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红楼新青年》
红楼新青年

第四章 逛街

巧姐从茶几下面掏出几本册子,煞有其事地摊在桌面上。最上面一本封面上书《御制百家姓》五个大字,与贾琏后世熟悉的“赵钱孙李”版大有不同。

此版为当今太上皇主持编写的新版,四言成句。以“孔”姓开头为首句、以“孟”姓为次句,以表达对汉族传统儒家文化的尊崇。

只见巧姐直接翻到第二页,然后一边瞪大了眼睛仔细辨识,一边用手指头在纸面上四处挪移,最终停在了“何賈孔龐”这句上。

用细小的手指按着繁体的贾字,先是朝贾琏处看了一眼确认无误,然后昂头冲凤姐道:“这个字就是贾,怎么样?没错吧。”

然后巧姐又翻开《千字文》,这次直接从反面开始翻,最后小手指停在了“恬笔伦纸,钧巧任钓”这句的“巧”上。

贾琏凤姐见状,夸张地大拍巴掌:“哎呦呦,还真认识呀,这可了不得了!巧姐都会认字了!”平儿也在一旁凑趣鼓掌。

这些书原是白天贾琏讲故事累了后,让丰儿去外书房取来的。一是想熟悉下这个红楼世界的历史背景,二是也顺带考教考教巧姐的识字情况。

没想到,丰儿拿过来的都是些孩童启蒙书籍。原来他贾琏素来就不是好读书的人,书房里根本就没几本书,连样子都懒得装。

而巧姐更是还没开始识字,当爹的在这事上不上心,当娘的又忙于事务,再加上贾母一直秉承“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也就一直没给刚六岁的贾巧请先生。

因贾琏的手还不能用毛笔,便只是翻书找到相应的字,教巧姐认了自己的名字。待认熟了,又吩咐人取了棋盘。借着玩五子棋的功夫,又教了她数数。

因白日里玩闹得累了,吃过晚饭后,巧姐就回房里休息了。贾琏特意嘱咐丰儿将巧姐房里的熏香灭了,再留意保持通风,果然一夜熟睡到天亮,没再折腾。

第二天一早,巧姐醒来洗漱完,就急忙奔来凤姐房里找爹爹。贾琏昨个答应她,等身体好了就带她出去玩,她可没忘记,一早便想来确认下爹爹好了没。

进了屋只看到平儿正伺候着凤姐洗漱,巧姐忙问:“娘,爹爹呢?”平儿替凤姐回道:“在院子里呢,不知道在捣鼓什么,古里古怪的。”

巧姐跑出门,只见贾琏正在院子里一会抬胳膊一会抬腿的,不知在干啥。

原来贾琏因夜里没什么娱乐,不得已早早睡下,没成想作息时间这么被迫一改,早上起来时顿觉神清气爽。

身体也似乎好了大半,除局部还有疼痛外,正常的活动已无大碍。

这几日的躺卧实在让他厌倦,一早洗漱完他就迫不及待到院子里活动起来,伸伸筋骨望望远。

“爹爹!”

“巧儿起来啦!快来陪爹爹活动活动。跟着爹爹一起做,这个叫扩胸运动。一二三四、二二三四……这个叫颈部运动,一二三四……”

外间的丫鬟和嬷嬷们在屋檐下捂嘴直笑,里面的平儿跟凤姐小声嘀咕:“爷也不知从那学来的招数,我还当是要练武呢?仔细一看却跟唱戏似得,还怪有趣。爷这会可真是大变样了,听丰儿说,昨个竟然还要书看,还埋怨书房里怎么一本像样的书都没有。”

“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说起这看书,昨个我倒是听到个新闻,说是宝丫头家的香菱开始学作诗呢?”

