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词之国》
词之国

第66章渔人忽惊起雪片落蒹葭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词神弄玉离开公主和李遵勖后,终于来到了宋词绝对的高峰苏轼这里。

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千古绝唱。苏轼还有很多这样的词。这一次历劫,一定对词神弄玉的修为有极大促进。

弄玉的这次历劫,从眉州眉山开始。

苏轼苏东坡,在中国家喻户晓。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父亲苏洵并称三苏,在中国古代“唐宋八大家”中他们一家就占去三席,这也是中国几千年文学史上的奇迹。

苏轼代表了北宋文学的巅峰,他的诗词就是最高水平,以至于在北宋以及他之后的近一千年里后世的文人几乎都奉苏轼为楷模,用现在的话说,苏轼是当时上至皇帝大臣下至普通读书人共同的偶像。

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苏轼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味道出自赵郡苏氏,自幼聪颖,并文才出名。二十岁举进士及第,授咸阳县尉,跟随名将裴行俭攻打突厥。武则天时期,历任中书侍郎、吏部侍郎、同平章事,两度跻身相位。武后强权当政时,明哲保身,避免得罪各方,处事模棱两可,时有“苏模棱”之称。神龙政变(705年)时,阿附张易之,贬为眉州刺史,卒于任上,归葬于今栾城县苏邱村。

苏味道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全唐诗》录其诗十六首。

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

眉山是典型的江边小镇,民风爽辣,风景动人。围绕小镇的那条江是岷江支流,唤作玻璃江。在江边生活的人都曾经无数次目睹并为那幻变的水色所倾倒。在涨水曲和枯水期江水因为多寡的不同变换着不同的面貌或者湛蓝或者浑黄,就如人生。

那日清晨,一个男孩儿呱呱落地的哭声在眉山镇上响起。天空瞬间发出刺目的光芒,使世间一切平凡失去光泽。

这声音来自一户姓苏的人家。不一会儿。苏家主人苏洵走出半破的茅庐,一步步走向江边。尽管一贯不苟言笑,然而任何人都能看出,他的脸上终于还是浮现出难以掩饰的喜悦。

茅庐之中,苏洵的妻子程氏将淌满汗珠的脸贴近新生的婴儿。这位伟大的母亲,经过辛苦的生产,终于欣慰地笑了。

程氏在身坏怀苏轼之时,曾做过奇怪的梦。梦中,一名身材瘦削而独眼的僧人前来求宿,这个梦注定了后来苏轼对于佛道的亲近。

在此之前,苏氏夫妇已经有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北宋,国人对于血脉的延续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视,所以这个新生儿的顺利生产令人喜悦,尤其是三年以后当他们的长子苏景先夭亡,这个孩子变成了他们更为重要的欢乐。

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的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

从苏洵为苏轼和苏辙的起名也可以看出,他对两人的厚重的希望。苏轼名字中的“轼”原意为车厢前面给人靠椅的横木,虽然用处不大,但不可或缺,表示希望他虽然默默无闻但为他人做出贡献,不可替代。

为了培养两个孩子的读书兴趣,苏洵想了一个怪招,就是假装偷偷读书。

有一天,他躲在一个角落里,假装让小哥俩看见。苏轼和弟弟看到之后就特别好奇,问他在干什么,苏洵还故作神秘地把书给藏起来,就这样逐渐引起兄弟两个对于读书的兴趣。

苏洵对儿子的阅读方向都给了很好的引导,让他们除了儒家经典之外,像一些《韩愈》《司马迁》等人的著作,小的时候就提醒儿子要多读,而且最重要的是读完之后,三苏还在一起讨论历史兴废成败的原因,而那个时候苏轼也就是十来岁左右。

一次,苏轼与堂兄妹等人挖出一块石料来。这块石料光泽晶莹,摸上去像鱼的皮肤一样滑嫩,又有精美的绿色条纹,敲击之下,发出清脆之声。

苏东坡拿起石料说:“我用它来做砚台如何?”

堂妹则说:“石料如此漂亮,找个工匠把它打磨成首饰比较好。”

苏东坡说:“你看石料的纹理疏朗,一定善于吸收潮湿,并且善于保存潮湿,还是比较适合做砚台。”

苏洵得知此件事后,心中暗暗欣喜,想不到小小年纪的苏东坡心思竟如此细腻,观察力如此之强。苏父遂找来工匠,把石料打成一方砚台送给苏东坡。后来,这方砚台陪伴着苏东坡度过求学的少年时光。

苏轼十二岁那年,苏洵把苏轼和苏辙两兄弟送往寿昌书院,其授课先生是眉山久负盛名的刘巨,字微之,他学富五车,博学多才。

在学堂的读书生活是十分有趣的,平时会一同玩游戏,其乐融融。当时学生们喜欢玩一种文字游戏,即几个人坐在一起,取一个题目后,轮流做一两句诗,串起来变成完整的诗。

有一天,窗外倾盆大雨,苏轼两兄弟和另外两个同学在屋内欣赏此景,便提议开始吟诗作对。前面两人说道:“庭松偃仰如醉,夏雨凄凉似秋”,轮到苏轼,他说道:“有客高吟拥鼻”,后不到十岁的苏辙接道:“无人共吃馒头”,顿时引发哄堂大笑。

一天,刘巨吟诵自己的新作《鹭鸶诗》:

“鹭鸟窥遥浪,寒风掠岸沙。

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

先生对学生们说,如果有不同想法可以提出来。

苏轼仔细揣摩先生这首诗的含义,想着江岸边的一大片芦苇,如果白鹭被惊吓应该是会落到芦苇丛里藏起来的,正如《诗经》所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仔细推敲后,苏轼道:“先生的诗固然写得好,但我总感觉结句不是绝妙,若改为‘渔人忽惊起,雪片落蒹葭’可能更有意境。”

先生听后大为赞赏,也惊叹于苏轼小小年纪已有如此独到的见解,直言:“吾非若师也!”

阅读词之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