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重生明末之拓疆当闲王》
重生明末之拓疆当闲王

第25章初到南京

杨虎将地上打滚的几个汉子用绳子绑住,等待官府派人来,人群也渐渐恢复了平静。

杨涟走近蓝裙少女,虽说为了救人,但是刚才抱着人家小姑娘打滚,传出去也确实不好听,“在下杨涟,刚才一时情急,冒犯了小姐,小姐没有受伤吧?”

蓝裙少女闻言俏脸还有些红晕,微微福了一礼,说道:“杨公子有礼,小女子无碍,还要多谢公子搭救!”

说完眉眼垂下,又施了一礼便迅速往自己的马车边退去。

这时一个身着华丽锦袍的年轻人骑着一匹白色大马飞驰过来,身后拖拖拉拉的跟着十几个兵丁。

这年轻人在马上狠狠瞪了杨涟一眼,眼你那穷酸样,也敢来搭讪云仪贤妹。

“贤妹!云仪贤妹,郭巩来迟,让贤妹受惊了!”

名叫郭巩的年轻人下马之后一脸关切的贴了过来,被唤作云仪的蓝裙少女闻言眉头微皱,头也未抬淡淡说道:“郭大人言重了!”

“哎,贤妹为何如此客气,都是愚兄的失职才让歹徒惊了贤妹。明日起便让愚兄常伴贤妹左右保护贤妹的安全如何?”

苏云仪眼光一冷,如此纠缠实在让人反感!冷冷说道:“郭大人公事要紧,小女子先行告退了。”

哎...

郭巩还欲再言,只见苏云仪已经快步进了马车里。

郭巩看着远去的马车神情一变,满脸的戾色,“呸!看你矜持到什么时候,老子迟早给你弄到手...”

......

南京城不愧是当今数一数二的繁华之地,杨涟三人一进城立马就被热闹的街景吸引住了。与城外凄惨的情形完全不同,这里街道宽敞干净,路上人流如织,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一副盛世景象。

“涟哥儿,这里可比咱无锡城热闹多了。”存旺乐呵呵的说道,两只眼睛不住的左右看看,感觉什么都新奇。

杨定全掀开帘子看着满街的人群,有些不安地说道:“涟儿,咱们去哪里寻个落脚地方?”

对于一个一辈子几乎没离开过村子的庄稼汉来说,初来陌生的大城市,心里多少都有些慌乱。

杨涟看着父亲眼神中有些茫然,笑着说道:“爹,之前左光斗已经跟我说过了,来了南京先去玄湖客栈落脚,那里离国子监和贡院都近,回头咱们再去附近寻个院子租下来。”

杨定全听杨涟如此说,心里这才踏实了一些。

离着玄武湖不足二里路的街角处,一栋三层楼的客栈十分醒目,站在这里隐约还能感受到玄武湖里吹来的微风,怪不得取名叫玄湖客栈。

因为临近乡试,南京城里最近多了很多全省各地赶来的学子,客栈老板们乐呵呵的也随之提高了价格,玄湖客栈因为良好的地理位置,上等房已经涨到了一两银子一晚的天价了。

杨定全惊的嘴巴半天合不拢,一两银子一晚?确定不是在劫道?

杨涟也觉得这价格有些咂舌,但是现在只剩上等房还有空的,暂时住个两三天的话,一咬牙还能承受。

明成祖朱棣开创了“天子守国门”之举,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尽管降为留都,但是南京地位依然很高,跟北京一样六部衙门一样不少,而且南京的应天府和北京的顺天府是平级的,合称“二京府”。

作为国家最高学府不仅北京有国子监,南京城同样也有国子监。

鸡鸣山下左边是太庙,右边是国子监。

国子监大门斜对面的悦来酒家二楼,五个长衫青年围坐在一起,此时杨涟坐在窗口,居然看到几个穿着异域服装的人进入国子监。

殊不知此时的国子监里的生源主要有三类人,一类是官生,就是朝廷官员的子弟,一类是民生,主要由各地官府的学校推荐而来,第三类就是外夷生,包括日本、高丽、琉球、以及西南土司的生员。

“我跟永芳兄、大章兄都是民生,维华兄就是属于官生!”

左光斗见到杨涟之后一直满脸笑容,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而且维华兄还是咱们南京城第一才子兼第一美男子,不知勾了多少大家闺秀的芳心,呵呵...”

“杨兄,勿听光斗取笑,久仰杨兄的大名,今日得见实在荣幸之至!”

说话这人名叫霍维华,穿着淡绿色锦袍,腰间挂着一块白玉,长的眉目清秀,说话间神态悠然,嘴角微微上翘,一丝得意之色一闪而过。

旁边坐着的灰衫少年叫做顾大章,国字脸,一双浓眉大眼很是有神,此时闻言点头说道:“杨兄的那句千古对联现在已传遍天下,我们在国子监里也时常说起这对联,而且听光斗提及杨兄的英勇事迹,我对杨兄也是仰慕的很呐。”

杨涟忙谦虚道:“霍兄、顾兄谬赞了,诗词对联乃是小技,若论真才实学我还要向诸位多多学习。”

“我看呐,大家都不要谦虚,你们都是声名远播的大才子,将来都是治国安邦的能臣,哈哈...”左光斗笑着说道。

“会试不开,即使乡试中了又如何称臣?”李永芳喝着茶,低着头轻飘飘的插了一句。

左光斗和顾大章闻言神色一黯,霍维华则轻摇折扇,神态如常。

“永芳兄也不要悲观,会试说不定明年就开呢!眼下还是先好好准备乡试为宜。”杨涟虽然从顾先生口中听说了一些风声,但是眼下乡试都没考,去想会试也无用。

“杨兄说的有理,眼下各地灾害四起,朝廷正是用人之际,皇上总有一天会看到我等报国之志,会试迟早会开的!”左光斗应和道。

顾大章家住五河县,这次也是洪灾最严重的的地方,此时想到城外的难民,心中难受,举起酒杯猛灌了一口酒。

“若杨兄入朝,眼下该当如何?”霍维华面上带着似有若无的笑,似是很随意般问道。

此时风气开放,士林中议论朝政俨然成为了一种时尚。

后世史书曾有一种观点:明实亡于万历!可想而知目前朝廷积弊极深,再加上频繁的自然灾害,这些问题是不是凭借一个人或者一群人能够改变,谁也不知道。

杨涟不是个喜欢夸夸其谈的人,虽说自己重生过来已经几个月了,但是自己一直没去多想家国大事,作为一个秀才就做好自己该做的就好了...

此时见众人都看向自己,便随意挑了一个观点应付道:“百姓足则万事宁,如果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当以让老百姓吃饱为准则,那么将世道清明,百姓幸福。”

霍维华眉头一挑,心道,这算什么回答?让老百姓吃饱,拿什么让所有人吃饱?

难道这就是被顾宪成看中的人才,果然东林只是徒有虚名,竟连个人才都找不出了!

阅读重生明末之拓疆当闲王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