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隋末乱世》
隋末乱世

338刘武周

老伙长听完,不由肃然起敬。没有想到这个年青的菜鸟新兵不但是七品御林银甲带刀侍卫的儿子,更没想到这般年纪,居然已经是从破军讲武堂所结业的青年军官。他可知道,殿下对于那破军讲武堂十分看重,军中传言,凡是能得到破军讲武堂进修过的军官们,都属于军中最被看好的精英,一结业后都会获得更多的赏识。

可他却没想到。这年青的小伙子身上却没半点傲气,连对自己这个老头子也这么客气。老伙长伸出粗糙的大手拍了拍小伙的肩膀,笑道,“你放心,我会帮你隐瞒你的身份的。好好干。你可是前途无亮。这次殿下调王元帅入河东,虽然只调了五千兵马。可是听说殿下对于河东之事无比重视,王元帅出京前,可是被韩王殿下召到宫中足足相谈了一天。这次入河东,只要好好表现,到时肯定能比在其它地方获得更多的军功。到时在河东呆个两三年,平定河东的话,只怕到时你说不定能升到和令尊一样的级别呢。”www.medabc.com.cn 江南文学网

小伙子笑了笑,露出那整齐的牙齿,望向远处的目光中更是充满了建功立业的渴望与自信。就在数天前,韩成将镇守军都关的老将王仁恭召回了北京城。随后与王仁恭详细的交谈了一整天,随后韩成立即下令,授王仁恭为西征行营行军总管,任命长孙无忌为长军长史,楚星为行军副总管,张锦为行军司马,李恭为行军先锋,并立即率五千轻骑翻越太行山,出飞狐陉,入河东,讨伐弑君谋逆之臣李渊父子。

韩成最初的计划原本是想要亲率大军入河东,趁着眼下李家正四下危急之时,先一步将其灭掉。不过如今辽东军已经在江都、山东、河北三处战场开战。更兼河北缺粮严重,虽然他已经想出了一个个筹粮的办法,但是短期之内依然是无法完全解决。要是调大军入河东,这沉重的后勤补给问题,将很难解决。

而且现在正是冬季,马上就是雨雪天气,面对高高的太行山脉,就是有粮,可是翻越太行山脉,给一支征西大军进行补给也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前前后后的原因,让韩成不得不暂时调整了对河东的战略。停止了大军团对河东的全面战事,改而先派出在马邑曾任太守,十分熟悉河东的王仁恭率一支轻骑前往河东,让其先一步开辟河东战场。等到来年春天之后,粮食问题解决,河北山东的局势也更趋缓和之后,再调大军入河东。

飞狐陉,也称飞狐口。该陉位于今河北省涞源县北和蔚县之南。两崖峭立,一线微通,蜿蜓百余华里。古人云:踞飞狐,扼吭拊背,进逼幽、燕。最胜之地也。此时在这狭窄的通道之中,五千骑兵皆下马慢行,整个队伍被拉成了一条长长的银黑长龙。

“坏小子们,都给我闭嘴吧,这点冷就受不了了,那你们趁早回转北京城,回家喝娘奶去吧。老子的征西行营可不是去河东逛窑子找窑姐去的,老子的征西行营可是要去找那弑君者李渊父子的晦气,建功立业的。是个爷们的,就给老子打起精神来。谁再叫老子直接将他扒光了扔到冰窟窿里去!”

王仁恭骑在马上。站立在路旁的一处小高坡之上,漫天的雨雪让他的身上同样积起了一层白白的霜甲,就连那白花花的胡须也都被雪水给冰冻了起来。他瞪起眼睛大声对着那些叫冷的士卒们就是一阵笑骂。

“都给老子跑起来跑起来就热乎了,等到了棱堡,那里早准备好了烤的金黄的肥羊和美味的烈酒!老子到时放你们一天假休养,等洗过一个滚烫的热水澡,只要你有钱,你还可以找两个白腻腻的娘们爽去。”

“哦!”萎靡不振的士兵们瞬间恢复了几分精神呵着白烟嚷嚷。热乎乎的房子软绵绵的女人想想就让大伙留口水。飞狐陉不同于其它太行陉,其它的陉道大多是一陉只通两地。但飞狐陉却是连接多地,飞狐陉起于河北涞源,经上庄、岔道、北口至河东蔚县。是历史上燕赵通胡的要道。也是北上突厥、辽东,西到河东、关陇、河西,南下河南、江淮的重要关陉。这条通道不但是条兵家要道。更是历年来南北商贩们的必经之地。

飞狐陉南来北往的客商和运输货物的骡帮成群结队,商人驴驮骡运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络绎不绝,昼夜不停地往来穿行于飞狐古道之间。这些骡帮北上时,驮着运来了江南的丝绸、茶叶,河北地区的日用百货、中原的小土布,涞源等地的红枣、柿子、核桃等。

过了飞狐古道之后,至涿郡,有的沿途卸货,即为终点;有的越过涿郡,直达雁门马邑。或继续越过大沙漠,走向突厥草原。转身南下时,运走了草原和塞外的毛皮、肉、奶制品、杂粮、老酒以及马邑雁门的麻绳、药材、小米、窗花、沙锅、大瓮等,越过飞狐古道,走向河北平原,走向涿郡河间渤海沿着运河走向江淮岭南,通往江汉荆州的码头。

