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无相》
无相

第122章圣者的反思

大伙儿愣住,被元子明的一惊一乍给惊着了。

“想想,除了那些因南国抑佛新政受到损失的官僧阶级,还有谁对这一举措恨得咬牙切齿?”

众人开始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卖香油纸烛的?”

“制作袍帽鞋袜的!”

“挖土方建筑施工单位……”

“信徒!信徒!香客信徒!虔诚的拜佛者!”

“……”

元子明翻着白眼,没好气地说,“往大了想,往高了想!”

悟空瞪着元子明,有些警觉道,“你不会是想说西天如来吧?”

元子明鼓掌道,“对啦!果然是王爷牛批!”

“谁的道行能大过西天如来,既然找帮手,何不找个能耐最大的!”

“南国的四君少连西天如来都敢得罪,如果咱们再给他们添一把柴?”

提起如来,孙悟空还心有余悸。就是这个老小子一只手把他压了五百年。如今元子明还想着利用灵山的势力打击南国,倒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不过,他再也不想引火烧身了。

所以,怎么做能完美脱身得好好动动脑筋。

李虎一拍脑门,“对啊,我想明白了!咱们派个人过去再帮他们一把!”

“就叫灭佛行动!你们说怎么样?”

侯莫崇有点酸道,“别看李将军平日里是个大老粗,脑子可鬼精着呢!嘿嘿……”

众人都被逗笑了。

元子明看向萧志亮,“这事儿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了!”

“你是南国宗室成员,回归故国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你回去给他们建议说,他们的新政还是不够彻底。难保哪一天出家当和尚又会死灰复燃、蔚然成风。索性矫枉必过正,让他们把抑佛改为灭佛。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的彻底一些。”

悟空接话道,“嗯,正好我答应过先皇后英娥要把她的杀父仇人从南国绑回来,现在侯万死了,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咱们就用你把侯万的人头给换回来!”

萧志亮苦着脸道,“这不是要我的命吗?现在是陈、王、谢、楚四君少共治,兰陵萧氏已随法王的驾崩,势力被大大削减。我回去不是送死嘛!”

悟空嘿嘿一笑,“你是情报头子,你回去是给他们送情报的。他们欢迎还来不及呢!”

侯莫崇见萧志亮一副苦瓜脸,不耐烦道,

“喂!萧志亮,别给脸不要脸。皇上、王爷可是丝毫没把你当外人,这么机密的会议都让你参加了,对你可是寄予了最大的信任的!”

看来侯莫崇还是对萧志亮此前想跟自己抢关中地盘一事耿耿于怀。

悟空笑容可掬道,“南国需要你这么一号人,对北国的情况十分熟悉,又是宗室,他们不会对你产生怀疑的。”

元子明轻笑道,“放心,朕不会让你体面离开的,你会受到足够的侮辱足以让你恨上朕,这样南国的公子们更不会对你怀疑了!”

萧志亮内心稍觉安慰,“好吧,我可是为了天下百姓着想的,别忘了咱们天下一统的誓言。”

……

陈法生收到了萧志亮的密信。

信中萧志亮称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把他弄回母国。他实在是呆不下去了。

元子明这个浑蛋,自登帝位后,荒淫无度,行为乖张,喜欢偷腥大臣们的老婆。现在自己的几个爱妾也被元子明看上了。三天两头来府上溜达,明目张胆要几个妾室伺候他。萧志亮怒不可遏,几乎要上去揍元子明一顿。幸好被院内的护卫给拦住了。这个梁子可算结下了。

他再不走,不光头上都快成草原了。恐怕元子明不会让他有好日子过。

陈法生看了信,乐不可支。

陈法生对元子明的浑蛋作派早有耳闻,只不过没想到他玩的花样还挺推陈出新的,不得不说这纨绔子弟有几分创新意识。

接着,又有探子从北国打探来消息,说朝会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元子明公然辱骂萧志亮是绿毛王八,头上长草。还拿毛笔在萧志亮脸上写上“兰陵猪”三个字。连他先人也一齐骂了。

