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重生后我竟成了反贼》
重生后我竟成了反贼

第8章亥时人定6

一看到王小幸那张脸,举着枪的夏文一惊,随即笑道:“原来是故人!”

夏文惊讶于此时遇见王小幸,王小幸也没想到自己露宿街头,还能碰上个凶杀案现场。

至于王小幸为什么露宿街头,这就得从荆州知府离开说起了。

话说荆州知府允诺老童生的街坊邻居不必去县牢之后,就自行离去了。至于王小幸该怎么办,荆州知府没说,也没人敢问。

那些衙役们不想多事,也就没人把他送入县牢。他们直接把还趴在地上的王小幸拎起来,往大街上一扔了事。

王小幸被摔了个七荤八素,满身都是尘土,呛得眼泪都要下来了。

这王小幸前世虽然是个模范社畜,但是上班时间如果可以摸鱼,他也会翻几本网文看看。

他知道一般穿越者上场必有金手指,就算没有金手指,这现代人到古代,本身的见识和知识就是最大的外挂。

前世为了赚点外快,王小幸在工作之余经常会给某众号的球知、军武、国历投稿,阅读量10w+的给1000,少的也有三五百。

为了想选题,王小幸积累了大量的历史、地理、社会人文的知识。

此世界与原来的蓝星基本无差别,只是历史有异而已。

穿越后,他原本自信满满,平素的知识必有用。

可王小幸从穿越到现在的经历,只能用惨绝人寰来形容了。他脸肿了,左右各有一个醒目的五指印;屁股肿了,走路只能小步挪着走。

他的家被烧了,看守的衙役以保护现场的名义,叫他有多远滚多远。

他的长衫也被烧了,就剩贴身的单衣。在深秋的夜里,他一个人在大街上漫无目的游荡。泠冽的秋风一起,寒风刺骨,冷风如无数的钢针扎在身上。

这时,王小幸的肚子又咕噜咕噜的响了起来。

他一搜老童生的记忆,发现这老童生今天痴迷于“雕版印刷”,竟如魔怔一般,整日水米未进的在凿木板。

紧接着又是失火,又是昏迷,又是掌嘴巴、挨板子,老童生这副身子骨尽遭折腾,留给王小幸的只剩饥渴难耐了。

王小幸在昏暗的街道上挪着步子,他也不知道自己该去哪。他想起了一句格言:一艘不知道要去哪个港口的船,任何风向都不会让它满意。

这时,他的脑海中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之前,老童生的记忆对王小幸而言,只是一部电影,是可以快进或倒放的。

现在,王小幸明显感觉到,老童生的记忆与自己的记忆融为了一体。他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作为亲历者活过了老童生的一生。就好像王小幸在自己的25年生命外,又作为老童生活了35年。

王小幸觉得自己变了,思想、性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他可以肯定的是,他仍然是王小幸而不是老童生。

这些变化对王小幸来说是好是坏,他现在没功夫去想。

他在穿越之前是个普通社畜,没钱、没房、没车、没老婆。

本以为穿越之后,拿个爽文剧本,出场就霸气侧露,有大帝之姿。

结果,拿的是先帝创业未成,穿越第一晚就冻饿而死的剧本。

如果他还是之前的那个王小幸,在这个黝黑的街道上,怕是早已吓得路都不敢走了。

可现在的王小幸一点都不怕,或者说没心思去怕。寒风吹来,身上冷得如钢针在扎;腹中空空,饿起来就像胃中有挠子在抓。

王小幸这时想起了马斯洛的5个需求层次,切身体会到了生存需求是压倒一切的需求。

在痛苦挣扎中,有那么一瞬间王小幸想到了死,但是立刻被他否决了。

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命如薄纸应有不屈之心

前世,他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上班工作。突然猝死后,他总觉得不甘心。人生虽然不奢求全是诗和远方,但是只为生存而活着,总觉得活得不够有味儿。

现在上天垂怜,给他再活一次的机会,他怎么能放弃呢?他得活得有味儿,不能说生存完全为生活服务,至少不能活着仅仅为了生存。

但,一切的前提是得先活下去!

就这样,在刻入所有生物基因里的生存本能的帮助下,王小幸坚定了在这个世界活下去的信念~

心中有了目标,王小幸也停下了游荡的脚步,他得先解决吃和穿的问题。

在自己遭了灾的情况下,只能求助亲朋了。可想到这一节,王小幸脸上却只剩苦笑。

原来这老童生父母已逝,又无兄弟姐妹。老童生科举无望,又不学些营生养活自己,这些年早就把家底折腾光了。

这老童生虽然有些穷酸书生的清高劲儿,可架不住肚子饿啊。

一开始还扭扭捏捏的向亲朋四邻借钱米,后来就死气白赖的如同乞丐般去讨了。

一开始,大家还愿意接济他一两回。可这钱米一借给老童生,那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谁家也不是开慈善粥铺的,久而久之,也就再也没人愿意理会老童生了。

这也是为什么,老童生家遭此大难,却无一亲友上前帮忙的原因了。

王小幸此时也只能叹一句:“果然是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王小幸知道求助老童生的亲朋四邻是千难万难,但是架不住肚子饿,只能硬着头皮前去。

结果,王小幸求爷爷告奶奶的喊破了喉咙,亲朋四邻连门都不给他开。

唯有邻居刘奶奶开了门说:“后生仔,别敲了。这些人家怨恨你平白无故给他们惹上了官司,又嫌弃你平日只借不还,是断不会再借你东西的!”

