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贞观最强驸马爷》
贞观最强驸马爷

烧烤

两仪殿,李二陛下和众大臣一边有说有笑的看着歌舞,一边喝着酒。

时间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亥时。(亥时在后世时间是21点至23点)这时李二陛下说话舌头有点打结了,泛红的脸上露出了几分醉意。

“诸位爱卿,来,继续喝!”

李二陛下醉眼朦胧,咕咚咕咚喝完杯中的酒后一头趴在了御案上打起了呼噜。

一旁的内侍见此情景急忙过来把李二陛下搀扶起朝寝殿方向去了。

“哈哈哈,陛下喝醉了。来,老黑,再跟老夫饮一杯!”

程咬金晃晃悠悠的端起酒杯来到尉迟恭跟前。

“喝就喝,还以为俺老黑怕你不成!”

尉迟恭端起杯子仰起头将酒一饮而下……

“哈哈,痛快,真他娘的痛快。跟老黑喝酒就是痛快……嗝……”

程咬金扯着大嗓门吼完后,也一口气把杯中的酒喝了个精光,最后还打了一个酒嗝。

就这样,两仪殿内的大臣就像尉迟恭,程咬金这两个老货一样,你一杯我一杯的喝个不停,就连大唐第一喷子魏征也和一旁的房玄龄勾肩搭臂,喝得是不亦乐乎……

太子李承乾和兵部尚书侯君集也是相互频繁举杯。喝得那叫一个畅快!林瑞看见这二人相见恨晚的感觉,心想过几年后太子李承乾勾结侯君集造反难道是从这次的酒宴上就开始攀上了交情?www.zcwok.com 传奇小说网

“呼……呼……”

此刻死胖子魏王李泰早就喝得趴桌上睡着了。

“哈哈……这死胖子,还打呼噜,挺有意思……”

林瑞看见李泰那肥嘟嘟的脸贴在桌上的画面还真有喜感,不由得哈哈笑了起来……

众人就这样推杯换盏,大约过了一两刻钟左右(一刻钟在后世等于十五分钟)宴席上的人一个个都喝得东倒西歪。

不过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林瑞。因为在后世,酒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

林瑞平时跟朋友,同事,同学,过年过节什么的,时不时的就会聚餐,酒桌上白酒,啤酒以及红酒是轮番上阵……

虽然林瑞也经常会喝醉。不过现在唐朝的酒跟后世的那些酒比起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尽管今晚喝的都是最好的清酒,不过在林瑞这里就跟喝啤酒差不多。这时的林瑞没有一丝醉意。

待到殿内的众人喝得一个个都趴在桌子上东倒西歪的时候,这场御宴到这也就结束了。

宫里有一条规矩,那就是不能留宿。在御宴开始之前长乐公主跟林瑞说过会留宿在宫里,所以就把公主府的鱼符给了林瑞。因为到御宴结束时长安城早就宵禁了。有了这块鱼符,林瑞随时都能叫开长安的城门!

“来来来,过来搭把手……”

一个内侍看了看东倒西歪的众人便招来了人手把一个个喝得醉醺醺的大臣架起就向宫外走。

看着这些内侍驾轻就熟的动作,林瑞心里顿时就明白过来,看来这帮老货喝成这样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林瑞想到这里不仅摇了摇头!

宫外有大臣们的家丁仆役驾着马车一直在外边等候。内侍们把一身酒气的大臣交到了各自仆役的手里,仆役们赶着马车出了宫,而后便往各自的府邸方向驶去。

得,老子也该走了!

林瑞站起身来正想往大殿外走去的时候一个看上去十三四岁的宫女快步走到林瑞跟前说道:“林县伯,长乐公主殿下让奴婢给您带个话。”

林瑞仔细看了看眼前这个小宫女,嗯,明眸皓齿,妩媚动人,模样还不错!

“说吧!”

林瑞盯着小宫女说道……

见到林瑞盯着自己看,小宫女显得十分羞涩的轻声说道:“公主殿下说明天上午皇后娘娘和晋王殿下以及晋阳公主殿下会同公主殿下一起去城外的庄园。公主殿下让林县伯回去让庄园里的人做好准备!”

小宫女说完脸变得更加红了!

“知道了,多谢这位姐姐!”

林瑞开口说道。

“奴婢告退……”

小宫女这时心跳得扑通扑通的,对林瑞施了一礼后,就害羞的转身离开了。

这古代连小宫女都长得这么好看。这古代也有古代的好处!

林瑞心中默默感叹道。

“你,对,就是你,送我出宫。”

林瑞转身来到殿门前唤来一个内侍。

“我?你让我送你出宫?”

