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夏宰之召唤诸天》
夏宰之召唤诸天

最被低估的君主——刘邦以及我最爱乳的鲁霸王

有些无聊,和读者分享一下我对刘邦的观念,就像之前我分享的岳飞政治一样。

讲道理,我属于自娱自乐玩家,以后可能还会分享一些东西,反正我也不算章节,有兴趣的看看,没兴趣的直接跳过吧。

放在开头,先声明一句,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能做到的是将历史记载呈现给大家看,判断,你们自己做决定。

在大部分的眼中,刘邦是个老流氓,是个只靠汉初三杰的混子。

甚至,很多人喜欢项羽、嬴政,极其讨厌刘邦。

但是,虽然楚汉相争开始时是楚强汉弱,而最终的结局则是刘邦“得天统”。

很多人就喜欢说,哎呀,不就是靠汉初三杰嘛,不行不行,混子。

但是有没有想过,汉初三杰哪来的?

有没有想过,你们喜欢的霸王是什么魅力?

政治人格魅力我先不谈,所谓的人品,鲁霸王又是屠城,又是出尔反尔,我也不提,就说刘邦的能力。

他的统帅可不弱,在战略方面,甚至是强于你们心目中鲁霸王。

我分几点给大家讲述刘邦的战略。

首先,先贴史料

刘邦(61战,1败,8不利)

1 父老乃帅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高祖,欲以为沛令。

2 秦二年十月,沛公攻胡陵、方与,还守丰。

3 秦泗川监平将兵围丰。二日,出与战,破之。www.oaksh.cn 热血小说网

4 十一月,沛公引兵之薛。秦泗川守壮兵败于薛,走至戚,沛公左司马得杀之。沛公还军亢父,至方与。

5 (不利)沛公攻丰,不能取。

6 (不利)东阳甯君、沛公引兵西,与战萧西,不利,还收兵聚留。

7 二月,攻砀,三日拔之。收砀兵,得六千人,与故合九千人。

8 三月,攻下邑,拔之。

9 (不利)还击丰,不下。

10 项梁益沛公卒五千人,五大夫将十人。沛公还,引兵攻丰,拔之。

11 七月,大霖雨。沛公攻亢父。

12 沛公与项梁共救田荣,大破章邯东阿。

13 田荣归,沛公、项羽追北,至城阳,攻屠其城。

14 军濮阳东,复与章邯战,又破之。

15 (不利)沛公、项羽去攻定陶。定陶未下,

16 沛公与项羽西略地至雍丘,与秦军战,大败之,斩三川守李由。

17 (不利)还攻外黄,外黄未下。

18 卒不许羽,而遣沛公西收陈王、项梁散卒。乃道砀至城阳与杠里,攻秦军壁,破其二军。

19 沛公攻破东郡尉于成武。

20 十二月,沛公引兵至栗,遇刚武侯,夺其军四千余人,并之,与魏将皇欣、武满军合攻秦军,破之。

21 (不利)二月,沛公从砀北攻昌邑,遇彭越。越助攻昌邑,未下。

22 食其说沛公袭陈留。沛公以为广野君,以其弟商为将,将陈留兵。

23 (不利)三月,攻开封,未拔。

24 西与秦将杨熊会战白马,又战曲遇东,大破之。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斩之以徇。

25 四月,南攻颍川,屠之。

26 时赵别将司马卬方欲渡河入关,沛公乃北攻平阴,绝河津。

27 (不利)南,战雒阳东,军不利,从轘辕至阳城,收军中马骑。

28 六月,与南阳守齮战犨东,破之。

29 略南阳郡,南阳守走,保城守宛。

30 七月,南阳守齮降,封为殷侯,封陈恢千户。

31 还攻胡阳,遇番君别将梅鋗,与偕攻析、郦,皆降。

32 八月,沛公攻武关,入秦。

33 沛公引兵绕峣关,逾蒉山,击秦军,大破之蓝田南。

34 遂至蓝田,又战其北,秦兵大败。

35 遂西入咸阳。

36 五月,汉王引兵从故道出袭雍。雍王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

37 战好畤,又大败,走废丘。

38 东如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地。

39 三月,汉王自临晋渡河。魏王豹降,将兵从。

40 下河内,虏殷王卬,置河内郡。

41 汉王遂入彭城,收羽美人货赂,置酒高会。

42 (败)羽闻之,令其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从鲁出胡陵,至萧、晨击汉军,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

43 与楚战荥阳南京、索间,破之。

44 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

45 汉王引兵北,击破终公,复军成皋。

46 士卒半渡,汉击之,大破楚军,尽得楚国金玉货赂。大司马咎、长史欣皆自刭汜水上。

47 汉王引兵渡河,复取成皋,军广武,就敖仓食。

48 从高祖击项籍,下阳夏,虏楚周将军卒四千人。――樊郦滕灌列传

49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丁义“以卒从起留,以骑将入汉,定三秦,破籍军荥阳,为郎骑将,破钟离昧军固陵,侯,六百七十户

灵常“以荆令尹汉王五年初从,击钟离眛及陈公利几,破之,徙为汉大夫,从至陈,取韩信,还为中尉,从击布,功侯,二千户

西汉将军靳强,秦二世二年八月(前208)以郎中骑千人从阳夏随刘邦,击项羽,以中尉破钟离眛。

50 围项籍於陈,大破之。

从击项籍军於陈下,破之,所将卒斩楼烦将二人,虏骑将八人。

常奉车从击项籍,追至陈,卒定楚,至鲁,益食兹氏。――樊郦滕灌列传

击项籍陈下,破之。――傅靳蒯成列传

51 十二月,围羽垓下。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知尽得楚地。羽与数百骑走,是以兵大败。

52 楚地悉定,独鲁不下。汉王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节礼义之国,乃持羽头示其父兄,鲁乃降。

53 秋七月,燕王臧荼反,上自将征之。九月,虏荼。

54 利几反,上自击破之。

55 七年冬十月,上自将击韩王信于铜鞮,斩其将。

56 上从晋阳连战,乘胜逐北,至楼烦,会大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

57 乘胜逐北,至楼烦,会大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

58 遂至平城,为匈奴所围。

还攻楼烦三城,因击胡骑平城下,所将卒当驰道为多。――周勃世家

59 八年冬,上东击韩信余寇于东垣。

60 将赵利守东垣,高祖攻之不下。卒骂,上怒。城降,卒骂者斩之。

61 征诸侯兵,上自将以击布。十二年冬十月,上破布军于会缶。布走,令别将追之。

62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夏侯婴)复以太仆从(高帝)击胡骑句注北,大破之。

63.史记樊郦滕灌列传:王武、魏公申徒反,从击破之。攻下黄,西收兵,军於荥阳。

64.史记傅靳蒯成列传:靳歙从汉王攻安阳以东,至棘蒲,下七县。

65.史记傅靳蒯成列传:靳歙从汉王攻朝歌、邯郸,及别击破赵军,降邯郸郡六县。

66.樊郦滕灌列传:击项羽之将项冠于鲁下,破之。傅靳蒯成列传:傅宽从汉王击项冠、周兰、龙且,所将卒斩骑将一人敖下,益食邑。

67.樊郦滕灌列传:击破柘公王武,军于燕西,所将卒斩楼烦将五人,连尹一人

68.樊郦滕灌列传:击王武别将桓婴白马下,破之,所将卒斩都尉一人。以骑渡河南,送汉王到雒阳

69.项羽本纪:楚遂拔成皋,欲西。汉使兵距之巩,令其不得西。

70.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夏侯婴)以太仆从高帝击代,至武泉、云中,益食千户。

