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书简情缘》
书简情缘

第二十章 牡丹传奇

再说,我也不能白枉了哥哥东寻西访、到处奔波,为我寻找“知音”的苦心。还有一点就是,自哥哥走后,爸爸好像看穿我的心事,便开导说,人生一世,全不能为了自己,而应该做些有利于众人的事。若能处处对得住自己的良心,自然会天随人愿、苦尽甘来,成为世上最幸福的人。我虽对此话颇有怀疑,但后来还是有点相信。起因就是在一个静静的夜晚,就着淡淡的月光,迎着清爽的微风,在小院的苹果树下,爸爸讲了一个家乡的百年传说,其情令人感动。这里,我便说与你听:

数百年前,这奇土村并不叫做“奇土”,而有一个不太显眼的名字——金家寨。寨中只有一户人家,也就是此村最早的“先人”。传说中家主名叫金亮,为人正直,精通医道,在方圆七百里颇负盛名。娶妻王氏,很是贤惠;膝下无儿,只有一女,取名牡丹。虽说在偌大的金家寨中只有他们夫妻和一个宝贝女儿,但每天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因此上并不觉得寂静孤单,日子过得倒也不错。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牡丹便长成十七、八的大姑娘,出脱的如花似玉,艳丽无双,其风姿真可谓是“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更兼多才多艺,不但承接父业,上山采药为人疗疾,就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女红针线样样皆通。因此上艳帜高张,芳名盛传,提亲之人差点踏破了门槛。可她有自己的主意,既然天生了她,地上必有其偶。故此,她费尽心机,想出一道道择婿试题,提了许多常人很难办到的条件,把那些上门提亲者都难了回去。这样过了几年,那些自认为门当户对的人家都死了心,不敢指望能娶到她。为此,有人给她编了一首小诗:

花魁金牡丹,

心比铁石坚。

谁想摘到她,

除非是神仙。

牡丹听了毫不在意,反觉有趣,便信手提笔写在素绢上,用赤红丝线绣好,挂在门口。人们看了之后,还以为她真要嫁个神仙呢!从此以后,上门求亲者就寥寥无几。

随着年龄的增长,求婚者的隐迹,父母心中着急,劝其眼光放低一点,条件讲和一点,找个稍能将凑的过一辈子算了,可她死活就是不肯。她说,宁可独身也不降低择偶标准。此誓一出,父母只有干着急,眼睁睁的看着她长到三十几岁。这个年龄,现在虽不算什么,可在当时却是奇事一桩。那时,女人三十几都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儿女成群,有的还会抱上孙子。她觉得没有多少指望,便死了那份春心,索性与父母相依为命,为众人医伤治病,不再谈婚论嫁,思想成家之事了。

她五十多岁时,双亲带着极大的遗憾先后离她而去。她悲凄凄处理完双亲的后事,倍觉孤单难耐,只想了却自己,随父母同去幽冥世界,再续天伦之乐。想到死,她的心反倒不再觉得孤单。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决定不死为好。一来双亲在世之日总以膝下无男而耿耿于怀,引为终身憾事。为安慰九泉之下亲人,她不能死!应每年给坟头添几把土,以尽人子之心。二来这金家寨地方偏僻,树大林密,交通不便,人若得了疾病,只好等着送命。周围三百里内,能给人看病疗疾的只她父女两个。如今父亲辞世,为解除人们的痛苦修再生缘,她要继承父业,上山采药,下山治病。再者,自己平生志愿未遂,就这样草草去死,死后实难瞑目。因此,她更不能死。她要坚强的活下去,把这对她有点不公的天地再看几眼。从此,她变得比以前更加勤劳勇敢,常常入山不返,炼制各种药材,出山数天不归,救治诸多病人。就这样,她不知采了多少药,治好了多少病人,只记得给亲人坟头添了很多黄土,两座坟堆已变成了小山。为不使家传医道和自己用命换来的验方失传,她耗心费神,收了许多弟子,传授给他们真本领。这样一来,她的名声更大了,而她留恋红尘的心却越来越淡了。一天,她终于又想起自己该到离开尘世,去寻找父母的时候了,便横下心肠,熬制好一碗自认为是最好的“死药”,把几个贴身弟子打发出去,端起药碗,想起毕生境遇,忍不住双目垂泪,仰天长叹道:

