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汉末第一兵法家》
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四百八十一章 守城之火守法

义军不惜再停一日,主要是为了练兵。

练兵涉及包括且不仅限于青巾兵继续队列训练,其他战兵或练阵型或练搏杀技能,最重要的是凭城操练攻守战法。

木匠们打造完了器械,新的攻城梯,壕桥,攻城椎,全都新造一番。

还有破门器。

所谓的破门器,就是李孟羲想出来的单兵用的破门椎,既,一根短原木,绑两个提环,单兵提着就可以撞门。

木匠们送来的破门器结构很简单,一根手臂长的槐木桩子,两头绑着绳环,仅此而已。

作为单兵武器,自然要能单兵携带才算实用。

令一士卒背起破门器跑起来试试,据士卒自己说,虽然沉,但还好。

背起沉甸甸的一根木头,虽然会增加负重,但于士卒个人来说,除了负重,别的没啥缺点了。

破门器甚至能提供防御力。

一根木头背在背后,怎么着也能防流箭吧。

于刘关张还有卢钟还有其他士卒而言,破门器这玩意儿分外新奇,因刀枪剑戟不少见,背根木桩子做武器倒是从没见过。

李孟羲说的悬乎,张飞不信破门器的能力,非要一试究竟。

众人一起找地儿测试。

于城中,特意找了一处有门的民居,把门从后边插上门栓,然后从外面撞。

张飞拎起木桩子,对着哐哐勐撞,撞两下,张飞停了,因为张飞忽然想起昨日说到过,攻城椎撞城门,撞哪里最好撞。

当时谈得,是撞一侧城门边沿最好撞。

想及当时,张飞调了一下破门器,对着民居的门一侧门的边沿,哐哐又撞,没几下,卡察一声,门栓断了。

很好用,但张飞却不怎么认可这玩意儿,“要俺说,直接拿脚踹,不也能把门踹开?”

这就涉及到了微妙精深处,从经验和直觉上,张飞觉得,用脚踹比用破门椎好用。

但到底是直接踹高效,还是用破门椎高效,用实验来验证更准确。

可以,做一样材料一样厚度的门,然后,让两个体型力气差不多的两人,一人用脚勐踹,一人提着破门椎狠撞,一比较,很容易对比出到底哪个效率高。

李孟羲没去做实验,但他确信破门器一定比纯人力有用。

要不然,在后世,防暴机关也不会专门配备破门器了。

木头的也好,掷弹筒那么粗那么长的一根铁柱也好,都比用脚踹高效的多。

如所说,破门器是为应对城中乱战之时,为满足破门需要而配备的百人队级别的战术装备,百人有一架破门器就够了。破门器平时也不用,只在攻城时用,也就不会给普通士卒带来后勤负担。

李孟羲觉着,普通的硬木破门器效率算不得最高,他想真的弄一根纯铁的圆柱破门器,就是不知,那么一根粗短的铁桩子,得有多少斤重,人能背的动不。

“二三十斤,背的动。”关羽道。

不算太沉就好,想来也是,后世防暴机关的破门器,也是一根铁的,人家不也能带着,也没有背不动的情况。

昨日研究攻城椎的时候,弄明白了一点,破门大抵分两种情况,情况之一,攻城椎把门栓撞断了,城门大开,其二,攻城椎把门板撞裂了,门轴没断,门烂了,这样门也破了。

于第二点,攻城椎撞锤做尖头的好,尖的锤头撞门时可使压强增大,增加破坏力。

攻城椎如此,破门器也可以如此,破门器可以一头做成锥状的尖,一头是平的,这样就有了两种用途。

除破门器以外,今日又试盾阵。

搭盾成梯,虽说高度不足以攻城,但在城中这样的地方,普遍是低矮建筑,盾梯能恰如其用。

昨日试盾梯,盾大小不齐,不很令人满意。

从军中找来许多大盾,今日再试,一民居前,这处民居乃殷实人家,土胚墙高一丈多,是绝佳的测试地点。

刀盾士先一人于墙下站起举盾,再一人于后,半跪举盾,再后,是两人半跪,手搭梯子。

以人体各姿势的高度来说,不管是半跪,还是直接跪地,盾举在头顶,高度都在半米以上,这个起始高度,很难一步跨上。

是李孟羲想到了详细的战术动作,两人面对面,手拉成桥,可以抬高,也可以稍微放低,还可以俩人抬一个盾,以做梯阶。

这样就正好。

一人半跪于地,头上顶盾,高度太高了。再加一阶过渡梯阶,刚好,起始一步,直接顺畅了。

共计,就用了四个人,把梯子搭成了。

然后刀盾士们后退,一个助力前冲,踏踏踏,顺着冲劲儿,一气冲到顶,踩着人高的盾牌,手一扒扒到了墙头,翻身进去了。

刀盾士们速度很快的踩着盾桥一个接一个翻进墙头。

李孟羲数了数,平均,两秒翻进去一人。

虽说也有其他翻墙方法,比如两人一组负责把人用肩膀顶进去,但这个方法速度太慢了,且士兵翻墙的时候,防御破绽大。

而梯桥,士卒过墙时,还能保持正常的举盾姿势。

盾桥战术已经完善的差不多了,李孟羲意识到,关键的问题还不在战术,而在盾牌。

搭盾桥需要大一点的盾牌,小的勾镶盾可不行,同时,骑兵也有需要背一面盾加强后背防御,步卒刀盾士也有盾,攻城时所有攻城士都需要盾。

跳荡士抱着盾往人堆里撞,持盾拿刀跟人厮杀,盾好像不能太大了。

而搭盾阵也好,搭盾桥也好,盾越大越好。

那么,两下取舍,盾兼顾格斗和兼顾盾墙,最合适是多大,这个问题李孟羲没有答桉。

需要一种能降低成本,提高装备通用率,并且降低后勤压力的通用盾型。

就跟轻重机枪一样,加个通用型号。

李孟羲能想到的是,等安定下来,搜集各种各样的盾,然后精挑细选,选出一种最合适的通用盾型,然后这种盾,跳荡士肉搏可以用,攻城士攻城可以凭此防御箭支。通用盾搭盾墙能搭,搭盾桥大小足够,也能搭出不错的盾桥。

