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玄武奇侠传》
玄武奇侠传

第95章 抢夺海底

一天,青城九侠的杜志民因事到了金堂城厢。

兴隆镇上一个无赖子听说智涵子武功高深,想要挑起两人动武,大家好看热闹。

无赖子跑到城隍庙,对智涵子诈言:

“杜志民说你的武功全是花架子,打架时没有一点用,还要约你到三王庙去比武。”

智涵子一听就知道是挑拨诈言,他正襟危坐,两眼微闭,缓缓言道:

“来道是非者,便是惹事人。”

随即双目骤开,恍若电光射出,无赖子大惊失色。

为了警告来道是非者,智涵子手一挥,发出一个豆子大的“飞蝗石”,将无赖子的瓜皮帽打落到地上。

无赖子捡起帽子,抱头鼠窜而去。事后,智涵子对众人道:

“人只要廉隅自重,于心无愧,又何必与人论高低?”

众人尽皆佩服。

智涵子那天有空,去兄弟茶馆同廖春雷喝茶。

廖春雷向他聊起,龙泉山上最近来了一伙棒老二,自称是袍哥人家(浑水袍哥)。

他们打家劫舍,通过“拉肥猪”和“抱童子”勒索银钱,还经常在三王庙附近抢劫过往行人和商队。

最近,这帮土匪还溜到兴隆镇抢劫商店,弄得全镇人心惶惶。

列位看官,由于三王庙背靠龙泉山,驿道山高路远,周围人烟稀少,这里就成了土匪抢劫的理想地带。www.zcwok.com 传奇小说网

话说金堂县赵家镇的唐家老院子里,出了个“名人”唐泽富,从小好逸恶劳,不务正业。

拜师学了些功夫,经常欺压百姓,还经常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

后来经人介绍,唐泽富当了浑水袍哥。

由于他胆子大,敢于杀人放火,很快成了一个小头目,手下网络了二三十名土匪兄弟。

由于龙泉山三王庙一带,是中江县和金堂县的交界处。

他利用两县团防互相不管的地段,利用抢劫钱财来发展自己的队伍。

唐泽富利用袍哥的身份,发展壮大在金堂县当地的势力范围。

他在赵家镇私自设立“忠义公”堂口,自任舵把子大爷。

他收编浑水袍哥组成土匪队伍,利用龙泉山险要的地形打劫,为害城乡百姓。

由于清末四川内乱加剧,连年混战不断,不时有小股溃散官兵路过龙泉山。

唐泽富趁机带土匪去打劫这些溃兵,收缴枪支弹药和钱财。

一次,唐泽富打听到一群败退的官军路过龙泉山,他马上带队伍去拦截,想缴获这些人的枪支。

哪知刚与这群溃军部队接上火,官军就摆开阵势顽强应战。

双方激战一个上午,唐泽富等匪徒不但没有打散官军,反而遭到官军的反包围。

在危急时刻,唐泽富马上派两个小兄弟,从山坡的排水沟里溜出去搬救兵。

午后,唐泽富的一个结拜兄弟,浑水袍哥张大发,带土匪队伍赶来。

与唐泽富的队伍一起内外夹攻,才把这群官军击溃,双方将缴来的三十几条步枪平分。

此后,唐泽富和张大发以维持地方治安为名,多次结伙拦路。

在三王庙一带抢劫溃军部队和过往商人,土匪队伍日益壮大。

唐泽富随着“事业”做大,野心便日益膨胀,想成为川北总舵把子大爷。

他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汉州山水关有个“精忠山”袍哥码头。

舵把子大爷郭大贵,家里藏有一本袍哥的经典文献《海底》,唐泽富做梦都想把它弄到手。

列位看官,《海底》是袍哥们供奉的圣经,其来源颇为神秘。

据袍哥文献《汉留全史》记载,郑成功抗清失败后撤到台湾。

他与追随者在金台山结盟立誓,互相结为兄弟,成立反清复明的哥老会组织。

清军攻陷台湾后,郑成功的军师陈近南怕哥老会的文件被清军抄走。

他把最重要的文件《金台山实录》,密封在一个铁盒子里,然后扔进了大海。

后来,一个大陆渔夫捞起了铁盒子,被四川人郭永泰出高价收购到手。

郭永泰将《金台山实录》原件加以编辑,包装成哥老会的内部典籍。

包含了袍哥的各种规章制度、仪式、茶阵和隐语切口等。

因该书来自海底,于是定名为《海底》,袍哥又称该书为《金不换》。

清康熙九年,郭永泰带上《海底》,到川西的雅州开“精忠山”袍哥码头,发展有会员四千多人。

郭永泰仿“天地会”的形式,在四川成立哥老会,自己成为袍哥总舵爷。

后来,哥老会在四川城乡到处建立组织,并按照《海底》书中的规章制度发展和管理会员。

有人统计,四川哥老会鼎盛时期,有袍哥三百多万人,“嗨袍哥”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唐泽富打听到郭大贵是郭永泰的后人,他推测郭大贵家里一定藏有《海底》。

