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无奈爆富》
无奈爆富

72柳绦吐绿报春来6

忙碌的春天,越来越忙。但这种忙碌,让人看到希望。

园林工程公司接的工程,越来越多。已经进入了春季施工的阶段,新的工程,还是不断的找上门来。现在园林公司,最缺的就是施工队伍了。比施工队伍更缺的,那就是领导这些施工队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最初培训的一千多人,当中已经有二三百人,走上了管理层。但是公司的技术骨干和领导层大多数都是从外边外聘来的人员。以离退休人员为主。因为这些人都是园林系统的技术骨干,发挥余热。也是他们最乐意干的事儿。园林公司给他们提供了这个平台,这些退休没事儿在家的人们,又找到了自己发挥才能的平台。

大明把所有工地转了一圈儿,又看了苗圃和花圃。

公司成立几个月也来发展势头实在是太快了。这也是大明最担心的事儿。公司的业务成倍增长,人数越来越多,工地开的也越来越多。资金现在已经不是问题了,现在的问题就是在于人才。

首先是管理的人才。开一个工地,就要有工地的负责人。一个工地必须具备四个主要的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抓全面工作,技术负责人主要是控制施工质量。安全负责人要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来抓。只有安全了,工地的施工才有保障。财务负责人是工地资金的中枢。成本核算和资金的流动,是他工作主要的任务。控制成本,是任何一个工程都必须要做的事情。工程做了那么多,不把成本控制下来。哪里来的利润呢?

一个工地就需要这样四个方面的管理人才。现在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是外聘的,找到有经验的人在主持工作。现有自己招收的人员,还不能够顶上来。像建成这样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更少。这也就是大明最着急的事情。

人力资源部已经由金雅丽在京城的分公司成立起来了。给金雅丽的任务就是全面网罗人才。人才是不好定义的,有一项技能当然是人才。有顶尖的技能,是最好的人才。现在对人才的需求,缺口太大了。无论是各方面的,只要有一技之长,都要把他们网罗进来。金雅丽也是,真能干。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招聘了大批的人才,为一线工地提供了大量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充实,才让大明放下心来。

公司的管理,实际上是一个科学的问题。苗圃人员反映的是政策取向问题。公司成立之初,大明显的是很简单,本身是一个施工的工程公司。要下工地的人员进行政策倾斜,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公司是一个整体,你像一方面解决了必然会影响别人的积极性。怎么样平衡各方面的关系,让政策的取向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这才是大问题。

黄坤老爷子在施工企业做了这么长时间的造价师。对政策的研究也很深入,所以大明把这件事儿就交给了这位老人。一个人是做不成这么大一件事儿的,整体要调整。政策体系,薪酬方面的问题,是最突出的问题。现在的分配体制,完全是按照八级工作制,U国有企业相仿制定的工作体系。所以工资体系也是相应对照而来的。

实行了这么多年的工资体系。要想调整,适应市场的变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可能还需要多次的反复,关键是怎么样才能够保持稳定。不要因为薪酬的问题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或者引来更大的挫折。

大明要求黄坤老爷子做这件事儿,慎重再慎重。把各方面的关系平衡好,还要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黄坤在一直深入的研究,但是在没有拿出整体的政策设计框架以前,他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建立公司的奖励体制。除了现行的工资以外,所有的奖金都需要按照工作的绩效来计算。在明确规定没有制定出来以前,可以采取群众评议制。

实行了几个月以后,纠纷也就出来了。在利益面前,工人们都是希望自己多得一点。谁少拿了都不愿意,不管他工作做得好坏,做多做少。总觉得奖金和自己的工作不对称。怎么样把工作量化量化了以后就可以取绝对值,让奖金和这些功效的绝对值相挂钩。长期进行群众性的评议会引起群众之间的矛盾。因为奖金多少,闹矛盾的事儿。几个工地连续发生了问题。这项工作,也不得不停下来了。

现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补贴的问题。工资是固定的,但是补贴是根据各个工地,各个地区不同情况采取的补充措施。各个工地的效益不一样,各个地区的物价指数不一样。补贴也自然而然的不一样。国家把各个地区进行了分类。要这种分类的方法,在补贴上有所差别,也能够让当地施工人员稳定情绪。

京城的物价补贴当然是最高的,因为那里是一个消费的城市。在那里施工的人员,如果拿和其他地方人员一样的补贴,那他们的生活就没法儿过了。高补贴带来的就是不平等,绝对的公平和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地区差异形成的补贴差异也形成了。人员不稳定的情况。想改变地区的分类,那是政策问题,但是怎么样利用政策?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把补贴发的更合理,才是最大的课题。

