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军事基地在明末》
军事基地在明末

第30章都是好东西

张叔看见许升宏的尴尬赶忙说:

“好了,看你们把小许说的都不好意思了。东西都拿来了,叫人赶紧叫人打开看看,我都等不及了。”

几个人呵呵一笑才缓解许升宏的尴尬,宋雪华的父亲赶紧叫工作人员进来开始拆箱,最先打开的是编号01的箱子,工作人员带着白手套和口罩,小心的把第一件物品的锦盒抱出来放在桌上打开,大家都带上白手套和口罩走到桌子前看了起来。

第一件是两棵人参,雪华的母亲和姥爷拿起放大镜仔细的看了起来,看了一会又叫人那过来高精度电子秤把人参放在上面称重旁边有工作人员纪录,一颗重153克,另一颗重161克。

雪华姥爷放下放大镜对大家说:“这两棵的确是野生长白山人参,一百五十年以上肯定没有问题,这两棵野山参参形硕大、完美,芦头、主体、须、艼齐全,匀称美观,芦老而长、纹细而密,属皮条参、灵气体,珍珠点多,可谓五形兼备,雍容华贵,极具王者风范,是野山参界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宝。

前几年我有幸见到过一颗,我们一位大佬鉴定年份为120年以上的野山参重量 103克,当时国内真正的绝品价格直接破千万野山参每多一年药性就强一分百年足足多20年价格肯定上浮20%谈来谈去1200万,后又叫到1300万,被一位姓刘的老板买走,差不多12万多一克。

早在2007年7月底一棵在长白山被发现的野山参,被吉林省通化市一人参经销商以300万元的价格购买。2009年,一棵75.8克的野生人参更是创下222万元的天价。可是都是鲜野山参,我说的1300万的是和这两棵一样的干人参,你们算算值多少钱?”

大家都惊讶的说不出话了,有人那计算机开始算。雪华的母亲说:“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每一颗也上两千五百万了,这还是有价无市。”

张叔一听就问雪华姥爷:“卢老,真有这么值钱?现在的人参不是看见个头挺大才一两万吗?去年我还在京城百年大药店买了一颗。”

“呵呵小张你说的那是人工种植的,这种野山参是播种后,自然生长于深山密林15 年以上的人参,它的生长方式是人工将野山参种子播种于林下,人工播种后没有人为因素,既不移动,又不经任何管理,长期自然生长而成,常见的分布区域是长白山原始森林和大小兴安岭森林中,它的营养价值最接近野生人参。但是和这种自然生长的百年野山参可不是同日而语的。好了拍照封存入库。”

旁边的工作人员小心的把人参拍照,再放回锦盒贴上封条,放到一旁准备和其他一起放进金库。又拿出一件是个香炉经过两人的鉴定又配合仪器检测,卢老得出结论说:

“明宣德铜雪花金朝冠耳炉,此炉选用精铜为材,平口、外折、丰肩、鼓腹。两侧饰朝冠耳,腹下承四足。腹部素身无纹,唯见金光闪亮如同雪花,故名“雪花金”。整器包浆沉厚,入手沉稳,富丽堂皇,葆光斑驳,光壳润泽。当为宣德炉之母本之一。前段时间拍卖过一个类似的明宣德铜雪花金朝冠耳炉,拍卖价格:3136万。开始我还以为是按照那个仿制的,可是经过仪器和我们多年的经验判断是明朝宣德制作的铜雪花金朝冠耳炉。”

卢老问许升宏:“小许这个你是怎么得到的?”

大家都看向许升宏,许升宏从容的说:“这个炉子是我初中时,玩的好的同学他妈妈是我们那里的物资回收公司的,我们经常在他妈妈管理的库房玩,我就看见这些东西就麻烦他妈妈用收购价买出来,这个香炉因为是铜的最贵了,花了我所有存的零花钱四十三块那,害的我一个月没钱去游戏厅。”

所有人听了都无语了,有人心说你好意思吗你,四十三块就买了价值三千万的宣德炉,还说什么害的你一个月没钱去游戏厅!要是我得到这个宣德炉叫我一辈子不去游戏厅都可以。张叔看见大家的表情就赶紧说:“哦,原来是这样呀,好了,咱们继续,还有好多没有看哪.”

