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宋登仕郎》
大宋登仕郎

第221章叛徒刘振

在潘美的督战之下,宋军再一次对固安城的城墙发起了冲锋。看着蜂拥而来的宋军,韩匡嗣和萧防好整以暇的在城头观战。

潘美是文臣,虽然多履武职,但是这恰好是大宋开国以来重文轻武的国策体现,大宋开国后鉴于唐末五代藩镇之弊,杯酒释兵权,削弱统兵大将权力,曹彬潘美一众枢密院高官都是文臣,武将能够做到的节度使一职在石守信、王审言等人后,已经成为虚职。所以就算李汉琼这样的勇将勇冠三军,也不得不受到曹彬节制,文武之别莫大于宋。

于是,潘美就做不到李汉琼那样全装甲胄得带着一众士兵冲锋陷阵的举动,不过为了鼓舞士气,潘美亲自站上了军中的鼓架,为冲阵的士兵们擂鼓助威。

宋军这些年一直打胜仗,后蜀南唐北汉,一个一个的割据政权被宋军平定,所以这一战,宋军是打得气势如虹,勇不可当。

可惜潮水一般的宋军遇上的是韩匡嗣。

韩家本是中原望族,在唐末五代之时因为中原战乱迁徙到了契丹,得到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机重用。所以韩家领兵的几位子弟都精通汉人兵法以及中原守城之术。

宋军在潘美的鼓舞下,已经接近城墙的三百步了。

韩匡嗣身旁都虞侯令旗一挥,站在城墙后的契丹弓箭手,弓开满月,箭矢斜斜的指向天空,都虞侯再一次挥动令旗的时候,箭如流星。

斜抛的弓箭比直射的弓矢更远,加上城墙的加成,直射一百多步的角弓,可以将箭矢抛射到两百多步的距离。而且,从天而降的箭雨,更容易穿透宋军的衣甲。更有利的是,远离垛口抛射的弓箭手,不会被宋军的床子弩直接威胁。

在战前,韩匡嗣就已经命人在城下大概的位置做好了标记,三百步,两百五十步,两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步,都有标记。不同标记也对应城中弓箭部队的抛射角度,宋军在两百五十步左右射出第一波箭雨,每个五十步,都虞侯发出一次齐射的指令,在此情况下,大量的宋军必须依靠盾牌藏身,大大迟滞了宋军的进攻节奏。

等到宋军辛苦的避开箭雨靠近城墙的时候,城头上大量的滚木礌石投掷下来,过了滚木礌石这一关,贴近城墙的宋军,又会遇到城头上丢下的火把,草堆,甚至金汁。

所以每一次宋军的进攻,冲阵的宋军最多到城墙的位置,便已经精疲力竭。

就算有一两家云梯搭起来,依然无济于事。

萧防在城头上看着韩匡嗣的军队守城,那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燕王,你的部属将这固安守得铁桶一般,委实厉害。”萧防看着宋军又一次铩羽而回,心中感叹道。

韩匡嗣笑道:“萧将军过奖了,这个只是按部就班而已,将军部下来守,也是一样。”

萧防说道:“燕王不用太过谦虚,这守城之法,看起来简简单单,但是其中很多门道,比如都虞侯何时下令射箭才是最好的机会,城头的滚木礌石如何布置既可以保证杀伤,还不影响城头守军的行动。一般人可是学不来。”

韩匡嗣哈哈一笑,招手叫过来一名伍长,指着城下几名受伤而没有来得及退回宋军本阵的士兵道:“你们坐着箩筐下去,将这几人生擒回来,我要问事。”

刘振是潘美麾下小旗官,去年跟随曹彬潘美灭南唐有了功勋升到现在这个职务,而且也得到了大量的奖赏。去年冬回家后,家中老娘就给刘振说了一房媳妇,白白净净的一个大姑娘,过年不久郎中就说媳妇有喜了,本想着以后在家种田的刘振,听人说以后孩子花销很大,如果要请先生进学,束脩和书本都不是一个小数目,所以,这一次北伐,刘振托了关系,继续跟着潘太傅,一路北来。

