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我的大千世界》
我的大千世界

69打听救援队

大半夜的,就有人来敲门,这可把挑灯夜读苏轼给惊着了。马上放下笔,举着油灯,就出了房门,来到院门。问“谁啊?”苏洵答道“是我。”这声音,苏轼自然一辈子记得,连忙打开门。苏轼还以为父亲一个人回来的,没想到还跟着一个人。苏洵说“还不见过你小叔。”苏轼把油灯递给苏洵,给苏垚拱手鞠躬,“侄儿见过小叔。”苏垚有些不好意思,这大晚上的,让自家侄子行礼,说“不用,不用,苏轼侄儿快快起来。”苏洵说“这是应该的。我们苏家就是要有个读书人家的样子才行。”听见苏洵的声音,程氏和苏辙也都出来了,来到了大门口。苏洵这才笑着说“走走走,回屋里说。”于是5人回到堂屋里,苏洵把这十多天发生的事情,都是一五一十讲清楚了。苏垚也是听得很认真,特别是讲到那个救援队,周大夫的时候,他是格外的用心。晋熙那边,他更多的是昏迷中,所以对于他们没有多少的印象。苏洵却是把这一段空白,给他补齐了,苏垚这才知道真正把自己治好的叫方大夫。方大夫获得了方氏疟疾药之后就回晋熙了,并没有守在旌城。听说回晋熙后,又去了其他地方了,所以他没有机会去谢人家。

苏轼听父亲说得经常,有时还会拍掌叫好,搞得像是戏院喝茶似的。但苏洵也没有怪责他,因为他觉得此处应该有掌声。所以苏辙也就跟着哥哥鼓掌了。说着了好的,苏洵还不忘吐槽了那旌城客栈的黑心来,引得一家子人都是附和不已。苏轼说“那旌城客栈怎能如此欺客,就不怕遭报应吗?”程氏却说“你们整日读书不知道,现在的旌城那可不得了。”拿出苏洵上交的钱袋,取出一个2000文的银币,说“这个,就是在旌城弄出来的。”苏洵一惊:难怪,这造钱的地方,怎么会缺钱,难怪人家都不在意的样子。现在回想起来,那掌柜除了要钱贵了点,但重来都是和颜悦色的,对自己也是有问必答,而且说得很详细。现在这样一大家子开人家的批斗会,这脸啊,立马就红了。苏洵说“算了算了,看来人家也有人家的难处。不过在旌城这段时间,就我一个人,也是花了4贯左右,加上回家用了5贯,就花去了10贯了。”他画风一转“不过,垚弟的病钱没有给,我想给,但是没有人来收。问了其中一个穿白衣服的人,他说:不用给,这钱由田府支付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而且你应该给不起的,这些天光是百年人参,他就快吃完了,其他的就不用说了。”程氏说“百年人参,那可是要100贯以上的,而且还不容易买得到。”(这是田和林特批的,因为听说是眉州苏家嘛,就以为是苏轼他们家。所以原本可以等病人慢慢康复的,这下就给了根人参,免得你着急嘛,身体虚弱时,合理的吃人参,那无疑好的很快)。苏洵也是咋舌,要是人家真要收钱,自己也是给不起啊。

因为现在是汛期,所以大坝并没有开工,所以田和林有时间搞其他的事情。比如这场洪水引发的瘟疫。其实也只是稍微关心一下,并没有费多大劲。他的精力还主要是在钢铁厂、光学仪器上面。当然还有其他的小东西,比如那个新建茶厂的茶叶品质,是不是跟自己设想的一样呢?茶叶对于现在的田和林来说当然可以完全忽略,但茶叶的品质好坏却可以验证他的想象力成果。即是对他想象力的评价优劣,所以这个方面,他还更用心些。