所有人才反应过来,可不嘛现在只看了两件还有五箱哪,所有人就都开始加快进度,龙涎香一块二百一十万左右,明朝中期和田玉福禄寿摆件一套,约值六百五十万。天然东珠十颗,约四十万,明朝晚期玉如意两个价值三百三十万,明朝金元宝一个,约一百三十万。麝香两斤这个是十六万左右。元朝军官剑一把,八万左右。明朝工艺金镯子一对六万左右。镂空雕花犀角杯一个,五百万左右,这个犀角杯是已经灭绝的亚洲犀牛角应该可以买卖,不过明天还是具体问问再说。

天哪!突然雪华的母亲高声叫到,雪华的母亲和姥爷现在是分开鉴定的,雪华的母亲一声喊叫把大家都吸引过去了。原来雪华的母亲看见了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笔洗,雪华姥爷拿起放大镜仔细的看了一遍这个笔洗,又叫人用各种仪器进行检测,最后卢老对张叔说:

“小张,恐怕咱们组织的这次拍卖会轰动全国的文物界了。”

“卢老这是为什么?”

“小许带的这个北宋汝窑天青釉笔洗是真品无疑。”

“您是说就是和2012年4月香港苏富比“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拍卖会上,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笔洗以亿港元(2670万美元)的天价成交,打破了于2008年创造的864.1万美元的宋代瓷器拍卖最高纪录的那个一样?”

“不一样,大小虽然差不多可是小许的这个比香港苏富比拍卖的那个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笔洗要好的多,香港苏富比拍卖的那个我去看过色泽釉面都没有这个好,小许带来的这个笔洗直径13厘米,釉如凝脂,天青犹翠,冰裂莹澈,器形巧致雅绝,底见三芝麻花细小支钉,品相极佳。由于市场上的汝瓷十分稀少,此汝窑笔洗极为珍罕,存世之品寥如晨星,私人收藏的传世汝窑亦仅止四器。也决定了它在拍卖市场上的不菲身价。没想到小许居然有第五件。”

说完大家就一起看向许升宏,许升宏不好意思的说:“我说这个也是物资回收公司买出来的你们信吗?”大家又是一阵无语。

大家还没有从许升宏的话中回过神来时又一声“天哪!我要休息一下,实在是血压受不了。”

原来是大家在看许升宏时雪华母亲又打开了一个长锦盒,打开看还以为是和刚才一样的元朝军官剑,等自己仔细看了一下,发现不是普通的元朝军官剑。再仔细看了看就发出刚才的叫声了。

当大家围上去看时卢老已经把这把剑拉出来仔细观察,不一会放下放大镜对雪华的父亲说:“快!从我的包里把药拿来”。大家手忙脚乱的拿药端水,好一会卢老才没事了。卢老喝了口水对许升宏说:“小许以后再有什么旷世奇珍先打打个招呼,老头子我心脏不好,受不了突然的刺激。你这件恐怕也是从物资回收公司买出来的吧。你不说我也不多问了,亏得这些东西一看就是传世的。不然还以为你把那个明朝王爷的墓给盗了。”卢老又喝了口水继续说道:

“你这把不是剑是唐朝的金银钿装唐刀,也叫唐横刀。世界上现存的唐横刀只有在位于日本奈良县的东大寺正仓院里才能看到,日本圣武天皇在位期间,正好是唐朝“开元盛世”时期。他对盛唐文明很崇尚,圣武天皇也笃信佛教。因而它下令在奈良县兴建东大寺,以迎接唐朝高僧鉴真到日本传教。发达的海上贸易和“遣唐使”的回归,也为圣武天皇带回了盛唐的种种物件,其中不乏具有皇室品位的典雅精致的艺术品。圣武天皇去世后,他的夫人光明皇太后将他的遗爱之物分批呈献给奈良县东大寺,收藏在正仓院。这样的唐横刀在中国国内乃至全世界几乎已无实物留存。没想到小许你会找到这样的唐横刀。”