71.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周勃)以将军从高帝击反韩王信于代,降下霍人。

72.史记高祖本纪:至邯郸,上喜曰:“豨不南据邯郸而阻漳水,吾知其无能为也。”闻豨将皆故贾人也,上曰:“吾知所以与之。”乃多以金啗豨将,豨将多降者。

73.史记高祖本纪:故临江王驩为项羽叛汉,令卢绾、刘贾围之,不下。数月而降,杀之雒阳。

这个比较简约,具体战绩以及解释大家可以去贴吧看看刘邦吧的御龙飞扬,链接我发不出来。

这些战绩,极为耀眼,当然可能也有人不知道这个战绩的含金量。

我就简单贴一下项羽的战绩(来自王翦吧)

项羽(23战,5败,6不利)

1 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阬之。

2 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

3(不利)沛公、项羽乃攻定陶。定陶未下,

4 去,西略地至雝丘,大破秦军,斩李由。

5(不利)还攻外黄,外黄未下。

6(不利)沛公、项羽去外黄攻陈留,陈留坚守不能下。

7 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8 汉之二年冬,项羽遂北至城阳,田荣亦将兵会战。田荣不胜,走至平原,平原民杀之。

9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阬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齐人相聚而叛之。

10(不利)於是田荣弟田横收齐亡卒得数万人,反城阳。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

11 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

12 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

13(败)楚起於彭城,常乘胜逐北,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间,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14 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

楚下荥阳城,生得周苛。

15 楚遂拔成皋,欲西。

16(不利)汉使兵距之巩,令其不得西。

17 项王东击破之,走彭越。

18 外黄不下。数日,已降,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阬之。

19(败)(樊哙)从高祖击项籍,下阳夏,虏楚周将军卒四千人。

20(不利)西汉将军靳强,秦二世二年八月(前208)以郎中骑千人从阳夏随刘邦,击项羽,以中尉破钟离眛。

丁义破钟离昧军固陵,侯,六百七十户

21(败)围项籍於陈,大破之。

从击项籍军於陈下,破之,所将卒斩楼烦将二人,虏骑将八人。

常奉车从击项籍,追至陈,卒定楚,至鲁,益食兹氏。――樊郦滕灌列传

击项籍陈下,破之。――傅靳蒯成列传

22(败)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败走,

23(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

所谓的项羽是23战5败6不利,而刘邦是61战1败8不利。

其次,我来浅分析下这个战绩的含金量。

我把刘邦分为三个时期,一个是阶段是陈胜高峰,围攻大秦,一个阶段是西进入秦,灭掉西楚,一个阶段是扫乱叛军,以及所谓的平城之战,白登之围。

陈胜高峰,围攻大秦我认为没什么好说的,城池的难度有区别,这方面我就算项羽和刘邦五五开。

西征之后,两者的区别就开始慢慢体现出来。

先是从最终结果来看,刘邦先入,项羽后入。

又有人要说了,项羽遇到的对手不比刘邦强劲?项羽碰到的是大秦主力章邯,刘邦碰到的不就是小小的不知名对手吗?

但是刘邦的属下都是谁,项羽的属下都是谁?!

刘邦受命西进时正值反秦起义处于低潮时期,大非陈胜盛期所能比。陈胜发动反秦起义时,一呼百应,天下云从,陈胜武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发展成为史无前例的军事集团。

陈胜部向四面八方进军,势如破竹,仅两三个月时间,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境内)以东除少数据点外,其余大部分地区不复为秦所控。陈胜部将周文率军克函谷关,直逼秦都咸阳;宋留率军克复南阳郡(今河南省西南部及湖北省北部襄河一带)兵临武关之下。

但以秦将章邯率秦军反击为转折,战局骤变。

周文部败出函谷关,旋即被章邯击溃;陈胜部、吴广部、宋留部也都在很短的时间内被秦消灭;周市、魏王咎、齐王田儋均战死。原先光复地区重又失陷,秦军的打击锋芒直逼新立未久的齐国。眼看反秦大业就要毁于一旦,这时项梁崛起于江东并接受陈胜印信,于二世二年二月渡江渡淮而西,给气势正盛的秦军以迎头痛击,抗秦事业复振。

项梁部在襄城(今河南襄城)、亢父(今山东济宁一带)、东阿(今山东阳谷)、濮阳(今河南濮阳)、雍丘(今河南杞县)连胜秦军。

不久,因连胜而轻敌的项梁又被得到增援的秦军杀败身死。重创楚军的章邯以为楚将一蹶不振,便移师河北;攻下赵都邯郸后,秦军将赵国君臣围困在钜鹿(今河北平乡)城中。反秦诸侯都意识到钜鹿战场的重要性,纷纷向赵国派出援军。楚国也派出了以上将军宋义为首、项羽为副的主力部队北上救赵,并同时安排刘邦率部西进攻秦。此前,刘邦正与项羽合兵攻击陈留(河南杞县西北),因项梁败死,刘项回撤到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原先收复的疆土重为秦军占领。刘邦西进的出发地为砀(今安徽砀山)。

这是此时的大背景。

看起来和刘邦没啥关系,当时最耀眼的主人公其实是章邯和项羽。

此时的刘邦只是个长者罢了。

受命后的刘邦,其前途与陈胜时期的周文、宋留毫无相同之处。在人数上,刘邦出征时大概只有几千人,即便得到魏将皇欣、武蒲之军,又倂刚武侯之军四千人,其过高阳(杞县)时人数不足万。

其部众之少,显然不足以完成灭秦重任。为此,楚怀王给刘邦的权限是“收陈王项梁散卒”。其时,不仅当年周、宋走过的地区被秦军重新占领,守御得到加强,而且早先一呼百应的局面也不复存在。