由于袍哥之间,主要靠《海底》中规定的手式、茶阵和隐语等进行暗中联络。

可是大家都没有真正见过《海底》,避免不了会以讹传讹。

因此,他想如果能把《海底》弄到手,自己就掌握了话语权。

可以号令全川的袍哥,我唐泽富就成了四川真正的龙头大爷。

唐泽富与张大发商量,准备一起去攻打山水关的“精忠山”,想用武力抢劫《海底》。

可是张大发认为郭大贵势力很大,对《海底》必定会重点保护,因此不愿随他去抢劫。

唐泽富决定单干,我要用诸葛妙计夺取袍哥圣经《海底》。

那天,唐泽富独自一人去闯三水关。

他到“精忠山”袍哥码头后,通过“三把半香”手势和隐语切口沟通。

在幺师(堂倌)的指引下,找到了“精忠山”袍哥山堂。

唐泽富走进山堂,启眼一看,山堂内戒备森严。

神台正中挂起关公神像,下面燃起红烛高香,袍哥按排号依次或坐或立。

坐在“精忠山”头把交椅上的老者,大约六十几岁年纪,花白的头发下面,两只眼睛炯炯有神。

唐泽富判断,老者肯定是舵爷郭大贵。

他上前按照袍哥礼仪,拜过郭舵爷,然后向山堂内各位兄弟行礼。

郭舵爷起身站在神台前,目光锐利地瞄了唐泽富一眼,然后开口说道:

天下弟兄一家,四方好汉同室;

山不转水转,船不行水淹。

兄弟光临敝码头,招待不周,礼数不到,请多多海涵!

唐泽富上前一步,向郭舵爷行了个歪歪礼,然后自我介绍:

兄弟小码头,今来到贵龙码头,拜见郭大爷。

并拜见正堂三爷、管事五爷、及六弟、八弟、九弟和老幺。

龙归龙位,虎归虎台。

启眼一看,在座的有会过的,有没有会过的。

会过的重见一礼,没有会过的,彼此问候。

人不亲,行道亲。

行道不亲,汉留亲。

久仰郭舵爷仁义过人,威名远扬。

兄弟三生有幸,愿与诸位兄长共聚义旗。

望郭舵爷高抬龙袖,晾个膀子。

龙凤旗,日月旗,花花旗,给兄弟打个好字旗!

唐泽富随后通报了自己的姓名、公口、头衔。“精忠山”的袍哥们开始用暗语问话。

郭舵爷问:创兴汉留为何人?实行者为何人?

唐泽富答:创兴者为王船山,实行者为郑成功。

郭舵爷问话完后,管事五爷突然问道:“你怎么来得这样早?”

唐泽富答:“脚穿铁板来得早。”

问:“你怎么来得这样快?”

答:“脚踏风火轮,所以来得快。”

问:“你怎么这样慌张?”

答:“为了救火才慌张。”

问:“你过桥没有?”

答:“我从桥下过。”

问:“因何从桥下过?”

答:“桥头有关圣,桥中有观音,桥尾有福德伽蓝土地,因此不敢从桥上过。”

问:“桥有几板?几座?都是什么桥?”

答:“桥有三板;桥有三座;张飞喝断霸陵桥、铜桥和铁桥。”

问答暗语完全对上了,即验明对方是真袍哥,而不是“空子(假袍哥)”。

郭大贵叫手下人给唐泽富奉茶,然后开始彼此寒暄。

唐泽富向郭大贵讲了很多恭维话,然后转入正题,说明来意。

唐泽富告诉郭大贵,他非常仰慕“精忠山”和郭舵爷,想拜郭舵爷为干爹,带自己的兄弟来入伙,接受郭舵爷的指挥。

郭大贵通过与唐泽富交谈,判断唐泽富的“忠义公”堂口里都是浑水袍哥,于是婉言谢绝了唐泽富的入伙请求。

大家正在喝茶聊天时,一个年约八九岁,白白胖胖的小男孩跑进来,到郭大贵身边撒娇,要零钱花买糖。

旁人向唐泽富介绍,这是郭舵爷的独苗苗孙子。

郭大贵把孙子抱起来亲了一下,然后掏出几个铜钱放到他衣袋里。

孙子拿到了钱,笑哈哈地跑出去了。

唐泽富对郭舵爷的孙子夸赞一番,然后转弯抹角地提起袍哥典籍《海底》,想亲眼目睹其真容。

郭大贵听唐泽富突然说到宝典《海底》,心中一怔,显得十分警惕。

他说自己也想拜读《海底》,可是谁有呀,我连书的影子都没有见过。

唐泽富见郭大贵对他防备甚严,便心生怨恨,最后不欢而散。

唐泽富回到赵家镇后,心中好不烦恼,气得一拳头砸在案桌上。

他转溜了几下贼眼,心想这个郭大贵不吃软的,我就给他来个硬的。

我要他跪在老子面前,双手把《海底》送到老子手里。

唐泽富派三四个亲信去山水关,悄悄躲在“精忠山”附近。

等了差不多半天时间,看到郭大贵的乖孙子出来玩耍。

一个亲信主动去接近他,说自己是他爷爷的好朋友,带他去商店里买好吃的。

小孩被骗到背街小巷的无人处,几个人突然围拢来。

用毛巾塞进他的嘴里,用麻绳捆绑了手脚。

然后装进麻布袋,把小孩弄到了赵家镇,藏进一个山洞里。

阅读玄武奇侠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