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从种田开始的东汉生活》
从种田开始的东汉生活

第十二章 算筹

很快,另一处的账簿被送了过来,为了公平起见,公孙霖做了中间人——其实也没多公平,公孙霖还是公孙瓒二叔呢,只是此时,佟衡在这里实在没有相熟的人,也只好拜托公孙霖做了中间人。

厘清工作已经持续了数日,一枚竹简只可以记载两三户人家,数日下来,已经厘清的户数接近三百户,意味着竹简多达一百余枚,叠在一起也有一斤多重,由此可见读书在那时候绝对是个体力活。

公孙霖接过竹简,逐一翻看,确认没有问题之后让公孙瓒和佟衡二人上前验看。

佟衡先上来,把竹简统统摊开在案上,左右翻开仔细查阅,确认是自己师弟的字迹——师弟此时还在继续厘清账目,没有来到现场。

佟衡表示没有问题之后,公孙霖示意公孙瓒上前验看,公孙瓒轻轻摆了摆手,道:“这场赌约会由小越上场,我就不去验看了,免得有作弊嫌疑。”

佟衡下去后一直在关注公孙瓒,听公孙瓒的话后疑惑的问道:“何为作弊?”

公孙瓒一拍脑袋,不小心又把后世的词语说出来了,只好解释道:“作弊就是舞弊,额,舞弊也不知道?徇私舞弊啊!就是对这堆竹简动手脚……动手脚啊,意思是做小动作啊!什么?我没有!你不信你自己来看!”

几人正在扯淡,公孙雷忽然往土路上看了一眼,过了一会儿,传来了整齐的脚步声,伴随着“左右左”的响亮号子,众人看去,只见黄晟领头,后面跟着二十余位少年,成一列整齐的纵队沿着土路跑步过来。

公孙瓒高举右手,黄晟远远看到了,带队往这边跑了过来。到了跟前,黄晟下口令:“两列纵队,集合!”说罢首先两步半停步立定,跟在后面的少年们每隔两步立定,第十三个人错开队伍,排在了黄晟左侧,第二列纵队同样每隔两步立定。

“向右看齐!集中!立正!”口令一下,少年们向右转头,以排头一人为准碎步对齐,同时集中队列,每两人之间间隔一拳,整齐排列。

“向右转!”公孙瓒放下右手,喊出口令。“咵”二十四个少年同时转体,并脚的声音听起来就像只有一个人。

公孙瓒满意的点点头,边上佟衡已经看呆了,孤竹城内并无驻军,最近的驻军离孤竹城近三十里,军营平日里是不允许任何人接近的,佟衡哪有机会看到这种军人整齐划一的作风。

“报数!”公孙瓒吼道。佟衡吓得一激灵,真想对公孙瓒说你吼那么大声干嘛,随即他的想法就被少年们快速又响亮的报数声打断了。

“1、2、3……12!”报数完毕,第一排末尾王小大大吼:“报告!应到二十四人,实到二十四人,请指示!”

佟衡的心态悄然发生了变化。村民们对这一幕习以为常,佟衡可是第一次看见,这种整齐划一的让他不自觉的心生向往,随即反应过来,对着公孙雷一抱拳,由衷道:“公孙族长,在下佩服。”

公孙雷莫名其妙的被佩服了,看了一眼少年们的队列,心下了然。

无论是长棍训练还是队列训练,公孙雷都非常满意,只是这大部分是属于公孙瓒的功劳,他并不打算跟儿子抢功劳,刚打算开口,只听公孙瓒说道:“兄弟们!有人夸赞族长,吾等当如何?”

“族长威武!族长威武!”少年们鼓噪起来。

公孙雷接到了公孙瓒一个隐蔽的眼神,猜到了公孙瓒的打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从小表现得这么妖异可不是好事,恰逢少年们一顿马屁,便坦然背手受了。

公孙瓒有点尴尬,他本来是打算让少年们谢过佟衡夸赞的,谁知道这群二傻子转不过弯来,居然又夸了一次,还好周围人都没啥反应,佟衡的目光也变得更欣赏了。

“立正!公孙越出列!”少年们立马停止鼓噪,再次恢复了青松般挺拔的立正姿势,公孙越闻言,踏出一步,等待下一步指令。

佟衡心知这便是公孙瓒族弟了,上下打量几眼,公孙越比公孙瓒还小,刚刚跑步过来导致浑身上下灰扑扑的,长期的锻炼让他看起来很是精神干练,但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了。

心里盘算了一下,佟衡觉得公孙越毕竟年纪还小,何况一看就是长期锻炼的,哪有时间学那么多算术啊!想到这,佟衡恢复了淡定,问到:“既然你族弟已到,可以开始了吧?”

