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三国之易谋天下》
三国之易谋天下

第二十四章 刘备与黄巾

“这也不是张飞啊。”周仓用怀疑的目光看向管亥,管亥像看一个傻子一样看着周仓,“张飞,字翼德,字翼德你懂不懂!”

“哦,哦。”

“战又不战,降又不降,是何道理!”张飞有些怒了,怒的是这些黄巾根本不搭理自己,他怎知这黄巾三位主将正因他的名字在纠缠。

“快开寨门!”周仓急令士卒开门,三人忙跑向张飞。张飞见寨门打开,本以为黄巾中会出来一队人马与自己厮杀一番,没想到出来三个赤手空拳之人。

“你等三人,是战是降?”张飞喝问。

“什么,是战是降?这都看不出来吗?我等盼明君如久旱盼甘露......”,三人生怕张飞误会,便远远跪倒在地,“我等愿降啊!”

张飞心道:扫兴。

回马至本营当中,道:“大哥,这黄巾一箭未发,一枪未出,便降了,可气!”

“哈哈哈,翼德一出,黄巾纳头便拜。快随我前去纳降。”刘备春风得意,便率军向三人靠拢。

张曼成三人见刘备前来,更是连连叩首口称明主。

刘备见这三人颇为勇武,便问其姓名,三人答道:“南阳黄巾渠帅张曼成,青州黄巾渠帅管亥,豫州黄巾渠帅周仓,见过明主。”

因彼时管亥与张曼成二人多有乔装,加之当时陈应为主,却也未看出异样。

刘备闻言,心中大惊:本以为这三人或是什么黄巾小人物,不曾想竟是三位有名号的渠帅。若是三位渠帅,这大军却如何只有五千人马?心中疑窦大生。

张曼成见状,便知刘备所想,道:“明主有所不知,我三人原本各是一方渠帅,因受师伯指点,前来寻找明主,助明主剿灭张梁张宝。我三人原有部众十余万,前几日已整编为五千精锐。我等已等候明主多日了。”

“尔等口口声声称吾为明主,不知何意?”刘备疑惑道。

“数日之前,我等师伯告诫我等言大贤良师因逆天而行,命不久也,我等初始不太相信,师伯又言,我等近日可遇明主,师伯言明主相貌非同寻常,又言明主身边有两员大将,与师伯所说无二。今大贤良师归天,正应了师伯之言,近日明主又来,我三人便诚心归附,望明主接纳!”说完,三人纳头再拜。

刘备闻听此言,听闻几人口中称其师伯,便问道:“不知几位将军的师伯何在?”

三人支吾一番,方道:“师伯云游四方去了。”

在刘备看来,张角师兄,一方高人,年龄必然颇大。于是也不多问。刘备心中欢喜,关张二人亦是如此。刘备下马,搀扶起三人,又是一番好言赞誉,便在三人邀请之下,前去巡视黄巾大营。

刘备三人边看边赞,无论是安营扎寨,还是军容军貌,均是上等,自己却有不如。

“明主,请随我等观看士卒操练。”只见黄巾步伐整齐,呼声震天,令行禁止。

关羽亦赞叹:真乃强军也。

“明主,请在随我等观看骑兵。”

“哦,还有骑兵?”刘备更加惊诧。

只见校场之上,骑兵分为阵,手持竹竿,竹竿之上用布包裹。刘备问道:“此是何意?”

“若用枪戟,恐有误伤,便用竹竿,再用这布头包裹白灰,待冲杀之时,中白灰多者败,少者胜。”周仓作为骑兵主将,对刘备解释道。

刘备闻言,顿时明悟。心道真是好方法。

只见几次冲杀之后,分出了胜负。刘备自是大喜。自己能得此强军,想来定能立下大功。

于是刘备道:“今三位投效与吾,我将待三位如兄弟般。”

三人闻言大为感动,刘备如此说,只因刘备此时仍是白身,无法封赏三人。

“今后三位仍带领本部兵马,随我征讨黄巾。”刘备道。三人面面相觑。

刘备见三人不说话,以为不妥,便问三人道:“可以什么问题?”

“不不。”三人忙摆手道,“我三人前番已商议完,远在关张二位将军帐下,做副将,还望,明主恩准。”

“什么?”刘备诧然,“尽然只愿做副将。”

“这,这,恐有不妥吧?”刘备有些不好意思。

“这有何不妥,关张二位将军能力远在我等之上,能做副将我等已然是满意之至了。”三人内心早已打定主意,这关张乃是刘备结义兄弟,即使自己目前势力远大于二人,但长久考虑,仍是无法与二人相比。若此时与二人平级相交,早晚会让刘备为难,不若此时便放下身段,让刘备欠自己一个人情,将来刘备夺得天下,封侯拜将也有自己一份功劳。

于是刘备让三人自行选择跟随哪位,结果是周仓管亥二人选择关羽,而张曼成则选择张飞。张飞一看只有一人选择自己,心中不悦。

张曼成见状,道:“翼德将军莫要生气,你看周仓管亥二人用何兵刃?”

