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刘氏天下汉家郎》
刘氏天下汉家郎

第二十二章 兵仙出山

田荣造反时,刘邦正在南郑王宫饮酒解愁,这地方实在没有咸阳过得舒服。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入定关中,打败项羽呢。

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

此时,刑场上处决人犯,人头滚滚惨不忍睹。同案的十三人都已处斩,最后一个壮士举目仰视,看到滕公夏侯婴,大喊:

“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杀掉壮士?”

夏侯婴忽然听到惊天一喊,吓了一大跳,这人临死前还喊的这么不同凡响,又看他相貌威武,尽显英雄豪杰的气概。

那个谁?给我放了他。

夏侯婴不是一般人,他是汉王刘邦的亲密战友兼司机,说话很有份量。他打了招呼放人,汉兵自然遵从,此人死里逃生。

被夏侯婴从刑场拉出来的人,就是鼎鼎大名的韩信。

韩信,淮阴人,平民一枚,志向远大,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没人推选他做官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日子过得窘迫,只能经常抱着宝剑,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很多人都厌恶他。

抱着宝剑吃闲饭,会不会一言不合就要刺杀,多少有点强迫的味道。别人应该厌恶他,但不能否定他的雄心壮志。

现实的窘迫,磨灭不了韩信对未来的信心。

韩信的母亲死后,家里穷的叮当响,没钱办丧事。然而他却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便于以后发达了,有地方让人祭祀。

落魄,也不能磨灭韩信的志向,孝总不会是错的。

可以说,韩信是一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有志青年。

当然,志向不能当饭吃。

韩信为了不饿倒在街头,坚强地活下去,熬到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刻,只能厚着脸皮,忍受人家的冷嘲热讽,到处去蹭饭。

韩信的朋友,自然是蹭饭的首选。

南昌街有位亭长,很欣赏韩信,经常和他喝酒聊天,称兄道弟。韩信开心地到亭长家蹭饭,脸皮非常厚,竟然蹭了几个月,情况不妙,也不管人家脸色是否涨成猪肝色,自己吃饱就行。

亭长有苦难言,男人要面子,不好说。

但亭长妻子不乐意,没见过这么无耻的人,蹭饭不要脸,蹭饭几个月,又不交伙食费,我不要他来蹭饭,我想个办法。

有一个好办法,干脆这样,我们一大早做好饭,就在床上把饭吃掉。到开饭时,韩信来蹭饭,不好意思,没有他的饭。

这个办法,弄得韩信灰头土脸。

韩信是聪明人,没吃到饭,自然明白他们用意,你们一家人不讲义气,就吃点饭,还耍名堂。一怒之下,就和亭长绝交。

真可谓斗米养恩,石米养仇。

韩信心高气傲,不懂人情世故,人家给你吃是恩情,不给你吃是应该,人家又不是开慈善机构的,凭什么一直让你蹭饭。

你还发脾气,绝交,不应该呀。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韩信没有其他谋生的手段,在亭长家蹭不到饭,饿的发慌的他,只能另寻他处蹭饭吃。

想蹭饭吃,也不容易。

韩信饿的慌,到处又蹭不到饭,就到城外钓鱼吃。韩信在城外钓鱼时,饿的奄奄一息,旁边有老大娘在漂洗棉絮。

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鱼儿也不上钩。

有一位老大娘看见韩信饿的晕晕沉沉,心想这小伙子虽然不务正业,看起来也可怜兮兮的,反正我老人家多吃一点、少吃一点也无所谓,就拿出自己的饭分给韩信吃。不要急,慢慢吃。

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

现在的世道,这样的好人真是少见。

韩信很高兴,这位大娘真是好人,太感谢了,于是一边吃饭,一边感谢大娘:“我以后一定要重重报答您老人家。”

韩信抱有感恩之心,老大娘却不乐意。

大娘非常生气,你这小伙子有手有脚,却不能养活自己,还大言不惭,以后重重报答我。说句伤你自尊的话,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你先养活自己吧,我难道还希望你来报答吗?