(参见《高祖本纪》、《郦食其陆贾列传》。另《刘敬叔孙通列传》刘敬称:“陛下起丰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径往而卷蜀汉,定三秦……”表明刘邦出兵时的人手确实非常有限)

更为棘手的是,刘邦的使命还不仅仅是西进。

当时楚都彭城在左近之地都有秦军驻扎,彭城西面的栗(今河南夏邑),北面的成武(今山东成武)、昌邑(今山东金乡)、安阳(今山东曹县)均为秦军掌握。对楚之根基彭城构成严重威胁。如果楚国只考虑援赵及西征,其自身安全就没有保障,这个问题,楚国君臣应有所考虑。从刘邦受命后的战斗历程来看,保卫楚国安全的重任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刘邦部承担的。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刘邦不可能率先入秦。

但是呢……

为什么能完成,就有我来逐步介绍。

先给大家看个路线,依《高祖本纪》、《秦楚之际月表》,综合有关传记,刘邦的战争线路大致如下:发于砀——至安阳、成武——至亳南(今河南商丘东南)——至成阳、杠里(均为今山东甄城一带)——至昌邑——至栗——至高阳、陈留、开封——至白马(今河南滑县东)——至曲遇、阳武(今河南省中牟、郑州一带)——至长社、宛陵(今河南新郑一带)——至颍阳、轘辕、缑氏(均为河南偃师一带)——至平阴、河津(今河南孟津)、洛阳——至阳城(今河南登封)——到犨东(今河南鲁山)、宛(今河南南阳)——至丹水(今河南淅川)——至胡阳(今河南唐河)——至析郦(今河南内乡一带)——至武关下,别师西定汉中。

其中,成阳、陈留、昌邑、开封、曲遇、颍阳、平阴、犨东、宛城、丹水、胡阳以及最重要的武关都是刘邦作战的战场。

其实,怀王一开始交代刘邦的任务到达白马就可以结束。

刘邦部自砀出征,首战安阳,联系到日后宋义率领的援赵大军在此地逗留46日,刘邦部的第一出击应视之为替援赵大军取得前进阵地。

刘邦的下一步作战为于成武破秦东郡尉,成武的位置又在安阳以东,此举应视为保证楚都及援赵路线侧翼之安全。

随后,刘军越安阳而南下击秦军于亳南,此举除护翼援赵之外,当有掩盖楚军行动方向的意图,并威慑楚国左近之敌。

亳位于彭城及砀之西,刘邦部抵亳,或可造成楚欲西进之假像,从而牵制秦军。但刘邦在亳只是虚幌一枪,便掉头北上,在成阳、杠里一带攻击秦军王离部。

北向攻击王离军显然不属于西征内容,为啥这样,我估计刘邦部此举意在为援赵大军作试探性进军,在消耗秦军有生力量的同时,以向北压迫秦军,为日后在赵地决战奠定基础。

而接下来的南下昌邑,则是协同作战,由项羽率领的援赵军也就在此月破秦军于钜鹿之下。刘邦部的南下正好填补了项羽部北上的真空。

其二还可以迷惑秦军,守卫彭城。在缺少万全之策的情况下,怀王有意识地让刘邦部在西进前作一番来来回回的运动战,即可打击周边的秦军,又充分制造了假像。

这也就是为什么昌邑之战是刘邦的少数不利之战。

恐怕是刘邦的战略目标就不是为了攻下昌邑。

而且昌邑比较顽固,刘邦的兵力较少,不想浪费。

这种战略意图应该说相当高明,但对于行将西征灭秦又人众有限的刘邦部来说,这些任务就显得过于沉重了。

尽管如此,刘邦还得继续完成其西进以外的任务。二世三年二月,项羽在河北破章邯军,刘邦部自栗西向出击高阳、陈留,再北上击开封、白马之敌,这一连串的行动即是对河北楚军后方的策应,也是对河北楚军主力与楚都彭城之间地带的廓清。行至白马后,刘邦西进前的全部使命便宣告终结。

而这时候刘邦还没有开始他接下来的辉煌之路,入关。

但即便如此,所发挥的效果大家也肉眼可见。

很快,转折点出现在占领陈留,和白马之战,占领陈留能让刘邦招兵买马,他的部队也能从之前的不足千到过万,至于白马之战,则是给他扫除后顾之忧,当时项羽已经占了上风,他可以安心西征。

项梁继陈胜而起之后,楚国就开始谋求西进,有史可稽的最西位置当属项羽攻克的襄城,其次则为刘项部合力斩李由之雍丘。再往前数,则有陈胜时周文、宋留的分兵西进。到刘邦专心西进时,上述几条路线都将一一亲历。

鉴于周文部过去的成功,刘邦最初西进时也属意于函谷关。所以刘邦部离开白马,即击开封以西的曲遇,破杨熊军,再南下至长社、宛陵(疑即今河南鄢陵),转向西北攻击洛阳左近的颍阳、平阴等地。洛阳与曲遇东西平齐,刘邦部南下兜了个大圈子,目的就是要走函谷关。

这期间历时一个月。旧韩十余城也当为此间收复。这些赫赫战功,显示了刘邦部能征惯战、疾若飚风的英雄本色。

在洛阳附近,刘邦部还阻止了盟军赵军渡河而西的企图,表明其想独享入关之功。尽管刘邦部肃清了洛阳周边之敌,但洛阳固守难下。这时,刘邦面临几种选择,一是弃洛阳不顾,直扑函谷关;一是继续攻打洛阳;一是放弃从函谷关进兵。第一种选择有受阻函谷关下腹背受敌之虞;第二种选择有旷日持久、师老无功之患,陈胜时期的吴广部就是受阻于洛阳、荥阳间无法西进的,可见洛阳之敌相当顽固。

仅是如此,已经非常了不起。

最让人佩服还在后面,刘邦竟然选择丢弃一条最安稳的道路,去选择一条最危险的道路。

或许刘邦已经知道了项羽部已接近最后胜利的情况,于是,在灭秦使命刻不容缓的情况下,刘邦毅然选择了第三条道路,放弃攻洛,退军至阳城,从那里再开始另一个方向的攻击。时间大约为秦二世三年四五月之交。

刘邦的这一选择实质上是改走宋留道路、取道南阳,在这一方向上,刘邦毫无胜算可言。

与孤城洛阳相比,南阳郡之敌为完整未遭创伤之属,其主将很可能是秦始皇灭六国时的悍将桓齮。再者,武关未曾失守过,其防御之坚固可想而知。因此,刘邦取道武关大有孤注一掷的冒险意味。但刘邦最终竟获成功。

这种战略这种格局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到。

按刘邦放弃洛阳后首战于阳城郭东的记载,刘邦很可能先退至已收复的旧韩之地,再从那里发起进攻。此役刘邦胜,随即追击秦军至犨东,又胜之,秦军退宛城,刘邦扫荡南阳郡。因宛急切间克复不了,刘邦率部逾宛西行直扑武关。

