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明末1911》
明末1911

第五十七章 陕甘乱局二

下人取来一份地图,在林虎的身边展开,林虎看着地图微微颔首,随后取笔在上面画了几笔。“从千阳县城到这东台山只有沿千湖南岸的一条大路可走,而从凤翔府到这里,唯一的大路在千湖北岸,凤翔的援军想要和千阳的官军会合,就必须放弃大路而走小路。”说着,他走到书案旁,随手拿起一张纸,递给了同在大堂里的一位佩剑的中年男人。

“天瑞,东台山的西南方向有一地,名叫夹渠湾,那地方依山傍林,你带人埋伏在山林中,依计行事。这场战斗能够破坏凤翔方面援军的重武器最好,如果不能就不要恋战,扰乱敌人之后向南边的山里撤退。”

“明白。”男人应声道,这人名叫华天瑞,与林虎年纪相当,原本也是盘踞在千阳山中一支土匪的首领,七年前被林虎击败,便顺势投入林虎麾下,随着近几年林虎在东台山屯田,当地居民不再受土匪劫掠,而土匪,尤其是世代为匪的一些人难得过上几年较为安定的日子,于是这位曾经的土匪头子便对林虎心悦诚服。

华天瑞捧着林虎交给他的作战计划书,倒退着走出了大厅。紧接着,林虎看向还站在原地的马建德,又在另一张纸上写了一些东西,说道:“建德,你再带三百人埋伏在西南的铁炉沟,等你天瑞叔的部队通过之后,立刻封锁他们进去的山路,记得多带枪支,尽可能减少伤亡。”

林虎说着,走到马建德身边,把作战计划递给马建德,又叮嘱道:“等铁炉沟的敌人被消灭之后,立刻回来封锁所有离开东台山的道路,把凤翔来的官军彻底封锁在东台山里。”

马建德接过林虎手中的计划书,随口问道:“先生,您还得带人去对付千阳来的官军吧,这样往外分兵,咱们的山寨没问题吗?”

听到马建德的疑问,林虎哈哈一笑,反问道“你以为一支土匪能有多少人?”

“一两千人……肯定是不可能的吧。”马建德语气有些虚,他想不通林虎问这些干什么。

“这千阳县,”林虎指向身后不远处的地图,“有记载的土匪十年前有大约三千之众,分布在千阳县几乎全境。想想吧,整整一个千阳县才不过能有三四千土匪,咱们这一个小小的东台山能有多少人?三百人顶天了吧。”

林虎话音刚落,马建德便明白了过来,林虎是想让华天瑞带着三百人冒充东台山上的主力部队,而明面上,东台山并不知道今天的剿匪行动,于是华天瑞的部队对凤翔府援军的袭击可以被看作是一次及其大胆的抢劫行动,而凤翔府兵则会认为自己碰上的是土匪主力。

这样就全说得通了,但会不会还存在计策被看破的可能?尽管林先生最近几年一直很重视山寨的建设,他甚至按照自己留学欧洲时见到的欧洲要塞的形制对山寨的形态进行了改进,但毕竟没有经历过实战,谁知道林先生的防御策略会像当年的屯田策略一样有效呢?

看着马建德还愣在原地,林虎便问他是否还有什么疑问,马建德将刚才所想告诉林虎。谁知林虎笑得比刚才还更爽朗了几分,“放心吧,不会出问题的。”林虎对自己这近五年来的建设成果也很是自信,在欧洲近三百年的战争中,这样的棱堡每次都是战争中最难以拔掉的钉子。对军事发展早大明上百年的欧洲军队是如此,对陕西这些落后的大明军队当然也会是如此。

不过就算如此,林虎还是做了两手准备,他仍然安排了诱敌围歼的策略。马建德离开山寨大厅之后,林虎转身看着大厅中的首座——这是当年这里的土匪首领,马建德的父亲马天河的座位。

十五年来,尽管林虎一直作为山寨的实际管理者,也是被当地多股土匪共同拥戴为领袖的人物,但他始终没有坐上这个坐席,哪怕是宣布重大决定,或是山寨中举办大型典礼时,他也只是站在首座一旁,这是他刚刚自欧洲归来,向凤翔知府献策不成,被马天河收留并辅佐他时所站的位置。

或许是从未把自己当作真正的土匪,又或者是仍然感念当年马天河的收留之恩,对于这些,林虎自己的心中也不甚明白。他抚摸着十几年未曾有人触碰过的把手,在上面薄薄的灰尘上留下了一点印记。整理了一下衣装,也走出了山寨的大厅。

站在大厅门前的高台上,林虎看向远处,高耸的城墙在朝阳的照耀下掩出了大片的阴影,而在这阴影之内,阳光仍然能照耀到的地方,一幢幢房屋鳞次栉比,那是前来投奔山寨的农民们的居所。与这里随处可见的村庄不同,这里的房屋大部分为十分少见的石制,甚至还出现了使用刚刚兴起的材料建造的水泥砖石结构的房屋,这样的场景就算是在西安府这样的地方估计都不会见到。

林虎向士兵们操练的广场走去,一路上寨中百姓的问候声不绝于耳,但林虎仍然乐于和每一个人或寒暄或问候,他觉得这才是一个合格的领袖和下属之间理想的关系。等到他来到操练场时,山寨的士兵们早已得到命令,列队在这里等候了。

除去刚刚被马建德和华天瑞带走的六百人和现在仍然在城墙上负责防卫的士兵,这里大约聚集了一千二三百名士兵,与大多数人对于土匪的印象不同,这些人虽然并没有统一的服装,但队列却整齐划一,强壮的体格显示着这些士兵营养充足且训练充分。