苏辙说“这田府也太有钱了吧,而且还怎么好,白白给小叔看病!(白给看病的有,但用百年人参的,没有)”。程氏说“辙儿你不懂,这田府现在可是最有钱的了。这钱币就是他们联合了各个大商家搞出来的。”众人这才释然。苏垚想知道更多,问“嫂子清楚这田家,就给我们讲讲吧。”程氏看了看周围虎视眈眈的双眼,有些不好意思说“我也只是知道一点,这还得从我收到第一个钱币说起。。。所以我才知道了现在的田府那是了不得的。现在听借方说,这眉州城,大到粮商、酒商,小到卖草鞋的人,都跟田府弄得那个叫什么,巴蜀,不对,,叫巴蜀集团有关。我们邻居刘婶子打草鞋,都不用去找人,每天都会有人过来收,而且价格比之前多了一文钱”(别小看一文哦,打草鞋慢点的一小时3双,一天10小时就是30双,以前草鞋贩子一双鞋的收购价只有3文钱,有时按小铁钱5文更低。现在这些贩子被改编了,而收的人变成了打更的人,他们每天收取草鞋,会额外得到20文的贴钱。所以这个小市场搞到最后,还能赚些钱。这就是人员的优化配置导致的利益,称为溢出效益)。苏洵、苏轼、苏辙都对一文钱没有概念,因为他们心中看不起一文钱。苏垚却是知道,说“这草鞋收的时候比现在多一文钱,那岂不是他们自

(本章未完,请翻页)

己要亏这一文钱?”程氏总算找到了知音“可不是嘛,我听人说,这眉州城一天就有上万双草鞋。”这下三个读书人才明白,这1文钱是多少了,苏洵问“这么多草鞋,一天就是10贯钱啊。”程氏鄙视说“这算什么啊。听说下游的嘉州一天有超过100万双草鞋在那里上船(运往金沙江上游等非水稻种植区)。”苏轼也惊讶了“一千贯!”程氏点头“谁说不是啊,我们家一年到头,还没有人家一天花的钱多。。这还只是草鞋的,现在出现的很多新鲜玩意儿,听说都是他们搞出来的(因为他们家没有买,所以拿不出罪证,所以这句话显得有些苍白)”。苏辙想了想说“对,我见过。那笔叫做钢笔,写字如蚂蚁,但非常清晰。我问那卖笔的人,他说要5贯(出厂价1贯),但是可以送5瓶墨水。”苏轼问“二弟,那笔好用吗?比起阿爸的狼毫如何(祖传笔),他们那个钢笔有两种,一种是毛笔头,一种是钢笔头。钢笔头的我用不习惯,但那卖笔的人,自己用的非常顺溜,不需要蘸墨,就可以一直写。而我用那毛笔头的,也是如此,非常好用,只可惜太贵了。(因为现在内部需求很大,所以外卖的贵很多,之所以这么贵,也是为了将来降价促销做铺垫,你说对不对啊1。现在5贯买不起,等3个月,降价到两贯,是不是就觉得捡便宜了。)”苏洵、苏轼都表示你是不是看花眼了,笔有不蘸墨就能写字的?你这是在挑战常识性问题啊。

苏垚、程氏都是没有见过,但刚刚苏辙帮自己打圆场,现在见他被质疑,所以想了想,说“肥皂你们知道吧,那就是田府弄出来的,听说现在好的那种只要两贯了,而普通的也只要600文一块。”这下苏洵、苏轼才点点头,因为大降价,家里就买了一块,平时都不用,只是有客人来的时候才能用。苏洵忽然问“琳儿可知那救援队?”心里想:田府的恩咱们现在只能先放一放,把能报的恩先还了吧。苏垚也是想问的,这些人可是把他从水里面救出来的。他现在也是必须要去找到人家当面道谢才是。程氏想了想“这救援队,我好像在哪里听到过。。哦,对了,就在我开的那个苏氏布行(用她的嫁妆钱买的)的旁边,但一直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原来就是专门帮助受灾的人!”又补充说“这个好像也是他们搞出来的。”

(本章完)

.

阅读我的大千世界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