很明显,老大娘并不看好韩信。

大娘的批评,并没有使韩信放弃梦想。

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

韩信不想做没有梦想的咸鱼,为了梦想能够实现,继续蹭饭吃,这是维持生计的手段。要想活命,脸就是拿来丢的。

落魄之时,总有人落井下石。

淮阴有个屠户看不惯韩信,这人总是死皮烂脸蹭饭吃,简直丢男人们的脸,就跑来侮辱韩信。你韩信是个没用的人,虽然看起来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

你这没用的家伙,我鄙视你。

韩信看了屠夫一眼,无动于衷。

鄙视我的人那么多,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请让开,不要耽误我蹭饭吃。

韩信视若无睹,惹得屠户怒气冲冲。

屠户看到韩信麻木不仁,变本加厉,韩信你要不怕死,就拿你的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我就放过你。

屠户不可一世,要求韩信只能二选一。

遇到这种突发情况,一般的人肯定忍不住,你的要求我照办,立即动手,用剑就刺,管不了那么多,先刺了再说。

但是,韩信不是一般的人。

他胸怀大志,不想跟小人物计较,不想因为小人物触犯严酷的秦法。刺杀屠户,解气,但是犯法,不值得,他仔细打量了屠户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钻了过去。

韩信的行为,匪夷所思,让人无法接受。

韩信从此出名了,是坏事传千里的那种。

满街的人看韩信当众承受“胯下之辱”,都笑话韩信无能。这人真是个孬种,胆小怕事,没什么本事,活着真是耻辱。

韩信能忍受耻辱,真的是耻辱吗?

答案是否定的,他是真正牛逼的人物。

韩信一直忍受别人异样的眼光,坚强地活着。我有远大的抱负,我在等待机会。就算所有人不理解,我都不会放弃梦想。

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渡过淮河北上,韩信带着宝剑投奔项梁,适合我的时代到了,我的机会来了,一定要出人头地。

韩信眼光不错,第一时间直接找到厉害的老板。

可现实狠狠打了韩信的脸,就算你是千里马,也得有伯乐赏识吧。没人知道你的才华,也是默默无闻的命,一边歇着去。

在项梁手下,韩信没有机会。

项梁战死后,韩信又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做执戟郎中,随侍左右。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以求重用,项羽总是不予采纳。

韩信你小子没什么骨气,当众钻人家胯下,也看不出有啥特殊才能。如果我采纳你的建议,会被天下人耻笑,安心站岗去。

在项羽手下,韩信也没有机会。

韩信默默无闻地跟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项羽,从巨鹿之战、新安屠俘,到咸阳烧杀抢掠。看到项羽刀下的亡灵,韩信火热的心渐渐冷却。

项羽,你不是一个好主公。你不仅喜欢违背天道屠杀无辜、与天下人为敌,更重要的是,你竟然不赏识我。虽然你的战斗力天下第一,也不过是匹夫之勇。跟着你,肯定没什么出息。

听说汉王刘邦知人善用,我去试试。

就在汉王刘邦入蜀,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韩信终于作出最重要的一次抉择:

跟着汉王走,跟刘邦打天下去。

跟着刘邦,韩信也是前途不佳。

你没好名声,没光辉业绩,也不想脚踏实地从基层干起,跑到人家那里,直接提要求,想当高管,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了。

韩信郁郁不得志,只能借酒消愁。

愁没消成,却因醉酒闹事触犯军法,判处斩刑,同伙十三人都被杀了,轮到韩信,他抬头仰视,就出现了刑场上的一幕。

夏侯婴,就是韩信第一个伯乐。

夏侯婴和韩信交谈心得,觉得他谈吐不凡,很欣赏他,把这事报告了汉王。老大,我给你找了一个厉害人才,你看着用吧。

夏侯婴推荐人才,搞得刘邦哭笑不得。

你一个司机懂什么人才,看在你的薄面上,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这算是一个肥缺,适合这种没有特殊才能,但有关系的。