而最令人意外的但是,除去可能是土匪会装备的鸟铳或是老式火绳枪之类简单的枪支之外,有些士兵还装备着在明军中也算是新锐装备的仿制沙俄的莫辛纳甘线膛步枪和少量的轻型火炮,而操练场一侧的人形靶上密布的弹孔则说明这支军队并不缺乏弹药。

林虎看着这支部队,从装备层面上讲虽然和明军的地方府兵还有一定的差距,但长久以来充足的物资供应和纪律教育则让这支部队在士气上有着能和明军卫所兵甚至是镇兵一较高下的资本。如果这支部队更早一些暴露在官军眼前的话,他们或许早就已经被远道而来的正规军剿灭了。

但幸运的是,千阳知县是一个杀良冒功的混账,不但没招来正规军的围剿,反而把千阳县的农民们推向了林虎这边,也正因此十年以来山寨才能发展到有着两三万的人口,并控制了山寨周围十几里的土地,也正因此林虎才能养得起这两千战时作战,平时屯田的战斗部队。

走到军前,林虎扫视了一眼在操练场上列队的士兵,前排的军官们立刻立正,等待命令的下达。

“各位。”林虎正色道:“我想各位已经知道现在千阳县的官军正在向咱们山寨而来,各位都来自周边的村落,我想这千阳知县和他的狗腿子们对各位以及各位的家人做过什么大家都还记得。”听到林虎提到县城里的官军,士兵们都不由得握紧了手中的武器,而操练场四周围观的山寨中的百姓也越来越多。

军官们面无表情,不同于从农民中招募的作战人员,这些军官都是原本各个土匪首领手下的领兵者,甚至有很多是十几年前官军大规模剿匪的幸存者。在他们的印象中,官军一直都是十分难以对付的对手,因此他们对于今天的作战行动抱有一丝疑虑,当年的亡命徒们都没能逃过围剿,更何况现在这些农民?

但军官们的担心也就仅止于此了,虽然兵员素质令人怀疑,但手中的武器可是货真价实。面对连鸟铳都没能做到普遍装备的地方部队,如果还是居于绝对劣势那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林虎并没有在意军官们脸上一闪而过的疑虑,他继续向各个分队下达各自的作战任务。林虎是个读书人,再加上这山寨已经数年没有经历过任何战斗了,军官们都认为他在下达命令之后就会留在山寨,等待各部队得胜归来,或者最多亲自指挥一下山寨的防御工作。

令军官们没想到的是,林虎竟然宣布由自己亲自带领一支小部队去抵挡自千阳县城袭来的官军。

这一决定着实把军官们吓了一跳,军官们并没有对林虎的能力有任何怀疑,毕竟在当年整合各路土匪的时候,他指挥的东台寨兵面对数十股土匪仍然把他们打得心服口服,并将他们收至帐下。但主将亲身犯险,又是以寡敌众,一旦出现什么问题,那影响甚至比山寨丢失还要大。

话虽如此,军官们最终还是没有提出任何质疑,不同于曾经他们还是土匪那会儿的散漫,长期训练的纪律性使得这些军官在这种情况只得服从命令——最多只是私下威胁那些随林虎出征的军官保护好先生,这大概是这支军队中所存的最后一丝土匪习气了。

命令已经下达,南方和西南方由两位将领各率三百人对凤翔府兵进行截击,而西北方向则由林虎亲自率领四百人抵挡千阳知县的部队,剩下一半部队负责山寨防御。由于千阳县城的官军已经出城,正在向东台山进军,时间紧迫,林虎在将事情安排妥当后便领兵出城。

北头山,这是一座横亘于东台山和千阳县城之间的山头,和东台山一样,这座山处在一块向千湖中突出的半岛上,这里也曾经是另一伙土匪的窝藏之地。时至深秋,草叶已经枯黄,厚实的枯草将山坡层层覆盖。而山顶上则是曾经北头山土匪的旧寨,土匪已经迁离此处多时,于是主要为木质的山寨便已经破败不堪。

林虎站在北头山下,他正指挥自己所带的几百人尽快登上北头山,进而在北头山和千湖之间狭长的湖滨道上伏击千阳知县的官军,知县的部队大多属于民兵和团练,尽管团练比起民兵训练程度和装备水平都要高些,但两者本质上都是民兵,这些民兵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地方居民参军,混口饭吃;另一个就是强行摊派式的征募入伍了。

关键倒不在此,毕竟卫所兵和镇兵的来源也都差不多如此,除了极少数的部队选择志愿兵制以外,大明的绝大多数部队还都是普遍征募。但问题是,和每年耗费大量预算的卫所兵和镇兵不同,这些地方部队往往资金不足,微薄的军饷难以让士兵们为军官卖命。

林虎吃准了这一点,他料定千阳县守备兵必定士气低落,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打掉多少人,就只是遭到伏击这么一个事实就足以让其中大部分部队落荒而逃了。因此林虎并没有封锁道路两侧的路口,对可能逃走的敌军采取了放任的态度。

此时林虎的部队已经登上了山顶,士兵们隐藏在漫山的枯草中,在山下根本难以看到,在此之外林虎还找到了另外的一些“宝贝”——山寨中残留的一些碾盘和石磙。

“来几个人,把这些石磙子搬到山坡上去!”林虎吆喝着,和十几个士兵把这些石磙勉强挪到了山坡上。北头山并不算多么陡峭,石磙杀伤力有限。这一点林虎是清楚的,但这次的作战目的就不是大量杀伤敌人,这些移动不快但动静不小的东西变成了最好的选择。

万事俱备,只等敌人到来了。林虎掏出望远镜,开始向西北方向观望。  17640/9763783

阅读明末1911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