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汉末第一兵法家》
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七百三十四章 屯田的最后难题

李孟羲回城主府并不是等着吃鱼的,他随意吃了一会儿,觉着时间差不多了,吏部的人应该把公文抄写完了,放下了快子,李孟羲出声道,“玄德公,劳你走动一趟。”

刘备看过来,笑问何事。

李孟羲便把吏部之事说了,说吏部已经搭建起了部分架构,远胜他部,故,想激励之,以激励余众。

刘备听完,分感好奇,他好奇满打满算诸部官员上任可连半日都没有啊,竟然有人立功了,值得大张旗鼓的激赏了。

反正宴席也差不多到结束的时候了,刘备起身对众人道,“走,可同去。”

——

君子营当中,诸部官员突然得到命令,说要奖赏吏部众人,诸部可前往一观。

其他各部官员都好奇,到底秦束他们做了怎样的事竟然要得赏了。

不久之后,西门处,人流聚集,看人到了差不多了,刘备对新任官员们道出了要奖励吏部的原因,然后好一顿夸奖,赏了吏部众人一人半斤丸子,然后勉励了其他人一番之后,刘备指着贴在城门洞上的几张大纸,对众人道,“都看看,看看吏部所出公文。”

诸部官员围上去看,他们看到,城门洞贴着的大纸上,写着满满当当的东西,待把内容一看,诸部官员们半是疑惑半是明了。明了的是他们看懂了内容是什么,疑惑的则是,好多人觉得,就写了这么点东西,就算有功了?

之后,经深思之后,好多人明白过来,吏部写的这一句句的,这不就是军师讲的集思广益之法?难怪要赏吏部,看吏部已经把架构弄出了个样子了,从上往下,部,署,司,局,科,各级都分的清清楚楚。

吏部的工作完成情况,给其他各部提供了重要参考。

赏赐完,李孟羲跟刘备等人已经回去了,留下新任官员们还留在原地。

有人找上了秦束,笑着说让秦束指点指点。

这是一句半调侃之言,秦束却认真的点了点头,他对面前的司法部官员和四周其他官员道,“某也正好有此意,军师讲,官吏培训也归我吏部,诸位若是有空,来我吏部,有些东西得讲讲。”

秦束作为榜首之人,乃百名官员中最具人望之人,更加此次吏部得赏,秦束人望更加空前高涨。

随秦束一起,众人回营。

人多,进帐不便,就在空地上,秦束对着一堆同僚官员们认真的讲述着道理。

随着秦束的讲述,官员们听得若有所思,连连点头。

不久,天色就暗了,天黑了,秦束与官员们道,“日后但有不懂不知,可来我吏部问问。咱们虽是当官了,可也责任在身,能不出错,就不出错不是?”

秦束说的有道理,要是不当官,也犯不着大事儿,可当了官儿,就不得不谨慎了。

——

是夜,城主府。正厅没有外人,只有刘备关羽简雍,还有李孟羲,加一个啥事还不懂缠着让李孟羲给绑小人的小砖。

李孟羲哪里会绑小人,他拿着麻绳缠了半天,缠了一堆死旮瘩,迟迟绑不出个人的模样。

没辙了,李孟羲只好把麻绳交给小砖,让小砖找刘备帮忙去,人刘备编鞋玩绳子可是高手。

小砖找过去让刘备帮忙,刘备把小砖抱怀里放腿上,抱着小砖,两手拿着麻绳缠啊绕的麻利的编了起来。

科举之事到今夜,可算彻底忙完了。

李孟羲拍了拍衣服上被小砖蹭上的泥巴,抬头,他对刘备还有关羽简雍三人说到,“科举事了,今日,已是二月十四了,已不早了。

明日,得赶紧发人屯田。”

刘备手指灵活的动着,一根草绳眨眼间已编出了个小脑袋和半个胸膛,小砖呆在刘备怀里,一动不动的盯着看。

听李孟羲说屯田之事,刘备点了点头,看向李孟羲,“嗯,明日就动身。”

“可,某有数处担忧,不知何解。”李孟羲皱眉说到。

众人除了小砖,刘备关羽简雍都看了过来。

李孟羲整理了语言,说道,“其一,去年一个冬日,某派大量人力去排查土地,经一月多排查,查得巨鹿一郡地亩足有两千万之巨。”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阅读汉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