“是呢!听说是请教了林姑娘,前几日拿了本书苦读呢,夜里诸事不管,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后来作了几首请林姑娘指点了,就越发入了迷。这两天白个连房也不进,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上嘟嘟哝哝。”

“哎呦,这可也真是个稀罕事。”

正说着,贾琏带着小脸红扑扑的巧姐进了屋,小丫头嚷嚷着要喝水。凤姐忙停了话头,让平儿去给两人倒水,然后又吩咐人摆饭。

看着刚进门的两人擦完汗,正大口喝水。凤姐忍不住开口:“这还没好利索呢,就又折腾起来了。一会吃完饭,先去给老太太、老爷太太请安吧。既然都在院子里闹腾开了,就别失了礼,落人的话柄。”贾琏回道:“好嘞!夫人想得周到。”

说话间饭食来了,贾琏今个终于能自己动手吃饭了,于是放开手脚大快朵颐,巧姐也有样学样,一旁的凤姐也都不禁多吃了些。

饭后贾琏随着凤姐坐骡车,先去了贾母院,又去了贾赦处问安。幸好有凤姐陪同,又有伤病未痊愈作说辞,这才让不熟悉流程的贾琏勉强过关。

出了贾赦院,先送贾琏回房,然后凤姐又带着平儿乘车回到贾母处。没曾想刚到不久,正和贾母说着话呢,凤姐院里的一丫鬟来传话。

平儿去外面听了,回来悄声传与凤姐耳中:“丫鬟来传话,二爷刚乘车出了门。”王熙凤神情一定,刚要皱眉,只听平儿继续说道:“带着巧姐和丰儿一块。”于是凤姐没有言语,轻轻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却说贾琏回了院,先吩咐小厮去预备马车,然后去了外书房翻出“自己”积蓄多年的体己中,幸好记忆碎片里这段记忆还算深刻。零零整整一共不到两千两银子。

拿出些银锭揣怀里,又将其余的换了个地方藏好。带着巧姐和丰儿坐上马车出门,又有兴儿和隆儿这两个得力小厮在旁跟随。

马车从西角门而出,往右过宁荣街的西街门,往西驶去。神京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非别处可比。

只听街市上热闹非凡,贾琏掀开帘子,搂着巧姐一起探头。两人都目不转睛盯着街道旁的各式店铺,仿佛土包子第一回进城一般。

巧姐甚少有机会出门,从未见过这幅景象,而贾琏则更是如此。看着如此繁华的街景,满眼好奇。最终贾琏还是按捺不住,挑了个繁华的路口下了车。

什么胭脂铺子、金银首饰、布匹衣物、文玩器具、吃食零嘴,一个店铺他也没放过,都进去瞧了瞧、问了问,就图个新鲜。

逛了半响,来到一条内河边,只见沿河的两条街繁华更盛。茶楼,酒馆,当铺,作坊沿河一路排开,再加上桥头上的各式摊位,叫两人目不暇接,两眼放光。

正中心是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桥中央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还是无事凑热闹的。

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一瞧,其实不同行业的各式摊位井井有条。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有卖蔬菜家禽的,也有磨菜刀的。

直到贾琏闻到飘来饭菜香,肚子应景的咕噜了起来,才意识到已经逛了半响到了晌午。贾琏顺手指了间看起来生意不错的酒馆,几人进店上楼,挑了个二楼沿街的位置。

贾琏先差使兴儿跑腿回去跟凤姐回话,说中午不回去吃了,然后点了几个店家推荐的招牌菜。菜刚上一半,兴儿就跑了回来,只回话说“二奶奶知道了”。

大概是都逛饿了的缘故,满桌子菜一点没剩。吃饱了饭,又喝足了水,巧姐的精力又恢复了,嚷嚷着要继续逛。

这次贾琏不敢再随便乱逛,吩咐兴儿带路直奔目的地。先是来到一条专卖西洋物件的街道,贾琏一番询问打听,却一物未买。

最后来到一条卖文房四宝的街道,这条街不比前面繁华,但古色古香颇有韵味。

贾琏进了家书肆,挑了几本史书,一本《大周律例》的法典、一本名为《大周统一志》的官修地理总志,外加四书五经之类的科举书。

总共十多本,几十来册,没想却只要了二十两,平均一册不到五钱银子。这价格虽然不是穷苦人家能消费得起的,但比贾琏预期的还是要便宜好多,看来这大周朝的印刷和雕刻工艺已颇成熟。

等几人逛完到家时,太阳已西斜。下车前贾琏先从包裹中寻摸了几个物件揣在怀里,然后又叫小厮将书籍等类杂物运回书房,等后面寻空再整理。

领着巧姐进了屋,王熙凤已然回了屋,正窝在炕上捧着个暖炉,看神情似乎在想事情。

听见有人进屋的消息,凤姐才回过神来,抬头只见巧姐先闯了进来,手上抓着个长条状油纸包着的物件,后头跟着进来的丰儿,手里捧着个木匣子。

阅读红楼新青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