晋国一样),同意吴国请求,将晋国公主嫁给了吴国公子光。这桩婚姻还搞得非常大,除了嫁出去一位晋国公主,晋国还专门出使齐、宋两国,结果还陪嫁了齐国和宋国两位公主,这在那时叫媵,也就是说,吴国的公子光明面上是娶晋国公主,其实得到了是三位公主。可以说,晋国给足了吴国面子。这样,两家除了原本的同盟,现加上联姻,关系更铁了。

但吴王诸樊这一次却忽悠了晋国人:先骗三位公主过来再说,至于要我发兵打楚国,那是我的事,由不着你晋国人来指手画脚,至少现在先不急。

由于吴国公子光迎娶晋国公主的事在整个江湖的动静很大,楚康王不可能不知道。他立即下令由令尹蒍子冯率楚军先发制人,讨伐吴国。蒍子冯是谁?怎么现在令尹又换了?

蒍子冯是大名鼎鼎的原楚国令尹孙叔敖的亲侄子,原本是楚康王时期楚国大司马,统管楚国军政军赋,多次率兵出战,屡立功勋。公元前551年,继令尹熊壬午任楚国令尹。

史料记载了蒍子冯的谨慎处世。

公元前552年,令尹熊午卒后,楚康王心目中的令尹第一人选便是蒍子冯。但蒍子冯考虑到当时楚国权力基本掌握在王族手里,而且楚王尚年轻,虽然目前表现尚可,但并无足够的能力驾驭权臣。象蒍子冯虽是公族,但相比王族那些王叔王子们来讲,势力太弱,一个不慎便可能导致灭族之灾,于是便想法推辞。

怎么推呢?生病吧。

没病怎么办?想办法弄出病来。

但当时正值酷暑,想生病那是难上加难,却难不倒蒍子冯。他命人在自己的床下挖一个坑,坑里堆上冰块,自己睡在床上以受寒气。

有用么?这不是现成的空调了么?但科学告诉我们,哪怕是在大热天,床下垫冰块睡觉,肯定是会得病的。再加上蒍子冯故意吃得少、每天净躺在冰块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呐,蒍子冯终于得病了,

病得还不轻,一段时间下来,蒍子冯已经是面容枯槁、身体消瘦,穿着棉袄皮袍还一个劲的打摆子。这个样子被亲自来看他的楚康王看在眼里。

大王来探病当然是带着御医的,御医对蒍子冯进行了认真的检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瘠则甚矣,而血气未动”。

注意,虽然一直以来认为最早施行脉诊法的中医是扁鹊先生,但这位御医却用“瘠则甚矣,而血气未动”一句话,证明他至少是有记载的比神医扁鹊还早的脉诊记录。只是,没人记录下这位御医的名字。

无名御医经过仔细脉诊后,很快便知道蒍子冯是在装病,但他对蒍子冯挖空心思得病非常感动,于是对楚康王报告说:“蒍大夫面黄肌瘦,虽血气不乱、六脉调匀,但身体虚弱,不宜工作,应卧床养病。”

楚康王无奈,只好任用了熊壬午担任令尹。但这个熊壬午却是一个大大的腐败分子,楚康王一怒之下,第二年便将熊壬午给砍了,任命蒍子冯为令尹。

这下蒍子冯没办法推辞了,于是便担任了令尹。

蒍子冯担任令尹后,吸取了熊壬午的教训,解聘了自己宠信的一帮人,并且廉洁自律,绝不贪赃枉法,让楚康王非常放心。

蒍子冯本是要反对楚康王主动进攻吴国的,他认为吴国虽然与晋国打得火热,但就算要讨伐吴国,也要有正当的出师理由。上次皋舟之役也是楚国主动进攻吴国,结果败了,他希望楚康王吸取教训。

但楚康王不听他的,楚康王认为楚国已经很多年没打仗了,上次与吴交战兵败,此仇得报。另外这里要提一提,楚王这个差使其实不好干,因为楚国有规定,没有特殊情况,楚王每五年必须要征战,在祭祀祖先时是向祖先汇报的重点内容。

再说,此时的楚国,吸取皋舟之役失利的教训,专门训练了水军,组建了楚水师,楚康王希望能够在他的任期内,将吴国给收拾了,从而免除东线之忧。

公元前550年,楚康王亲自率水师顺江而下伐吴。吴王诸樊听说楚军居然来讨伐吴国,非常惊讶。由于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吴王诸樊命令吴军不得轻举妄动,加强防备,同时派人向晋国报告。

令尹蒍子冯是一个很谨慎的人,他派出的细作回来报告,说貌似吴国根本没有出兵要来打楚国的迹象,现在吴军加强了各要道隘口防守,主动进攻势必损失很大。

蒍子冯长叹了一声,心想,看来吴国并未中晋国人的圈套,不会主动进攻楚国。反倒是晋国,要多防着些。自己刚担任令尹,要从大局出发,不能在这里耗着,于是建议楚康王撤军。

楚康王想想自己也是瞎折腾,什么先发制人,人家根本不需要你去制,你去制毛啊。回去吧。于是,全军撤回郢都。

史料记载:楚子为舟师以伐吴,不为军政,无功而还。

无功而返的成语,便源于此处。

阅读春秋之楚国风云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