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太岁圣君》
太岁圣君

第七章 踏足临安,两宋才俊尽风流!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这是后世之人对南宋最深刻的认知,这一朝君臣甘愿偏安一隅,醉生梦死,也不愿提兵北伐,收复故土。

隆兴元年,宋孝宗以张浚为都督,主持北伐。

陆游上书张浚,建议早定长远之计,勿轻率出兵。张浚派大将李显忠、邵宏渊领兵出击,收复灵壁、虹县,进据符离。

因李邵不睦,宋军大败于符离,偏安之论随即甚嚣尘上。张浚上疏领罪,被贬为江淮宣抚使。

而这一年正是公元1163年。

前有岳飞北伐功败垂成,再有符离集之败,南宋一朝至此文恬武嬉,醉生梦死,彻底绝了北伐的念想。

开榷场,输岁币,北向称臣,偏安江南,纸醉金迷,苟且百年,人称弱宋!

杨广走在建康街头,看着心气大降的百姓,叹息不已!

符离集大败的阴云还未散去,茶肆酒楼都在纷讨论此事,到处骂声阵阵,贩夫走卒,商贾士子也加入骂战之中,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浚一世英名尽丧,自领罪责,被主和派赶出朝廷,贬为江淮宣抚使,次年病卒,谥忠献。

五千年神州,铸就灿烂文明,而宋朝,唯一一个享国两百余年,被称之为弱的汉人王朝,但也是文脉璀璨,物阜民丰,百业兴盛的王朝!

这一王朝因赵匡胤陈桥兵变而夺位,故二百年对武人各种限制,各种打压,是以宋朝征伐外敌,十战九败,凡获军功者皆无有好下场!

更让人啼笑皆非者,若有战败,宋室立马遣使求和,岁币,称臣,外嫁公主,各种手段齐上,倒也能迅速消弥战端!

是以将士戌边,战损极大,而国中百姓安乐祥和,生活康泰,未有一日受兵锋袭扰。

于两宋武将而言,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流血流汗亦流泪,自将此身许国,奈何人心鬼蜮,终是丹心错付也!

而对百姓来说,此千年未遇之盛世也,任你边将哭嚎,衮衮诸公蝇营狗苟,与我何干耶?

毕竟两宋轻徭薄赋,鼓励商事,百姓之富足,安逸,远超汉唐。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种盛世虽不为人所喜,但盛世就是盛世,亿兆百姓亦心血往之!

杨广想起宋朝一件旧事,道尽宋朝崇文贬武。

狄青老部下焦用押兵过青州,狄青请他喝酒。底下人说他分配不公平,报告给了韩琦。狄青求韩琦说:“焦用有军功,好男儿。”

韩琦答道:“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男儿,此岂得为好男儿耶!”韩琦当着狄青的面把焦用斩了。

天波杨府四代保宋,战死沙场的男儿不知凡几,然恩泽不过五代,便泯然众人矣!

金人围攻东京,李纲破之,随即被赶出朝廷,大宋君臣将过河拆桥做得淋漓尽致。

第二次金人围攻东京,俘二帝,掳百官而北返,铸成千古奇耻,靖康之难。

读史者观至此处,唯有一声叹息:“自作孽,不可活也!”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人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

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

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

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五十余人袭击数万人之敌营,并擒拿叛徒全身而退,其智,其勇古来难寻哉!

用后世少年人的话说就是小说都不敢这么写,这一则史实能与之相提并论者,恐怕只有大魔导师秀哥儿的昆阳之战了!

凭此事辛弃疾威震天下,受宋皇嘉许,得以入仕。

然符离集之败,致主和派掌控朝政,北伐却成空想,辛幼安辗转地方,终其一生,也不过是江山北望,暗自落泪!

拳拳报国之心,不过是壮志难酬,郁郁而终!

《美芹十论》《九议》等北伐良策空耗纸张,不亦悲夫?

后世有谚曰:武不入宋廷,文不归大明。

(本章未完,请翻页)

真真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时也!命也!

杨广继续在临安街头徜徉,一袭青衫映天色,倒也有几分士子风流,引得过往少女频频注目,他视若无睹,安步当车的自行其是!

目光所及,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衣着亮丽,各种店铺顾客往来不绝,买卖交谈声此起彼伏,有小贩推车者,挑担者沿街叫卖,时有生意成交,端的好一派众生百态。

此时临安之繁华,与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所绘之盛景也不遑多让也!

宋人虽卑武人良多,但予文人却是颇多厚遇,韩琦高呼“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男儿!”引为一朝文人之圭臬。

但有佳作问世,便是入仕之敲门砖,因诗词荫官者不知凡几。

故读书科考便让天下人趋之若鹜,此寒门士,乡野村夫上进之路也。

而以诗词投递上官,以求入仕者如过江之鲫,此终南捷径,确实成就了不少人入仕之愿也!

宽松的政治制度,为文化的兴盛提供了土壤,苏东坡一句“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引出著名的乌台诗案,时人虽称其因循旧制,抵制新法,录其前作,字斟句酌的寻衅,拘苏轼入狱,断章取义而定其罪。

后在王安石等人保全下,贬官了事,此谓之文字狱也!

但乌台诗案之根本乃苏东坡卷入新旧党争,再加他识人不明,被沈括所诓,却是活该!

而柳景庄文采绝世,却屡试不第,暮年得偿所愿,十余年宦海坎坷,不似文采风流也!

世人感念其为官且正,凡有水井处皆传柳词者。故编出奉旨填词,群伎敛尸的桥段,在茶楼酒肆,小曲,话本中传唱!

而一曲望海潮.东南形胜,写尽江南气象。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本章完)

.

阅读太岁圣君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