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汉末第一兵法家》
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352章 无题

蜈蚣挂山梯,可长千百节也。

一个人背一节,一节哪怕是二十阶,那么十人背的梯子勾挂连缀起来,就是二百阶。

如前所说,应按军队编制大小,配属不同权重的装备。

那么,蜈蚣挂山梯放在百人队都太嫌拖累了,放在千人队合适。

一个千人队,带蜈蚣梯十节,需穿山过涧时,十节对成一副。

两百阶的长梯,几乎够所有行军时所需。

一挂长梯,如同蜈蚣,高悬悬崖峭壁之上,远看如长练悬天,想之令人神往。

李孟羲曾说,为将者不能知用匠力,则不能知舟船桥栈之要。

关羽深以为然。

李孟羲片刻时间之内,连说了特种抓钩弩箭和蜈蚣挂山梯两个利器,关羽大感收获满满。

夜深了,李孟羲带弟弟回去休息了,关羽和刘备还在继续讨论挂山梯的妙用。

谈着谈着,“哎呀!”刘备突然一拍大腿,惊叫一声。

“羲儿与我说,得找些读书识字的人,教娃娃们识字。”刘备看着关羽,“某给忘了!”

关羽忍俊不禁,“大哥明日再找,也不迟。”

这边,李孟羲盘膝坐在车头,昏暗的光影下,奋笔疾书。

今天没有行军,停军了一日,正因为停下没走,军中干的活儿多,因此李孟羲见识到的多,学到的也是极多。

“古来行军,大军补给大抵几种?

大抵四种,一为,沿途采买,二为扎营之时,就近采集野菜柴草等,三为,遇河则渔,遇山则猎,所获之多,可大缓军粮损耗。

至于第四,为劫掠四方,此法确也可得粮草补益,然,劫掠百姓,仁义之师不为也。”

至此,李孟羲入汉末以来,所见所思,终于大致见到了古代行军的全貌。

古代补给手段,大抵也就这四种常规手段。

之所以只是常规补给手段,那是因为李孟羲还未遇到真正残酷和惨烈的战斗,真正惨烈的战斗中,连尸体都是粮食。

也许直到那时,李孟羲才会学到,除常规补给手段以外,还有非常规的极端补给手段。

往下继续写。

“古之行军,受气候影响极大。

一夜暴雨,夜雨狂风损毁帐篷不知几何,更兼民夫众人被褥为雨淋湿者众。

故,无论暴雨风雪,若气候恶劣,暂缓行军,比匆匆行军更好。

暂缓行军,民夫可升篝火烘烤被褥,军中损毁帐篷亦可有充裕时间修补。

再者,大雨过后,等一日,路面好行数分。”

这是李孟羲学到的,应对行军途中恶劣天气的对策。

再往下是,屠匠营。

“不管行军之时,亦或战时。

行军之时,可能有牲口暴病而死,可能有猎得之猛虎麋鹿,诸如此类。

战时,一场大战,战场上遗留死亡马匹多矣。

故而,军中需有熟手屠匠,以高效宰杀大型牲口。

白日见,死牛一头,需壮丁六人前三后三才能抬起。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阅读汉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