这个行动将产生前后受攻的不利局面,幸亏张良提醒,刘邦才回师再度攻宛。

不得不提,张良以及萧何在刘邦时期发挥的巨大作用,但这个时候,韩信还没有出场,刘邦就已经完成了一教科书式的大迂回战略。

在刘邦部的强大攻势下,南阳主将齮被迫投降,刘邦封其为殷侯。这一招很灵,西向途中之敌均丧失斗志,纷纷归降刘邦部。于是,通往武关的道路基本疏通。尽管如此,刘邦部从南阳出击西取丹水后,又回师制服淅郦、胡阳之敌。

在刘邦的西进过程中,像这样回师作战时有发生,这是因为没有根据地作战而不得不采取的作战方式。此番作反复拉锯式战斗,旨在巩固后方,以便一心攻克武关。

看似刘邦很着急,要和项羽争时间,即便如此,他还能相信张良,先是攻打掉宛城,后又不停的拉锯式战斗,刘邦的战略不是普通人能够达到。

在胡阳,刘邦部得到了番君将梅鋗部的加入而实力大增。随后,这支士气高昂的部队兵临武关之下。

攻克武关之前,刘邦派部将郦商率偏师收复汉中,使自己的进攻侧翼获得安定,也为日后的政治命运奠定基础。应该说,这一招很厉害,已为其日后取天下作了铺垫,此是题外话。

刘邦的武关之战估计相当艰巨,《秦始皇本纪》提及此事用了“屠武关”这个字眼。大凡屠城都是艰苦攻坚后的自然结果。拿下武关之后,刘邦军就一往直前了。此刻,秦军主力被歼于河北,秦之心腹被掏于关内,秦朝政权已成了一只熟透了的果实,就等刘邦撷取了。

综上所述,根据当时的特定形势,楚国当朝对援赵及西征两支部队的战略目标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从效果上看,这些预先设想都得以实现,这种结局应归功于刘项的领导有方及将士的用命。

特别是刘邦部,其任务之繁多与其出发时部众之寡少极不相称。刘邦的成功除了其部属的英勇顽强、善于攻坚之外,还在于他尽其所能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或以力胜之、或攻心瓦解,才能每每做到以少胜多、以弱克强,创下一个接一个辉煌的战绩、排除一个又一个大小障碍,最终圆满完成怀王之命。

如果不受项羽胜利的耀眼光环所眩,就应该看到,刘邦部西进任务之繁重,线路之曲折迂远,对手之强悍,战事之频繁及其胜利之辉煌当得起前无古人之誉。

也只有认识到这一切,才能够正确估价刘邦的领导才能及其历史功绩。

除此之外刘邦的还定三秦、奔袭彭城、下邑砀县以打带撤、鲁下燕西巩县大战,这里面每一仗的战略计划都是教科书级别的。

刘邦的约法三章,以及治理汉中等地的作用我就不多加阐述,光是这点,刘邦政治破百毫无疑问。

至于还定三秦、奔袭彭城,刘邦的战略思想转变了,总结成一句话,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首先,关于汉军还定三秦的时间史记只说“八月,出陈仓,还定三秦”,月表里面记作八月“章邯守废丘,司马欣董翳皆降”。好像一个月就结束战斗,简直神速的不像话…

而汉书则记“五月,出故道袭雍”,这说明战斗从五月份就开始了,史记所记是结果而已,八月乃三秦皆败局势分明之月。

如此推测史记中的“汉四月,诸侯皆罢戏下归国”也应当时诸侯大体皆已归国之月。此时诸侯都要搞所领安堵,项羽要忙于从怀王手里接收楚国和对付怀王的准盟友齐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根本无暇西顾。

刘邦正是趁着这段时间最大可能的扩大战果,完成对三秦、三河的征服,甚而因楚国泥足深陷,一超直入彭城。

而此战有一个很大的争议,就是真正的领导者是刘邦还是韩信?

我认为韩信在这场战役的作用等同于张良陈平,真正的领导者依旧是刘邦。

韩信跟还定三秦之战有关系,至于是什么关系我们可以从史记中看出。

《史记高祖本纪》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

在刘邦的本纪中记载,汉王刘邦用韩信的计策,开始还定三秦之战,是什么计策高祖本纪没有记载,实际上记载于韩信的例传中,就是韩信拜将后刘邦问的对策。刘邦听了韩信的计策后,是刘邦自己部署诸将的进攻,这场还定三秦之战真正指挥者是刘邦。

韩信拜将后与刘邦的问策,类似于诸葛亮与刘备的隆中对,诸葛亮在隆中对后是没有统兵打仗的,韩信也是如此,诸葛亮真正统兵打仗在刘备、关羽、张飞等人死后。韩信作为刚进入刘邦的队伍,而且是敌对阵营的人员,刘邦不可能将自己的全部身家交给韩信,要知道此时的韩信没有任何打仗经验,也没有纸上谈兵,刘邦就将汉军的指挥权交给他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这场还定三秦之战决定的是刘邦能不能得天下的关键所在。

《史记淮阴侯列传》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事实上在韩信本人的列传中,也没有写他参与过还定三秦之战,韩信真正参与战争,在刘邦彭城兵败之后,他应该是跟随萧何从关中派来支援刘邦的队伍中过来的。

在还定三秦之战到彭城之战这段时间,韩信应该是和萧何一样,担任镇守大本营的任务。这个与刘备打益州,关羽镇守荆州是一样的,刘邦打章邯的路只有一条,但是进汉中,攻击刘邦大本营的路不止一条。韩信为什么能够得到萧何、夏侯婴两人的推荐,不是因为他的军事能力,萧何、夏侯婴这两人不懂打仗的事。

这个原因可以在刘邦的问策中看出,萧何、夏侯婴看重的是韩信对于当时天下时局的分析,汉阵营西进灭秦,很少接触其他诸侯。

韩信不同,他是敌对阵营项羽身边的亲信,他的职位郎中,执戟是爵位,与当时刘邦身边的樊哙、灌婴等人地位是一样的,韩信才有向项羽献计的机会。

《史记樊哙》汉王赐哙爵为列侯,号临武侯。迁为郎中,从入汉中。

《史记灌婴》沛公立为汉王,拜婴为郎中,从入汉中。

韩信掌握项羽以及天下诸侯的信息,萧何、夏侯婴、刘邦不知道,张良、陈平这个时候还没在刘邦身边,韩信对于天下时局的分析,惊呆了萧何、夏侯婴,才推荐给刘邦。

通俗易懂的讲,韩信通过出卖旧老板公司的信息,给新的公司老板,得到高薪的职位。

韩信由陈仓出汉中的事情广为人知,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却是以讹传讹了,不仅修栈道未见其事,连陈仓也不是暗度。