萧志亮受此奇耻大辱,一病不起。

再不把他接回来,萧志亮恐怕要嗝屁了。

陈法生正犯愁拿什么条件来和北国交换萧志亮呢。

北国朝廷的一封信倏忽而至。

信的署名是长安王爷无相,信中称,本王答应先皇皇后的请求,务必替她抓住杀父仇人侯万,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现在请求要回侯万的尸首,没有尸首,要回侯万的人头也行。要什么条件,南国的皇帝尽管提。

陈法生当即回信一封,“没问题,拿贵国客卿也即本国的宗室萧志亮来换。”

很快收到了长安的回信:“可以同意,不过侯万太不值钱,怎么能和萧志亮相比,贵国需加两万担大米,如同意,马上派人送回萧志亮。”

不就是两万担大米吗,鱼米之乡还缺这点儿粮食。

陈法生御笔一挥,回信“同意”两个大字。

双方约定了在两国边界襄樊城外交换。

为表隆重,陈法生亲自乘船沿长江逆流而上,到鄂州后,经汉江北上,到达襄樊。

而北国这边也是悟空亲自带队,出潼关,前往襄樊城外驻扎。

其实,这件事情完全可以请地方官员代劳。

然而,双方都各有目的。而且,这个目的居然出奇地一致。

竟都是来视察襄樊的城防情况。

悟空心中暗暗选定襄樊作为未来征服南国的突破点。只要拿下襄樊,就可沿汉江顺流而下,直入长江,快速插到长江下游的建康城,直接危及南国王畿。

而陈法生也防着这一点,看遍地图,发现想要从长江下游渡江作战,难度挺大。但要是从长江中上游的汉水走水路,可快速插到建康城下,也是一个兵行险招的奇策。因此,借机迎回萧志亮,顺便沿途考察长江岸防,同时督察襄樊加强城防警戒,是陈法生此行的主要目的。

悟空带着随行的五六百人来到襄樊城外。

目力所及,能看到襄樊城山环水抱,正好扼守住中原和荆楚互通的要塞位置。

襄樊城是一座双子城,被汉江一分为二,北部为樊城,南部为襄阳,隔江而治,互为犄角,中间江面上有浮桥联通。唐白河绕过樊城城墙根汇入汉江。

这里有内陆长江中游最为繁忙的渡口。水路流通,转运无滞,南来北往的商船如织。是南北两国贸易的集镇和货物集散中转地。东南得襄樊,进可以图西北;中原得襄樊,南下可图天下。挟江为池,崇山为固,南及湖湘,北控关洛,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一片离城还不到五百米的空旷位置,悟空命令队伍停下。

自己翻身下马,命人搬把椅子静静地坐着,身后几百人列阵排开。

此时他一边细细观察着襄樊的城防设施,一边等待着陈法生出城来接人。

不一会儿,远处城门大开,放下吊桥。

一位锦衣年轻人身披白袍,骑着白马,带领着几十名骑兵在前面开路,队伍的后方跟着一辆六匹马拉动的皇家大辇。

皇家大辇后面跟着几百辆装满了粮食的运输车。这应该是信上答应送给北国的两万担大米。

来人正是陈子云。

一见到悟空,也不说话,直接将手中的一个包裹着盒子的包袱扔了过来。

悟空一动不动,伸出两根手指将包袱轻轻夹住,朝着陈子云淡然一笑。

李虎接过包袱查验,果然是侯万的人头。

李虎吹一声口哨,从后面队伍里,几辆高辕大马车吱扭吱扭行到前边来。

从几辆车上下来男男女女几十人,看样子都是萧志亮的家眷。

萧志亮本人由一左一右两名卫兵搀扶着,一瘸一拐地走到最前面来。

萧志亮看上去很虚弱,身形一晃,差点儿摔倒。

这时陈子云的骑兵中间让开一条道,从那辆皇家大辇上走下来一位身穿龙纹红袍的年轻人,此人应该就是新登帝位的陈法生没错了。

陈法生看到悟空一身松松垮垮邋里邋遢的打扮,此刻神色泰然,稳稳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见他过来也不行任何礼节,心中有些不悦。

