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风起云来》
风起云来

第二十四章 因果

第二十四章

“呜,汪汪!”

“汪汪汪。”

从院子里不停传出的狗吠预示着它此刻暴躁的心情。

“滚一边去。”

蒙雲呵斥了一声,狗吠之音立止,那站起来比他还要高的大狗呜咽着退回到了角落里。

这条大狗是蒙雲前年冬天在雪窝里捡回来的,当时小家伙才一个手臂那么大,谁成想如今却长成了这般庞然大物。

在这酷寒的草原上那么小的幼崽竟然没被冻死不得不说堪称一种奇迹了。

也不知它是怎么来到这的,当时蒙雲也是初来不久,觉得他们俩还真是有些同命相连的感觉,都被遗忘在了这。

相逢即是有缘,就决定留它做个伴,将它带回了住处收养了下来,自此这个院子里也就增添了一个成员。

只不过也不知是处于何种目地,这条大狗被他起名唤作“大将军”。

但它还真就无愧这个名头,对阵狼群也是丝毫不畏怯。

这狗长得是黑面獠牙,通体长毛,似狮似虎,四肢粗壮,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品种,体型比狼王都大。

去岁冬天行猎时他们遭遇到一个小型狼群,十几头饥肠辘辘的饿狼将巴根大叔还有他跟小五团团围住。

“大将军”异常生猛,独斗四匹饿狼而不落下风,在他们三人都是各自解决了一只后,狼王见势不可为遂返身退走,而那四匹围攻“大将军”的野狼则被它悉数咬死!

连巴根大叔都是不由赞叹它一声“神种獒犬”,据他所说,草原上的大狗都叫獒犬,能咬死狼的也不少见,可像他这只一口咬死一头的他也是闻所未闻,从未见到过,所以毫不吝啬的称它为“神种”。

只不过“大将军”不甚领情罢了,因为在草原上但凡见过血,杀过狼的獒犬都是忠勇无比,且一生只认一主!

此刻蒙雲回来这院子自然要先给“大将军”做饭去,昨日一夜未归,就在那原地宿营了,想来“大将军”也是饿的不行

两位老爷子陷入回忆后久久不能自拔,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互道衷肠,期间又喝了不少酒,一会哭一会笑的,还一直称赞自己长大了,懂事了

等两位老爷子都醉醺醺睡倒后,直接就地宿营过夜了,他也就没在折腾。

陪着娘说了一夜的话,也知道了他们此番前来寻自己回去的目地。

因为他大伯,晋阳王蒙百煜病重,恐怕没多少时日了!

昔日的白马渡主将,一昭成名,传遍天下。

等他爷爷过世后大伯蒙百煜也就顺理成章的接掌了北疆军政大权,爵位也是更进一步,裂土封王!

武将的终极目标,在正是壮年的大伯身上印证完成,虽然有爷爷余荫的关系,但也不能否认他的功绩与能力。

如今已快三十个年头过去,大伯终是走到了这一生的最后一步。

将军百战身先死,伏波惟愿裹尸还。

曾经叱咤疆场纵横辟阖的大伯如今将要老死在这床榻之上,也不知是蒙百煜的幸运,还是晋阳王的悲哀。

想来在他的心里早已经将自己当成了行尸走肉吧?

随着昔日袍泽一个接一个的先他而去,他的心也是随之破碎,只不过是剩下了一具没有感情的躯体罢了。

为了不让那么多的英魂功勋化为泡影,就这么靠着一副腐朽的残躯来守护这北疆的基业,维持这盛世的繁华!

这一夜娘亲跟他说了很多,也解释了父亲当初为何要那般对他。

五年前的那桩惨案是有人处心积虑的算计于他,或者应该说是他父亲与未来的他。

当时蒙百煜上书朝廷想要世袭罔替,而继任之人正是他的父亲,蒙万淳。

这其实不是第一次了!

