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曹丕的三国》
曹丕的三国

第39章工坊的二期改造

初平四年的冬天,并不寒冷。初冬,工坊周边百余亩地的小麦终于迎来了收获,曹子恒远赴陈留,收获之事,便由工坊长陈坤主持。最终,得粮七百五十余斛。

陈坤有点不敢相信,摸了摸半秃的头皮,与一旁的荀诜道:“荀大人,这产量是否有点不对头,这比之膏腴上田,还多了两成。此田地,不过中等偏下罢了。”

荀诜虽对如此产量颇为意外,不过亦知其因,道:“这便说明,公子那堆肥之法行之有效。那沼气池的建造,让工匠们多想法子,须得抓紧。地窖那边,进度如何?”

陈坤摇了摇头,道:“只有三口完工,这个事公子警告过,快不得。如今那些猛火油只能先堆在外面。我专门让人看守着,应无大碍。”

荀诜想不到更好的办法,叹了口气,道:“只能如此,那能想到濮阳北边如此近处能寻到猛火油,天予不取,反受其咎。那周遭百姓可有怨言?”(注一)

“路上捡到之物,亦能卖钱,还是此农闲之时,谁还能不知好歹,那边几个村庄,为了这卖油之事早已火拼好几次了。若不是公子临行之前有所交待,我宁愿坐视他们争斗把价钱压下呢。”www.medabc.com.cn 江南文学网

荀诜闻言,道:“公子常言,建此工坊,非为钱财。若能使得兖州百姓活的更好,工坊才能壮大。将来,还能令工坊开遍神州之地。所以,坐视其争斗之事,不可再有,不然,别怪我于公子座前明言。”

“大人放心便是,小老儿自省得。”

曹子恒走后,青兖工坊再次变身大型工地现场,负责统筹的,荀诜自然当仁不让。

入秋前,张家斥巨资购买了工坊周边土地千亩,赠与曹子恒,为的,便是买断工坊秋季所出。如今天已寒,工坊今岁最后的出产,已入张家手中。城中传言,张家把竹纸贩至江东之地,获利五倍有余,江东之地,豪商富户,无不以此攀比……

如今,工坊东西两边的木墙已完全拆掉,东边往黄河边上扩建出两百亩土地,新的围墙砖石其外,内填土石。厚两丈,高五丈。工匠们以曹子恒所定之法,挖半丈深沟以作地基,打入木桩,并由此深度开始,以糯米熬住成汤,混合沙土、石灰制成强劲的粘合剂用以代替水泥砌砖。除却外层,每隔十丈砌上砖石分隔,其后分三层填土劣实,再以砖石封顶,砌筑女墙,仿若城墙建造。荀诜寻来十余力士以冲锤试之,坚固无比。

如此大规模的工程,所需的劳力自然极多,那些于工坊中寄居的雍丘难民,总算是有了工作。

工坊之地拆毁围墙,大兴土木之事,很快成了东武阳城内的热门话题。其坚固程度,自然为百姓所热议,更引来于城中颇有闲暇的曹仁频繁出城察看。

“子孝将军,这是筑墙之法,一应所需皆有记载。最后所载乃我近日观察所得,各工序所需分配之劳力。将军可带回研读。”荀诜说完,递给已经连续出现五天的曹仁一本薄册,劝其赶紧离开。

这位于与袁术一战中立功颇多的将军,浦一出现于此地,便带着亲兵四处翻看,要么提着巨锤往还没干透的砖墙上乱砸一通,要么抢了工匠的古代水泥乱整一气,即便什么也不干,盯着匠人们忙活,那些匠人的工作效率也掉了五成。烦不胜烦的荀诜最后把曹子恒的筑墙之法撰写了一份,用以打发这位大佬。

曹仁接过薄册后并未离开,当场翻看良久,便出言问道:“此等修筑城墙之法自是极好。只是,此地所置劳力,一千有余,我观之,分置数部,各有领头。每十日,其所做便轮换。为何此书中并未提及?这又是何说法。”

荀诜惊讶于曹仁的观察细致,便答道:“将军目明也。此间劳力,过往不过一农人矣,不通匠作之术,如此作为,不过是令所有劳力皆能接触制浆、烧砖、砌筑、劣土等技术之活,即便不能让所有劳力学会,可十得其一,亦是不亏,不过是多费些时间罢了。且如今看来,围墙落成之日,工坊怕能收获近千工匠,往后,即便承建一城,怕也做得。”

曹仁闻言眨了眨眼,随即大笑道:“我曹氏子,皆人杰也。若往后能戍守一城,定邀尔等筑城也。”说罢,转身离去。

荀诜以为曹仁玩笑,与其一礼别,并言道:“若将军有意筑城,我知公子有一筑城之法,名棱堡,易守难攻,待公子归来,将军可寻其问之。”

……

打发了曹仁,荀诜便往西墙而去。工坊西墙,自西北角起,拆除了五十丈长的一段,并往外延伸四十丈,所圈之地,以砖石大木建三丈二层高楼,东西方各置一门,一门对外,一门通工坊内部。楼成之日,曹子恒起名汉医院。

一层门诊,二层留医。其内部设计参照了现代社区大型卫生站,有大堂,诊室,药房。考虑到明年的天灾,曹子恒还专门设置了传染病区域,内里分隔严密,可有效减少与外界接触。

可惜,如今主诊的医师并不多,仅有华佗与雍丘之时的其中一名大夫,姓郑。当时的郎中之首韩大夫乃是东武阳内的名医,名韩飞,有自家医馆,曹子恒自然是请不动的。

荀诜到来之时,卫掌柜正与掌管药房的郑大夫交接药材。

双方见礼,卫掌柜随后出言问道:“荀大人,公子交代的乌头,某已然寻到,只是郑大夫言,此乃剧毒之物,非是药房所需。”

