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宋登仕郎》
大宋登仕郎

第236章运筹帷幄

党进缓缓说道:“我等北上,为的是扰乱西京大同府,为破雁门提供便利。但是由于我军人数不多,就算拿下西京大同府,如果遇到契丹军返工或者西京城内民众反抗,也难以坚守,同此理其余城市如同朔州,怀仁,就算拿下,应该和太原差不多。所以以偏师固守坚城,智者不取,原计划我军应该是在大同取得军马弓箭粮草后,在西京道四处袭扰,动摇契丹军心,但是现在。现今根据皇城司情报,知悉契丹军粮之所在,如果能够毁掉军粮,再将大同府被攻破的消息散布开来,那么就不只是动摇契丹军心了,而是实实在在的在林牙勤德身上撕掉了一块肉,驻守雁门关的契丹军队一旦知道粮草有失,届时进退失据必然对曹枢密破雁门很有作用。”

党进说了一大堆,但是还没有说到重点,一群人抓耳挠腮,只有刘宇听来,似乎若有所思。

党进见到众人着急,笑道:“我等目的是毁掉军粮,焚毁当然是我军破坏军粮的一种方式,但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机变之下并没有说一定需要焚毁。而且,这毁掉军粮之举是为了契丹大军用不上这些粮草,那么我军只要契丹王帐军部族军用不上这一批军粮,我等就算大功告成,可没有说必须用什么方法。”

邓川眼前一亮:“将军说的是将军粮搬走?这主意好,我们可以将军粮藏起来,甚至留做他用。”邓川声音越说越小,主要是因为发发现周遭的禁军将领们和皇城司两位密谍看着自己的眼光,有一种关爱智障的感情流露。

“四百万斤,要不邓都虞侯搬一半,另外一千人每人搬一千斤粮食出去藏着。”刘宇调侃道。

邓川顿时语塞。

党进笑了笑,继续说道:“现如今我们掌握了西京,如果我们以宋军名义开仓放粮,就说宋军攻破雁门关,将粮食分给契丹百姓呢?”

说完后,留守府大堂内,出现了短暂的安静。

刘宇最早反应过来,大声说道:“将军妙计啊,这大同城内十多万人,只要消息一旦放出去,就算来上两三万人,一人带上一两石粮食,这粮库也搬得干干净净。其二,让以后我军再次攻打大同,大同百姓对我军再无敌意,更厉害的是,就算契丹人拿回了大同,耶律贤或者林牙勤德担心激起民变,也必然不敢让大同市民将粮食交出,但是军粮又不够,契丹大军必然也是军心离散,交或者不交,林牙勤德都必然大为头疼。将军高明啊。”

刘宇一分析后,众人对党进已经是十分佩服了,能为一州节度之人,果然高明。

这时候党进笑着,问了刘宇一句:“那周边地方的粮食,比如朔州,怀仁,应该怎么处理?”

刘宇一怔,将手中文书放下,扶着额头思索起来。

其余州县和大同不一样,大同现在宋军在城内控制了局势,说开仓就开仓,说几时放粮就几时放粮,但是其余州县呢,宋军怎么管得了。总不成一个一个城市打过去,在开仓放粮吧,不过如果这样的话,北上这一千宋军的兵力,估计没有打掉一两个州县,要么在城头下被消磨殆尽,要么被契丹大军追上,全军覆没。

党进见到众人继续开始思考,心中很是欣慰,在北上的过程中,党进尽可能得栽培军中年轻将领,比如刘宇,比如邓川,开国元勋如同曹彬潘美李汉琼田重进,大多已经五十上下,还能打几年,但是眼前这些儿郎在十年二十年后,才是大宋的中流砥柱。

当下也不卖关子,党进说道:“虽然我军不在朔州,不在怀仁,但是我们有他。”说完指了一指关押耶律力的方向。

不等众认接话,党进继续道:“我们用西京留守府的名义发出命令,就说契丹大胜,军粮已经够用,不过这风雪天气,契丹皇帝担心小民饥寒,特令所有的州县,开仓放粮,赈济百姓。给这皇帝一点好名声。”

党进语音刚落,众人心中一阵彻骨寒意,还好这党进是自己主帅不是地方将领。

要知道这大宋和契丹圣旨不下州县,所以州县看到的所有命令,除非钦差直达,那么州县只看得到各路的命令,各路说是白就是白,说是黑就是黑。党进用这小小的西京留守大印,把契丹西京道粮食分发得一干二净,而且今年契丹白灾后,契丹皇帝必然不敢再增加赋税,但是如果军粮下发,这数万军队吃什么?这数万精锐的契丹军队,要么在契丹境内抢粮,引起民变动摇国本,要么,等到曹枢密打下雁门后,宋军死守雁门,契丹军队只有尽数战死在雁门关之下。

更厉害的是,除了军粮之外,大同城内民众领粮食的时候知道的是雁门关破了,宋军攻占西京,但是起于州县的百姓说契丹军大胜,这语言的出入之中,不然引起契丹西京道甚至整个幽云的一片混乱。

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古之名将,不外乎如此了。

这一群年轻将领里面,智力稍微能跟得上党进的就只有刘宇,但是刘宇觉得,如果说将领的指挥水平看做是一栋楼,自己最开始以为自己是第二层,党将军在第三层,现在看来,党将军岂止第三层,应该比第四层都高。

着实佩服。

计议已定,当下开始行动起来。

方略是党进谋划完成,那么细节的问题上,就有一群年轻将领分工合作了。

党进也乐得放权,看着刘宇开始安排。

“邓都虞侯,你先安排留守府中契丹文字写的不错的下人,统一写若干份今日宋军申时放粮文书,检查后,盖上留守府大印,再领一百名士兵,分为四队,在大同府的清远,永泰,和阳,武定四条大街张贴。”

“申时?”方和疑惑的看着刘宇:“刘长史,申时稍晚了,会不会很乱?”

刘宇笑道:“我就没打算让这事儿不乱,更何况,天色昏暗,就算有心之人,也难以察觉我军虚实。”

方和拱拱手,十分佩服。

刘宇继续道:“方和兄弟,这留守府周边驿站,你们熟悉么?那么我们再写一些契丹大胜,耶律贤开仓放粮的文书,方和兄弟安排人,传给驿站,能否做到?”

方和道:“契丹驿站仿五代旧制,文书接力传送,只要驿站收下文书,这个命令就算传下去了,驿站驿丞自然会安排快马继续往下传送。而这第一棒的人选,就在这留守府内,这周边驿站的驿丞,蝌蚪认得留守府的管事。”

刘宇一想,确实也是,留守府内的管事,就是一个上好人选,最多就多跑几趟就是。

计议停当后,刘宇在思考了一圈,躬身想党进禀报道:“将军,适才属下布置,可还有疏漏?”

党进道:“刘长史安排,井井有条,只是这管事去驿站的时候,需得找几个好手跟随。”

“那是自然。”

“另外,刘长史,这雁门关,我们众人商量下,怎么拿下来。要不去吓一吓林牙勤德和雁门关起契丹军。”

邓川狞笑道:“将军,吓人的事情,我最擅长。你说我怎么去吓他们?好配合曹枢密和李将军的攻城。”党进也不说话,面带笑容,仿佛要考教这个只知道冲锋陷阵的莽汉,周边的几人,如刘宇,方和方信,见如此,都默然不语,齐齐看着邓川。

邓川被众人目光汇聚,一时间还有些紧张。

阅读大宋登仕郎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