张飞看去,原来这二人具是用刀,怪不得选追随关羽,而张曼成则用枪,故选择张飞。张曼成又言:“馆陶城中还有一兄弟,他倒是也用枪,不知倒时候可愿意追随翼德将军。”

“他要是不跟俺,俺就揍到他同意为止。”张飞说完,众人哈哈大笑。

“明主,馆陶城中尚有一千府兵,另有粮草三万石。”刘备闻言大喜过望,不曾想既得了这许多兵马和这几员猛将,又有充足粮草。

又闻管亥道:“前番与官军作战,俘获一员校尉,名唤潘凤,此人尚在监牢,现交予明主处置。”

以刘备之能,定然是让那潘凤纳头来拜。今番潘凤得遇明主,他日立下大功,暂且不表。

刘备命令,即日拔营,抵达馆陶之后大宴将士,众人闻言,具是大喜。

此处刘备率军南征不提,其自有一番功绩。

却说自黄忠、李睦二人行至洛阳,寻得陈实后便安顿下来。经过打探,不多时便在寻得时任洛阳市长的陈瑀。

陈实将主家书信交予陈瑀,陈瑀看后自然明白。五年前,陈瑀之父陈球,时任太尉,联合刘郃、阳球、刘纳等人,捕杀中常侍王甫及其党羽,并将前太尉段颎下狱严刑拷打致死。但是这一事件引起了另一位大权宦官大长秋曹节的恐惧,曹节向灵帝哭诉其事,并串通程璜等人诬陷四人,最终将四人治死。而陈瑀时任议郎,遭贬为洛阳市长这个不入流的小官。不久后曹节病死,陈瑀得以幸存。

“既为我陈家前途而来,我必出全力。”陈瑀于是问李睦道:“从兄言,欲使你等结交大将军何进及中常侍张让,需知此二人乃是权倾朝野,手握实权之人。若无进阶之物,恐难见此二人。”

“陈市长放心,家主和二公子已安排好进献二人之宝物,但请市长安排与其接触。”李睦笑道。

“大将军何进之主簿陈琳,是吾好友,待近日吾宴请之。这张让吗?其有一义子张雄,常来市井之中,我亦与他相识,待他再来之时,吾便邀他入府叙事。”陈瑀思索片刻道。

“如此便好了。”李睦笑道。“届时,吾见机行事。”

次日,陈琳应邀赴宴,但见李睦与黄忠二人面生,于是道:“公伟,不知此二人?”

陈瑀见状,笑道:“孔璋兄,此乃我从兄陈汉瑜之门客,此为李睦,字子和,此为黄忠,字汉升,今日邀请兄来赴宴,特令此二人作陪。”

陈琳闻言,笑道:“原来是汉瑜门客,许久不见汉瑜,不知其安否?”

“回陈主簿,家主安好。只不过近日有些繁忙。”李睦笑道。

“哦?前些年听闻汉瑜罢官,他安心在家做个富家翁,何事之有?”陈琳诧异道。

“主簿有所不知,前番黄巾围攻徐州,朱刺史用家主之计,大破黄巾。今有朱刺史上表朝廷,表家主为徐州典农校尉。”

“汉瑜兄果有大才,也当为朝廷出力。”陈琳笑道。

“不过,家主未及上任,便去了广宗。”李睦又道。

“去广宗何事?听闻那广宗乃是黄巾老巢,卢子干正率大军攻打,连日不下,前些时日,陛下已令小黄门左丰前去催战。”陈琳何等聪明,转念又道:“莫非汉瑜有破敌之策?”

“然也,想来此时家主已至广宗,那张角或已授首也未可知。”说到此处,李睦不由得悲从中来,不过此处却不是悲伤之处,于是强忍住悲痛。

陈琳心道:呵呵。

“未曾想汉瑜兄竟有如此能耐。为汉瑜贺!”于是陈琳举杯道,众人共饮了一杯。

李睦见陈琳不信,于是道:“陈主簿再等数日便会知晓,睦所言非虚。”

酒至半酣,陈琳与陈瑀便开始了文人模式,开始吟诗作赋起来,这陈琳果不负建安七子之名,出口成章。

陈琳见李睦二人只顾饮酒,于是道:“吾闻下邳陈氏乃名门望族,公伟兄与我相识,我自然知其才干,不知汉瑜一脉文采若何?这些年可有佳作?”

“这......”陈瑀闻言,知陈琳清高,却把陈珪门客当成乡下人。

“呵呵......”李睦心中嘲笑,却起身道:“家主却不曾有佳作。”

陈琳嗤笑一声,正欲饮酒,便听得李睦道:“吾家二公子,却是有不少佳作。”

“哦,说来听听。”陈琳顿感有趣。

“昔日大破黄巾,朱刺史邀请家主,及大公子二公子赴宴,宴会之上,朱刺史有意考教两位公子文采,大公子赋诗中规中矩,倒也赢得满堂赞誉,然二公子诗句一出,众人皆惊。陈主簿且听我道来:

阅读三国之易谋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