荀诜想了想,从腰间取下一物,道:“乌头乃陈大匠要求之物,用于此物之上。”只见荀诜手上,拿着一根巴掌长,婴儿手臂粗,雕刻精美图案的木棍。

此物最初,乃是曹子恒设计,与匠作营出征高唐时,几位大匠防身之用。其时,此物有成人手臂粗,尺许长,内里以牛筋为力,能弹射两枚弩矢。此物被曹子恒命名为箭筒。

后来为了让箭筒便于携带,缩小了其尺寸,变得只能弹射一枚全铁弩矢,又为了威力,曹子恒让华佗出一药方,以乌头为主药,为弩矢淬毒。便是魏延杀张闿所用之物。

如今,曹子恒更是找来最好的百炼钢,以大价钱请司隶的高超铁匠制作出缩小了的零件,取代了原来的铁木零件,成功将箭筒缩成巴掌大。除了雕刻精美的木质外壳,内里全是百炼精钢。花费了六十余万钱,仅做出来了十二个箭筒。还因华佗手中乌头就这么点,只给其中的三个淬了毒。

此物如今于曹操、曹昂、荀彧、戏志才、程昱、荀诜、华佗、陈大匠手中各一,而陈宫,则以君子只佩剑为由拒之。

卫掌柜接过箭筒,端详片刻,道:“此物颇为眼熟。”

“卫家往司隶所办。”

“难怪。我这便把药与陈大匠送去。”

随后,荀诜往医院内寻得华佗,询问日常所需。如今,汉医院每日门庭若市,免费诊治引来的,不单是东武阳城内百姓,还有偏远之地的贫民,医院内的药价,更是其他医馆药房的一半。东武阳一带百姓,无不交口称赞。偶有富贵之人闻声来此,在曹子恒的吩咐下被宰了几遍后,便再无富人来此间看病。

荀诜找到华佗之时,华佗正身穿白色衣袍,耳上挂着听诊器,为病人看诊。待其完事,荀诜才迈步入内。

“华先生,那肠痈之症,如今可有把握?”

华佗小心的收好听诊器,这个小家伙可是花了曹子恒十二万钱才做出来的珍贵之物。随后请荀诜落座后,沏上一壶清茶,摇了摇头,道:“本乃不治之症,如今即便有了此可行之法,可把握亦只有五成。我等以畜生试之,破肚缝合之后,用不同的酒精涂刷伤口,可能活者不过六成,大多最后还是高热而死。肠痈病患多已疲弱,勉强为之,一半把握已甚为乐观。最终,还得依赖工匠们能制出准确烈度的酒,以及更好的密闭之器。如今依照公子之法蒸馏所得,效果并不理想。”

自从曹子恒宰人吓跑了前来汉医院就医的富人后,医院就成了一个入不敷出的无底洞,为了扭亏为盈,曹子恒便盯上了后世的小手术,阑尾切除。这个后世镇级医院都做不少,隔天就能出院的小手术,其对应的阑尾炎,在这个时代,乃是不治之症,名肠痈。当然,这个时代的疾病,很多并没有分的如此细致,现代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很多都与肠痈有交集。《素问·厥论》中云:痈疽之发肠部者……少阳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

阑尾切除这在后世完全没有难度的治疗之法,想在这个时代实现,最重要的,便是麻药和消毒。麻沸散作为汤药,效果自然不能跟现代麻药比较,可也够用。可消毒用的酒精,由于曹子恒不懂其浓度测量之法,压根无法做出准确的75浓度的医用消毒酒精。只能固定蒸馏之数后,依次用畜生进行试验。如今总算寻到大概的制备之法,其后,就是在人身上进行尝试,曹子恒甚至往州府死牢里提了犯人……

而奇迹的是,犯人最终的成活率比畜生高得多。曹子恒这个医盲猜测,大概是人会更注意保持伤口附近地方的干净之故。

这些事极易为曹子恒招来是非,华佗自然不会告诉旁人,即便如今荀诜已是曹子恒的第一心腹。

如今,消毒酒精占据了工坊西边那三个院子之一,乃是工坊未来重点研发方向。酒精制作算了上了轨道,可保存又成了大问题。装酒的陶罐即便以木塞锤紧封口,酒精还是挥发得极快。不过十余天,便无法达到消毒的要求,只能置于春悦楼中进行拍卖。

如今张氏领头的护士们的缝合之术,已在动物身上练习的非常出色。可碍于酒精的保存问题,让曹子恒的战地医护队的设想止步于此。没有好的消毒剂,缝合伤口只会增加感染的几率而已。

华佗喝了口清茶,斜靠在圈椅上歇息,并问道:“荀大人如此询问,可是有亲近之人得此恶症?”

荀诜摇了摇头,道:“实乃王朗将军独子,于文则于司马知先生医术高超,托我询问。”

“若只是一般之症,城内韩飞当能处置妥当,若发展为死症,便送来此地,活命之望还是有的。可大人亦得保证,若事有不谐,王将军不会与我等为难。”

荀诜闻言,与华佗一礼,道:“自当如此。”

注一:中原油田就在现代的濮阳市。而现代的濮阳市位于三国时期濮阳的北面。

阅读曹丕的三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