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汉末第一兵法家》
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八百零一章 第二波舆论攻势

太医刘进机警聪慧,他之所以问灵帝要了一根头发,并不是真为了治病,而是为了揣摩圣意。

区区一根头发,若灵帝舍不得给,那么灵帝对刘备的态度再好也有限;若反之,灵帝给了,那灵帝对刘备态度大抵尚可。

测出灵帝的态度后,太医刘进放下了心。

只要灵帝对刘备态度尚可,那刘玄德的命或就能保下了。

带着“龙鬓”回了太医署,刘进一切照常,他翻箱倒柜的找出药材预备配药,似乎是真的想把龙鬓配成药一样。

刘进埋头忙碌着,不久,张让又找来了。

张让找到把刘进噼头盖脸的一顿臭骂,把刘进一顿恐吓,刘进老老实实的低头听张让训斥,一句也不敢反驳。

张让什么线索也没查到,只能无能狂怒了。但凡张让随便查到点什么,刘进早就暴露了。

在张让走后,刘进接着继续捣药。刘进已经想好了,为了自保,自今日往后边几日,都得捣药,能捣多少就捣多少,若是张让再来问,就说是要给龙鬓配药。

张让若是问配药为什么要配几十斤之多,那就回他一句,龙鬓岂是凡俗药材,得尽取百药精华,用几十斤怎了。

想必,有龙鬓作为遮掩,张让不敢穷问不舍。

捣着药,刘进时不时抬头看向窗外,他心里担忧,也不知刘玄德有无好转。

当日着人把刘玄德匆匆送出去的时候,刘玄德虽说还活着,可伤情毕竟不妙,让人忧心。

为免节外生枝,刘进知晓,无论如何不能再出宫了,更不能出去找刘玄德,只能看刘玄德造化了。

——

简雍被张飞赶回来了。

简雍本有意想故意跟着张飞四处巡查,好以此为理由故意找借口不汇报刘备的消息,故意拖延时间。

结果,张飞担忧刘备安危,把简雍赶回去了。

简雍离开时,时已过中午了,已经拖延半天了,等回洛阳,收集消息理应得一些时间吧,赶路也得一些时间吧,所以,可以等晚上再跟张飞汇报,这一拖,一天就过去了。

简雍回城之前,他先是悄悄围着城墙转了一圈,他在找昨夜翻墙的绳索还在不在。

简雍找到地方,他诧异的看到,绳索很显眼的挂在城墙外,竟然没人察觉,也没人管。

简雍心想,难道洛阳城守备松懈成这个模样?可细想,不应该啊,毕竟是天子脚下,武备再是驰废,大白天的,不该连个巡城士卒都没有。

带着疑惑,简雍再次入城了。

进了洛阳城,简雍一边仍是收集消息,另一边,简雍开始新一波的舆论宣传。

简雍秘密召集了城中分散的所有说书人,他吩咐一众说书人将刘玄德劝灵帝不成一头撞柱的事儿给编排编排,编成书给说出去。

洛阳城中的舆论力量本是李孟羲所谋划的,简雍只是居中调度而已,现在,简雍已到了舆论的力量,他已懂得主动利用舆论造势了。

一个难题横亘面前,难题是该如何编故事,该如何把刘备撞柱这件事儿讲的感天动地引人驻足,这难住了简雍并一众说书人。

要是此事交给李孟羲,李孟羲肯定擅长,传统戏曲里可是有太多古典的忠义曲目,当中有太多劝君骂君以死忠谏之类的脍炙人口的故事。

戏曲中像什么,包拯,刘墉,八贤王,佘太君之类的忠义人物,骂奸臣的戏词简直经典,只要能以后世戏曲为蓝本草草编一些说书故事,直接能风靡洛阳城,效果不要太好。

李孟羲若在洛阳城,肯定会有很厉害的操作,可问题是,现在在洛阳城的,是简雍和一众说书人。

简雍等人可没听过什么戏剧,更勿论去根据戏剧编惊天动地的故事。

事到临头,简雍和说书人们不得不赶鸭子上架自己去写故事。

简雍和众人一起商量着。

有说书人的主意是,可以说着重写大骂奸臣的过程,其中可以加百姓们所想骂想说的,如此,应了百姓心声,百姓肯定愿意听。

这个主意甚好。简雍认真思索了一番,觉得不行。

骂奸臣固然痛快,讲着痛快,百姓听着则痛快,可简雍生恐会因此彻底激怒了奸臣从而给刘备招祸。

刘备现在生死不知,若刘备还活着,本来,殿上骂了奸臣,刘备一头撞柱,这勉强算揭过去了。

结果奸臣们突然发现满城百姓都在为刘备骂奸臣之举叫好,百姓跟着也对奸臣破口大骂,这怎不使奸佞人等大生无名之火。

万一刘备因此被奸佞们记恨,平白招祸。

考虑到这一点,简雍觉得,说书的内容不能太过激,不能骂奸臣,不能骂朝廷,更不能骂灵帝。

过激不能,就只有求稳妥了。

众人之后商议良久,最终商议出的稳妥方案是,刘备入朝,奉上血书,奏请灵帝减免赋税,轻薄徭役,宽和刑罚,等等为百姓着想的提议,结果,灵帝以贼乱四起朝中钱粮不足为由,回拒了刘备。刘备看劝不了灵帝,怒而一头撞柱,以血为百姓请命。

故事大概就是这样,没有骂人了,只剩捧刘备的内容了。

如此,既能让百姓知晓,刘备一头撞柱生死不知,很可能已被抓捕下狱,甚至可能会被灵帝处斩,同时,又不激起奸佞的敌视。

基调确定了,简雍和众说书人开始逐字逐句的编写故事。

约莫半个时辰,故事编好了。

简雍认真的把故事从头到尾查看了好几遍,在最终定稿之前,简雍想了想,把一首词加了进去。

令众人把书稿背好,未做任何停留,简雍下令开始行动。

时已至午后,午后人比上午要少太多。

消失了一两日的说书人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城中各处。

骡马市场处,说书人匆匆赶到这里,他找了个人稍微的多的地儿站下。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依然一模一样的开场词。

说书人都成骡马市场的常客了,骡马商人们已经熟悉了这个不要钱也不要干粮给人白说故事的说书人。

待说书人把开场词讲完,骡马商人们走过来,笑问说书人,“这会儿要讲什么故事啊?有没有新的听听。”

说书人笑着朝四周抱拳一礼,“多谢众位捧场,今儿个,正有新故事,且听某细细讲来。”

于之后,说书人随便说了点盘古开天夸父逐日之类的寻常故事。

人们一听还是老故事,开始起哄。

等人聚的差不多了,说书人清了清嗓子,话音一转,开始正题。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阅读汉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