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奉天旋风》
奉天旋风

第194章人在旅途

第一百九十四章人在旅途

黄皮子在送走三傻子和四愣子的次日,拎了一只帆布袋子,雇一辆马拉轿子,回奉天了。

快要出县城时,他看见路边有邮筒,便对车夫说道:“停一下,我邮封信。”

然后,黄皮子下了车,将一封信投进邮筒。

马车继续前行,车夫扬鞭催马,时不时问一句:“冷不冷?”

黄皮子应道:“还行吧,今天好像有点回暖了。”

车夫赞同道:“可不,今个儿的风就没有头几天那么刺骨了。”

“毕竟快过年了。”

……

就这么唠着嗑,马车出了县城。

黄皮子出城不久,他方才投过信的邮筒,来了一个骑着马,穿着绿色制服的邮差。

邮差下马,刚打开邮筒,街旁房山头就蹿出两个人。他们用布袋套住邮差的头,未等他叫出声,便将其击昏。

然后,他们把邮筒里的信全部捡出来,装进一只提兜里,蹿入胡同,无影无踪了。

在县城一家酒馆的雅间里,麻老海和藤田正在饮酒。

麻老海说道:“这县城不是在铁道沿线,满铁在这边就没有附属地,所以,县城里日本人很少,我不能请你吃日本料理了,我们就吃点中餐好了。”

藤田一点头,“谢谢!麻老板不必介意,我喜欢吃中华料理。”

便在这时,两个身着中式便装的人进来了,虽说穿的是中式衣裳,但一看那罗圈短腿,便知是日本人了。

其中一人将手中的布兜子放到桌子上,说道:“那个人往邮筒里投了信,现在邮筒里所有的信件都在这儿了。”

麻老海将布兜子里的信一股脑倒在餐桌上,一封接一封地浏览着信封,最后,他发现了一封写给省警务处的信,没有收信人的名字,也没人写信人的落款。

麻老海撕开信封,取出信纸,抖开一看,竟是一张空白信纸。

麻老海顿时大笑起来,“哈哈哈,狡猾的家伙!不过,你跑不了。伙计,上菜!”

黄皮子掀开轿子的窗帘,向外望着。

难得一见的好天气,阳光照在雪地上,都有些刺眼睛了,只有春天即将到来时,才有这样的阳光。

车夫问道:“大人,这是回奉天过年吗?”

黄皮子说:“是呀,我家在奉天,自个儿在县里上班,养家糊口呗。”

车夫叹道:“那真不容易,看大人这模样和衣着打扮,肯定不是一般二般的人物,瞅着就比别人神气。”

黄皮子笑道:“老板真会夸人!我说,照这样的走法,咱们啥时候能到奉天?”

车夫回答道:“这马不能一个劲地跑,跑三十来里,就得让它歇一歇,饮点水,喂点料。你着急吗?不急的话,明个儿下:午能到奉天吧。”

黄皮子说:“我不急。看来,千里马只是古人说说而已了。”

车夫笑道:“只有不怕马被累死的骑手,才会让它日行千里呢。咱县城离奉天快三百里了,比青沟子离奉天还远呢。”

马车就这么不急不徐地跑着,不知什么时候,有三个骑马的人,不紧不慢,不远不近地跟在了车后,而车夫和黄皮子却毫无察觉。

马车又跑了一程,途经小镇,黄皮子提议:“歇一会儿吧,我这在轿子里坐得是腰也酸腿也疼的,浑身也冻透了,下地活动活动,吃点东西再赶路吧。”

车夫忙赞同道:“好哇好哇,俺听大人的,正好马也该歇一歇了。”

于是,车夫将马车停在了一家客栈门外,他对黄皮子说:“你先进去歇一歇,暖暖身子吧,俺喂完马就进去。”

黄皮子说:“老板,你可一定要进来,咱俩一起吃点热乎饭。”

“好,好,”车夫应着,“谢谢大人。”

黄皮子拎着那只帆布袋子进了客栈,屋里也没什么客人,他便在炕头桌旁躺下,歇个乏,帆布兜子就放在身边。

掌柜的过来客客气气地问:“客官是要住下还是打尖?”

“打尖”,是清朝时在京津一带流行的方言,民国初期蔓延到东北。

其意思就是“打发舌尖”,指的是在旅途中吃个便饭。

黄皮子坐起来说:“我和车老板,两个人,在这儿打个尖。你这儿都有啥吃的?”

掌柜的说:“要想抗饿,那就是烙饼摊鸡蛋,要想暖和,那就是炖大豆腐。”

黄皮子说:“那我和车老板就一人三张烙饼,再来一盘摊鸡蛋,一碗炖大豆腐。”

“好哩!”掌柜的应一声,去厨房了。

门外车夫已饮完马,将草料袋放在地上,由着马去吃,他习惯性地拍打拍打衣服进了屋。

他并未留意到,有三个骑马的人,也在镇上下了马,他们去了路对面的一家小店。

阅读奉天旋风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