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军事基地在明末》
军事基地在明末

第90章没事咱们有钱

许升宏抬头看到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长的气质高雅,亭亭玉立,一看就是一个南方秀美的姑娘。

她就是史可法的女儿,听史可法说她现在就在太子行宫这里,每天跟着太子一起做事,基本上就是太子身边的女官。

“你就是史大人的女儿?”

“小女正是,家父家母虽不是亲生但从小将我养大视如己出。”

“恩,从京城过来时你父亲和我说过了,你就在太子殿下这里好好学习,给太子殿下做个帮手吧。”

“是,小女一定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哦对了,你父亲还让我给你带了一个你一直想要的东西,一会让他们给你拿过去顺便教你如何使用。”

史香云眼前一亮说道:

“大人说的可是照相机?”

许升宏点点头说道:

“对,是照相机,不过是比较大的黑白照相机,等你学会了使用和冲洗后再给你一个更先进的。”

“谢殿下,小女一定尽快学会,还有一事小女和太子殿下说过,太子殿下说等您回来再做决定。”

“喔,什么事情?还需要我来做决定?”

朱慈烺说道:“她是想把报纸搞出来,在学习时看到视频里讲的报纸作用后就念念不忘,前两天还自己写了一份报纸让本宫看。”朱慈烺说完对门口的侍女说道:

“到本宫的书房桌子上把那份报纸拿过来。”

侍女答应一声就去拿,不一会就拿了过来。许升宏看了看用手写的报纸,上面写了一些济南的新政令和一些杂文诗词,还画了一幅插画在上面。

看来这个史香云还是个才女,看了看没有写的报纸的名字就问史香云:

“写的倒是有那么点意思,为什么没有报纸的名字?”

“小女觉得这个报纸名字应该由太子殿下和摄政王殿下一起来起。”

“哦,哪太子殿下你想起什么名字?”

朱慈烺笑呵呵的说道:

“我想了一个叫“大明日报”不知道怎么样?”

许升宏点点头说:

“名字比较正式,但是报纸现在还达不到全国各地一天一出的条件,这样叫日报就不是很合适了。我看就叫“大明周刊”如何?每七天出一次,内容版面可以多一些,如果想吸引人们去看我们就要加一些连载和诗词创作有奖征集活动。太子你觉得呢?”

“本宫觉得很好,那就叫“大明周刊”。”

许升宏转过头对史香云道:

“就这么定了,你选几个人做记者编辑,另外我在给你安排一个人帮助你建设报社,纸张油印机等物品都找他拿。”

“谢殿下,您说的那位是何人?小女如何找他?”

许升宏笑了笑说道:

“不用担心明天他就会来找你,照相机明天他也会给你带过来。他是和你们的老师018一样的人,有什么不懂的就问他,他什么都知道。”

“是,小女明日就在这里等他,殿下和太子慢聊小女告退。”

史香云离开,许升宏看着眼睛一直盯着史香云的朱慈烺说道:

“人走了,别看了。”

朱慈烺脸一红,端起杯子假装淡定的喝茶,许升宏笑着说道:

“要是不喜欢我就让她去京城和他父亲一起住吧?”

“不,不…不是我…喜欢,这个…许哥!你就不要调侃我了。”

“呵呵……没事,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喜欢就去追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不过等你登基后再成婚比较合适。你说呢?”

“我也是这么想的,再说父皇母后刚刚离世不久,我也要守孝三年。”

“哦,对,我忘了你们古人是要守孝三年的。等你守孝结束后就结婚。”

朱慈烺挠挠脑袋有些不好意思,赶紧转移话题:

“许哥,这次没有带太子卫队回来?”

“没有,我让他们休整几天后执行一个秘密任务。”

“秘密任务?是什么样的秘密任务?”

“你想知道?”

“当然,可以吗?”

“呵呵……你附耳过来。”

朱慈烺一脸八卦的走的许升宏面前,许升宏在他耳边悄悄的说了几句。

“真的!就他们一万人马?”

许升宏点点头说道:

“记住千万不要说出去,任何人都不能告诉知道吗?”

“放心,绝对不会和任何人提起。还有就是承包南方各地百货公司经营权的商人们昨天过来了,主要是因为马士英下令禁止南北通行,他们在南方各地的商铺无法补充货物。想让咱们帮他们想想办法。”

“有人退出吗?”

“那倒是没有,只是不能挣钱有些着急,还说咱们要是出兵收复南方,他们愿意出钱资助军响。”

“噢…居然还愿意资助军响?”

“当然,他们可不是说说而已,这次真的送过来他们各家捐献的二十多万两银子。”

“这些家伙还真舍得。”

“当然舍得了,他们把百货商店的东西还有药品卖到南方就可以得利两到三倍以上,这一停就是两个月,他们会损失多少钱呀。

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父皇当年需要银子借也借不来,但是现在不需要他们却上赶着送。现在明白了,都是利益呀…马克思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

许升宏一口茶水喷了出来:

“靠,你小子连马克思都知道?你看了资本论了?”

“那倒是没有,我是在网上看到过有人说过,映像比较深刻所以记的。对了许哥,马克思是谁?他很有名吗?”

“当然,他非常有名,影响了我们几代人。”

“那我有时间一定要看看他的大作。”

“这个吗……你有空就看看吧。”许升宏心说如果看到一个明朝的皇帝看着马克思的资本论这画面简直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利益他们当然愿意付出,否则你就是刀架脖子上他们也不愿意出一文钱。你也不用太纠结这些,以后还有很多事情都是这样。”

朱慈烺点点头,许升宏继续说道:

“你打算什么时候回京城?”