刘奶奶说完进屋,颤巍巍的拿出来一个杂粮窝窝头,又端了一碗热水,说:“我这还有一点吃食,我不吃了,给你吧~”

王小幸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窝窝头,眼圈突然红了,眼泪不争气的往下掉~

他拥有老童生的记忆,他知道刘奶奶是个孤寡老人,无人供养。她一大把年纪靠给人洗衣来挣点饭钱,这个窝窝头可能是刘奶奶明日一天的口粮了!

王小幸想说点什么,却哽咽着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只见王小幸一口喝完了热水,把碗和窝窝头都塞回刘奶奶手里,深鞠了个躬,头也不回的走了。

现在王小幸只剩最后一个目标了——老童生的亲舅舅家。

老童生的舅舅见王小幸敲门,倒是立马开门走了出来,也说了几句安慰的话。

可是,没等王小幸“借”字说出口,二楼的窗户猛的打开,一盆冷水当头浇下。不仅王小幸成了落汤鸡,连老童生舅舅都溅了一身。

王小幸抬头一看,原来是老童生的舅妈。

没等王小幸开口,这女人的话就像连珠炮似的发了出来:“呦,这不是咱家大外甥嘛!是不是现在发达了,想起来还先前借的钱米了?你老舅厚道,别的都不用还了,就把三个月前借的二两米还回来就得了!”

这女人说完又狠狠的瞪了老童生舅舅一眼,骂道:“你这死鬼,深更半夜站在路上招魂吗?还不回家睡觉!”

她说完“砰”的一声,重重的关上窗户,随即二楼响起了一阵阵骂人声。

那老童生的舅舅一看这架势,赶紧说道:“如诲啊,不是老舅不想帮你,实在是你舅妈才是当家管事的!你·······”

王小幸还没听完下半句说什么,老童生舅舅已经把门关严实了。

如今王小幸求助之门已经完全断绝,而且全身还被冷水浇了个通透。他站在老童生舅舅家的门口,实在想不出这深更半夜,去哪能解决吃穿问题。

可是冻得浑身哆嗦的身体,和饿得咕咕直叫的肚子不会体谅王小幸的难处,它们一个劲的向王小幸要吃要穿。

王小幸逼得没办法,他都想吃土了!

他记得前世有个叫海地的穷国,那里的百姓就经常吃土。

听说吃土会有饱腹感,王小幸被饥饿感折磨得要疯了,能饱腹的话他现在会毫不犹豫的吃土。

可是王小幸看了看脚下的尘土,放弃了。

人家海地人吃的是高岭土,在以前也叫观音土,古代的流民也常吃。

海地人还会洒上盐,抹上油吃。

可现在莫说油盐,就算是观音土,又去哪里寻得?

接下来王小幸又尝试了树叶和树皮,深秋的落叶已经发黄干枯,树皮嚼在口中如砂子般苦涩难咽。

吃这些除了伤害自身,对解决饥饿毫无用处,他不久就全放弃了。

王小幸现在满脑子都在想怎么弄吃的,他有点后悔没吃刘奶奶给的窝窝头。

他记得附近有个杏帘在望客栈,他甚至想冲进去抢点吃的。

“抢?”王小幸被自己的想法震惊到了。

他想起了一句名言:“贫穷是人类最大的疾病,它毁坏人的健康,拉低人的道德,许多灾难与贫穷相比,都不值一提!”

王小幸也不禁自嘲道:“我竟想去做贼~”

“难怪古人说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

他有点理解老童生了,一个没有营生收入的人,一个天天在吃不饱与饿死之间徘徊的人,很容易对发个横财一夜暴富想入非非,也更愿意拿命去冒险。

老童生并非不知道夏文夏武有问题,他只是拒绝不了银钱的诱惑。

如果老童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给钱让他去杀个人,他也未必不愿意去干。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王小幸现在饿得浑身乏力,心中发慌,便是欲当个打家劫舍的盗贼,也没那力气了。

本来王小幸是浑身湿透,冷得发抖,可渐渐的浑身竟然热乎起来。

他不禁心生警惕,他看过一本书,上面说人在冻死之前感觉到的不是冷而是热。

所以,很多人在冻死前会产生幻觉,热得把衣服脱光。

考虑到手上生出冻疮后,冻疮也是发痒发热,王小幸倒是信了书中的说法。

总之,他现在身上发热,就算不是冻死前的征兆,那也是要感冒发烧的征兆。

目前,第一要务是避寒取暖。

王小幸通过老童生的记忆想起,附近有个石拱桥,桥下有几个桥洞可以栖身,便动身赶去。

他到那才发现桥洞两边通透,穿堂风呼呼直吹,冷得不行。倒是有一个桥洞有人住,用杂物树枝勉强搭了个窝棚。

王小幸借着月光看见窝棚里似乎有一个人在熟睡,于是歉声道:“兄台,实在对不住!我今晚遭了大难,能否借贵宝地暂住一晚?”

他又连问了几遍,可窝棚里的人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王小幸便也顾不得颜面,猫身钻进窝棚里,用手推了推里面的人,把话又说了一遍。

这一推不要紧,却是手感冰凉,这人早已是凉透了!

这窝棚里睡的竟是个死人!

阅读重生后我竟成了反贼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