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词之国》
词之国

第46章天长不禁迢迢路

张知白立即将晏殊召来面试,晏殊虽年方总角,却机敏过人、对答如流,果然名不虚传。

小晏殊两岁的弟弟晏颖同样聪颖过人,才思敏捷,能通经作诗赋,并且还有着过目不忘超群的记忆。

张知白认为晏殊兄弟二人以后定是国家栋梁之才,惜才的张知白便将晏殊和晏颖以“神童”名义推荐给了朝廷。

第二年,景德二年(1005年),恰逢朝廷开科取士,晏殊兄弟被皇帝钦定参加殿试。

小小晏殊第一次离家,临别之际,一首《踏莎行》道尽了少年晏殊的愁绪: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日高深远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这首词道出了晏殊心中的忐忑: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自古忠孝两难全,面对与父母的离别,一缕相思无处放。

而面对新婚妻子李氏,晏殊更是恋恋不舍。

在千人聚集的考试中,晏殊面对在年龄上称得上是他兄长、伯叔乃至祖父的竞争对手,毫无怯场之态。他沉稳作答,“神气不慑,援笔立成”,脱颖而出,得到皇帝的嘉赏,登神童科,赐同进士出身。

而弟弟晏颖因为成绩稍微差了那么一点,皇帝开恩让他留在秘阁读书。

当朝宰相寇准上奏说:“晏殊是江东人氏。”江东五代时属南唐,乃宋朝的敌国,寇准的意思是提醒皇帝不可重用晏殊。皇帝却说:“唐时名相张九龄难道不是江东人氏吗?”对寇准的提醒不予采纳。

过了两天,是诗、赋、论的复试,晏殊发现这个题目恰好是他曾经做过的,就上奏宋真宗说:“这个题目臣之前做过,请用别的题来测试臣。”宋真宗觉得这位少年很独特且老实厚道,也想看看他的真实水平,于是命人重新出题。

晏殊再次拿到题目后,略做思考,便引经据典、洋洋洒洒,迅速成文。

晏殊的诚实与才华得到了真宗皇帝的欣赏,殿试过后,晏殊被赐予秘书省正字,留在秘阁读书深造,弟弟晏颖跟随他于秘阁读书。

因为晏殊非常年轻,朝廷十分注意对他的考察,“命直史馆兼崇文院检讨陈彭年察其所与游处者”,见晏殊交往的都是品德、文章俱佳之人,朝廷对他也就愈加放心了。宋真宗还让陈彭年常到秘阁指导晏殊学习。

从此,晏殊在仕途上一步一步走向巅峰。

李虚己是晏殊的师父兼岳父,他是一个奉公守法的好官,曾经得到宋太宗的表彰,宋真宗称赞他儒雅谨慎,而且他还特别孝顺,是一个十分不错的人。张知白对于晏殊有着知遇之恩,他官至宰相,为人洁身自好,清廉简约,是一个好官。这两人的价值观对于晏殊的影响很大。

而晏殊一生最大的贵人就是宋真宗,有了皇帝这个大后台,即便大臣们争斗得再厉害,也不能伤他分毫。

宋真宗进行南郊祭祀时,晏殊请求跟随,按照宋朝的祖制,老弱是不能参加祭祀的,但是宋真宗特批晏殊进行郊祀,并且下诏:以后未满十五岁的京官,只要愿意参加郊祀,就可以前去郊祀。

景德三年(1006年),晏殊被召试于中书,事后转任太常寺奉礼郎。

与世间伤情的男子一样,晏殊从少年时起就饱尝感情之苦。

景德四年(1007年),晏殊第一位妻子李氏,他的“卓文君”,在他们婚后不到三年就病故。

晏殊与李氏是少年夫妻,他私下曾将李氏比作卓文君,因为李氏才貌俱佳,如花解语。

夫妻两人本是琴瑟和鸣的一对如花美眷,但不想李氏在最美丽、最年轻的时候病故了。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因宋真宗东封泰山,晏殊被调为光禄寺丞,再任集贤校理。

这一年,晏殊父亲晏固去世,他回到临川服丧。服丧期未满,宋真宗起复,召回晏殊进京任职,随宋真宗前往太清宫祭祀,随后奉诏编修宝训,任太常礼院同判。

不久,晏殊母亲也去世了,他请求等服期结束后再任职,宋真宗夺情,要求晏殊回到开封,调任太常寺丞,还让淮南发运使备好船只迎接晏殊。

按照丁忧制度,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担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

但朝廷根据需要,不许在职官员丁忧守制,称夺情,守制未满而应朝廷之召出来应职者,称起复。夺情起复是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

比晏殊小两岁的弟弟晏颖,在秘阁读书十分刻苦努力,丝毫不敢怠慢。

皇天不负有心人,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晏颖十八岁时终于得到了皇帝的赏识,皇帝对他写的《宫沼瑞莲赋》大加赞赏,授予他和晏殊一样的“同进士出身”的学位。但晏颖却离奇地在家中留下《临蜕遗诗》:“江外三千里,人间十八年。此行谁复见,一鹤上辽天。”溘然长逝。

死亡夺去了晏殊拥有的温情,他曾醉酒痛苦过,也抱怨伤怀过,但也开始学着接受人生中的每一个安排。

1015年,晏殊被宋真宗任命为太子舍人,专门陪伴太子赵祯读书。

宋真宗的任命无疑给予晏殊极大的恩宠。将来太子登基称帝,东宫的臣子一般都会受到重用,因为他们是太子的亲信,所以晏殊的前途早就被宋真宗设定好了。

宋真宗赏识晏殊是有原因的,因为晏殊作为宋真宗特意选拔的天子门生,与朝廷中的任何势力都没有任何关系,也就不会形成党派,只会忠诚于宋真宗。此外,晏殊这个人非常小心,他上奏折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底稿一起交给宋真宗审阅。他也不像其他京官一样寻欢作乐,而是洁身自好,修身读书。作为皇帝,很喜欢这种品行忠直之人。

也是在这段时间里,晏殊和赵祯结识,为后来成为宰辅铺垫好了道路。

阅读词之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