今天早上起来,刘振就觉得右眼跳的厉害,心头想着会有事情发生,于是心中不是特别愿意上阵。但是军令如山,刘振这一标军在第三次冲城的时候,就被潘太傅安排了上来。

果然,虽然带着大盾,在契丹前几轮箭雨的时候都挡住了箭矢,但是在靠近城墙的时候,既要防着城头落下的滚木礌石,又要防着契丹人的箭矢,终于反应不及,大腿腿甲没有遮住的位置被射了一箭,顿时血流如注,宋军本阵鸣金的时候,也有同袍试过救自己,但是终究因为距离城墙太近,契丹弓箭威胁太大,数次尝试都失败了,于是大军后撤后,城墙下就剩下几个运气背的宋军,无法移动。

“特么的!今天看来爷爷要马革裹尸了。”刘振看着从城头上下来的十多个契丹士兵,心头想着拼掉一个算一个,结果契丹士兵手执盾牌十分警惕,刘振往周边一看,除了一把朴刀,连个神臂弩都没有,看着手执长矛逼近的契丹士兵,刘振发现想拼命都很难。

“妈的,太背了。”

腿也不能动,手中朴刀勉强抵抗几下后就被长矛将刀打飞。

其余契丹士兵一拥而上,将刘振捆的严严实实。

其余几个宋军伤兵也被如法炮制,然后用绳子吊上了固安城楼。

被生擒的刘振本想着以身殉国,不过到了城头后,契丹士兵将刘振丢在城头一个小军帐里面,来了一个契丹军医,匆匆忙忙用烈酒给刘振箭伤消毒后,小心的将箭头取了出来,虽然用了一些麻沸汤,但是依然痛不可当。

至少,活下来了。

这契丹人要做什么?

不多时,刘振等到了答案。

依然被捆在一把椅子上的刘振,腿上包着布,还有一点点渗血,这时候,里面来了一个契丹武将,身形高大,不怒自威。

“我是韩匡嗣,这里的主将。”

武将大马金刀坐下后,开口自我介绍,一口汉话还说的很是流利。

刘振默不着声。

“你是哪儿人?家中老娘身体如何?”韩匡嗣见刘振不发一言,估摸了下刘振不过二十出头,出言问道。

刘振心中一动,还是不发一言。

韩匡嗣也不理会,继续说道:“今日你被我军生擒,冲阵的汉子,自然是不怕死的,只是现在有个机会可以回家在父母面前尽孝,你看如何?”

刘振抬头看了韩匡嗣一眼,没有说话。

韩匡嗣道:“一起生擒的几名宋军,家中都有妻儿老小,我用同样的话问他们,你猜他们会不会回答我?”

刘振响起家中老娘和身怀六甲的媳妇,心中再也忍不住了,问道:“你想知道什么”

韩匡嗣笑道:“我会问几名宋军同样的问题,三人以上答案一样的,我就可以从僻静的角落放你们下城去,至于你被生擒一事,你把包裹伤口的布条一丢,只要你不说,有几人知道?”

刘振道:“我知道的东西不多,也可以放我走?”

“本王绝无虚言,不过从衣甲来看,你应该是个小旗官,知道的比一般士兵应该多一点。那么,第一个问题,宋军在固安城当面有多少帐篷?后面的宋军主力部队有多远?”

“帐篷不知道,数万人应该还是有的,后方我没有去过。”

“数万人,几万?”韩匡嗣追问到。

刘振心中挣扎,韩匡嗣道:“你想好了回答,答对了还可以看到父母妻儿。”

“四万人。”刘振说出来后,感觉被抽空了精气神。

我成了一个叛徒,我怎么就成了一个叛徒。

阅读大宋登仕郎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