公孙瓒微笑回道:“可以。”回头指着账簿对一头雾水的公孙越说道:“小越,把那堆数据总数给算出来。”

公孙越今日安排是和公孙范对练长棍,扎五百次,再就是完成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学习,学完之后他打算去河边泡个澡,天气已经转凉了,再不去玩水就来不及了。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长棍还没练完,就被黄晟将整个队伍拉了过来,原本的打算自然就泡汤了。

本来还以为有什么大事,原来就是计算一堆数据。公孙越并未打算问清楚前因后果,一心只想快点完事,好回去完成学习,听公孙瓒说完之后马上走向账簿准备动手。

“那个啥,小晟啊,拿个算盘给小越。”公孙瓒吆喝道,但公孙越头也不回,只是冲着身后摆摆手,脚下不停,右手衣袖一振,一个袖珍算盘就从衣袖落入手中,算盘虽小,却也九档齐全。

这一手简直把公孙瓒的眼睛都要惊掉,只得暗叹学霸的世界我不懂。

见得公孙越已经准备完毕,公孙霖示意佟衡也上前准备,准备在确认没有问题后宣布开始。

佟衡自腰间系的袋子里拿出一堆小棍子,在地上排开,他看了一眼公孙越手中的小算盘,没认出来是什么东西,只觉得很是精巧。

“靠这等小孩子胡闹的玩意儿也想赢我么?”佟衡冷笑一声,算术是一门需要大量实践和研究的学科,他觉得他的能力可以碾压公孙越,五倍报酬马上就要到手了!

公孙瓒也冷笑一声,个人的实践和研究的确很重要,但数千年的积累,改进出来的方法更为重要,今天,他要让在场所有人看到什么叫做来自未来的碾压。

竹简已经被分为两堆,公孙霖说了声开始,佟衡马上伸出右手,摸了一枚竹简,开始计算。

“十八斛四斗一升。”他拿出了九根棍子,排成了几个形状,又看向了下一个数字:“十六斛七斗六升,嗯,六一得七,七加四得十一……”摆下另几个形状,稍加思考之后,改变了第一组混子的形状,收起了第二组棍子,继续看下一个数字。

佟衡这一把棍子在中国算术历史上是一种正式的工具,叫做算筹,此刻佟衡用的正是筹算。

早在汉代的《数述记遗》中就已经有描述算筹的使用方法,同时代的《九章算术》给出了最大公约数筹算法、筹算联立一次方程法、筹算开立方法,南北朝时期《孙子算经》还有分数四则筹算法和筹算开平方法,南朝的祖冲之用筹算“调日法”得到了圆周率的率355/113,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保持世界记录1千年之久。

北宋贾宪发明了筹算增乘开立方法,能给百万数量级的大数精确开立方,并被南宋秦九韶推广,发展出了特定一元四次方程的解法。

筹算的巅峰应用则出现在元代,朱世杰(1249-1314)在《四元玉鉴》中给出了特定四元高次方程组解法,可用算筹逐次消元化为一元高次方程。

佟衡显然和这些大家差距非常大,他对于算筹的运用并不是很熟练,每次摆放之前都要仔细想想,再下手,哪怕如此还是比心算快了不少。

一枚竹简算下来,佟衡觉得自己慢慢将以前学习的算筹知识拿回来了,这算是他压箱底的方法,之所以之前没用,一是算账给的报酬是按天计算,计算的太快报酬就低了,不划算,二是使用算筹需要比较大的空间,像现在,他就是蹲在地上计算,有损他“高人”的形象。

但为了五倍的报酬,他也顾不得公孙家族的想法和自己的形象了,果断拿出了算筹。

佟衡伸手拿过第二枚竹简,放在地上,开始计算。

他的心神渐渐投入进去,数字在他眼前跳跃起来,计算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到了第三枚,他仿佛找回了最初开始求学时的心态,先生带着他计算田亩面积,求粮食产量,手把手教他使用算筹,那时候他每天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像一块海绵般不断吸收新的东西。

是了,就是这个感觉!他对算筹的使用愈加得心应手,仿佛这些算筹这些数字天然就应该映在他的脑子里,胸腔中积累的快乐让他忍不住想呻吟出来。

第四枚,第五枚,佟衡的动作越来越快,他的世界此刻只剩下了他、算筹和竹简,只到他伸手拿第六枚竹简时,另一只手握在了他的手上。

佟衡的状态一瞬间被打断了,他不满的抬头望去,看见公孙越也不满的看过来,小手正好握在了他的手上。

阅读从种田开始的东汉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