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启蒙大宋》
启蒙大宋

第190章 以身明志

徐硁和燕肃慢慢转动大宋教育这只巨舟船帆的时候,一行队伍急匆匆的冲入扬州城。

范仲淹原本以范雍身体不适为由暂停了职务,范雍虽然被变相软禁,但他心中还期望着京城能给他主持公道,毕竟徐硁这种人物上不得台面,朝廷肯定会保他,可是今天来的这波人是彻底断送了范雍的希望。

范雍对扬州没有丝毫的眷恋,或许还有不少怨恨,他收拾收拾身边的物品带上几个仆人就坐车北上,好像一个普通员外的出行一般,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要是扬州百姓知道范雍就这样走了,恐怕不会让他走的这么舒坦,少不了谩骂和污秽的问候。

虽然同朝为官,范仲淹不管是师兄,或者是应天书院的院长,都是王尧臣的长者,更何况范仲淹几天前才平息了扬州民众示威,王尧臣这个新任的扬州知州恭敬听着范仲淹讲述扬州近况。

“伯庸,你来的正是时候,淮西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扬州刚经历一次波折尚未平稳,扬州有粮却无法调运,范某现在心急如焚,扬州就交给你了,范某即刻就押运六十万石粮食前去赈灾。”

王尧臣站直身子然后深鞠一躬,“范师放心,学生一定会尽心尽力保扬州安全。淮西百姓因为旱灾聚众为盗也是迫不得已,希望范师能够从轻处罚他们。”www.lawace.cn 盘古小说网

王尧臣之前是光州知州,光州旱灾也很严重,只是光州人少地多,加之他抚恤及时没有出大的乱子,有这样的政绩,他才被从光州调至扬州。

范仲淹走到门口的时候停了一下,回头对王尧臣说道,“扬州徐硁是范某弟子,范某就徇私一次,这人性格跳脱不守规矩,有时做事不得章法,却能屡出奇谋破局,此子更是有一颗菩萨心肠,只是需要不断打磨,伯庸,他要是有什么出格之举,请伯庸将他提来问问,严加管束。”

王尧臣也愣一下,随即笑着说道,“徐定远嘛,这师弟也是应天书院的才子,学生岂会不知,范师放心,这个师弟我也早就想见见了。”

当徐硁抵达扬州邵伯湖的时候,范仲淹一刻钟之前已经乘船带着第一批粮食离开了,身前不断有船只向北起航,身后则是一车一车的粮食从扬州新码头那里运过去,扬州段运河在整修,只有把粮食送到邵伯湖才能从水路送到淮西各地。

徐硁虽然定下了教育改革的基调,但是一些细节上需要商讨,后续的时间都在讨论制定未来的教学实施纲领,毕竟这是开天辟地的事情,计划做得越细越不会出差错,教学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需要在座的所有教师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所以需照顾到方方面面,两天的会议记录就写了近百页纸。

徐硁被刘几唤了出来,他刚好也透透气舒服的伸了一个懒腰,刘几笑嘻嘻的说道,“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徐硁转动了脖子,“卖关子,不说我可进去了。”徐硁说完抬腿就要走。

刘几一把拉过徐硁,“呦呦,我的财神爷,范知州现在已经不是扬州的知州了,已经调任陕州知州,上午已经离开扬州了。范司谏半个时辰前...”

徐硁这才停住脚步,他“嚯”的一下拿住刘几的手腕,“这老小子跑的真快,给扬州弄出这么大一个窟窿就想一走了之,那只能你这个判官受点罪了。”徐硁一捏刘几的手腕,刘几嗷嗷的叫了起来。

“停,停…范司谏也一个时辰前离开扬州,他命我到码头取粮食运往北边,我这不是办完事过来和你说一声么。”

徐硁一听范仲淹走了,他立马放了刘几,“怎么回事,他怎么说走就走?”