内侍听到林瑞的话,有些疑惑,用手指了指自己。

“对,就是你!”

林瑞冲着内侍招了招手,大声道。

“喏……”

内侍明白了林瑞的意思,于是便屁颠屁颠地跑到了林瑞跟前。

因为林瑞也是第一次进宫,很多路都不熟。于是在内侍的引领下,林瑞背着手出了两仪殿的殿门往宫外走去。

因为宫外还有公主庄园里的人牵着林瑞来时骑的枣红色大马等着他呢!不然他就只能走路回城外的庄园了!

林瑞背着手,怡然自得的走在太极宫通往承天门的路上!

“站住!”

值守承天门的监门将军把林瑞拦了下来。

“是不是又要查验鱼符啊?”

林瑞撇了监门将军一眼,没好气道。

因为今天白天长乐公主带林瑞进宫的时候,承天门的监门将军不但查验了鱼符,而且还要求长乐公主和林瑞下马步行入宫。

“这位大人,查验鱼符乃末将职责所系,还请谅解!”

监门将军白天的时候见过林瑞,知道他是长乐公主府的人!

而且监门将军还听说,今晚皇帝李世民在两仪殿宴饮群臣,就是因为眼前的这个少年进献了祥瑞引得皇帝大喜,而且还被皇帝封了一个县伯。

所以监门将军一眼就认出了林瑞,态度也变得十分谦和!

不过他虽然认得林瑞,不过他作为监门将军,职责所系,所以该查验,还是得查验!

“给……”

林瑞从怀里掏出半块鱼符,交到了监门将军手中!

监门将军接过鱼符,然后从怀中掏出另外一半鱼符,两块鱼符勘合相并,一只形状完整的金色鲤鱼形鱼符就出现在了监门将军眼中。

“嗯……勘合无误,没有问题,请!”

监门将军命门仆把开启宫门的钥匙交到了城门郎手中,城门郎接过门仆手中的钥匙后,就将承天门的大门缓缓打开。

监门将军之所以让城门郎开启宫门,是因为监门卫只负责宫禁安全和门籍查验!

城门郎只负责启闭城门,不负责保管钥匙。钥匙由门仆负责保管。三者分工不同,互相制约!

在唐朝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事情还要从皇宫的宫门夜启制度说起。

唐朝统治者规定,宫门夜开,受敕人需手写一份文牒,文牒上要详细写明宫门开启时辰,开启理由,以及一共需要开几道门。

书写完毕后,受敕人需将文牒提交到中书门下审核。

中书省有一个叫做政事堂的地方,平时三高官官和其他参知政事的高级官员都在政事堂议事。政事堂是唐朝的政事之中枢,到了夜里会安排人员值勤。值勤官员一般为中书侍郎或者是中书舍人。

受敕人将夜启宫门的文牒递交到中书省政事堂后,需由在政事堂值勤的官员负责召集驻守在宫门的监门将军,当值中郎将,以及负责夜启城门的负责人城门郎到政事堂商议。

经商议后,中书省值勤官员,监门将军,当值中郎将,以及城门郎共同在牒文上签字署名。

然后受敕人再拿着签有署名的牒文回到宫里覆奏皇帝。并且还要请皇帝朱笔御批。

待皇帝御批完毕,受敕人再将牒文送回中书省供官员查看。

查看完毕后,监门将军需与城门郎对勘合符。也就是拥有城门夜启权限的鱼符。

鱼符由监门将军和城门郎各执一半。两半鱼符经勘合相并无误后,由负责启闭城门的城门郎去门仆手里拿钥匙,而后才能打开城门。

城门郎只负责启闭城门,而其本人并不携带钥匙。

宫门和城门钥匙一般放在城门或者宫门附近的廊下。需由值班的门仆负责传递到城门郎手中。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为得就是防止城门郎一个人乱来。

那么在这里可能有人会说了,如果有人心怀不轨,想犯上作乱。只需买通城门郎和负责看管钥匙的门仆不就行了?

答案是不行!为什么不行呢?