飞狐古道的北口,成为南北物资的集散地,人们称它为北口旱码头,久而久之,这里集市繁荣,渐渐形成了一座城镇。过去朝廷也在此设衙门征锐,不过却没有筑城。辽东军南下之后,立即抢占控制了飞狐陉。

从涞源向东北登上山梁,辽东军在这个致高点上修筑了一座棱堡,驻有一千兵马。堡处于涞源盆地与壶流河河谷的分水岭。沿路向北的翠屏山中有一条大裂谷,又称飞狐峡谷。翠屏山大裂谷北边即是北口集市,翠屏山象墙一样在这里挡住去路,扼守飞狐陉北口的古飞狐关就在这里,但关城早些年已经失修,只在附近留下一座敌台。

驻守飞狐陉的老将军楚忠驻守太行山飞狐、蒲阴陉、井陉三陉,他到后立即在北山上修建了棱堡,又在山下的峡谷北口修建了一座十分坚固的关城飞狐关,另外又在不远处的北口集市位置修建起了一座北口城。

王仁恭五千兵马入河东,顺着前面的通道一直往西,这北口就是入河东前的最后一道关口。当过了最前沿的棱堡,就将是河东的地盘,最西面的就是雁门郡的灵丘城。风雪漫天,北风呼号,一线黑点在这银装素裹的世界中份外显眼,渐渐接近了北口飞狐关城。

望着远处高高耸立的新城飞狐关,王仁恭也不由的感觉心中复杂。一年前他从河东马邑南下东都洛阳朝集,那时也是这个时候,却不曾想,那一离去,自己的人生居然会发生这么巨大的变化。他从一名贬落的马邑太守,一下子莫名的就成了谋逆之臣韩成的附逆,洛水河边不得不随着远走辽东。

原本他以为,这也许是老天和自己开的最大一个玩笑。自己堂堂大隋名将,朝廷重臣,先是因自己的亲戚和杨玄感的叛乱扯上关系,而莫名被贬为偏僻的马邑太守。还没有过一年,东都城外,却又莫名的和被宣为谋逆之臣的韩成扯上,再次被迫远走他乡。原本以为,这生就这般完了,就要这般的老死他乡,身死异国。

可谁曾想,时移世易,这天就这么的变了。短短的一年时间,马邑雁门就被突厥人侵入,皇帝被围雁门。随后更是一连串的变化,皇帝死了,大隋乱了,天下七分了。原本以为自己再也无法翻身,却从不料,昔日的叛军乱党,如今却成了天下最强的一股势力,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他这个老头子,也一夜之间再次翻身,成为了辽东军的正三品实职领兵大将。先前镇守军都关,更兼为参谋本部幕僚次长,又兼破军讲武堂副山正。

这次韩成一纸军令召他回京,临阵授命他为征西行营总管,命其领军伐唐。虽然兵马不多,可这份信任却让他感觉万分激动。再次统军出征,那份久违的激情让他心中激荡不能自已。望着连绵太行群山,王仁恭心中起伏,这次入河东,一定要让所有人知道,自己当初身为大隋名将,又岂是浪得虚名。此番入河东,自己更要证明宝刀未老。

一阵北风吹过,他不由的想起了诗经中的一句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北风夹着雨雪一阵紧似一阵,那如骨附随的寒风,穿过一道道的缝隙,无孔不入。这样的天气,家家闭户,户户关窗,全都可在屋中不出,一家围着火炉烤火取暖。

刘武周是马邑地方巨富豪强大家,资财千万,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北风他倒并不畏惧。身上披着珍贵华美的白色貂皮大裘,屋内也升起了白银炭火盘,手中再捧着个小铜暖手炉,再冷的天气,他也依然能感受到如春天般的温暖。

不过此时的刘武周却扔下了暖和的手炉,离开了温暖的屋舍,就连那华丽的白貂皮大衣也都没有穿在身上。刘武周站在庭院之中,凝神着面前的那颗有着一人怀抱粗的老柏树,静静出神。

他站在这里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那绸缎衣袍之上已经积起了一层厚厚的雪,可是他却仿佛没有感觉到一般。呼呼的北风吹过,可那松柏却并没有多少晃动。漫天的雨雪落下,却依然压不跨那青青的松柏。这寒冬之季,百叶凋零,树叶枯落。可这松柏,却依然青青如翠,一如往昔。

刘武周的心神繁乱无比,刘家乃是马邑地方富豪,祖上本是河北河间郡人,后来迁入马邑。他年轻时骁勇善射,喜结交豪侠,后离家前往洛阳,投奔大将军杨义臣。大业年间,天子杨广三次进攻高句丽,他应募东征,因军功被提拔为建节校尉。东征师还,刘武周返归马邑,担任鹰扬府越骑校尉,为大将王仁恭麾下。

