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晓月度关山》
晓月度关山

第137章:镇川将军府

其实,拒绝皇上的其他封赏,严从汉还是有些私心的。

正如皇上所说,他之前抗倭有功,后来又截击福王,在擒获福王之战中立了头功。

在皇上入京登基这件事情上,也是他最先策划并协助皇上顺利逃离渝州,从而进京登基,这也算得上是头功。

按理说,有了这些功劳,就算皇上赏他个五品武官当,也不会有人反对,他根本不必再返回原点,依靠参加科举武考来获取功名。

但是他清楚,自己太过年轻,即便能力出众,但与朝廷中那些老臣比起来,在心智方面却是差了许多。

做官等同于做人,会做官不一定会做人,但会做人,一定会做官。

严从汉所谓的做人,其实指的是对于人情世故的精通、老练程度。

严从汉记得,历史上有一个名叫王勃的人,从小便被称为神童,为后世留下了《滕王阁序》等名篇巨作,由于文采超群,未冠而仕,成了时人追崇、羡慕的榜样。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文采斐然的杰出人物,最后却落了个屡次被贬、英年早逝的结局。

他的死,虽然是自己命运不济造成的,但严从汉认为,这里面或许与他的不识人情世故有关。

这很好理解,因为同朝为官的人,大多在官场上经过了大半生的摸爬滚打,能够几十年屹立官场不倒的人,不是工于心计,便是深谙人情世故。

而一位能力出众的年轻人,显然缺乏这些方面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肯定会倍受打压,甚至是招人忌恨,引来杀身之祸。

严从汉自带穿越之“芯”,在能力方面,自然会超出常人,但是在人情世故方面,并不是说现代思维就一定能强过古代思维。

因为人情世故,是一种历炼,也是一种阅历。

它需要时间去沉淀和积累,而此时的严从汉,正好处于十八岁的年龄,缺的正是阅历。

如果此时便入朝为官,肯定斗不过那些纵横官场几十年的老狐狸。

严从汉的私心,正在于此。

他希望,自己能够按步就班地、顺其自然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是自恃有着穿越之心,一蹴而就。

否则,在前进的道路上,肯定是要吃亏的。

好在皇恩浩荡,在严从汉的百般推脱之下,皇上祝尤笑仍然设法暂时给了他和郭清扬一个正七品的武官待遇。

看来皇上确实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严从汉也暗自感叹,看来自己没有跟错人。

当天中午,皇上在奉天殿举办了本朝第一次百官宴,宴请在朝的所有功臣们,大家欢聚一堂,一同感念过往、祈盼未来。

宴席过后,百官散尽,刘现及喻代求等人,与皇上及严从汉他们互相道别,然后走马上任去了。

空旷的大殿之上,又只剩下皇上和严从汉、郭清扬三人了。

“从汉,清扬,你们真的准备返回渝州,从最初级、最艰辛的科举之路开始,重新奋斗吗?”祝尤笑看着即将返回渝州的两人,内心很是不舍地问道。

“是的,我们已经决定了!”严从汉回答。

“唉,好吧,朕也是新继皇位,事务繁杂,身边没有你们协助,很是不习惯。”

“皇兄,人都是要成长的,想当初,你我在镇川镖局学艺时,无忧无虑,何曾想过今日之重担?”严从说道。

“是啊,是啊!时光一去不复返了,既然命运将这副重担交付于你我的肩头,那就不负韶华、砥励前行吧!”祝尤笑感叹道。

“只是皇兄可要爱惜身体,唯有身体康健,才是最重要的。”严从汉嘱咐道。

“嗯,你们也是一样,虽说武学督导的事务并不繁重,但此次返回渝州,你们同朕一样,都成孤家寡人了。”祝尤笑略有些伤感地说。

听完祝尤笑的话,严从汉瞬间也陷入了沉思。

皇上说得没错,此次自己回去,蜀王府空了,镇川武学胡伯父、夫子陈宜修、刘现将军、喻代求、赵灵海……所有的人都离开了。

从此以后,真的就只剩自己和郭清扬两人了。

“不过皇兄不必担心,日后若能参加会试、殿试,岂不就能在京师重逢了?”严从汉安慰道。

“好!那你们可别让朕失望,早日考入京师!”祝尤笑鼓励说。

“一言为定,到时若通过了殿试,皇兄再赐我官职,我可就不推辞了!”严从汉笑着说。

“哈哈,放心,少不了你们的!”祝尤笑也开心地回答后,突然问道:“对了,你们在渝州的亲属都还好吗?家中若有所需要,可直接向我汇报。”

“先谢谢皇兄,家中一切都好,你别忘了,咱们不是还有一个煤矿生意吗?吃穿肯定是不愁的。”严从汉回答说。

“嗯,那就好!对了,你们那个郭严宅的名称,朕一直觉得别扭,依朕看,不如改改名字如何?”

“好啊,只是不知道取什么名字比较合适。”严从汉与郭清扬齐声说道。

“你们先前在军中,便有人称你们为将军,不然依朕看,直接取名将军府算了。”祝尤笑说。

“啊?这样怕是不妥吧,我只是一个武生功名,哪里当得起将军的名号?不妥,不妥!”严从汉连忙推脱,觉得叫将军府太过荒唐了。

“谁说不妥?朕说妥就妥!你毕竟是朕的结义兄弟,朕就是要让别人看看,朕的兄弟当然与旁人不同。”

祝尤笑说完,也不顾严、郭二人推辞,径自起身来到文案前,提起御笔便写下了“镇川将军府”几个大字。

“来,朕的御笔亲书,看谁敢说不妥?”祝尤笑将宣纸递给了严从汉。

严、郭二人只得接到手中,略有几分尴尬地拱手谢恩。

“对了,皇兄,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差点忘了向您汇报。”严从汉突然想起了江浙沿海闹倭患的事。

“哦?你说!”

“此前剿倭时得知,虽然南方沿海倭患严重,便真正的倭寇却并不多。

有许多是当地的商人,因外贸海运被禁,因此协同倭寇为非作歹。

同时,对于倭国来说,急需我后汉所产货物,若无法通过购买获取,便会挺而走险,前来劫掠。

因此,小弟认为,应当尽快解除海禁,让海外诸国能与后汉正常商贸往来。

如此,再派兵维持,双管齐下,或许才能更好地消除倭患。”

“嗯,刘现将军此前也与朕说过此事,待朕考虑考虑再说。”

“此事还望皇兄尽快实施,解除海禁,于我后汉来说,不仅可以获得财物之资,达到富民强军的目的,还可与海外诸国交流往来,因此利大于弊!”

“好,此事朕一定慎重考虑!”祝尤笑回答说。

“如此,那我与清扬便决定告辞了,皇兄若有急事,可百里加急,我等定会速来。”严从汉拱手。

祝尤笑点头,依依不舍地将两人送出了奉天殿。  17638/9810567

阅读晓月度关山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