功臣表记有须昌侯赵衍“以谒者从起汉中,雍军塞陈仓,汉王欲还,言他道得通。后为河间守”。可见陈仓并非不战而下,章邯并不是睡大觉的白痴,在陈仓有相当的兵力镇守。只是汉中人赵衍为汉军指了一条小路,绕出雍军之后这才攻占了陈仓。

否则高祖陛下恐怕就不免像诸葛丞相一样灰溜溜的退回去了。

由此可见,交通小路的重要性。

曹参传“从还定三秦初攻下辩、故道、雍、斄”,所谓初攻当即先锋之意。曹参在出陈仓之后随大军东进略地。

樊哙则是“别将兵击西丞白水北、雍轻车骑於雍南破之,从攻雍、斄城先登”。西丞指西县丞,西县与下辩皆属陇西,联系上文曹参攻下辩,应该是汉军单独派出一直军队进攻陇西,一开始是曹参,占领下辩后被召回改由樊哙继续进军。

但从兵力和结果看似乎志不在略地,樊哙之行应该只是为了迷惑敌人和牵制陇西雍军的支援,因此白水之战后很快就与大军汇合进攻雍、斄。

樊哙所行道路险远,若非出兵甚早就是刘邦在陈仓耽搁太久,虽然曹参传里攻下辩在故道之前但兵贵神速既然动手肯定不会再给章邯太多的反映时间,两者的时间必然十分接近。而刘邦攻陈仓几欲还师,所耗时日应该是颇久的。

第一步出陈仓攻三秦已经完成,而接下来的每步步骤都堪称经典。

第二步,决战好畤。

决战好畤的这一步消灭了三秦军的联军,阻止他们的再度合作。

或者说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第三步占领咸阳,隔绝三秦。

而且这战不仅战略重要,战术也打得漂亮!

曹参:“击章平军於好畤南,破之,围好畤,取壤乡,击三秦军壤东及高栎,破之,复围章平,章平出好畤走”

周勃:“攻槐里、好畤最”

樊哙:“击章平军好畤,攻城先登陷阵……从击秦车骑壤东”

先是汉军继续推进把章平(章邯的弟弟)包围在好畤,三秦大军来援与汉军在壤乡、高栎大战,败走,章平见状也弃城北走至漆。

有一种围点打援的感觉,也就是我们解放军战士屡用不爽的招式。

而这种也就是一阳谋,最重要的自然是汉军的实力。

仅仅一年的时间,刘邦出山了,并且能一路高歌猛进。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三年前,刘邦还只是个三千起义军的赤帝子。

个人认为,如果说出陈仓是基础,最关键的自然是第三步的占领咸阳,隔绝三秦。

好畤之战后汉军没有直接进攻废丘,而是乘胜进攻击柳中、占领咸阳,击破了赵贲和内史保,然后由曹参留守坚持了二十多天。咸阳处雍、塞之间,汉军此举应是为了隔断三秦,阻挡司马欣、董翳对章邯的援军,集中力量打击雍军——樊哙从咸阳撤退后回师包围郿县。

周勃等则追击章平,然后西进直到汧县,再后头和樊哙一起攻下郿,占领了废丘周边大致后来扶风郡的地盘。章平自漆败走之后又纠合剩余的三秦军队进攻咸阳企图支援章邯,围城二十日不下反为曹参所破。至此章邯基本被打残,三秦完全陷入被动

接下来就是收割胜利成果的时候,汉军先是东进消灭司马欣等人,后是西进略地,消灭章邯的有生力量,最后便是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

可以看出,一度让陈胜起义失败的章邯面对刘邦根本没有招架之力。

或者说,面对刘邦为首的西汉功臣集团没有任何的招架之力。

不管如何,刘邦绝对是实际领导者,战略制定者!

网上所说的韩信痛扁章邯属实是无脑之作。

而且注意时间,注意操作,可以说还定三秦是大战略,大战术的一场教科书式的战役。

其中,令人讥笑不已的还有项羽的神操作。

项羽相信刘邦取得关中后已心满意足,再也不会东进了,于是放心去攻打田荣,对西边没有加强防范。

我的评价是,脑残程度不亚于鸿门宴。

接下来便是突袭彭城。

世人都知道项羽破刘邦,但却不在乎刘邦破项羽,我不知道为什么,也根本无法理解。

明显,刘邦的突袭彭城的战略作用强于项羽。

其中,刘邦的政治号召力也体现出来。

他的召集盟友力。

关于我对政治号召力的理解,在我接下来的里可能会涉及。

就在刘邦平定了关中之后,刘邦前往了修武,此时恰好是陈平从楚国来投靠了刘邦,于是乎刘邦得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那就是项羽离开了彭城,现在彭城的防守空虚。所以刘邦认为这是东进彭城的最佳时机。

我认为,陈平在突袭彭城发挥的作用和韩信在还定三秦的作用是一致的。

真正的战略是由刘邦决定的。

但是在这之前刘邦还需要制造一个合理的理由来讨伐项羽,正所谓师出有名才能成正义之师。当时是洛阳的三老提出建议,相遇残害义帝熊心,是大逆不道的举动。

就这样刘邦以此作为借口,发出檄文昭告天下,并且得到了很多诸侯的响应,其中主要的是两个诸侯,比如魏国的魏王豹,还有赵国的陈馀。

所以这时候的大趋势是诸侯联军攻克项羽,项羽本身就处于四战之地,另外齐国又不断牵制,其他诸侯见势则是观望,项羽陷入了孤军无援的境地。

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可能便是这个道理。

面对项羽的老巢彭城,刘邦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分兵三路再联合诸侯军攻向彭城。

首先是萧何出汉中前往栎阳(现在西安)负责调配粮草,军事部署则是曹参、周勃、樊哙、灌婴魏一路,从朝歌出发到达白马再南下定陶前往彭城。

中路军则是刘邦亲自带领,从洛阳出发再经过雍丘、雎阳抵达彭城。中路军的构成主要是联盟军,除了刘邦的军队之外还有着司马欣、董翳、司马卬、张耳、韩王信、魏王豹等等,所以这一直主要军队实际上鱼龙混杂。

最后一路则是来自南阳,薛欧、王吸、王陵等则是从洛阳南侧的南阳出发,前往宛城再抵达阳夏最后抵达彭城。

项羽啊,项羽,本来优势最大,结果变成这样,这和三国末年的讨董有何区别?

