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祯祥宫》
祯祥宫

第046章来者不善

管涛又要站出来说话了。

祯祥帝多出了一个心思,认为管涛或许延续老臣曹承的立场,继续陈表郑夫人的缺点与不足。

假如也像原来奉承的人一样多地对郑夫人贬低下去,那么这件事对于他本人,对于管夫人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

因为此刻谁也不知道这个管涛的药葫芦里面装的是什么药,所以,朝堂上一下子静了下来。

高太后在心里猜测着多半应该是好事。

因为原来提出要公布册封皇后内宫规则的就是管涛,想必这次一定是为她卖力而站出来的。

此时此刻,朝廷之上落下一根银针,恐怕也会听到声音。

“微臣认为曹承大人所言差矣。郑夫人虽无亲子亲女,其一,有祯祥帝在上作证,其二,有高太后明堂主事,其三,有当年经办礼仪为证,就曹夫人长子吕容过继给郑夫人一事,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这又怎能说郑夫人无后呢?”

这话说得一点毛病都没有。

朝廷之上,又有谁敢站出来证明郑夫人无后呢?

曹承也没有明确说明郑夫人无后,他只是点到为止而已。

管涛之所以把事情挑明了,那是因为一种迫不得已。

这样的事如果没有人回击一下,高太后和祯祥帝都会面临一种尴尬。

这事非常不好拿捏。

不挑明的话,问题没法解释,然而,高太后和祯祥帝其实都不愿意让大臣把这件事挑明了。

现在好了,已经非常清楚了。

不过还好。

管涛这么一个解释,朝廷之上也就化解了这个不算危机的危机。

但是,这个老臣曹承仍然有点不死心。

他想要上前一步继续和管涛辩论,以便反驳管涛的假命题——郑夫人毕竟还是没有亲生的孩子,哪怕是一个女孩也好。

他之所以要这么坚持,是因为他在这个方面腰杆是最硬的。

他的孙女曹慧给祯祥帝接连生育了两个儿子。只可惜大儿子吕容只能按照朝纲过继给郑夫人。

在过继的问题上,曹承和包括曹夫人在内的几个亲人都表现出耿耿于怀的态势,但是,处于对朝廷的效忠,谁也不能站出来说东道西,只能默不作声,顺来顺受。

现在又遇上册封皇后朝议,他不再站出来说几句,实在感觉憋屈得慌。

除了他曹承倚老卖老,还真的没有谁敢这样在朝廷之上说话。

现在被祯祥帝顶了回去,又被管涛明示了一番,这下脸面可就丢大了。

可是,即便当时反驳管涛几句,就能起到作用吗?既然起不到作用,那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老曹头在最关键的时刻还是及时刹住了闸。为的就是避免二次受到祯祥帝的伤害。

“管大人说得好,难道说我儿吕容不就是郑夫人的儿子吗?曹大人你说呢?这也叫做无后吗?”

祯祥帝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及时给予曹承以迎头回击。

他这样做才真正起到了一箭三雕的效果。

一是打击了老臣的嚣张气焰,二是给了高太后一个顺水人情,三是立刻扭转了朝堂态势。

祯祥帝看朝堂无人再多说话,就快刀斩乱麻,紧锣密鼓开启了下一项议程。

“好,诸位爱卿如无异议,下面进入第三个议程,由右相左项宣读管夫人册封书。”

祯祥帝紧锣密鼓,镇定自若,俨然一国之君的姿态。

高太后看得清清楚楚,她的心理充满了矛盾。

既希望祯祥帝也像她那样处事果断,处事公正,雷厉风行,不怒自威,又希望他在不符合自己意愿的背景下,懦弱无能,犹豫不决,寻找依靠。

所以,她坐在高堂之上,一会儿兴奋激动,一会儿心有余悸;一会儿心花怒放,一会儿又提心吊胆;一会儿惊魂未定,一会儿又泰然自若。

左项从开场到现在,一直关注着事态的变化,他这是在察言观色,见风使舵,也是静观其变,把握大势。

现在终于轮到他说话了。

“奉天承运,皇恩浩荡。今朝廷之上册封皇后一事公布于众。公布人管聪管夫人,出身豪门,妙龄正当,才俊貌美,文武兼修,谦和礼让,遵纪守刚,言行有度,辅助圣上,德正心惠,三纲五常之表率,与圣上心心相印,相得益彰,胸怀宽广,乃母仪天下之才女也。……”

左项不像左相要固那样慷慨陈词,声调高昂。

他沿用了他一贯处事冷静的特点,用男中音不紧不慢地,吐字清晰地念完了关于管夫人的册封书。

“禀告圣上,禀告太后,左项宣读完毕,请于指示。”

他在最后仍然惯用了他的落款方式,把祯祥帝和高太后叫得非常响亮,并且总是在最后以“请于指示”而收尾,善始善终,相得益彰。

因为起草管夫人的册封辞的时候,祯祥帝不但要把关,而且还做了非常多的补充和修改。

他只怕左项读错了只言片语,聚精会神,认真听完了册封书中的每一个字句。

尤其是后面的几句话“辅助圣上,德正心惠,三纲五常之表率,与圣上心心相印,相得益彰,胸怀宽广,乃母仪天下之才女也。”是祯祥帝亲自修改添加的。

这里突出了两个重点,一个是表明他与管聪的心心相印;一个是管夫人是可以母仪天下的。

这就暗示大臣们,册封皇后,管夫人才是唯一。

也是在昭示大臣们,一定不要提出反对意见,以确保册封皇后一事做到万无一失,毫无悬念。

其实,此时此刻,大臣也都仔细地听了一遍,不出意外,应该就像郑夫人册封书那样,在大臣们中间出现一边倒的现象,除了一片赞叹声就是一片奉承声。

“左项宣读管夫人册封书完毕,现在请诸位爱卿发言。”

祯祥帝在左项宣读完管夫人册封书之后,没有像左相要固宣读完郑夫人册封书那样直接由各位大臣发言。

而是单独补充了一句完整的话:“左项宣读管夫人册封书完毕,现在请诸位爱卿发言。”

在这句话中间特别加上了“管夫人册封书”几个字加以强调,后面一句也添上了“诸位爱卿”几个字眼。

这是在提醒大臣们,一定要认真对待管夫人册封皇后一事,以确保万无一失,不出差错。

“圣上在上,太后在上,臣有话要讲。”

这是吕王爷的声音。

祯祥帝心想,大事不好,来者不善啊!

阅读祯祥宫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