事情还要从唐朝的监门制度说起。

在唐朝,监门将军负责宫殿诸门的安全保卫和门籍管理。

监门卫中郎将负责巡逻和检校出入。监门将军与中郎将同属左右监门卫序列。

城门郎负责京城,皇城,宫殿诸门的启闭。却不执掌钥匙。因为钥匙归门仆保管。而且城门郎还是归门下省掌管。

监门卫,城门郎,门仆三者分工不同,互不隶属,相互制约。

所以在这里我们就能够看出唐朝统治者的管理艺术了。

监门卫负责安全保卫,城门郎负责启闭城门,门仆负责掌管钥匙。

如果有人心怀叵测,犯上作乱。光买通监门卫没用,因为他没有钥匙。光买通城门郎也没有用,因为他只负责启闭城门。光买通门仆也不行,因为门仆只负责保管钥匙,负责启闭城门的是城门郎。三者相互制约。

所以心怀不轨者想犯上作乱,控制宫闱,就必须买通监门卫,城门郎,以及门仆。不过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因为要想同时买通三个部门,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而且以上种种还是日常操作。

如果是夜启城门,还需通过中书门下的召集。(中书门下设在中书省)所以,这就等于说,宫门如果是夜间开启,敕令人必须同时得到中书,门下,和左右监门卫这三个机构的全部同意才行。(城门郎归门下省掌管)

通过以上种种诸点,就足以体现出唐朝统治者的卓越智慧和高超的管理水准。

另外,史料记载,仅武德年间负责保管长安城诸门钥匙的门仆就多达八百人。

这些门仆负责传递钥匙,以供城门郎开启或者上锁城门。由此可见,整个长安城带锁的城门数量庞大到了足以令人咂舌的程度!

另外,长安城所有城门的启闭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

具体办法是按鼓声依照顺序开启或者关闭。

例如从清晨开始,承天门开始敲鼓,门仆从廊下取出钥匙,而后快步将钥匙传递到城门郎手中,以供其开启城门之用。

一刻钟后,皇城门,京城门打开,第一声鼓绝。宫城门,左右延明门,以及乾化门依次打开。

第二声鼓罢,宫殿门打开,每过一刻,门仆需将钥匙准时送达到城门郎手中,到了晚上,各个城门关闭后,钥匙必须由门仆准时送回。

唐律规定:凡皇城,宫城阖门之匙,先西而出,后戌而入。开门之匙,后丑而出,夜尽而入。

另外,关于钥匙的用法,唐律还规定:若错符,错下键及不由匙而开者,杖一百。即应闭忘误不下键,应开毁管键而开者,徒一年。

由此可见,在当时的唐朝就已经形成了极其完毕的宫禁制度。

“告辞!”

林瑞见大门打开,于是就快步走出了承天门。

今晚林瑞之所以如此顺利的通过承天门,完全是凭借了长乐公主李丽质交给他的金制鱼符。

因为金制鱼符只有亲王一级的人才有资格携带。(长乐公主是皇帝李世民的嫡长女,位同亲王)

只要有了金符,夜出宫门者就不需要上面那些繁琐的流程。

所以持有金制鱼符的人,在夜出宫门这一方面是拥有特权的。

当林瑞快步走出承天门时,林瑞发现门外有两个家丁模样的人伸着脑袋不停的往皇宫方向张望。

“哎呦,您终于出来了!”

承天门外等候的家丁望眼欲穿,看见林瑞缓缓而来,终于送了一口气……

这两个家丁是奉命在承天门外等候林瑞并看管马匹。当他们看到朝中的大臣们一个个坐上马车,在家丁的护送下从承天门鱼贯而出时,这两个家丁却一直没有看见林瑞出来,所以他们的心中甚为焦虑!

“不好意思,宴饮时间有点长,让你们久等了!”

林瑞见两个家丁一直在承天门外等他,而且一句怨言都没有,于是乎上前对两个家丁解释道。

“咳,不要紧,您快上马吧!”

两个家丁把枣红色大马牵到了林瑞身前说道。

“驾……”

林瑞翻身上马,一声吆喝,枣红色大马甩开了四蹄飞快地往城外奔驰!

“诶,你等等我们呀!”

后边两个家丁呼哧带喘的追着马上狂奔的林瑞。

糟糕,光顾着耍帅把后面这两个家伙搞忘了。林瑞拉住缰绳让马停了下来。调转马头看着追的呼哧带喘的俩人,内心无比尴尬!

“不好意思,这次我让马儿走慢一点。”

林瑞看着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的两个家丁,心中显得十分过意不去。

“多谢了,这次我会跟紧一点……”

“那我们走吧,前面就是朱雀门了。”

两个家丁眼见林瑞放慢了马速,松了一口气……

就这样,林瑞骑着马,身后两个家丁紧跟着他出了朱雀门,来到了皇城外的朱雀大街上。

由于长安城夜间实行宵禁,所以此时的朱雀大街变得各外空旷和寂静,街道两侧的坊市一片漆黑。

看来这古代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就是空气清新没有PM2.5,吃的瓜果蔬菜全都是绿色食品,没有农药。

坏处就是一到晚上,家家关门闭户,黑灯瞎火,不能出门。

唉,真怀念后世大晚上和几个要好的哥们在烧烤摊光着膀子撸串时的快乐场景啊!