之后则是到了汉二年的四月,北路军也就是曹参樊哙一路开始分兵,樊哙带领一路攻克煮枣,曹参、灌婴等人则是继续南下攻克定陶,击败了龙且、项它,然后准备和中路军会合。中路军方面周勃作为前军攻克曲迂前往外黄,对此刘邦还迎来了彭越,恰逢北路军抵达,于是一起向彭城推进。彭城的主力军基本上都跟随项羽前往了齐国,因此一路上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南路军就是在刘邦抵达肖、砀地区的时候成功会师的。

所以刘邦拿下彭城的时间非常迅速,从汉二年的三月开始誓师到四月份拿下彭城,部署到进军也不过才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在这之前刘邦却是经历了长途跋涉,算是一支疲惫之师,这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是对比作战的距离,刘邦到达洛阳之前前往关中平定,并且二月份再一次从栎阳出发开始讨伐项羽,在这个过程之中刘邦还不断地收服诸侯,比如三月份时刘邦平定了魏王豹,然后前往河内俘虏了司马卬,最后再到达修武。而之后还是在三月份,刘邦开始誓师并且联合诸侯,四月份时刘邦则是亲自出发讨伐项羽。也就是说在这一段时间里刘邦要完成这么多件事,几乎是没有休息的机会,时刻都在忙碌着。

再来看看直线的距离,从栎阳到彭城的距离是760公里,也就是近乎一千五百里。而在当时来说这相当于是开了马达一样在运转,另外直线距离都这么长,中途刘邦还绕道平定了殷王、魏王等等,随后才回到了正轨。虽然刘邦在洛阳时采取了休息,但也不过是短暂的三天,弄了一个誓师大会。所以刘邦能够抢在项羽回来之前就拿下彭城,完全是因为不要命的打法,趁着项羽不在攻克。刘邦自认为军事不如项羽,故而才会心急如焚。

等到进入了彭城之后,刘邦总算是放下了心,开始日夜置酒高会。因此我认为刘邦的算盘就是希望闪电战拿下彭城,再利用项羽不能回援的劣势以逸待劳,所以才如此放松。然而让刘邦做梦都没想到的是,项羽也进行了闪电战,而且比刘邦打得还要漂亮。

我承认,项羽真特么是个战术天才,这招闪电战,用的是属实漂亮!

以诸将率领大军继续平定齐国,作为迷惑刘邦的手段。而自己亲自带领3万精兵绕道彭城后方,以彭城为钓饵引刘邦上钩,然后奔袭刘邦后方,尽灭刘邦军。项羽的作战计是,要以3万骑兵歼灭对方56万大军,还要长途奔波,设局偷袭!

细看项羽本纪发现有一个关键字“项王‘乃’西从萧”,从乃字历史学家大胆推测,项羽3万兵力在刘邦军尚未全部入彭城时,已经到达彭城西南断其后路,等待刘邦全部入彭城给刘邦联军致命一击。

这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个疯狂计划!

项羽选择的是早晨发动偷袭。选择早晨足见项羽对时机把握的老辣,早晨敌人尚在睡梦中,正处于最疲惫的时候,突然遭遇大规模偷袭,大军必然慌乱。

也就是我之前特别强调的炸营。

项羽在战术的选择上直接攻击刘邦指挥中心,造成刘邦联军指挥系统瘫痪!

这样联军就无法组织有效的反抗,然后项羽死死咬住刘邦的主力进行攻击,不给刘邦喘气的机会。

战役的战术意图是:而且利用驱赶的方法把他们逼到河流边上,使他们因为拥挤掉进河中淹死或自相残杀!

其实面对着项羽的来袭,刘邦并不是没有任何一点准备。

刘邦攻陷彭城之后,也在积极应对项羽的回援,在彭城周围布置了极为严密的防线,他将战斗力最为强悍,且最为忠心的汉军嫡系部队布置在了彭城外围,其中吕泽(吕雉兄长)驻守下邑,以彭越为魏相进驻梁地,又令樊哙北攻邹鲁、瑕丘、薛,并驻守在今山东峄县、枣庄、邹县、曲阜、滋阳一带,并将最不靠谱、刚刚归附的各路诸侯三十万联军,留在了彭城附近的肖砀地区。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三十万联军的废物。

对于背后突然出现的项羽大军,诸侯联军毫无防备,这支仓促组建、战斗力不强、忠诚度很成问题的军队,仅仅半天时间,便在项羽的攻击下,迅速陷入溃败。

楚军凌厉,猛不可当,汉军大败,四散逃命,楚军为报复首都陷落,以及汉军的暴行,展开无情的追杀。项羽用骑兵驱赶引诱把联军引向南方的谷、泗水,项羽展开攻击,杀联军十余万人。

联军为了活命拼命南逃,未死的人,象森林大火下狂奔的野兽一样,一窝蜂地向南狂奔,希望躲入山中,而楚军穷追不舍,追到灵壁东睢水北岸,联军自相残杀,被挤落水10多万。

其中,因为混乱自相残杀的人绝对远远超过项羽骑兵所杀之人。

刘邦的厚黑和人气以及运气全表现出来,想要丢弃妻子,一阵怪风刮过,被放过生路的丁公放了一条命,等等……

此战项羽(也是中国)第一次用骑兵独立作战,这是第一次完全由骑兵对步兵造成的巨大胜利,它的历史性是空前的!

此战不但歼灭刘邦主力,扭转了项羽四面楚歌,孤立无援的政治局面,重新占据楚汉战争的主动权。

但没啥用,因为项羽在是战术天才的同时,并不妨碍他的战略废物。

接下来又是张良。

面对项羽的彭城一战,刘邦只好落荒而逃,来到了砀山。

在这里将上演历史上著名的“下邑之谋“,正是这场谋划,使得刘邦在失望中看见了希望,并反败为胜,成了最留下的那个人。

在这里不得不提张良,而提出这个谋划的人正是张良,这个谋划说通俗点就是重用大将之才韩信,并将九江王英布策反和拉拢不满项羽的彭越。

同时我们也不可否认刘邦的智慧,如果他不询问张良,并且还采取了他的意见,毋庸置疑的是历史将是另一种发展。

刘邦见大势已去,只得率领为数不多的亲军撤离彭城,意图重整旗鼓、回头再战,然而项羽根本不给其机会,一路追击不止,又先后在谷水、泗水、睢水等地多次大败刘邦。无奈之下,刘邦只得一路向荥阳方向撤退。

彭城之战后,刘邦一路逃亡极为狼狈,不仅导致原本归降的各路诸侯纷纷反叛,而且父亲刘太公和妻子吕雉也被项羽虏获,刘邦甚至为了逃命多次将儿女赶下马车。那么,刘邦又是如何在项羽的追击下成功逃脱的呢?刘邦使用了三条计策。