“没错,以前一直认为除了日本东大寺的正仓院以外在全世界都找不到实物了。”雪华母亲也已经缓过来了,拿着平板坐到卢老的旁边,继续说:“你们看按照日本正仓院的纪录外装全长、把长含锷、鞘长;刀身身长、茎长13.6 cm;刀身重;造型锋两刃造,手柄裹白鲛鱼的皮肤,护套髹黑漆器,是敬之飞云,哈市兽,花卉和蔓藤花纹纹饰。布雷斯银底鎏金,彻雕唐草图案,镶嵌蓝,绿琉璃和水晶,球。鞘口金具带执。根据纪录和照片基本可以肯定这把就是金银钿装唐横刀,不过我们现在需要再用仪器检测一下,大家先到旁边沙发上休息一下喝点茶。差不多鉴定需要二十多分钟。”

几个人坐到沙发上等着,许升宏看见雪华父亲准备泡茶,许升宏从背包里拿出一个竹筒给雪华父亲说:“宋叔,来也没有带什么东西这是一些明前龙井茶请尝尝。”

雪华父亲谢了一声就拿上竹筒打开,竹筒里还包着一层油纸,撕开油纸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雪华的父亲闻了闻眉头一皱,不过又马上开始泡茶了,刚泡上茶香味就蔓延到几个人身上了。连张鹏都说这个茶好香呀,就连坐着闭目养神的卢老都睁开眼睛问雪华父亲:“这难道是极品特供的的哪种嘛?”

“刚才一打开我就怀疑是了,看来应该差不多。”

包括许升宏在内几个人都不知道他两人在说什么。卢老看见大家一头雾水就笑笑说:“我说的是明前龙井茶因为采摘时间在清明之前而得名,因为明前茶选材严苛,所以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匀整,明前材质的龙井茶叶青绿透亮,叶片匀整而又光泽,茶味清香悠远,素有“浙江西湖出龙井,西湖龙井数明前”的说法,本身春茶的品质就要优于夏茶和秋茶,而明前茶又是春茶中的上品,所以才会被尊为龙井茶中的代表性存在。

这极品特供的明前龙井顾名思义就是清明节前所采摘的龙井茶叶。等待了300多天,茶树积蓄了一个冬天的养分,才迎来第一次吐芽。此时采摘的第一茬芽尖,自然是茶中极品。

嫩芽只能纯手工采摘。每天,茶农云雾未散就赶上山采茶,只取海拨800米以上的向阳处初展的一芽一叶或两芽一叶。一天摘不到十二两芽头,成品后的茶叶就不足四百斤!这就很好理解为啥每年极品特供明前龙井,供不应求了吧,真正的极品特供明前龙井每年下来杭州市只能留下几十斤作为礼品赠送非常重要的人,其他的都首都作为国家级的招待或者赠送给其它国家来访问的领导人。

市面上能买到的所谓极品明前龙井茶真的是从800米以下釆摘的,新茶开采上市后统一定价为9800元/斤,共1000斤,限量销售!其他的就不一定是狮峰山的龙井茶了。假的就更多了,商店里面随便买。”

大家一听就赶紧端起杯子喝了一口,真如卢老说的一样茶味清香悠远,就是不懂茶的人喝起来感觉味道也是很好的。

雪华父亲说:“我也是在给首都中央一位老领导介绍了一位中医,老领导为了表示感谢送了我二两,我和雪华姥爷才尝到。不过小许你一下子给我一斤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是极品特供的明前龙井,可是我喝了以后就可以肯定是,因为9800一斤的我拖人花了两万才买到一斤,口感比起你给我的差远了。”

没办法大家又向许升宏行集体注目礼了,看得许升宏有点不好意思又从背包里拿出来两筒给张叔和卢老。

这下可把所有人都震惊了,一斤已经很离谱了一下子又套出两斤。你当是普通茶叶哪!这可是极品特供好不好!极品!特供!有钱都买不到的!

而许升宏心里想这茶叶我还有一百九十多斤哪,先问一下价格合适就先卖了,绿茶过一年就是陈茶了。再说明年可以叫孔会长再搞点回来就行了。

“宋叔这茶一斤可以卖多少钱?我还有不少…”

阅读军事基地在明末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