韩信处境一如既往,前途不光明。

不过,治粟都尉可是个好岗位。

不是因为这个位置位高权重,而是让韩信结识了萧何。萧何不是司机,他是汉王刘邦的丞相,地位非同一般。韩信多次跟萧何谈话,萧何慧眼识珠,这个韩信,是位奇才。

韩信,就是帮助汉王争夺天下的那位。

萧何,就是韩信第二位伯乐,最重要的。

到达南郑后,各路将领思念家乡,水土不服,过不惯异国他乡的日子,跟着刘邦也看不到光明的未来,于是纷纷逃亡。

韩信也是心灰意冷,萧何大人很赏识我,一直推荐我,汉王也不任用。过下去真没什么意思,好伤心,我也跟着逃吧。

哪里都没有用武之地,不如先回家。

韩信临阵脱逃,让萧何心急如焚。

萧何听说韩信逃跑,非常着急,来不及报告汉王,亲自去追赶。我一直向汉王推荐你,你怎么不耐心等等,有的是机会。

萧何的行为,引起汉王廷的震动。

卫兵们看到丞相萧何匆匆忙忙跑出城门,又不敢阻拦。这是什么节奏,莫名其妙,难道丞相大人也想逃出这个鬼地方?

有人报告刘邦,丞相萧何也逃跑了。

刘邦勃然大怒,突然之间,顿感天昏地暗。这可如何是好,丞相是我的左右手,怎么也弃我而去,以后我怎么办,烦躁。

萧何不告而别,让刘邦痛不欲生。

过了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恼怒又是高兴,大骂萧何,你怎么回事,为什么未经批准逃跑?害得我茶饭不思。

不说清楚,不准回家吃饭。

萧何看到刘邦如此器重自己,心里特别激动。老大,您不要误会,我不会抛弃你逃跑,我有重要行动,追赶逃跑的人去了。

丞相没有抛弃我,刘邦舒了一口气。

你以前大事小事都先禀报,我每次都批准。这次你都没有向我汇报,就这么着急去追赶,这可不像你为人处世的风格。擅自行动,不像曾经的你,我非常疑惑,你到底去追赶哪位大神呢?

萧何庄重回复:我月下追的是韩信。

刘邦一听,又大骂萧何。

你是追随我的老部下,知道我心直口快,最不喜欢别人骗我。各路将领逃跑了几十人,您都没去追,却去追一个无名小卒韩信,以为我好糊弄吗?我很生气,做错事不要紧,坦白从宽。

老实交代,千万不能欺骗我。

萧何感觉刘邦越来越激动,赶紧对天发誓,老大,我没有骗你,我说的句句属实,我这次是认真的,我去追赶韩信去了。

不要小看韩信,那些逃跑的将领容易得到,但韩信这么杰出的人物,恐怕找不出第二个。老大如果想长期在汉中称王,自然用不着韩信,如果想东出和项羽争夺天下,韩信必不可少。

萧何说的斩钉截铁,容不得半点质疑。

刘邦眼睛一亮,傻子都知道我想向东往关中发展,你还多此一问。如果没有项羽的威胁,这鬼地方,我一刻也不想多待。

丞相如此推崇的人物,有点意思。

萧何看到留住韩信的希望,舒心一笑,既然老大决意向东发展,就要重用韩信。不重用韩信的话,他还会跑。韩信绝对是一个无人能比的统帅之才,给他机会,就是给我们大家机会。

萧何极力推荐,刘邦只能欣然采纳。

汉王指着萧何,哈哈大笑,既然丞相大人极力推荐,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封他做个将军,我只要你开心就好,其他无所谓。

我不信你,还能信谁呢?