计策之一:留偏师牵制楚军主力。《史记·高祖功臣诸侯者年表》有载“汉王败走,贺方将军击楚,追骑以故不得进,汉王顾谓贺:‘子留彭城,用执圭东击羽,急绝其近壁’”。由此可见,刘邦败退之际,曾留下祁侯缯贺于彭城一带与项羽主力不断纠缠,为自己的逃亡争取时间。

计策之二:布置两道防线阻止追兵。彭城之战汉军虽然遭遇惨败,但伤亡惨重的其实只是诸侯联军,而布置在彭城外围的汉军主力其实并未遭遇太大损失,因此刘邦在撤退到下邑的吕泽军中后,立即在“丰县-下邑-砀县”一线布置了第一道防线,其中以王陵驻守丰县、以吕泽驻守下邑、砀县守将则不详。之后撤退到虞县,又令靳歙等人在雍丘一代设置了第二道防线,用来组织项羽的追兵,而自己则继续向西撤退。

计策之三:按张良之计策反英布迫使项羽分兵。刘邦派舌辩名臣隋何前往九江,此时项羽的使者同样在九江,隋何用计迫使英布降汉。项羽得知之后,只得分兵派龙且攻打英布。

下邑砀县以打带撤这一战的战略丝毫不逊色于之前的还定三秦等战役。

这一战保留了刘邦的底子,很少人能大败之后大胜,更多的是大胜之后一败又败,这就是刘邦的能力,类似于隋唐反王王世充的能力。

我之前在前文也讲过。

我们知道,项羽从齐地回援时手中只有三万精骑,即使楚军的战斗力再强,面对刘邦这三条计策,也已经很难成功追杀刘邦。而刘邦正是凭借着三条计策,成功为自己赢得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使得汉军主力得以安然返回荥阳,就连已经六十多岁的郦食其也都毫发无损地撤回了荥阳。西汉开国功臣,一百四十多个列侯更是无一伤亡。

仅在彭城之战发生后的两个月,刘邦竟然再一次战胜项羽。

刘邦组建郎中骑兵,京索之战击败项羽!

在见到项羽骑兵的威力之后,刘邦自知仅凭目前的汉军根本无法抵挡,于是决定组建自己的骑兵部队。刘邦的“郎中骑兵”,主要由大批善于骑射、有骑兵作战经验的关中秦人组成,不但普通士兵多为秦人,就连李必、骆甲、王翳、杨喜、吕马童等各级指挥官同样多为秦人。

刘邦立足荥阳,一面积极组建自己的骑兵部队,另一方面命令各路汉军不断向荥阳集结,于是萧何率领着关中援军抵达了荥阳,韩信收拢残兵之后也到了荥阳,靳歙也率领军队赶到了荥阳,各方军力的汇聚,使得汉军重新恢复了战斗力。

当项羽突破汉军防线,杀至荥阳附近时,刘邦已经在“京、索”地区摆开了阵势。《资治通鉴》有载“楚骑来众,汉王择军中可为骑将者,皆推故秦骑士重泉人李必、骆甲;汉王欲拜之。必、甲曰:‘臣故秦民,恐军不信臣,愿得大王左右善骑者傅之。’乃拜灌婴为中大夫,令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将骑兵击楚骑于荥阳东,大破之,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当然这不止是刘邦的功劳,还有萧何张良等人的功劳。

楚汉双方在京索地区展开了一场极为激烈的骑兵攻防战,这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较早的骑兵典型战例。虽然项羽率领的三万楚军是精锐之师,但经过月余的不停激战和长途跋涉,这支精锐楚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再加上楚军后续步兵主力未能及时跟进,前线楚军兵力过于单薄。

而刘邦的汉军主力本就在彭城之战中损失不大,再加上从关中来的援军,此时元气已经日渐恢复。此消彼长之下,楚军最终在京索之战中战败。

京索之战,在中国历史上,甚至在楚汉战争史上,都算不上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但它在战略上却对楚汉战争的全局产生了极大影响,进而间接影响了历史走向。

此战之后,项羽根本无法越过荥阳再对刘邦展开进攻,双方开始陷入对峙阶段,直到刘邦开辟北方战线,最终形成绝对的战略优势。

楚汉战争最重要、最关键的是的战役是成皋拉锯战,它持续时间长、楚汉双方投入的兵力大,过程较复杂,但《史记》对这场战役的记载模糊不清,甚至有自相矛盾之处。

刘邦在彭城之战战败后,于汉二年五月,退到荥阳一线收集残部。在荥阳以东打败乘胜追击的楚军暂时稳定了战局,荥阳及其西面的成皋(虎牢关),南屏嵩山,北临河黄河,汜水纵流其间,为洛阳的门户,入函谷关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五月起,刘邦占据荥阳,背倚成皋之险,与西楚霸王项羽对峙,从汉二年经历了一场持续两年半的争夺战。

刘邦与项羽在荥阳对峙,拖住楚军主力的同时,实行分化瓦解楚国,拉拢与团结诸侯的方针政策,如果不能拉拢的诸侯,则以武力攻灭。

当初九江王英布拒绝与项羽一同攻打齐国,从此与项羽产生了仇郄,汉二年五月,刘邦派随何说降九江王英布。

汉二年六月,刘邦派郦食其劝说魏王魏豹降汉,遭到魏豹的拒绝。

于是,在当年八月,刘邦派曹参与韩信攻打魏国,后来俘获了魏王魏豹。后九月,汉军平定代国,斩杀了代相国夏说。

代国是赵国的一部分,汉二年后九月,当军就斩了代相国夏说,实际上此时汉军已着手灭赵,因为灭赵之战与成皋拉锯战关系密切,先简单提一下灭赵之战,关于灭赵,不少人认为是韩信之功,他在井陉关“背水一战”大败陈平定赵国,后来又招降了燕国,但真实的灭赵之战并不是这么简单,韩信的井陉之战广为人知,被人忽略的是刘邦亲自离开荥阳攻打赵国。

(具体步骤可以参考哇受吧的细腿章鱼)

实际上,汉灭赵之战的过程是,韩信与曹参受刘邦的命令,先破代国,杀夏说,把赵国的注意力转向赵国北部,派韩信与张耳在井陉设疑,利用地理优势吸引赵国的主力,刘邦自己亲自率趁虚直取邯郸,当赵国失去邯郸,襄国危急,陈余进退两难,此时韩信与张耳出井陉,攻杀了陈余。赵王歇逃到襄国,刘邦与张耳、韩信南北夹击襄国,攻破襄国会合,杀赵王歇,平定赵国。后来汉军又平定了巨鹿、常山郡,招降了燕国。

刘邦起于秦地,项羽起于楚地,魏、赵都是战国时期与秦楚并列的强国,此二国归属哪一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楚汉双方的实力,汉军灭赵,楚国争夺赵国失败,这是才楚汉战争的最大的转折点。

