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老子不是六位帝皇丸》
大唐,老子不是六位帝皇丸

第八章 北宋皆昏君

大唐军方的转变不是一天成形的,但是苏定方却是可以在一天之内死掉的。

在一个有些温暖的早上,苏定方死在了和吐蕃对峙的前线,这个时候高宗对这件事还完全的不知情呢,等到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京兆世家已经把除了薛仁贵之外的所有大将都调到了其他地方了。

在一年前李哲抽到了方正化,在一年后,李哲第二次的抽取抽到了另一个昏君手下的大臣,只不过这一位昏君李哲怎么也想不明白。

“我想知道为什么宋代的仁宗皇帝是昏君呢,这位皇帝的谥号可是仁,这个谥号可不是昏君能有的,还有你不是真宗朝的么,怎么会算在仁宗一朝呢,我认为宋仁宗不算是昏君吧,你也不是奸臣吧,王旦,王相公?”

李哲看着自己面前的中年酒糟鼻王旦,他现在觉得有些懵。

“这个没什么说到,我也从方老公口中知道了我大宋的事情了,这个老夫倒是觉得没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宋代无明君,这一点可是事实,你不要认为赵家天子有什么好的,那些人都是昏君之属,还有不是所有的昏君都是无能之辈,,无能之辈是昏君,但是昏君不是无能之辈,很多昏君都是很有能力的,只不过没有把自己的能力放在该放的地方上,至于你说老夫为什么不是真宗朝的,那可能这个朝代不是按照你认为的那个朝代来定的,而是按照那些皇帝的出生到死亡的时间点来定的,老夫死的时候仁宗已经出生了,而仁宗皇帝是不是明君老夫不知道,但是他有过不罚,这就是无能,无法控制臣下就是无能,无法看好后宫那就是无能,这么无能怎么不是昏君,有赏无罚而已正天下!”

王旦看着李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功过赏罚这些只要做好了那就不是昏君,可是赵宋的天子做不到这些呀,他们就连最基本的赏功都做不到,更不要说罚过了,而且因为得国不正的缘故,有宋一朝,整个国家就没有一点的气概,对谁都是卑躬屈膝的。

而且赵宋的天子都是属于那种外忍内残型的统治者,边疆局势动荡,赋税沉重,积贫积弱国内一直都是起义不断的,可以说是有史以来农民起义最多的朝代了。

而且因为田制不立的缘故,宋朝根本就没有完全的控制住自己手里的土地,根据《通考·田赋考》曾记载: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

也就是说宋朝对自己所掌控的天下田亩都是没有丝毫的管辖能力的,而且对于天下的丁口数目也都是不清楚的,据记载,仁宗朝的时候,宋朝大中小地主占了全部人户不到百分之二十,但却占有全部耕地的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大地主占有百分之七十。相反,占全部人口百分之三十的自耕农或半自耕农,却只了占全部耕地的百分之十五,而占全部人户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客户则完全没有土地。

可以说在宋朝,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卓锥之地,再加上宋朝政府前期是放任土地自由买卖的,朝廷允许民间按经济规律对土地进行流转配置,国家不再加以干预,只收取登记费用,至于租佃的契约,则多半由私人之间决定。

其结果是,民间的土地绝大多数集中在这些豪绅地主手里,而广大的民众都成了无立锥之地的穷汉了。

对于宋朝底层民众而言,土地分配早已不是寡与均的问题了,已经走向了极端,八成民众占据着不到两成的土地,却要承担全部的税赋,其苛税之重,闻所未闻。

同时,那些占据了大量土地的豪绅地主、富商大贾们还都享受着政府的免税免役的特权,占据着十分之八的土地却不用交税,政府的税收由拥有不到两成土地的自耕农和佃户来承担。

再加上宋朝的官员、冗兵一年多于一年,朝廷日益奢侈腐化时,为了不损害大地主、权贵的利益,只有向人民加税,结果是人民身上的赋税更是一年重于一年,不堪重压下,民众只有聚集起来,不断开展武装反抗的斗争。

这就让宋朝立国的一百六十七年间,爆发了俩百余次的农民起义,从而成了历史上农民起义最多的朝代,所以说上一句宋代无明君完全是可以的。

再加上宋代自己搞出来的文武对立这些的狗屁倒灶的事,一句宋代皆昏君可以说得过去的。

而王旦也就因为这个原因成了昏君朝代的大臣了。

不过,王旦在来到了大唐之后,倒是没有什么不高兴的,对他来说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才是他施展才华的地方。

“这么说,周王殿下,是想要王上加白了,不像正常即位了?”

王旦在了解了李哲的想法和之前一年的动向之后,他就分析出来了李哲的想法。

“我是正常即位呀,我大唐不是就是竞争上岗的么,你说的正常即位,在我大唐才不正常好么?玄武门那才是正途!”

李哲对于王旦的说法进行了反驳,在他看来,大唐的正常即位就是要搞政变的,你看玄武门,都成了李唐皇室的染血地了,不一样一次次的染血么?

“那您现在有什么本钱么?”

王旦听到李哲的话,就觉得脑仁疼,李唐的天子都是憨憨么,能正常即位的还不想正常即位,而是要搞政变,这他吗的就是大唐的皇室么?

“方正化为本王培养了不少人,还在秦岭那边找了一块地种了一些番薯,现在应该可以种上十几亩地了吧。”

随后李哲就把方正化这一年来培养的那些预备役的东厂小太监,和番薯的亩产和种植的这些事情,全都说了一遍。

“殿下准备用太监夺权么,莫不是忘了唐末的乱象了吗?”

王旦在听到东厂的时候立刻就不喜欢了,作为一个文臣,可以说天生就是和那些太监不合的。

不过王旦倒是对番薯很感兴趣,他认为这东西,是可以让李哲夺权之后成为明君的东西,因为从古到今各个王朝的统治核心就一个东西,那就是让中原王朝的老百姓可以吃饱穿暖。

而亩产上千斤的番薯,就是这么一样东西,再加上唐代的气候,番薯一年可以种俩季,所以李哲可以说是只要政变成功,他就无敌了,没有人能从番薯的下面夺走李哲的龙椅。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李哲需要有世家支持,而最好的支持就是联姻了,王旦打算帮李哲去联个姻。

阅读大唐,老子不是六位帝皇丸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