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我的大千世界》
我的大千世界

2大宋

在这太阴之上,腰线之处的人类,便是与现在的人差不多的。他们没有神仙法术,也不懂得修炼之道。即使是佛、道两家的世俗门派也是没有修炼功法流传下来。终究是沦落在了凡人世界。

这个凡人世界中,是很大的一片地方。其中一小块地方,如地球这般大小,分为五大洲(东方神州、西方主教、北方罗斯、南方蛮部、中东部),大洋倒是和地球一样,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与地球不同的是这里没有南北美州,太平洋又叫东洋,东洋很宽,无人出去过。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也是如此。这里的人们就是被困在四大洋中的囚徒。但也正是因为有这四大洋的存在,使得这里的人免受外界的荼毒,得享着大千世界的馈赠。

在这个小圈子里的人,有这个圈子的计时方式。不同的地方都有差异,但可以归总来说,比如此时就是公元1050年。对于神州之上的宋朝来讲,那就是皇佑二年,此时的皇帝年仅29岁,正值春秋鼎盛之时。不过管理的国家却是一团乱麻,让皇帝处理?当然不可能,他这种只会钓鱼的人,怎么会解开怎么复杂的鱼线呢?加上各地灾害频发,及不法商贩的加持,最后搞得灾民起义,烽火连天。李顺、刘小波就在1010年,巴蜀之地上发动了叛乱,搞得这里的经济下跌到最低点。不过好在枢密院、内阁大臣的能人多,这才花了5年时间把这股火苗扑灭。不过1034年,河东路又来了一伙贼寇。这下大宋朝的财政又是吃紧了。因为每年他还得给北方的辽朝500万贯岁币,西北的夏朝100万贯岁币,东北不沾边的金朝也要100万贯,还有极北之地的元朝也要100万贯,就连西南的理朝也得100万贯。所以这大宋的政府不容易,这又当爹又当妈的日子可不好过啊。所以勒紧裤腰带,把自己国家里但凡能薅到钱的地方都给它薅一遍。什么人头税、酒税、盐铁税、茶马税各种苛捐杂税都要有,而且像是酒、

(本章未完,请翻页)

盐、铁等等这些量大、价高的商品还得只能国家来搞。平常商人想弄,不好意思,只能给你酒引、盐引、铁券,然后才能经营这些东西。即使如此啊,但也敌不过各个嗷嗷待哺的崽子。那啃老是一个比一个厉害。最悲哀的是北方民族都是善于骑马的,宋朝没有好马,跑不过人家,追不上,也就只能是打败仗或者打个平手。而南方地区呢,都在大山密林之中,派个10万的大军,有可能连人都没瞧见,就死在了道路上。所以只能是被动挨打,这岁币嘛也是一年比一年多。

大宋其实还是很有本身的,那就是在正面作战的时候,因为都是重装步兵(长枪、弓箭、弩箭配合),所以骑兵很难破阵。但这些都是大宋禁军才有的。所以人家怎么会傻到和你正面扛。当然大宋不仅是禁军厉害,他的工商业也是非常的发达,所以对外贸易货物很多,数量也大。所以虽然每年都有给岁币,但这些钱往往又被大宋的商品给吸纳回来了。所以一年到头啊,这钱就这么周而复始的流动着。

大宋国都汴京城,那是这个小圈子里人口最多,经济最繁荣,商贸货物最齐全,价格也最高的大都市,其他国家都是自叹弗如。这也使得神州大地变成了四方邻居的向往之地。于是宋朝的文化、思想也逐渐地影响了他们,宋朝服饰、语言、文字、礼仪也都被各国借鉴。熔融了他们自己国家的文化中。

大宋朝将国家按照路、州府、县、集镇/庄堡来进行管理。路级行政不同于省,它只有4个部门。分别是:

漕司(即转运司,长官称转运使),负责一路的财赋和监察;

宪司(即提点刑狱司,长官称提点刑狱公事),负责一路刑狱;

仓司(即提举常平司,长官称提举常平公事)负责一路的仓储。宪司和仓司也有监察责任,因而路一级可视为监察区。

帅司,即安抚司(经略安抚司),长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官为安抚使。安抚使照例兼任禁军军区的马步军都总管等军事职官,同时兼任某州、某府的地方官知州或知府。比如成都府的知府就是成都府路的安抚使。由于权利很大,所以受到通判和另外三司的监视。

路以下便是州、府,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与现在的地级市不同的是,知府的权利很大,比如蜀都府知府,他就有整个路的禁军调兵权。所以算是十足的地方大佬。而县嘛因为人手不足,事情多,所以知县往往不好当。县以下其实就是乡,不过不同的地方叫法不同,作用也不尽相同。比如镇(小一号的城池)、堡(土墙堡垒)、寨(木寨子)它就是有驻军的乡;集就是有里正的行政乡;庄、铺就是非行政乡,算是大一号的村子。

想要在大宋朝当官?那就得懂大宋的科举。首先大宋将之分为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四个等级。童生最低,只需能读书识字便可以在县里得到童生的名额,才可以考取秀才。秀才同样在县里考核,不过等级不一样。通过后就可以考举人。举人就要去州府才行,通过的人才能去京城赶考。得中进士之后,便可以等着分配工作。如果是前50名,那么还会进入皇宫,由皇帝亲自监考,无论是否是前三名,都会当场给与官级职务。是不是很简单?其实想要高中前三甲,那是千难万难的。童生最好考,但秀才却不是,每年县里只有二三十人可以得到秀才的身份,虽然现在人口不多,而且读书人更少。但是前二三十名,这个数量实在是有些少。而举人在州府里,每三年才开考,同样也只录取二三十人。所以这举人更是难上加难。而中了举人之后,就要去京城考试。大宋州府约有两百四十多个,每个州府去二三十人,加上汴京太学的一两百人,这一考试却最多录取六百余人,所以这进士,进士,非进则退,非士则举。当然如果能进全国前五十名无疑是祖坟冒青烟了,或者是上辈子积德行善得到了补偿,否则如何可以呢?

(本章完)

.

阅读我的大千世界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