唉,我的啤酒,我的烤串啊……

林瑞骑在马上,看着空无一人,寂静得出奇的朱雀大街,嘴里暗自吐槽……

哒哒哒,哒哒哒……

就在林瑞心中暗自吐槽的时候,他的前方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什么鬼?难道遇到打家劫舍的强盗了?这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啊?”

林瑞循着马蹄声传来的方向放眼望去,想看看来者究竟是什么人。

可是不论林瑞再怎么张望,前方依旧是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在唐朝的晚上,除了上元节前后三天,其他时间皆实施宵禁。而且宵禁是连烛火一起禁止的!

若需燃烛夜行,必须到负责巡查宵禁的左右武侯卫翊府办理敕令。才能“特敕街中许燃烛”。

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李治改左右武侯卫为左右金吾卫。

很快,马蹄声越来越近,一队头戴幞头,身穿缺胯袍的人马出现在了林瑞面前。

“原来是武侯卫的骑兵啊!”

林瑞通过这一世的记忆,一眼就认出了前方的人马是武侯卫的骑兵。

“尔等是何人?不知道现在已经宵禁了吗?”

一名街使模样的武侯出声呵斥道。

“当然知道啊!”

林瑞骑在马上气定神闲,淡淡道。

“既然知道,为何还不回家?”

街使模样的武侯被林瑞的回答搞得有些不知所措!

因为他还没有见过如此云淡风轻,镇定自若的人!

街使模样的武侯已经隐隐感觉到他面前的这个少年身份非同寻常。

“将军,我们是从皇宫里出来的。”

林瑞身后的一个家丁出言朗声道。

“不管是不是从皇宫出来的,只要是到了晚上,长安城就不许随便走动了!”

街使模样的武侯勒握马缰,策马绕着林瑞他们的身边转了一圈说道。

“来,看看吧!”

林瑞从怀中掏出了半块金制鱼符,递到了武侯手中。

“末将有眼无珠,请大人恕罪。”

街使模样的武侯接过鱼符看了一眼后,当即大惊失色,立时就从马背上爬了下来。

因为林瑞递给他的是一块黄金制作的鱼符。

通常能携带金制鱼符的人,除了亲王就只有皇帝的公主了。

林瑞既然能用金符出入皇宫,那么晚上在宵禁的长安城里走动就更不成问题了。

“无妨无妨,现在我可以走了吗?”

林瑞接过武侯还回来的金符后,朗声道。

因为林瑞知道此刻时间已经不早了,再加上明天一大早长孙皇后还要带着晋王李治,晋阳公主李明达来庄园。所以林瑞是片刻功夫也不敢耽搁。

“大人请……”

街使模样的武侯不敢迟疑,当即就给林瑞让开了一条路。

“驾……”

林瑞拍打着胯下的枣红色大马,快速往城外的庄园方向行进。

在唐朝,皇城之外的坊市,一到黄昏,各条街道上的街鼓便开始敲响。

鼓声共敲六百次,待敲击完毕,街道上的行人无论身份高低,必须回到家中。

待坊门关闭后,就不在允许擅自出入了。

为了确保宵禁质量,每到晚上,长安城各条街道都会有武侯巡视。

而且每个城门和坊市,坊角都设有武侯铺,武侯铺白天负责远望坊市动静,晚上则由听力和视力俱佳的武侯负责监听周围动静。

若违反宵禁,又叫“犯夜”,犯夜者如果被武侯卫的骑兵发现,骑兵会先弹弓弦,喝令不许动;如果不听就往脚边射箭;如果还不听,就直接射杀或拘捕。

犯夜者通常会关入左右武侯卫翊府大牢。

当然,唐朝的宵禁制度并非不通人情。

因为律法规定,若因公事,婚娶,或丧病者可以通融行事。

不过这三种情况也不是随便就能够通融放行的。

有公事者,需随身携带相关府衙的牒文。婚娶需有县衙发放的文书。而至于丧病这样的紧急情况,也需要向所在坊市申请同行牒文。以备武侯查验。

待林瑞和两个家丁回到黄渠边上的庄园已经是午夜时分了。

明天长孙皇后要来庄园,公主让我准备准备,得好好想想明天该怎么让皇后娘娘玩的高兴呢?