“我想过一段时间就回去,史大人说现在京城皇宫正在维修,等修好后我就可以回京。另外还有一件事情想和你商量一下,就是…我想给父皇母后修陵,不知道……许哥你觉得?还有前朝的那些官员们要怎么处理。”

许升宏想了想说道:

“你是说想修成十三陵那样的陵墓,但是又考虑到怕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不修怕人说你不孝,修又怕耗费巨大被人说成劳民伤财。”

“对!就是这样,我听说光这次维修皇宫就要花一百多万两银子,还是有大量免费的劳力,要不然花的钱更多。”

“对,史大人和我说过,本来他准备用水泥混凝土和红砖维修,可以节省很多费用。是我让他用古法手工维修的。我觉得皇宫还是保持原来的样子,将来可以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古迹。

史大人对我说起先帝的情况,我在网上也查了一下。当时,大顺政府发钱两贯,让太监到城里购买了两幅柳木棺材,将你父皇与母后的尸体收敛。然后,在东华门外的旋茶庵,临时搭了个草棚,两具棺材就停放在里面。

就这样一连几天。李自成让明朝官员前来告别。东林党后裔文秉在《烈皇小识》中描述当时的场景:

命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余皆睥睨过之。部分官员哭拜你父皇,说明君臣情分之深。拜而不哭和其余的人这就比较矛盾了,甚至直接挑明了要和旧主子、和大明朝,一刀两断。果不其然,越来越多的官员一转脸就到李自成那里去报到,准备官复原职了。

三月二十一日在承天门投顺的人数,有一千三百多。这个量足足囊括了崇祯朝的大部分的文武百官。在文人士大夫高喊忠心、名节的时代,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这些人无耻到极点,我们收复京城解救出来京城的百姓之后,这些官员居然跑到各部衙门想继续做官。

除了被李自成弄死的官员还剩下几百人,他们已经被我游街示众关进大牢等你回去处理。”

“许哥,我应该怎么处理这些人?”

“这些人你父皇已经做出决定了。”

“我父皇已经做出决定?”

“你不记得你父皇临终前说的“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也就是说都是这些奸臣毁了国家,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他们?”

“他们应该都被凌迟!然后株他们九族!”

“……凌迟倒是可以,不过我觉得株九族就算了,他们犯的错不应该让其他人承担。我已经让史大人把他们家人都贬为奴隶了,也算得上连带责任了,我觉得以后除非是十恶不赦的大罪的考虑最多株一族,其他就不要牵连太多。”

“好,那就让他们自己承担吧……”朱慈烺有些感慨的说道。

“另外就是你父皇母后的事情,李自成对于处理这个事情时觉得你父皇是亡国皇帝,好歹也要有个说法。

但是李自成一开始并不想厚葬你父皇,不过在襄城伯李国桢的要求下,最后还是给你父皇换上了冲天冠、龙袍、玉带、漆金靴,并用天子礼葬。

此时,出现了一个难题。你父皇生前并没有给自己预制陵寝。李自成只好决定将你父皇、母后葬入田贵妃的墓中,并改名思陵。”

“这个我知道,我也从网上看了。”

许升宏点点头继续说道:

“史大人的意思是在十三陵里选一个适合的地方重建思陵,他叫人算了一下用古法需要白银两百八十九万多两,需要五六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018算了一下用现代混凝土技术估计需要五十多万两,一年内就能完成。”

“价格差这么多?”

“没错,主要古法建设需要从山上开山凿石,再人工运送到陵区。同样木材也是一样要从全国各地寻找合适的木材,也是人工运送到陵区里加工。如果那样估计需要五六年的时间。

现代的的技术加上机械设备,水泥从济南和京城的水泥厂拉,沙子石子可以在附近就地取材,钢筋从现代购买,用木板作模板灌注混凝土浇筑,地下和地上建筑三四个月就可以完成。

再铺上琉璃瓦刷上漆和砖木结构建筑是一模一样。不但如此,地上的大殿里面都可以没有柱子,而且还不怕火烧。”

“许哥,我觉得用现代的方法就可以,不但价格便宜质量还好,尤其是地宫不容易滲水。不过现在我们还没有稳定需要钱的地方还很多,先稳定民心,等把李自成、张献中和南方的这些乱臣贼子都消灭了再给父皇建陵。”

“你能有这个想法真的不错,不过你不用担心修陵的钱也没有多少,这次消灭建虏得到的黄金白银珠宝古董非常多,咱们现在在明朝还是现代咱们都算是有钱人了。虽然有不少还需要给明朝百姓和军队使用,但是修皇陵的几十万两根本不影响。

再说了,李自成手里还有七千多万两银子,当然,实际数字可能远不如此,因为还有很多的珠宝玉石古物等没有算进去。还有他们收刮山西、陕西、湖北等地的金银珠宝。恐怕整个大明一半的财富都在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手里。”

朱慈烺有些惊讶的说:

“他们真的有那么多钱吗?这还没有算南方江南富庶的地方,天哪……”

“呵呵……你从小一直在京城皇宫里,你父皇一直没有钱省吃俭用,所以你是不知道大明有多少财富。一个大明国家的财富根本不是用简单的数字来衡量的,哪怕在大海的东边的扶桑他们全国的白银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欧洲的殖民者们才有了巨大的发展。”

朱慈烺点头表示同意:

“我也看过那些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英国就是掠夺全世界才会有未来的世界领先,还把世界大部分土地变成他们的。虽然后面都独立了,但是其实只是换汤不换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美国家大部分都是他们的后裔。”

“没错,他们的大航海时代已经开始,所以我们就要尽快完成统一,把周边也完全变稳定,这样我们才能赶上大航海时代。我要让大明即要占领世界大部分的殖民地,还要同步进行工业革命,成为领先世界几百年的国家!”

阅读军事基地在明末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