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从种田开始的东汉生活》
从种田开始的东汉生活

第十五章 一起干大事

尽管自认为对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和经济状况已经有所了解的,在统计数据出来之后,这个时代的贫穷还是让公孙瓒震惊了。

栗米是这个时代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产量相对较高的粮食作物,也就冬麦的产量会比栗米稍高,目前公孙族的领地种植的也是这两种作物。

按照目前统计出来的数据,公孙族内共有近七百户人家,按照汉代人口普查数据,一户人约合四到五口人,只是这边人口多为流民迁徙过来,老弱相对较少,户均人口只有三人不到,甚至很多户人家只有一个男丁,或者一个男丁加上一个孩子,例如王大家就是如此。

在这个情况下,公孙族内目前共有人口两千出头,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只有十亩不到,不是说没有更多的地方可供开发,实在是侍弄不过来。

其实在汉代时华夏的农具迎来了一次较大的改革,第一是铁器迎来了全面的普及,从以往的青铜或者木制工具换为铁制工具,无论是坚固程度,锋利和耐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第二是各种工具的发明,例如灌溉用的翻车,播种用的耧车,耕田用的耦犁,舂谷用的水碓、风车等;第三是耕种的方法得到了改善,例如《氾胜之书》中记载的溲种法,区田法等,前文已有介绍,此处不再赘述;第四是耕牛在全国得到普及,使耕种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但架不住公孙族处在边疆啊!从地理上看,令支县处在长城之内,位置大概是在今河北迁安、迁西和滦县北部地域,孤竹城位于令支东南方向,大概在现今卢龙附近。按道理来讲,这个位置应该不会被异族入侵,事实上这里为异族所劫掠的次数不少,这就要说一些历史原因了。

公元前119年,霍去病破匈奴左部,“因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塞外,为汉侦查匈奴动静”。汉朝始置护乌桓校尉,领护乌桓诸部。

公元46年,匈奴为乌桓所击破,转徙北边,漠南地空,汉光武帝遂允许附汉的乌桓诸部从五郡塞外移居到沿边十郡。(即辽东、辽西、右北平、渔阳、广阳、上谷、代郡、雁门、太原、朔方)重设护乌桓校尉,治宁城(今山西万全)。

这个时期,乌桓受到来自汉朝的军事和经济的双重压迫,还是比较老实的。到了公元二世纪中,汉朝开始与南匈奴对抗,乌桓呈部落分居,时而跟随汉朝征讨匈奴,时而跟着匈奴劫掠汉朝,反心渐显。在原历史中,中平四年(187年),中山太守张纯造反,说服了乌桓一起攻伐汉朝,不仅仅在幽州,甚至一度攻进了冀州和青州,公孙瓒也正是在这场战争中崭露头角,此事暂且不表。

总之,这个时代,处于长城内的辽西,右北平,渔阳等郡并不太平,不仅疆域被压缩,大量的自耕农因为战争被迫逃离家园。原本没落的公孙族趁这个机会收纳了大批流民,才会渐渐发展起来,同时也要时时对抗乌桓,只能艰难求活。

因此,公孙族治下的农民几乎什么都缺,两千余人,仅有耕牛七头,耧车和耦犁倒是有不少,只是这两者都需要耕牛配合才能使用,几乎都是用在公孙族内自由的耕地上。铁制农具极其缺乏,大部分农民只能使用木制农具耕种,效率低下,才会导致人均耕种面积少,粮食亩均产量也极低。

以秋收的栗米举例,整个公孙族治下今年秋收共八千六百三十斛二斗七升,合均亩产一斛三斗不到,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以后世计量单位换算,一斛约合栗米五十五斤,汉斤大约为二百二十二克,也就是说一斛栗米大概是一百二十四汉斤,今年的收成约有一百零六万九千零六十五汉斤。

看上去不少了对不对?那再看一个数据,古代肉食和辅食较少,因此主食消耗比较多,一个壮年男性一天吃两斤粮食应该是比较饱的,女性大概是一斤左右,我们做个折中,算一个人一天消耗粮食一斤半,约合汉斤三斤半(汉斤一斤合十六两,这里不做过多计算,仅以汉斤为基础单位),折算公孙族治下两千人,一年消耗的粮食就有两百五十五万五千汉斤,也就是说秋收的栗米连一半的需求都达不到,更何况这里面还没有算赋税和各种苛捐杂税。