林瑞在屋里来回跺着步,突然灵光一闪,哈哈,有了。

林瑞取来纸笔,在纸上画了起来。

没一会儿林瑞拿起画好的图纸去了工匠坊。

“王老六,你按照我纸上画的图样,连夜给我赶制出来,明天一大早我等着用。”

林瑞把图纸递给了铁匠王老六。

“好勒,没问题……”

王老六看了看图纸,点头表示明白,挽起袖子就开工了!

“周三,你也照着这图纸上画的,连夜将其赶制出来。”

林瑞把手里另一份图纸交到了木匠周三的手里。

“没有问题,保证明天一早就弄好,绝不会耽误!”

周三接过图纸仔细看了看,麻利地抄起了家伙钻进了工匠坊!

少刻,工匠坊中的斧凿刀刻之声此起彼伏!

第二天一大早,王老六和周三两人按照图纸上打造好的物件终于露出了它们的庐山真面目。

其实林瑞昨晚画的是后世的烧烤架和画架。烧烤架就不用多说了,自然是用来烤串的。画架是林瑞一时技痒,打算把皇后娘娘和长乐公主吃烧烤的场面用画给记录下来!因为林瑞在后世学过画画,画的不算好,只能说是勉勉强强说的过去……

庄子里的家丁一大早就按照林瑞的吩咐宰了一头羊。然后林瑞把羊肉切成细长条穿在竹签上。

后世常见的八角,小茴香,山奈,豆蔻等调料在唐朝还属于中药的范畴。

林瑞来到郎中老吴头的药房后,把药房里的八角,小茴香,山奈,豆蔻这些拿了个精光。最后让人磨成粉,简易版的五香粉就在唐朝诞生了。

林瑞打算去户外来一次露天烧烤。地点早就选好了,那就是庄园西边的一片杏林。

现如今已经是仲春时节了,那片杏林早已开出了朵朵白花。是一个景色优美的好地方!

林瑞是想让长乐公主和皇后娘娘体验一下后世烧烤的味道!待到所有准备工作完毕后,林瑞就等长乐公主和皇后娘娘驾临了。

没一会儿,林瑞就将烧烤需要的东西都搬到了庄园大门外。等长乐公主和皇后娘娘到了就直接去西边的杏林开始露天烧烤!

庄外,一行浩浩荡荡的队伍来到了庄园大门,是长乐公主和皇后娘娘她们到了。

晋王李治率先钻出了马车。当看到林瑞面前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时,晋王李治瞬间来了兴趣!

接着长乐公主和长孙皇后分别从各自马车上下来,最后出来的是晋阳公主李明达。小丫头看着哥哥李治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从来都没有见过的东西时,她的好奇心也跟着蹦了出来!

“这是什么呀?”

长孙皇后走了过来指着烧烤架上的羊肉串问道……

“参见皇后娘娘,这些东西是臣为皇后娘娘准备的美食。”

林瑞将制作好的羊肉串对长孙皇后介绍道。

“美食,这样怪异的美食本宫还是第一次见到。”

长孙皇后拿起一根羊肉串闻了闻,放到了嘴边打算尝一尝!

“且慢,皇后娘娘,这羊肉串还是生的,一会儿要在烧烤架上烤熟了撒上调料才能吃。”

林瑞眼瞧长孙皇后拿起生羊肉就吃,于是乎不敢迟疑,连忙阻拦道。

“原来是要烤过才能吃。宫里的尚食局也经常烤羊肉,不过都是用一整只羊烤。像这样把羊肉切成条,穿到竹签里的吃法到是新奇。”

长孙皇后急忙放下了羊肉串,一脸的好奇。

“林瑞,这些东西你是什么时候做出来的?”

长乐公主也走了过来好奇的问道。

“这些都是我昨晚回庄以后弄出来的。为的就是给皇后娘娘一个惊喜。”

林瑞笑呵呵的回答道……

“嗯,真是有心了。”

长孙皇后满意地看着林瑞笑盈盈的说道。

“皇后娘娘,这烧烤要在野外吃起来才有意境和味道。庄园西边有一片杏林,此时杏花开的正艳。我们不如去那片杏林,一来可以品尝美食,二来还可以赏花看景。”

林瑞心想大唐的第一顿野外烧烤,就从今天开始。

“嗯,就这么定了。更难得的是今天风和日丽,美食加美景,本宫这心情顿时便觉得舒畅了许多。”

长孙皇后呵呵笑道……

“好哦,好哦……”

晋王李治和晋阳公主李明达在一旁高兴的手舞足蹈。

“嘻嘻,你们这两个小家伙!”

长孙皇后看着自己一对儿女又蹦又跳的样子,脸上也是乐开了花。

阅读贞观最强驸马爷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