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荆楚绮丽男》
荆楚绮丽男

第七章 国殇(3)

五月五日的汩罗江。

渔夫撒下第五网,嘴里咕噜咕噜地叹气,前面几网一条鱼也没捞着,白白费了许多力气。真是一个糟糕的天气:

层层铅云像一堵摇摇欲坠的墙,重重地压向江面,空气被浓云挤压得凝固起来,汩罗江已喘不过气,掀起了排排浊浪,抛向半空,仿佛要在三维空间里,打出一个四维的缺口。

莺飞草长的初夏季节,出现这样的极端天气真是少见。

他小心翼翼地收网,网内除了几根水草什么都没有。

渔夫失望地跌坐在船头。一家老小,就指望着打来的鱼换大米,一天无收获,一家老小就得挨饿。

人都逃走了,难道鱼也逃走了?

他看了看水面又看了看天,暴风雨就要来了,他决定收网回家。

那是什么?

渔夫的目光触到远方高坡上,有一个小红点在移动,他好奇心大发,奋力向高坡的目标划去。

红点放大成一个人。

一个面容枯槁的老人。高冠切云,博带临风,红衣袭身,一头白发散乱地披在肩头,宽大的衣袖如一面战旗,被劲风吹得猎猎声。

老者怀中抱着地块石堆,面对浊浪涛涛的江水,呼天抢地:

“皇天后士啊,你分不出这世道的清浊。竟以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馋人高涨而贤士无名。”

这一番抱怨,说到了一个王朝将倾时的突出的现象之一:分不清人才与蠢才。

人才是把握方向的,而蠢才只会挖坑。

“难道让我送往迎来低眉顺眼而抛弃诚恳朴实的本性?难道要我随波逐流贪图荣华富贵安逸而抛弃直言不讳、廉洁正直的纯真。

不。

我宁可如千里马昂首阔步,也不会象野鸭子般追随世俗,我宁可与天鹅齐飞,也不会与鸡鸭争食,我宁愿学彭咸跳江自沉,也不让高尚的情操受到玷污。”

要是宋玉听到此番最后的留言,才会明白,他终其一生,都无法向先生学习。

作为楚国最古老的贵族家庭中的一员,屈原早年所受的是西周贵族教育。他在创作《橘颂》时,以“独立不迁”、“秉德无私”歌颂家乡的这种树木,表达了知识分子两千年来所尊崇的完美人格。

屈原思考的已不再是温饱层面的问题,这是一知识分子活着的终极信仰问题,而宋玉还挣扎在要吃饱饭的阶段,所以一方面不得不与登徒之类同处一室。

学得文与舞,售与帝王家,这是春秋与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他们像一株藤蔓,认定只有依靠万人之上的王,才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无论时屈原还是宋玉,都无一例外地寻找一株藤蔓攀沿的大树。

屈原追求美政的理想,图强国力,富足民生,当他的改革措施遭到楚国保守贵族的抵制和陷害时,楚怀王并没有把天平的称砣放上信任的法码,而对他产生了猜忌。在秦国派出张仪实施反间计后,成功地让屈原走下权力中心。

这些精心动魄的国与国之间的争斗,宋玉并没有经历过,而他只经历了张仪留下的间谍机构----琉璃公子的村庄,并在那里死里逃生,初次尝到秦国险恶和野心。

所以在大国的宏大叙事中,任何一个人都是尘埃,微不足道。

“天啊,你为什么在颤抖?百姓们为什么在惶惶逃离?我的京都,是你在哭泣吗?

尸体,树上挂满了尸体,我的同胞啊,你们无辜地死了,火,我看见了火,烧得天空都成了血红。

烟,好浓的烟,你让我看不清我的京都。

九年了,哪天我不在想你?

登上高处看见地平线上的黑点,我骗自己,看哪,那不就是我的家吗,它好好的在哪儿,它是那么的安祥而美丽。

但是今天,你成为了别的人国土,你真的成为了把灰烬?鸟飞返故里,狐死必首丘,可我的家没了。”

吸引他的那块磁石丢了,从此你的家是一座陌生的城,你的邻居都是外来的客,他们讲着你听不懂的话,吃着麦子做的食物,并且以你的头颅作为战利品,成为完成阶层上升的唯一途径。

这是一种因地理位置和历史造成的一种畸形的进升制度。

阅读荆楚绮丽男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