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太岁圣君》
太岁圣君

第二十一章 中元之约,地府放归七忠魂。

随着玄武门之变的落幕,李世民真正的登上大唐的历史舞台。李渊退居一隅,饮酒作乐,放浪形骸。

面对呼啸而来的突厥人,李世民捏着鼻子签下了渭水之盟,换取喘息之机。又从宗室挑选女子和亲吐谷浑,吐蕃,西突厥。用于缓和与周边胡人的紧张关系。

他先后灭突厥,经营西域,服吐谷浑,征高句丽,灭薛延陀,设漠北都护府和西域都护府。大唐于是威凌天下,万国来朝,铸造出汉武帝之后的另一个盛世,史称贞观,李世民也被异族尊称为“天可汗”!

佛门讲轮回,道家言阴阳生死,儒家推崇慎终追远。是故中元节便是一个很特殊的节日,其影响力不下于春节和上元节。

这一日,道教宫观举行“中元斋醮”,俗称“道场”,为民众祈福。

佛门举行盂兰盆节,即于法会上大肆操办,意为众僧自恣之日,云先亡有罪,家复绝嗣,亦无人飨祭,则于鬼趣之中受倒悬之苦。佛令于三宝田中供具奉施佛僧,祐资彼先亡,以救先亡倒悬饥饿之苦。

儒家言事鬼如事人,也会在这一天祭祀亡者,寄托哀思,算是孝的一种延伸。

民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香烛纸钱,各色供果,五谷肉食祭祀先辈亡者。

神州百姓皆以敬天法祖为信仰。百年家族,千年门阀可不是说说而已。没有传承有序的家谱和族谱,就是没有底蕴,便谓之寒门。

不变的天下,流水的世家。几千年来,世系族谱可追溯到炎黄时期。是以神州百姓自称炎黄子孙。

神州百姓虽然羡慕世系族谱完整的家族,但也不会太过尊崇。毕竟谁家祖上没有阔过?

力争上流便是炎黄子孙深植血脉的文化记忆。于是便有了陈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有了项羽“彼可取而代之”的野望。

毕竟他们祖上都有辉煌的过往,他们所做的自认为不过是追随先辈脚步,恢复先祖荣光。这便是法祖!

中元节,蜀地酆都城,鬼门关,子时。杨旷带着一干人静静的等待着。

忽然,木质的鬼门关牌楼变成了青铜门,刺耳的嘎吱声响起,高约丈余的大门徐徐打开。身着乌色万鬼朝拜袍服,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头戴平天冠的阎罗天子脚踏虚空的走了出来,对着杨旷拱手说道:“圣君,本座应约而来。”

杨旷笑着拱手说道:“天子信人,本座感佩。”

阎罗天子轻笑:“本座应劫之身是你的臣子,你与本座算是有些纠葛。你们出来吧!”

话音落下,鬼门关陆续走出来七个人,都对着杨旷躬身施礼:“拜见圣君!”

杨旷看着这些旧人,心情颇为高兴,大声说道:“辛苦诸位,可愿随本座再战一场,打出一个大大的格局?”

一位古稀老人开口说道:“圣君,大隋,亡了?”

杨林对着老人说道:“杨素,李唐代隋乃是天命,你这是在质问圣君?”

高颎连忙打圆场:“王爷言重了,圣君和越国公亦师亦友,他只是心痛我煌煌大隋就这样没了,语气生硬一点是人之常情。”

阎罗天子不理闲言碎语,问道:“本座听闻,你和孔丘结了善缘,阻了释迦摩尼的混元之路?”

杨旷点头:“是啊,儒家不愧是儒家,借机和本座结了善缘,借风使舵的手段令本座不得不接受。至于如来,竟然想渡化本座,不给祂一个报应本座不安心。”

阎罗天子拊掌轻笑:“你是料定他们算不出你的跟脚,做给道家的那几位看的哪!这方世界真的太小了,你打算如何还本座这份人情?”

杨旷摇头:“本座不能给你任何承诺,始皇帝答应百年内给这方世界注入一元玄黄气,这方世界十万年内不会形成末法。十万年后,本座定然给你一个满意的结果。”

阎罗天子心下一喜说道:“好!本座信你,不会令本座失望。那本座就将应劫之身托付与你,助你一臂之力。”

巴蜀,白帝城。一座门外熙熙攘攘,门内清幽雅致的庄园里。杨旷看着地府归来的七人,杨素,来护儿,高颎,鱼俱罗,贺若弼,宇文弼,单雄忠。心下喜悦。这些人虽然大多数都是武夫,但是对自己都算恭敬和善意。

杨素对着杨旷说道:“圣君,老夫年逾古稀,寿终正寝,为何要花心思将老夫从地府召回?”

杨旷说道:“杨老,你也看到了,本座麾下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多是武夫,能用的治世之人也就魏玄成了,奈何他贪恋人间功业,不愿随我而去。当然窦建德和薛举也算,但是他们也就一郡之才。所以本座需要你们,就像当年一样。这次我们面对的不会是宫闱争斗和边僻胡人,而是万族争雄。至于你寿元,等我们飞升之后,那将不是桎梏。”

高颎适时说道:“老臣和杨林有过交流,他只是提及大世界万族争雄,我人族势弱,圣君准备重建大隋,和万族争雄。老臣需要知道,我们对大世界了解多少?飞升人数大约是多少?”

杨旷对着高颎拱手一礼说道:“高相,你高氏对大隋忠心耿耿,本座在此立誓,高氏本座绝不相负。”

高颎哈哈大笑:“圣君言重啦!老夫当年之事,圣君不是和我讨论过了么?如今老夫衰朽之身,还能再活一世,继而一展所学,老夫需要感谢圣君厚爱。蒙圣君不弃,我高氏肝脑涂地,誓死效忠圣君。”

杨旷也是大笑:“本座有杨素,你和宇文弼,大事可成。还请高相开解宇文弼和贺若弼,当年权宜之计,算是本座亏欠他们。”

宇文弼和贺若弼从拱门走进院中凉亭,宇文弼对着杨旷拱手行礼:“圣君,你瞒得老臣好苦,老臣百思不得其解,以当时圣君睿智,怎么会以区区言论诛杀我和贺若弼。”

贺若弼也是喟叹:“当年圣君诛杀我等三人,恐怕是做给某些势力看的吧?我们后人圣君恐怕都已妥善安置,免得他们遭受大隋灭亡的牵连吧?”

杨素幽幽的说道:“圣君善于布局谋划,否则老夫当年也不会全力相助他争位。可惜玄感,是老夫疏于管教,被人所乘,害人害己!”

宇文弼跟着叹息:“是啊!玄感的确失了计较,有雄心而无才干,终为他人做嫁。”

高颎在旁边笑着说道:“二位,不需要老夫开解,就能消去对圣君的怨怼吧?”

贺若弼也是爽朗的笑着说道:“大丈夫立于人世间,委屈,误会谁没有经历过?要么解除误会,要么自己想清楚。伤春悲秋偶尔还行,要是斤斤计较,那就自找不痛快!”

杨旷看着只言片语,过去不快尽皆散去之后,也是微微点头。这些人都是有大智慧的人,对得失计算的很精准,不会自寻其辱。

(本章完)

.

阅读太岁圣君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