园林公司虽然是大集体,但是上面还有领导。所以他的分配体系必须按照国营体系的工资体系,进行分配。现在我已经体系也在进行体制改革,创新发展,有很多的路子。造成了许多的不确定性。

大明本身就是一个大学刚毕业一年多的技术人员。技术本身就需要经验。一年多的工作,经验不足,以成为他的工作基础。做技术工作,原来对各项政策了解的就少,更别提什么研究了。但是公司的管理人员必须执行大政方针政策。一点儿都不能够走偏走样。既然是在同一个体制下建立的企业,无论是国营单位也好,还是打集体也好,照顾到每个人的情况,让大家都能够安心就业,这才是基础。

园林公司毕竟是一个新建立起来的企业,所以大家的积极性还在。历史问题,也没有包袱。这样园林公司就可以轻装前进了。虽然大明是一个技术人员出身的管理人员。对政策性的把握缺乏高度,也缺乏深入的思考。但是好在聘请的人员,都是很有经验的。大家共同努力,让公司有了一个全面的发展。

改革开放刚起步,一句最著名的话,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的经验,没有人们走过的路。必须闯出一条新路来,这就是大明的信念。也是改革开放遇到的新问题,解决这些新问题的办法,就是自己去闯一条路了。

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公司的人员每天都在增加。公司的开支也越来越大了。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已经成为公司资金管理的一个焦点吧。金亚利是学财会出身,一手管着财务部的运营。王石是一个做技术出身的人,在技术上和财务上相结合进行管理。也提出了很多的经验。老杜作为省城项目部的经理,在全面管理上最有发言权。

建成是一个初生的牛犊。可以独当一面,但是对公司整体管理上还处于学习阶段。没有什么发言权,最多是有一些建议。一片空白更好,能够接收新的事物,也可以提出新的想法。建成是一个号钻的人,他提出来的建议都是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也反映了群众的呼声,可以说是很接地气的。

公司的高层现在就这样几个人。大明很年轻。发挥每一个班子成员的作用,让大家有职有权反映群众提出来的问题,解决以后推广。年轻,就有年轻的优势。充分尊重各个成员的意见,然后把大家的意见集中起来,共同讨论,形成一个共识。然后大家坚决执行。这种群策群力的办法,把公司搞得生龙活虎。大明不想像其他的老板那样,老板就是老板,一锤定音。自己既没有这个精力,也没有这个权威。但是这样更容易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职责。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大明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所有的人提出来的意见,他都会虚心的接受,经过认真的思考以后,平衡各方面的意见,最终归纳成大家的一致看法。虽然对于大明的权威性并不是那么明显。但是对公司高层共同的领导,集体的智慧。还是很明显的。

春天到了,天气也越来越暖和了,施工的也到了黄金的季节。

工地上是热火朝天,各个工种都在加班加点。赶着工程进度。今年的工程有一个特点,就是要在国庆节前交工。这是一个最大的节点,每个工地都在倒排工期。所有的人都是人休息,机器不休息,甚至要三班倒。

施工的场地也是有限的,各个工种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所以把工程有序的组织起来,就需要认真的思考工地上所有的问题。倒排工期,赶进度,就必须把质量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想如期的交工,这是好的,如果粗制滥造造成了成活率低下。绿地建不成,却成了一片死树,这是坚决不允许的。所以所有的技术人员都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施工的质量上。

施工面儿就是一个各个工种都在各显其能的抢进度。安全问题是越来越突出。抓好工程安全,这是一票否决制的问题。安全是一切的基础,没有安全什么也谈不上。大苗移植,机械设备的运行,人员夜间的施工。都是安全的隐患。怎么把这些安全问题解决到位,都需要有一个安全的方案。要有专人负责,要有专职的安全员,这是安全的基本保障。

为了确保施工不出问题,大明采取了一种巡回制的方法。从各个工地抽出技术骨干,组成巡回检查组。一方面检查工程质量,解决工程中的问题,一方面检查工程的安全。确保工程不出事故。第三个方面就是对资金进行检查,有没有执行财务法的?硬性规定有没有违反财务纪律?这些都是在检查之列的。

公司开工的项目这么多,所有的人都分散在外面。要做到技术质量不出问题,安全不出问题。资金管理规范,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公司例会上大家要讲这三方面的问题,但是讲归讲,落实的时候,有时候就会忽略。都是工期紧,任务量大造成的问题,但是都不是理由,要想把这些工程科学的组织好,必须加大检查的力度。