萧何摇摇头,这个职位太低,我不开心。我推荐的韩信有统帅之才,你让他做个将军,恐怕他不会满意,也不肯留下来为我们效力。到时他跑,我还得去追,这样来来回回,很麻烦的。

干脆一步到位,重点栽培韩信。

汉王气的要死,一个无名之辈,做一个将军还不满足,难道他还想当大将军吗?要不然这样,干脆我任命他当大将军最好。

刘邦此时对萧何说话的状态,恰似《大话西游》白晶晶对至尊宝说的,文也不行武也不行,你不做山贼,你想做状元哪?

这么个无名小辈,他想做大将军哪?

当然,汉王不是真的想任命韩信为大将军。只是萧何的回复太刺激人了,气的刘邦口不择言,就胡说八道,赌起气来。

反正胡说八道,也不要负责任。

刘邦胡说八道,萧何却一本正经。

萧何马上拜谢,感谢老大对我的信任,让韩信当大将军。现在老大已是君王,君无戏言,不能像以前那么随便,要言出必行。

君王一言,驷马难追。

汉王被萧何摆了一道,也没办法。谁叫萧何是自己铁哥们,不信萧何我还能信谁呢?亲爱的萧何同志,我完全信赖你,木已成舟,你把韩信喊来,我任命他当大将军。

萧何又摇摇头,提出自己的意见。

老大,你向来对人轻慢,不讲礼节,如今任命大将军还这么儿戏,这会让韩信离开的。如果你决心任命他为大将军,就要选择良辰吉日,亲自斋戒,设置高坛和广场,礼仪要完备,要搞得隆重,让人家心服口服。

对待真正的人才,不能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就要讲究个排场,礼仪更要到位。

特别的人才,要特殊地对待。

汉王一思索,萧何这家伙今天很反常,总是得步进尺,不答应他还真不行,谁叫我刚开始心

(本章未完,请翻页)

软,不一心让步了。一步让,步步都的让,就答应了萧何的要求,筑坛拜将。

消息一传出,汉军议论纷纷,幸运儿会是谁?樊哙?周勃?曹参?还是其他人?

众将听到汉王要拜大将军,都很高兴,都以为自己要做大将军。出人意料的是,任命书下达,竟然是韩信,全军都感到惊讶。

韩信,何许人也?大将军怎么会是他。

他只是治粟都尉,何德何能一步登天?

众将愤愤不平,人家都先面试再录用。你韩信竟然凭萧何的大力推荐,走后门,先录用再面试,还是大将军,太不公平了。

没办法,萧何是刘邦最信赖的人。

汉王对萧何的信任,无以复加。一个无名小卒,在萧何的多次推荐之下,直接荣升大将军,节制全军。直到任命韩信的仪式结束,汉王就座,开始对韩信进行面试。

这样的暗箱操作,几乎无人服从。这样的人事任命,刘邦背负着极大的压力。

汉王没问候韩信的家人,直接单刀直入,大将军,丞相多次称赞你才能非凡,是略不世出的奇才,你以后要多多指导我。

我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韩信谦让一番,虚心使人进步,这都是丞相大人对我的谬赞。我不是无所不能的,现在我先问您几个简单问题?好不好。

韩信的问题,让刘邦洗耳恭听。

第一个问题很简单,是判断题:

如今向东争夺天下,敌人是不是项王?

汉王回答:是的,就是项王这家伙。

第二个问题也很简单,是选择题:

大王自己估计一下,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方面与项王相比,谁强谁弱?