然而当再看到萧志亮时,心中更是生出几分愤怒来。

只见萧志亮脸上用毛笔字潦草地划着“兰陵猪”三个大字。

显然,萧志亮连日来故意没有洗脸,就是要把如此奇耻大辱让陈法生亲眼看到,以让新皇为自己做主。

萧志亮一见到陈法生,扑通就跪倒了。

哭声道,“皇上啊,你可得为我做主啊,那个混蛋……”

说着,萧志亮忽地停下,侧过头看看悟空的神情,觉得似有不妥,“那个长安的皇上羞辱我,羞辱兰陵萧氏,就是羞辱我南国啊!皇上,我们绝不能咽下这口气……”

陈法生连忙扶起萧志亮,安慰道,“好了好了,爱卿这么些年孤身在异国他乡担任客卿,幸苦了。其余的话,等回去慢慢说。”

随即一个手势,陈子云马上一挥手,从运粮车队里窜出几辆早已准备好的马车,马车驷马拉动,车身雕梁画栋,一看就是诸侯的接待规格。

“上车吧!”陈子云招呼着萧志亮和其余家眷上到车上。

陈子云吹响一声口哨,这几辆车掉转头先向回城的方向走去。

陈法生定定地看向悟空,笑声道,

“贵国内阁首长亲自来送回萧志亮,有劳了!”

悟空这才懒洋洋站起身来,

“和南国皇帝亲自来接人相比,本王这点儿辛苦不算什么!”

陈子云在一旁戏谑道,“看王爷的装扮,贵国居然提出要两万担粮食来换人,就一点儿也不奇怪了!”

悟空一听这是在讥笑自己不仅穿的寒酸,而且国家也穷的只顾着要粮食来换人了。

“无妨无妨,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怕是贵国皇室贵族过惯了好日子,等哪一天突遭变故,比如外敌入侵。到那时如果不知道怎么过苦日子的时候,欢迎来找我请教!我一定毫无保留地教会你们如何夹着尾巴做人。”

陈子云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气得不再言语。

陈法生淡笑道,“过几年,也许是你邀请我去长安做客。也许我绑着你来建康做客。到时候自见分晓。”

说着,陈法生指指身后,“我身后的襄樊城池坚固,粮草充足,补给可以从水路源源不断地运过来。只要我愿意,以此为基地,中原唾手可得。”

陈法生眨巴眨巴眼睛,“不过,连你们都嫌弃了的洛阳,我是不会要的。我要的是你们的关中和长安。”

悟空不甘示弱,故意激道,“我要是你,在占别人便宜之前,先把自己的后院收拾好再说。我听说你现在在逼和尚们还俗,这么对佛祖不敬的事情你都敢做。干脆直接把佛祖也灭了算了,你说呢。”

陈法生哈哈一笑,“佛祖?我不信佛,在我眼里,佛祖是信佛的人才会称呼的词汇。哈哈,你提醒的对,我可以让佛教在南国的土地上彻底灭绝。毫无生存的土壤。这有何不可?”

悟空听说陈法生有大志,熟知文武韬略,有治国安邦之才。

但对于佛祖如此戏谑,实在是有些过分骄狂了。

“行吧。你的国家,你随意。”悟空撇嘴道,“不过,我得晚上回到家,沐浴更衣,给佛祖上几柱香了,以宽恕我失言之大不敬。”

陈法生哈哈一笑,挥挥手,身后几百辆运粮车往前开来。

“这些全归你了。江南不缺粮食,这些算是救济你们的。哈哈……”

……

悟空对陈法生对北国的轻视有些失望。

他希望对方是一个合格的对手。这样战胜他才会有成就感。

而没想到对方如此小看北国。是因为自己穿的太邋遢的缘故吗?