除了巡回检查组以外,大明和几个主要的管理人员,也直接到工地的现场进行检查。有些工地在检查的时候做的很规范,但是检查人员走了。就放任自流了。这种做表面功夫的办法,已经抓住了几个典型,处理了一批人。但是要真的让大家警醒,在工期这么短的情况下,完成这么大工作量。还要保证按照规定进行,这本身就是天大的矛盾。

大明有的时候想问题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它本身很年轻。没有经验。老杜,余承东教授和王石三个人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三个人各有各的特点,在管理上,技术上,在政策,研究生都有自己发挥的余地。

黄坤老爷子是一个铁面的包公。本身就是做财务出身,而且是一个工程造价师。对工程的问题了解的又深又透,作为巡回检查组的负责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老爷子已经这么大岁数了。基层的情况也很了解,谁也瞒不过他,谁要是出了问题,被他抓住了。他就会揪住不放,等你解决了问题,他才能够放心。

大明有的时候想,如果没有这一些能人的帮助自己怎么把这个公司运营下去呢?

大明开始有了一些想法,就是公司要建立公司的制度。公司的体制要适应公司的发展,新体制还能够有新思维,只要是让公司发展的过程中有新生事物出现。有创新精神,这个公司就会有前途。

管理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一种科学的问题。大明只有加倍的去学习,接触新的东西。把管理作为科学来对待,才能够把公司正常的运转下去。一些机构的设置,制度的制定,人员的安排,都需要科学的思维。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知识,让大明见到了一个新大陆。也让他看到了光明。

大明本身就是一个爱学习的人。能力是大明很早就具备的,在大学期间系统的教育。也进行加强的。一个人要想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取得新的进取,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自学是有规律的,有办法,也有自学的制度和毅力。大明所有对新知识的接纳是含量的。但是他都必须要经过自己的大脑思维,形成自己的东西,然后运用版工作上。

繁忙的工作和挤时间抽时间学习,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处理工作上的问题,就是一种日常的工作。而在工作的间隙,能够坚持学习,这是本身就是很不容易的。大明知道事务性的工作永远做不完,处理不完。但是学习是一个人要生活下去,要把公司管理好。必须具备的能力。

大明咬着牙,坚持着在工作和学习之间掌握着一个平衡。无论每天工作有多累,都需要学习一些新的东西。特别是管理上的东西。学习的时候,就要有一种问题导向,带着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学习。学习的效率成几倍的增加。

但是大明,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一个公司上千人,几十个工地,再加一个苗圃和一个花圃。所有的工地虽然都在按部就班,所有的工作虽然都在运转。但是怎么让这些都科学?这是大明最大的课题了。

作为正在处在恋爱期间的大明,怎么样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其实也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自己的恋爱对象,虽然是大学的同学,对自己的工作特别支持。尤其是现在建立新公司以后,千方百计给自己提供帮助。

但是没有时间陪女朋友成了最尖锐的。问题也是大明最苦恼的事儿。人家虽然不提一点,但是哪个姑娘不希望自己的男朋友陪在自己的身边呢?看着别人一对儿一对儿的恋爱,在一起腻腻歪歪。自己却孤孤零零的在等待着对方,而对方一直在忙碌着工作。你要是姑娘,会怎么想呢?

人家通情达理。自己不能够无动于衷。特别是两个人分开的时间长了,不进行交流,必然想法就会产生差异。形成不必要的误会,最后两个人会不会产生更大的矛盾就不知道了。大明心里明白,必须抽出时间来,there不能在一起。好好的沟通,沟通,让感情更加平稳,让对方更加放心,这是一个男人该做的事情。

但是时间呢?

公司这么大,到处都是事儿,每件事儿都想找你汇报。都想让你解决,都想让你出主意,想办法解决他们的问题。把大量的时间都已经占去了,再加上自己还要学习。抽时间看书,接受新的东西,思考新的问题,拿出新的办法。不全是,要靠时间吗?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事情却是无限的。你要想把这些事情做到尽善尽美,是不可能的。你要想不花时间去做工作是更不可能的,但是生活也需要时间呐。恋爱也需要时间呐,陪伴女朋友更需要时间呐。

大明的苦恼一个接着一个,没有干事业的时候苦恼。自己没有前途,对基层的希望很渺茫。甚至很沮丧。现在终于给自己提供了大好的发展机会。事业蒸蒸日上,工作忙的不可开交,年轻人抓住的机会。是最佳的机会留给了自己。那么一个人就只有工作吗?没有生活吗?一个年轻人就没有自己的恋爱时间吗?

苦恼归苦恼,这是一种快乐的苦恼。有一句话怎么说呢?叫痛并快乐着。大明现在就是这种状态。

阅读无奈爆富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