项羽争夺赵国失败,司马迁为了不影响项羽的英雄形像,项羽在汉二年六月至汉三年六月,整整一年内项羽的行踪都没有记载。

这就是为什么司马迁给读者的感觉是项羽虽然“战无不胜”但越打越弱,地盘越打越少的原因,不是项羽没有败仗,是司马迁没有记载而已。

所以这个时候,项羽已经大局已定。

大决战也即将开始。

汉五年(前202年),刘邦趁项羽无备,楚军饥疲,突然对楚军发动战略追击。[101-102]约韩信从齐地(山东),彭越从梁地(河南东北部)南下合围楚军。五年十月(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韩信、彭越未能如期南下。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淮阳西北),楚军反击,刘邦大败而归。

其中,固陵之战应该是胜的,而不是百度百科中的大败而归。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丁义)以卒从起留,以骑将入汉,定三秦,破籍军荥阳,为郎骑将,破钟离昧军固陵,侯,六百七十户。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灵常)以荆令尹汉王五年初从,击钟离眛及陈公利几,破之,徙为汉大夫,从至陈,取韩信,还为中尉,从击布,功侯,二千户。

接一下便是最终决赛,项羽也即将落幕。

陈下之战(胜)

《樊郦滕灌列传》灌婴“虏柱国项佗,降留、薛、沛、酂、萧、相。攻苦、谯,复得亚将周兰。与汉王会颐乡。从击项籍军于陈下,破之

垓下之围(胜)

【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败走—项羽抛弃军队虞姬都不要逃跑,围羽垓下。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知尽得楚地。羽与数百骑走,是以兵大败,灌婴追斩羽东城

其中,我想说最重要的一点是,刘邦能轻易夺回韩信兵权,这代表着什么,相信众人心中有数。

总之,在刘邦灭掉西楚的这一阶段,是刘邦战略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个阶段。

接下来的削除异姓诸侯王、各方平叛我就不多加赘述,接下来一个重点便是刘邦和莫顿直接的较量。

讲道理,冒顿的智力政治远大于项羽啊。

先来看看此时的匈奴,冒顿带领匈奴征服了楼兰、乌孙、呼揭等20余国,控制了西域大部分地区。向北则征服了浑窳、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国,向南兼并了楼烦(今山西省)及白羊河南王之辖地,重新占领了河套以南地。匈奴占有了南起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达辽河、西逾葱岭的广大地区,号称将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拥有控弦之士三十余万,成为北方草原最强大的国家。

这势力不是后世的匈奴能拿来虽随便碰瓷的。

东汉时期的匈奴,能拿出个万余就已经非常厉害了。

像什么窦宪,讲道理奥,当时的匈奴又是分裂,又是天灾,最后还需要靠他的副将耿夔八百破三千,奇袭五百余里。

反正前期,刘邦是吊着韩王信和匈奴锤。

白登之围(平城之战)大破韩王信匈奴收复丢失的太原

54,晋阳之战(胜)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夏侯婴)因从击韩信军胡骑晋阳旁,大破之。

55,平城之战(平)

史记高祖本纪: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匈奴围我平城,七日而后罢去。

56,句注北之战(胜)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夏侯婴)复以太仆从击胡骑句注北,大破之。以太仆击胡骑平城南,三陷陈,功为多,赐所夺邑五百户。

有一说一,前期的几场野战确实是刘邦吊着冒顿。

不过冒顿的智力明显高项羽,一招示弱让刘邦掉以轻心,最后被围在白登山之上。

不过有一说一,这场确实不能算败。

刘邦率轻骑先到达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此时汉朝大军还未完全赶到。冒顿单于在白登山设下埋伏。刘邦带领兵马一进入包围圈,冒顿单于马上指挥40万匈奴大军,将刘邦的兵马围困在白登山,使汉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不能相救。刘邦发现被包围后,组织突围,经过几次激烈战斗,也没有突围出去。之后,冒顿率领骑兵从四面进行围攻:匈奴骑兵西面的是清一色白马,东面是一色青马,北面是一色黑马,南面是一色红马,企图将汉军冲散。结果,双方损失很大,一直相持不下。匈奴围困了七天七夜,也没有占领白登。

首先刘邦和冒顿谁也拿不下谁,最后还是让刘邦走了。

当然冒顿的四十万大军肯定是有水分的,这是毫无疑问,但刘邦手上,据说不到一万。

其次刘邦完成了自己的战略任务。

其实,白登之围,从结果来看,没有失败。

大破韩王信匈奴同时收复丢失的太原!

而刘邦能走出去依靠的是陈平的计谋和之前他没有被俘虏的统帅!

所以这凭什么算失败呢?

结果来看,两者五五开,甚至是刘邦略胜一筹,从战略来看,刘邦导致自己被白登之围,算输给冒顿,但是从战术来看,不到一万挡下至少几十万大军七天,守城能力,可见一斑。

至于为何冒顿放过刘邦一马,当然不止是营销号宣传的那么简单。

当然不可能是陈平简简单单贿赂他老婆,要知道,冒顿狠起来,连他老爹都杀。

冒顿单于本来与韩王信的部下王黄和赵利约定了会师的日期,但他们的军队没有按时前来,冒顿单于怀疑他们同汉军有勾结,就采纳了阏氏的建议,打开包围圈的一角,让汉军撤出。当天正值天气出现大雾,汉军拉满弓安上箭,从已经解除包围的一角慢慢地走出,才得以脱险。

不得不提,刘邦作为混混的最大的缺点,容易得意忘形,容易得意忘形使得刘邦获得两次所谓的大败,彭城之战和白登之围。

但这却能体现出刘邦作为皇帝的最大的优点,他知道错他会改,而不是像项羽那样,自高自大!

不管是刘邦在入武关之前听张良所言稳妥行军,抑或是打下大秦之后的约法三章,甚至是后面的听信萧何许诺韩信大将军职位,白登之围之后他也能立刻尽斩先前进言匈奴可击的十几名使臣,并赦免提出反对意见的刘敬,封为关内侯,食禄两千户,号为建信侯。

不是所有人都是天生的完人,但是刘邦能成为君主上的完人。

难怪他能受到后世无数皇帝的尊敬,石勒啊,朱元璋啊,李世民啊,无数皇帝都认为刘邦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但是现代人不认为,拿着自己的自以为是理所当然来质疑刘邦……

悲哉!

这可能就是我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来描写刘邦。

尼玛,从晚上十点半搞到凌晨四五点。

我没有签约,读者少,但无所谓,我想搞出我自己心目中的历史。

这篇文章大家都可转载,我没有意见。

阅读夏宰之召唤诸天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