今年堆肥得到推广,虽然没赶上施基肥,但是追肥是没有问题的,栗米产量也比往年略高,就这样还连一半的坑都没有填上,公孙瓒根本不敢想象以往这些人是怎么熬过来的。

抱着这堆数据,公孙瓒极为头疼。他想办法拿到公孙族内财务统计的大权,本是为了完善自己的致富计划,并确定下一步应该怎么做。本来以为堆肥推广之后,局面会得到改善,现在看来是他想的太过容易了,致富之路任重而道远。

晚些时候,他召集了少年们,告知了数据统计的结果,想着少年们会和他一样长吁短叹的,没想到,少年们俱不以为然,反而觉得公孙瓒大惊小怪。

“不是,这才收了一半口粮不到啊?你们都不怕饿肚子吗?”公孙瓒问众少年。

少年们面面相觑,好一会儿后,马呈上前一步。

在众少年中马呈本就只矮于王小大,经过一年多的锻炼,马呈虽还带着少年气,但身上的肌肉轮廓已经渐渐显现出来了,再加上他天生憨厚的面容,让人不自觉的对他产生好感。

马呈对公孙瓒一拱手——公孙瓒已经在考虑是不是引进军礼,每次都拱手感觉好奇怪——道:“瓒哥,今年年景已经很不错了,往年若是有个旱灾蝗灾的,基本上就是啥都没有。就算没有灾害,收成比起今年至少也要少两成。”

“大家都能吃得上饭,就很不错了,我们来到这儿之前,饭都吃不上,更别说吃饱了。瓒哥你不是还让推广了堆肥吗?生活总会慢慢好起来的。”

万林接口说道:“是啊,瓒哥,我听阿翁说过,我们原来在阳乐城那边的,后来东胡来了,逼着我们给粮食,我们也没有啊!没办法了,整天村子的人一起跑,路上死了好些呢。”

“嘁,你自己都没经历过,就只会听你阿翁说,我跟你说,我可是记得的。”一边的王小大不屑的说道,随即露出追忆的表情:“我以前和我阿翁、阿娘住在玄水边上,家里十余亩田,阿翁每日去种田,阿娘就在家里洗衣,纺布。七岁那年,他们说东湖打来了,叫我们赶紧走,于是阿爹背了家里的栗米,阿娘收拾了衣服,带着我一起沿着玄水到卢水,眼看要走到儒水了,东胡来了。我们好几十人呢,胡狗上来就把我们冲散了。后来阿爹带着我一直走,最后被族里的人给救了。”

少年们也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他们中八成是来自各个地方的流民,沿着河一直走,最终到达了公孙族的领地安顿下来。

公孙瓒在旁边听着,少年们说的平静,仿佛是很久远的事情,但他知道,这短短的几句话里面包含了多少血泪。

汉族一向如此,我们的历史一直是一部苦难史,从远古时期开始,仅历数强大的异族,就有戎狄、匈奴、羯、氐、羌、鲜卑、党项、女真、突厥、蒙古等等,他们前赴后继,想要入侵我们大好河山,有的也一时成功过,但在后世看来,他们还能以独立民族存在的有多少?唯有中华民族,以骨子里刻印着的,血肉里流淌着的尚武、勤劳、隐忍、包容的精神,一代传一代,先人们筚路蓝缕,艰苦奋斗,才最终让我们国祚不灭,精神不熄,文明万古长存。

就像现在的少年们,他们与他们的父辈历经苦难和血泪,但只要安定下来了,他们一样会努力奋斗,辛勤劳作,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奋斗。只要饿不死,还有一口饭吃,他们大抵就会觉得生活还过得下去,但凡能吃饱穿暖,他们就会觉得这是盛世,怀揣着感恩之心,更加努力的生活。

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民族,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时代。

这样一个民族,这样一群可爱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值得过上更好的生活。

抱着这样一个朴素的愿望,公孙瓒第一次觉得,他来到这个时代,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汉代之后的五代十国,汉族一度沦为两脚羊,过着朝不保夕,担惊受怕的生活。要改变历史,很难,但任何事不去做,一定会失败,就从此刻开始,就从这里开始,他想改变这个民族的走向,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哪怕只是让人民的生活过得更好一点,也许就是他来到这里的意义吧。

想到这里,公孙瓒抬手制止了少年们的议论,问道:“兄弟们,你们相信我吗?”

少年们一时之间感觉有点莫名其妙,只是这么久以来的相处,公孙瓒无论是学识还是机变,抑或是手段,都已经征服了他们,那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很明显了吗?

“瓒哥!我相信你!”“哈哈哈瓒哥,你问这个问题是看不起某吗?”“瓒哥,弄谁?你吩咐就是了!”

公孙瓒露出了笑容:“如此,便让我们一起干大事吧!”

阅读从种田开始的东汉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