刘几揉着手腕,“淮西灾情紧急,要是落雪了还得不到救济,必然会起大乱子,而且王知州已经到任,范司谏没有理由…...哎,还没说完哪。”

徐硁早就急忙跑到马厩旁,牵出一匹快马就向北边飞驰。

可是还是晚了一步,徐硁望着眼前大大小小的船只变成一个个模糊的黑点,师徒二人好不容易见个面,徐硁本想好好孝敬一番,可没有聊上几句怎么又走了,大宋缺了你不行么?能不能给自己休息一下。

“安石贤弟。”

徐硁这才发现身边多了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男子,而且身边的随从不少,“兄台,咱们认识?”他说完便翻身上马,拉转马头准备离开。

“哈哈哈,建中(赵鲔的字)说应天书院出了一个班定远,我还不信,现在看来安石这骑术果然了得,在下应天王尧臣。”王尧臣对徐硁颇为满意,从徐硁来到邵伯湖码头,王尧臣刚好也在码头处理事务,他在一边观察徐硁。

王尧臣,天圣五年的状元,应天书院的天骄人物,徐硁如何不知。

扬州知州也姓王,徐硁一下子明白过来,他赶紧又翻身下马,“徐硁见过王知州。”

王尧臣走过来拍了拍徐硁身前的健马,“河曲马,年初建中也送了一匹给我,但王某不善照顾马匹,想寄养在师弟家如何?”

徐硁一时摸不清王尧臣想干什么,只好点头答应。

王尧臣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也不多说,他还有更多事情等着处理,与徐硁打过招呼就走了。

仆人给房内添置了几盏油灯便退了出去,房间内每个人都紧锁眉头,徐研不停的踱着步子,燕肃端起茶盏慢慢的品茶,张纶气愤的表情则是一点都没有掖着,五个女眷则在内室,虽然看不见她们的表情,但是里面座椅的吱吱声已经表明的很清楚。

徐硁知道自己的决定过于冒险,但是现在是非常时期,他必须做出牺牲。

怪不得范雍被调离,原来是王立参了范雍一本,徐硁一个月之前将范雍在扬州的作为告诉王立,王立很怕自己被范雍诬告,所以先下手为强,网罗证据拿下范雍。

王立当然也没有忘记徐硁的好,他知道徐硁是国子学的学生,他便在赵祯面前多次吹风,徐硁是如何如何人才,若是此人不能参加科举,大宋将损失一位宰执,赵祯耳根子软便调阅徐硁当年的考卷,几位宰执评阅后发现有不少可取之处,吕夷简,晏殊,夏竦能说徐硁的坏话吗?赵祯便给徐硁特赦参加明年的春闱。

“四郎,真的不再考虑考虑?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徐研就差一点就要贴着徐硁的面了,大宋读书人一辈子的心愿就是中进士,他为了分担家庭负担不得不放弃,现在机会摆在自己四弟眼前,只要徐硁进入殿试,中进士是十拿十稳,他可不希望徐硁错过。他见徐硁没有反应便黯然退回座位。

张纶最大的愿望也是希望这个外孙能金榜题名,他很了解这个外孙的脾气,但是他还是生气呀,他站起身子抛下一句话就走了,“老夫回泰州,眼不见为净。”头都不转气呼呼的走了。

内间的张三娘赶紧冲了出来,她向徐硁喝到,“逆子,为娘没有你这个逆子。”说完向外追张纶去了,大半夜哪能让他回泰州。

徐硁面色惨白,他知道自己这件事给家人的打击,“二哥,我和燕公实施的教育改革才刚起步,我们表明了我们不是为科举,我们是为了民生,若是这时我去考科举,那我看这教育也不必改了,咱们还是将学校都裁了吧。”

徐研又被气得站了起来,指着徐硁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他踹了一脚椅子,转头就走,内间的两位嫂子也赶紧跟了出去。

燕肃将茶盏放下,叹了一口气,“四郎,教育改革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你这样做虽然给大家都树立了信心,可是这未免有些着急了,这些孩子还小,老夫不知道还能活几天,这学校以后还需要你来照拂,有一个进士的身份总是好的。”

(本章完)

.

阅读启蒙大宋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