汉王明显信心不足,沉默好长时间后,老老实实回答:项王强,我不如项王。

韩信的问题很简单,但刘邦不简单。

刘邦一向实事求是,从不自欺欺人。

韩信看到汉王这么诚恳,能够勇敢承认自己不足,直面惨淡的人生,这是值得誓死效忠的君王,今天我们君臣就坦诚相待。

士为知己者死。

韩信赶紧拜了两拜,给了刘邦回复一个满分。大王说得对,我也认为大王比不上项王。我曾经侍奉过项王,对他了如指掌,请让我分析项王的为人,对症下药击败他。

大王,我先向你分析一下项王的为人。

项羽震怒咆哮时,吓得千百人不敢乱动,但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将领,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自娱自乐罢了,不值一提。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穿的再屌,一砖撂倒。

项羽待人恭敬慈爱,对生病的人,心疼的流泪,将自己的饮食分给人家;可有人立下战功,他却舍不得给人家加官进爵,刻好的官印磨平了也不给人家,真是妇人之仁。

如此妇人之仁,上下早已离心离德。

项羽称霸天下,使诸侯臣服,但他放弃了关中的有利地形,而建都彭城。又违背了义帝的约定,分封不公,将自己亲信分封为王,诸侯们愤愤不平,早就想造他的反了。

只要有人带头,项王就会众叛亲离。

项羽军队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遭摧残毁灭的,天下人大都怨恨,百姓不愿归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罢了。虽然名义上是霸主,实际上却失去了天下的民心。

失民心者,终究要失天下。

大王,如果想打败项王,就要利用项王的不足,我建议你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有什么不可以被诛灭的呢?用天下的城邑分封有功之臣,有什么人不心服口服呢?以正义之师,顺从将士东归的心愿,有什么样的敌人不能击溃的呢?

何况,关中地区,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项羽分封关中的三个王,原来都是秦王朝的将领,欺骗秦地子弟向诸侯投降。项王在新安坑杀秦军二十多万人,唯独章邯、司马欣和董翳得以留存。而今项羽凭借威势,强行封立这三人为三秦之王,秦地的父老兄弟对他们恨入骨髓,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秦地百姓心中的贤君明主,非您莫属。

大王进入关中,秋毫无犯,废除苛酷法令,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百姓都想大王在秦地做王。如今大王发动军队向东挺进,只要一道文书,三秦就可以平定了。

韩信一口气把自己的才华和对项羽的不满全部发泄出来,听得刘邦目瞪口呆。

这个韩信的水平实在太高明,难怪丞相总是推荐他,他真是国士无双,值得拥有。连自己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韩信真棒。

韩信的“汉中对策”犹如迷雾中的一束光亮,为刘邦制定了东征以夺天下的战略方针,这对毫无头绪、困限于汉中的刘邦来说,可谓拨开云雾见天日,刘邦的机会来了。

项羽一向彪悍凶残,见者莫不惊悚,避之不及。而韩信论项羽,一曰匹夫之勇,一曰妇人之仁。当今世上,唯有韩信敢如此。

当然,也只有韩信能如此。

韩信分析的非常透彻,也带有很大的主观臆想,有点情绪。不过不要着急,不久以后就会知道,项羽没分析的那么不堪一击。

不过,韩信的见解,让刘邦眼界更开阔。

有野心的刘邦一直被项羽所压制,势力不及项羽,简单的军事动作远不能战胜项羽,弄得刘邦一直愁眉不展,他时刻都在思索,如何摆脱项羽牵制,进而夺取天下?

韩信一上任,就点破天下局势,引得刘邦大喜过望,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以前只知道项羽勇猛,听了韩信的话,了解项羽一根筋,不善于团结同志,项羽单打独斗无人能敌,但是团队战斗力不行。

项羽不肯赏赐,我刘邦赏罚分明。

项羽民心尽失,我刘邦深得人心。

项羽众叛亲离,我刘邦得道多助。

听韩信的分析,战胜项羽,指日可待。

韩信,你是好样的,都听你的,按照你的战略决策,部署各路将领攻击的目标。丞相萧何留守巴蜀,治理国家,供应军粮。

在夏侯婴、萧何的相继举荐下,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韩信终于破空而出,以其高屋建瓴、举重若轻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注定了他在楚汉战争舞台上傲视群雄。

(本章完)

.

阅读刘氏天下汉家郎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