他本得王仁恭欣赏。兼之家族又是马邑大族,在马邑也很有威势。可奈何,太守王仁恭与郡丞李靖二人入东都朝集,却莫名的和叛臣韩成给沾上了,最后逃亡辽东。没多久唐国公子李世民为马邑太守,李世民入主马邑,不务政事,却一意备军练武。

他原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可谁曾想,那李世民却调来自己的心腹入鹰扬府。还编练乡军。一味只是重用其心腹之人,反之他们这些原将领却大都被其弄走。自己也是因为家族势力,才得以保留住职位,可地位却一落千丈。

其后他随军与李世民往太原朝见天子杨广,后又随军北上,却在神武城与突厥大战。那一场苦战,比之当年在辽东之地还要凶险万分。那一战,他身中数箭重伤几乎战死。后来得骁果军所部救援。撤离之时,李世民却命他留下带着伤兵往山中逃亡。在那一刻,他心中万分愤怒,一种被抛弃的感觉让他对李世民充满了怨恨。

在山中一百多天的生死逃亡,他也不记得自己是怎么活下来的。太原之围解后,他回到马邑,李世民与其心腹人人升官发财。可他这个差点战死的校尉。却没得到任何嘉奖赏赐。李世民再一次带着兵马回太原,自已却依然被留在了马邑。

杨广死了,天下乱了,世道变了。怎么也没想到,强大的大隋,居然一下子有了好几个个皇帝,还有了那么多的反王。他更没有想到,李家居然成了弑君者。他就是那么呆呆的站着,神驰遐想。良久无言。他离太原虽然远,可是他知道消息要比很多人都要早。可有时知道的越多,心里也就越烦恼。他已经知道,这天下的七个皇帝,如今杨家的其余四位皇帝都已经宣告李渊父子为弑君之臣,纷纷檄告天下,要起兵伐逆。

李家弑君不弑君他并不在意,他也不是什么真正的忠君之臣。他所纷乱如麻的是,李家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自己要何去何从?按他的估算。李家如今面对的纷争,并没有多少胜算。特别是李家不但得罪了皇族杨氏。更是狠狠的得罪了河北的韩成。这可是一个让人无法忽略的存在,特别是自己现在所在的马邑,和河北韩成的领地其实并没有多远。

翻过太行山飞狐陉,就只隔了一个雁门,兵马数日可至。如今马邑雁门兵马尽在太原,马邑城中兵马不过千余,如果韩成真要打过来了,他将怎么办?难道要让他去给李家陪葬、垫背?可是这凭什么,李家荣光之时,自己什么好处也没有得到。如今他们倒霉之时,自己却又凭什么要帮他们。

一想到当初李世民在马邑的种种,他心中就不由的一阵恼怒。想到这里他又是望向松柏雨雪,轻轻叹息一声,站了起来,回头望过去,见到玲珑关切的眼眸。玲珑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小妾,原本是醉红楼中的一名清倌人,听说原本是高句丽的王室之女。因高句丽亡国,被人贩子贩到了中原,最后流落红尘。一次无意的偶遇,让刘武周彻底的被迷上了。

这女子不但美丽无比,娇艳无双,更兼得善解人意,见多识广,总有一种其它庸脂俗粉所没有的大气与聪慧。不论琴棋书画,还是偶尔谈谈天下时事,她居然都能表现不凡。这样的女子,他又怎么容忍她流落红尘,最后花了千金将玲珑从醉红楼赎身,收为妾侍。

玲珑不知在他身后凝望了多久,她知道刘武周此刻心情多半不平静,可她没有上前安慰。有时候,就算再亲密的人。也不需要太多地密语,反而需要那么适当的距离。“珑儿,你什么时候来的?”刘武周问。

玲珑的微笑让有些阴冷的空气中有了几分开朗,“来了没有多久,我知道你是在为眼下的时局所忧虑,你最近比较烦心。所以让你静一下。你若是心情好些,鹰扬府的几位大人都在前厅等你,说有些事要商量一下。”

回到屋中,在玲珑的服侍之下,刘武周重又换了套衣服才到了大厅,厅中已经早坐了七八人。这些都是刘武周在鹰扬府的心腹部下,还有些是刘家中与他最亲近的兄弟。“李渊现在在做什么?”“剿匪,安抚民众,好像听说那个刘文静前些日子刚出塞外去了,据打探到的消息,好像是去联结突厥人借兵。”“那李世民呢?”“他好像是在专心地招兵、练兵。”

这两个家伙,怎么好死不死呢,要是他们也突然死掉了就好了。刘武周皱着眉坐在厅中,眉头紧锁。他身边坐着几个手下,皆是心腹。左手那人脸色黝黑,身材魁梧,如同猛兽一般,右手那人长地斯文,一表人才。站着地卫士彪悍非常,神色恭谨。对面坐着那人,文人打扮,刘武周对他倒是态度恭敬。

刘武周环望身边众人,心中却有些感慨。这些日子他左思右想,还是不甘心最后陪着李家一起落水。眼看着天下各地,人人皆反,强者称帝,次者称王。就算再势弱一,那些各地的太守将军、山寨盗匪首领们也是纷纷称公称霸,这不由的让他渐渐心动。

阅读隋末乱世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