人靠衣装马靠鞍。贵为内阁长代表一个国家,今天确实有些太随便了。

说轻点儿让人轻视看不起,说重点会让人说有辱国格。

当然,这是李虎后来告诉他的。

李虎这个冒牌大老粗,什么话难听,捡什么说。这家伙是故意的吧。悟空心想。

然而,管他呢,反正南国上钩了。

果然,萧志亮在回到建康没休息了几天,就开始四处活动游说了。

建康的文武百官被他游说了个遍。

大概意思是新帝推出的政策太及时了,但还不够彻底。对佛教寺僧阶层的打击还没有伤到筋骨。

必须从信仰上彻底打倒对佛祖的迷信,假幻空虚迷之风气才不会死灰复燃。

这也正好迎合了陈法生的想法。其实一开始他是想过永诀后患的,但又担心手段太过决绝暴烈,怕引起反弹。

萧志亮这么一游说,反倒是帮了陈法生一把。

既然文武百官没有了反对意见,彻底灭佛的阻力就大大减轻了。

陈法生组织了一帮文人,寻求从理论上彻底扳倒佛教的可能性,罗织出佛教的几大罪状。

其一,虚伪。

佛家倡导众生平等。然而其内部组织却等级森严,佛祖屹立金字塔尖,高高在上,供弟子和信众顶礼膜拜,这显然与教义不符,自相矛盾,足见其虚伪。

其二,不孝。

佛家主张看破红尘,六根清净,剃发出家,断绝尘缘,舍弃姓名,与父母、妻子等亲人断绝关系。脱离世俗,逃避国家和社会责任。是为培养一群不孝不忠之辈。

其三,劳民伤财。

佛教天然有一种不断发展信众僧侣,不断扩建寺院,不断向世俗扩张的倾向,占用大量田地,僧侣阶级不纳税,不缴粮,不生产,依靠上到皇室贵族下到黎民百姓的扶助和捐供为生,吸引了一些四体不勤不愿承担责任的人纷纷加入,蚕食了国力和民力。

其四,排除异己。

西天灵山对异教者,不虔诚者,不敬佛祖者,不断打击报复,动辄逼迫投胎转世予以惩罚。与其宣称宽容待人,包容世间的教义自相矛盾。

其五,佛祖没有成圣。

西天如来自己尚有七情六欲没有斩断,有权势心、报复心、嫉妒心,偶尔玩弄心机权术,惩罚报复异己者不敬者,何以成圣。又何以能教人成圣。

……

罗列了一大堆罪状后,印成传单,广为散发。

……

果然,西天如来很快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

可见陈法生那帮人也确实没冤枉他,其确实没有成圣,起了嗔恨之心,何以能称为圣人。

观音站在如来法座下方,一声不敢吭。

她从未见过如来如此生气动怒。

“南国我教进行了上百年的传教工作,费了成百上千名弟子投胎转世去弘扬佛法,结果一夜之间,此前的工作成果化为乌有。怎能让人不生气!”

如来忿忿道。

观音附和道,“是啊,连那金蝉子都敢蔑称您……”

如来眼神闪动,盯着观音问道,“蔑称我什么?”

“他说您还没有成为圣人,还没有去除贪嗔痴三毒。”

如来身子颤了一下,愣怔良久,喃喃道,

“他说的也不无道理。刚才我对别人攻击本教确实起了嗔恨心……当年我把他撵下灵山,也是有自己的私心,希望有利于自己在灵山的权威。这正是贪心作祟;还有,我放纵弟子去发展本教,打击异教,以至于寺院广布,僧侣泛滥,侵占了民力,这是是非不分,从真理走向了谬误,这是痴心。”

“贪嗔痴三毒,本座一样都没有去除干净,还敢妄称佛祖,真是可笑啊……”

如来连连摇头自责,让观音不知何以言对。

阅读无相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