在蒙雲还是幼年之时,他有两个哥哥,出自大伯一脉的两位堂兄,蒙傲与蒙立。

只不过他没什么印象了而已。

在他还未出生时蒙百煜就曾上书朝廷想让北疆承世袭制,可皇帝却是以“卿还不老,为时尚早”为由给搪塞了回来。

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过是不想让北疆世袭罔替罢了。

那会儿天下相继平定,玄雍从宣武帝开国拓土,弘治帝定鼎中原,开皇帝平定江南。

可以说他玄雍邵氏祖孙三辈儿都是明君,活该他邵家当兴,成了这天下共主,坐上那玄雍王朝的头把交椅。

蒙百煜上书的时机也是不好,正赶上开皇帝靖平江南,借着这股灭国武功,威德正盛之下毫不犹豫的就将他的请求驳回。

后来消停了没几年又与西北的大凉和高地的吐蕃摩擦不断,继而爆发大战。

他大伯又是上书朝廷,欲让他的两个犬子上阵前效力。

其实就是去闯些功劳,好于战后在顺势向皇帝提一提世袭罔替的事。

扫江南北疆没出力,你拒绝,我认了。

这回我出人又出力你在拒绝那可就是你的不仗义了。

开皇帝也是权衡良久才无奈答应,以朝廷之兵对中原作战还好些。

可与边塞打仗就不同了,无论是西北的大凉,还是高地的吐蕃皆是上马为兵,下马为民的游牧民族。

而遍观玄雍王朝,也唯有北疆骑兵可与之抗衡,谁让这北疆尽控掌着玄雍的养马地呢。

以朝廷那两处小马场一年出产不足千匹的速度,想在组建一支万人的骑军不知道要等猴年马月了。

又不是所有的马匹都能成为战马,再加上服役期限,生老病死的,一年能有个二百算好的,三百算多的。

如此一来只得召北疆参战,而且他知道不论胜败,此战过后都要给蒙百煜一个说法了。

当初给蒙百煜封王也是为之奈何,在中原大战后不久蒙老太爷就因为新伤添旧伤的一并爆发下驾鹤西去了,跟先皇弘治帝脚跟脚的相继离世。

先帝新丧未久,边塞重臣辞世。君臣同去,曾一度让玄雍王朝陷入到了阴霾之中。

开皇帝初一即位就赶上这般动荡,为了稳住朝堂,安抚北疆,平衡各方只能封王。

以北疆蒙家对玄雍王朝的贡献封王早就绰绰有余,其功先是独自扫灭河北,到中原与东出大军合兵攻洛,而后又是灭齐、灭鲁。

也就是当时的军需资源跟不上,不然都能一路打过江南去,那样也就没他开皇帝什么事了。

回军后北拒鲜卑王庭,西抗突厥沙坨,镇守玄雍整个北境大门,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个不够封王?

可账在皇帝那却不能这么算,你要多少赏赐都行,要什么官位也都可以,就是这异姓王万万封不得。

那么多的功勋大臣,给你封了就得给别人封,而且谁高谁低也是个事。

给你封不给别人封那是在逼别人造反,朝廷不公不反才怪。

给你封低了你也不干,到时你也造反,所以对于封王这事,历朝历代都是慎之又慎。

但谁让开皇帝赶上了呢?

如此关头也唯有封王可平息满朝文武的不安,边疆属地的动荡。

可你如今想要世袭罔替那皇帝自然是不干,不过不干也不行啊,这西北战事还得靠北疆出力不是?

如此,一桩围绕着北疆世袭罔替的阴谋也是就此拉开帷幕。

开皇帝既想让北疆出兵抗凉,又不想继续给他封王,所以只能将他们的希望扼杀在摇篮中。

釜底抽薪!

以绝后患!

蒙雲的两位堂兄相继战死在积石山口,虽然事后皇帝各种安抚,各种追封,可那又有什么用?

自此蒙百煜也是对玄雍邵氏心灰意冷,他知道这定然是皇室的阴谋诡计,可他却没有证据,即使有证据还能质问皇帝不成?

除非是造反,可对他蒙百煜,甚至整个蒙家来说那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不能让这北疆晋地再遭战乱荼苦。

这一方净土是几代人,用无数鲜血泼洒换来的丰衣足食,所以不能再启乱世!

直到五年前,蒙百煜又一次上书朝廷世袭罔替的事,才有了接下来蒙雲流浪的那一幕。

如今他可是蒙家的独苗,所以万不能让他也折在了摇篮之中。

他爹当时那么骂他,一来确实是气急了,看着不过是十几条人命的小事,但那得分地方。

在北疆地界上,每一寸土地每一条人命都是万千忠魂守护的对象。

所以谋划此计之人用心险恶,其心当诛!

如果蒙雲对这十几条人命满不在乎,那将来他该怎么面对那些人的子孙后代?

北疆镇军几十万英烈又将如何看待他这个接班人?

届时民心不服,军心不服,朝廷正可名正言顺的免了你这的爵位,收了你的权柄。

但他又不能明说,所谓隔墙有耳,这王府大院内必然有皇室的眼线。

若是私下训斥无颜面对北疆父老,更无法给死难的民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当面喝骂就只能捡难听的说,一来可让有心之人转诉于皇帝,二来也能给万千百姓一个说法。

过后也不能说,因为他首先要让蒙雲自己去领悟,去感同身受。

其次则是不想让他过早的接触这些东西,也是对他的一种保护,一个纨绔子的形象更符合皇家的要求。

但你身为我蒙万淳的儿子,北疆蒙家的嫡长子,可以无知,但不能不知民间疾苦。

可以无能,但绝不能被人当白痴一样利用!

阅读风起云来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