“苍天呀苍天!你既然没有降下他,却为何要独独生下我?虽说我太过心高气傲,目空一切,但却没有做过违背良心的事,你对人的惩罚也太过惨烈。现在我就要死了,临死之前还得求您一声,望您不要把我的双亲打发前去超生,我要与他们相聚一处,永不离分。天哪!这是我第一次求您,望您大开方便之门,施慈悲心,满足我这一心愿吧!”

看着药碗,她思前想后,心潮起伏,两行凄惶泪就像断线的珍珠滚落碗内。为不使弟子看到她死后面带愁容,便强打精神,要擦干眼泪,不料越擦越多,总不能干。她想,要是再这样耽搁下去,等弟子们回来事情就不好办了,便鼓起从未有过的勇气,横下从未有过的狠心,双手颤巍巍捧起药碗,向嘴边送去——在这生死关头,忽听门外传来一阵凄惨的呼救声:

“哎哟------救命呀!

(本章未完,请翻页)

疼死我了------哎哟-------”

这断断续续的呼叫声,夹杂着痛苦的呻吟,虽说不高,但对于即将告别生命的她来说,无异于一声炸雷,双手一松,药碗便掉在地上,“砰”的一声,跌成碎片。她还没醒过神来,多年行医的习惯已使她身不由己地破门而出。放眼一瞧,见一白发老翁正蹲在院外草坪上,身傍放着拐杖,双手使劲抱着大腿,连声叫唤。

她走到老翁身边,一问才知此老是山前人,只因女儿嫁在岭后,长时间未通音信,老伴放心不下,催他前去探望。因他望女心切,贪图近路,便不走大道,偏爬山梁,不想年老力衰,腿脚不灵,被山风一吹,失足从岭上滚了下来,摔伤右腿。她边听边细心检查,见既没有伤着骨头,皮肤也完好无损,根本就没有受伤,可老翁却大喊大叫,言说疼痛难当,出于医者的本能,她又重复检查一遍,仍没发现什么毛病,但老翁那种神情确是疼痛已极,十分难受。寻思八成是把筋伤了,我先给他按摩按摩再说,便挽起袖子在老翁腿上搓揉起来。

谁知老翁却是奇怪,她只按摩两三下,他就鼓起精神,站了起来,摆摆手说:“不碍事了,不碍事了。小老儿在此山村野地,落此狼狈,自是必死无疑,不想被你妙手回春,这番救命之恩,实是终生难报呀!”

老翁这番举动,却也出乎她的意料。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刚才还是高声叫疼,双手扶腿,十分痛苦,但一下子却能如此利索的站立起来,想不到腰腿竟比少年人还要灵便,吃惊不小,听了老翁此番言语,忙回道:

“你这么大的年纪说出此话,我实在担当不起。再说,救死扶伤乃我们医家宗旨,岂敢望你报答。以后走路你还是少贪近道,应走大路才是,免得又发生意外。要不你到屋里坐坐,用点粗茶淡饭,缓缓神再走吧!”

“不啦,不啦。”老翁连连摆手,推辞道,“我有紧事,还要急着赶许多路,你的一番美意我心领就是。”

老翁说着,便要弯腰去拾地上的拐杖,她连忙拦住,俯身捡起,双手递给老者说:“那就走慢些,小心一点儿。”

“嗯。”老翁应了一声,转身便走。谁料刚走出两三步,又转回身来,笑着对她说,“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实不瞒你说,我这个人最爱报恩。凡是有人求我,无论多难之时,我都能办到。姑娘,你若有难办之事,不妨明言,我保证满足于你。”

(本章完)

.

阅读书简情缘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