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汉末第一兵法家》
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六百五十六章 刘玄德声闻天下

张角伏诛,朝廷除一心腹大患,普天同庆。

灵帝有命,将张角尸首,悬之东门,以告百姓。

事了,灵帝记起,张角死前所叫嚣,卢植董卓皇甫嵩等,皆猪狗之辈,非是黄巾对手,只恨刘玄德。

这刘玄德,何人也?

灵帝心中大疑,召皇甫嵩进宫欲问究竟。

皇甫嵩见灵帝,灵帝问,“这张角乃何人擒获?是爱卿所擒,或是,另有他人?”

皇甫嵩耿直答到,“乃是涿州刘玄德所擒,转交某手,某方能押张角入洛阳以见陛下。”

灵帝又惊又奇,“奥?竟有此事?那刘玄德,何许人也?”

皇甫嵩冷冷答到,“那刘玄德,为涿州讨贼义军,其人有大谋,多有招抚黄巾败军因而兵强马壮,更兼其治军有方,其兵马强盛,尤胜于官军。

故,其能擒获张角,尽吞张角余部,进成一方强阀。”

皇甫嵩的回答可谓阴险,又说刘玄德有大谋,又说刘玄德兵马强盛,又说刘玄德尽吞张角余部已成一方强阀,目的很明显,是故意挑明这刘玄德必成朝廷心腹大患,不可不防。

然而,说的如此明显了,灵帝却未听出话中深意,灵帝听皇甫嵩讲擒获张角的果然另有其人,灵帝惊讶,“我大汉竟有如此义士!朕之幸也!爱卿,这刘玄德而今何在?”

皇甫嵩答,“自巨鹿分兵,刘玄德未曾同行。”

灵帝此时心里思索起来,按常理,抓了张角,这是何等滔天功勋,寻常人定会快马加鞭亲赴洛阳以求功赏,可这刘玄德,抓了张角竟把张角扭送给皇甫嵩,还不来洛阳。

这刘玄德分明就是高风亮节,乃只为讨贼不图所报之忠贞之臣。

灵帝脑补了一番后,感慨不已,“我大汉有如此忠义之士,若不重用,岂不寒了天下人之心!”

皇甫嵩一听,眉头微皱,心道不妙。

皇甫嵩赶紧进言道,“陛下,臣,另有禀奏!”

“讲!”

皇甫嵩小心整理了下思路,而后小心翼翼的道,“那刘玄德,仗兵势强,屡屡相逼,与某几度刀兵相向。

巨鹿时,某与刘玄德数番对峙,刘玄德屡屡言罪朝廷,非议陛下,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此番其并吞黄巾余部,其势已大矣,已不能为朝廷所制。

敢请陛下,发四方之兵,擒拿此人,以稳社稷!

纵不能,亦当召其入洛,解其兵马,以除心腹之患!”

气氛沉寂了,针落可闻。

龙椅之上,灵帝目光微凝,神情漠然,看不出喜怒。

良久之后,灵帝冷冷问,“爱卿是与刘玄德有仇否?”

皇甫嵩连忙答,“无仇。”

“既无仇,何罪其人?那刘玄德肯将张角交付你手,卿却欲致其死,此是何故?”

面对灵帝诘问,皇甫嵩额头上冷汗流了下了,“臣非有害人之意,实乃那刘玄德将为大患,不可不防……”

这时,侍立灵帝左右的张让出言讽刺,“朝廷耗费多少钱财粮草,派遣数万兵马交付皇甫将军之手,可张角竟是为无名之辈所擒,这到底,是皇甫嵩将军无统兵之能,还是要说,我朝廷数万大军,比不过一地乡勇否?”

张让阴阳怪气的讽刺,让皇甫嵩立刻怒从中生,皇甫嵩抬起头,怒视张让。

张让为天子近信,权柄无两,又怎惧皇甫嵩一外臣。

张让毫不畏惧的与皇甫嵩对视着,他冷笑一声,“怎么?就因刘玄德不耗朝廷粒粮就擒了张角,就因刘玄德功胜于将军,将军便要除了此人不成?”

张让搬弄是非,居心叵测,皇甫嵩只能忍怒,低下头,默默不语。

灵帝见状,也不好责难皇甫嵩,便令皇甫嵩暂回。

皇甫嵩走,张让又谗言一番,灵帝便就信了,定是讨黄巾之时皇甫嵩与刘玄德有冲突,因而皇甫嵩想借机发难。

以灵帝和张让的狭塞之心去揣摩皇甫嵩的行为,逻辑很对。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阅读汉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