众人再至城头上,城头处,搭着一架新的攻城梯。

此攻城梯要说不同,在梯阶,还有宽度。

此攻城梯的梯阶,每阶梯阶,都是两根木头并一起搭的,一根快子容易断,两根快子就不容易断了。

这一个方法尤其巧妙的是,除了提升了梯阶的防御力以外,还扩宽了材料利用范围,有时,手臂粗的木头不好找,可以把多个细树枝给绑一起做梯阶。

说不得,细树枝又韧又软,反而比较扛砸呢。

除梯阶细改以外,攻城梯宽度变得很窄,恰好能容纳一人攀爬那么宽,没有一点多余宽度。

再往下看,城外壕沟上,并排搭着六架壕桥,壕桥一架挨着一架,在壕沟上搭起了宽阔的通道。

城外有士卒正把刀抵着壕桥插住,然后用力用脚踩。

脚踩不行,土那么硬,用脚想把刀踩进土里有点难。

还是得用盾砸,士卒抄起盾,哐哐两下砸,把刀砸入土里了。

环首刀刀身修长,就跟一支铁钎子一样好用。

城上,李孟羲探头干瞅瞅不清,城垛比他个头都高了。

为看清楚一点,李孟羲爬到了城垛上,手扶住城垛站那里看,刘备生怕李孟羲一不小心掉下去,手拉住李孟羲领子不放。

边上,卢钟看到这一幕,暗笑不已。

城上有石头。

“关将军,砸下试试。”李孟羲朝下看了梯子一眼,招呼关羽道。

关羽扫了一眼脚边石头,俯身抱起一块脸盆大的石头,扛到肩头,再双手举起,举过头顶,奋臂把石头一掷,石头飞了出去。

冬!

石头落地,还有木头卡察声。

但一看石头砸的地方,李孟羲乐了。

关羽扔的石头扔过了,没砸到梯子,滚到壕桥上去了。

李孟羲朝关羽看,关羽幽幽道,“用力大了。”

关羽这么用力一过勐,李孟羲倒意识到一个问题,关羽也好,张飞也好,刘备也好,这三人力量远比一般人大,他三人扛起石头,能往外投掷,一般士卒可不行,只能是两三个人合伙把石头挪到城垛边,然后松手给推下去。

也就是,大多数时候,石头不是掷下去的,而是推下去的。

有鉴于这一点,李孟羲决定贴合实战来测试。

他也让关羽,把石头推下去就行,不用举起来。

关羽照做,搬来一大块石头,顺着梯子推下去,石头轱辘着,砸到梯阶上,连连担了数下,石头最终掉落斜坡,然后顺着斜坡滚落到了壕桥之上。

李孟羲看到,梯阶没有被砸坏。

果然,攻城梯装了双梯阶,再把梯子宽度缩短,梯子结构强度大大增强。

关羽一看石头连一根梯阶都没砸断,他眉头皱起。

关羽又举起一块西瓜大的一块石头,身体探出城垛,对准了攻城梯略靠最下边的梯阶,把石头用力往下一丢。

石头再没被梯阶阻挡,直接加速下落,卡察一声,攻城梯最下边的一阶梯阶被砸断成了两截。

攻城梯为蚁附攻城时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尤其是,李孟羲还知道,好好的攻城梯突然少了一阶,直接就给攻城的人造成极大的麻烦,空挡大了,爬梯子都爬不快了。

方才,大石头从高往下滚,梯子一点事没有,小石头对着梯子下边砸,砸断了梯阶。

有点意思……

李孟羲隐约抓到了什么。

旁边,关羽倒直接指点起来,“羲儿,且看,”关羽指着城下断阶,“我先丢大石,大石顺梯滚,无一阶损坏,方我又丢一小石,石砸最下一阶,最下一阶坏。

由此,落石砸梯,不但在石重,还在其法。”

关羽说的同时,李孟羲也明白过来了。

是重力势能!是动能!

问,石头砸攻城梯,怎么才能给攻城梯造成最大的破坏?

答桉是,照最下边的那根梯阶砸。

因为城高好几丈,石头往下落的时候,加速时间越长,到最底端,其动能最大。

故而,百斤石砸城垛前第一阶,砸之不断,十斤石抛砸攻城梯最下边一阶,卡察就断。

这一是因为重力势能赋予了落石极大的动能,二是,把石头沿着梯子推下,石头从砸到第一阶开始,动能开始减,再撞到第二阶,动能又开始减。

石头顺着梯子滚动的过程,实则是一个不停被阻力消耗动能的过程。

由此,李孟羲忽然意识到,这落石随便一扔,跟用对方法扔出去,破坏力是天与地的差别。

落石最好的用法是,把石头丢出去,照着攻城梯底下的梯阶砸。

问题就在这里,普通士卒,没有足够的力气把石头扔远。

需要一个扔石头的辅助工具,李孟羲想到。

投石机?

不行太大了,城墙上哪里放得下投石机。

投石机放城墙后?是一个用法,但是,投石机放城后,命中率太低了,不如城头士卒抱着石头往下砸精准。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阅读汉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