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双面太子爷》
大明双面太子爷

第190章抵达天津卫

心机和尚,孤不陪你们完了,撤,朱慈烺下定决定要是走,可哪想到,方丈一见安排好素斋,请众人前去进食。

闻到素斋的香味,朱慈烺心很想走,可是脚却迈不动,没奈何,只好乖乖和胃妥协,在老方丈一脸诡异的笑容中,去斋房乖乖吃起了素斋。

哼,要将愤怒和不屈消灭在食物中,于是朱慈烺对素斋发起了总攻,很快就将面前的素斋消灭干净,那个狠劲,好像三天三夜没吃饭一样,看的老方丈都有些心虚了。

等朱慈烺吃完素斋,老方丈下令给朱慈烺送了一大包的茶叶,还说道这是佛主给朱慈烺的“润笔费”,好吧,你个小气鬼,咱不和你计较。

朱慈烺心里暗自想着,最后在老方丈和喜笑颜开的桃花寺僧众的欢送下,离开了桃花寺,返回了桃花寺村。

本来曹文诏等人还做好饭等着朱慈烺,可是等朱慈烺回来才知道朱慈烺已经吃过了,就立即安排朱慈烺休息,这次朱慈烺是住在了村里一家富户家里。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大早,朱慈烺就下令赶紧出发,桃花寺这非常地方,自己得赶紧离开,毕竟身份暴露了,留在这里难说有危险。

离开桃花寺,就到桃花口,过了西沽,到得晚间,天津就在望了,很快就要到北大关,这就是到天津了。只要有目标,就是在再慢的速度,也总有到达的一天。

朱慈烺知道,据《天津县志》记载,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朝廷在天津设有北马头、晏公庙、大直沽、宝船口、西沽、杨柳青、真武庙和寇家口等八处官渡。

其中北马头是天津的第一个官渡口,这北马头就是后来的北大关。当时还流传着一句谚语:“好汉子住南头窑,赖汉子住北马头。”

等朱慈烺一行军马来到北大关,这里的南运河是水上运输咽喉要道,河上过往船只频繁,客商来津洽谈生意的多汇于此,这一带遂发展成为天津的商贸中心。

朱慈烺在马车上见到两侧饭馆、茶楼、客栈如雨后春笋般逐年递增。尤其是长不足一里的北门外大街更是商铺林立,热闹异常。

听身边的董琨说道,这街西侧有著名的十锦斋、天一坊、一条龙、素香园等饭馆,天盛号酱肉铺、玉升茶叶铺、隆昌海货店、中和烟铺等;

街东侧是耳朵眼炸糕店、德记鸡鸭店、鑫彩霞鞋店、联兴斋帽铺、祥德斋糕点店等,可称为商贾云集、寸土寸金之地。

据说,这北大关的繁华当年不仅是天津之最,而且在整个北方也是首屈一指。平时,这一带游人终日川流不息,过往人群熙熙攘攘,致使交通不畅。

附近有一座浮桥连接城内,这使得北大关一带更加繁盛。曾有诗云:“钞关桥上人如骛,商船打鼓马头住。”

可惜这都是平时的场景了,现下,由于北方战事,建奴入侵,通州码头被毁,南北交流中断,昔日繁华的北大关一带也显得异常的萧条。

尤其是见到朱慈烺一帮人等,周围还有杀气腾腾的骑兵护卫,这里的商家更是害怕,都纷纷关门歇业,躲在门板后面偷偷地窥视着这一队军兵。

等朱慈烺在曹文诏的关宁铁骑的保护下,来到了天津城下之时,朱慈烺本以为当地的地方官员,应该是早早的就在城门口热烈地黄英自己的到来。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城门口不仅一个人都没有,反而是吊桥高高挂起,城上的官兵人喊马嘶的,一片乱糟糟的在备战。

这个时候的天津巡抚是翟凤翀,他也是刚刚上任不久,在崇祯三年二月二日才赴任的,到现在也才刚刚一个月。

就在几天之前,天津巡抚翟凤翀猜想朝廷疏奏:天启元年辽事初兴之时,天津一镇创设新营15个,共有官兵27000多人。

以后被调发,只留5营,实在单弱。后又淘汰2营,只留标兵、镇海、内丁3营官兵共3514员名。鉴于天津为咽喉重地,江南数百万漕粮经此运往京蓟,还有100多万粮斛积存于此。

兵力弱不能防守,建议设一总镇,择廉勇知战之人任之,合新旧营俱属统隶。宝坻为天津门户,此县之三岔口、白龙港等处皆为津渡所必经,此后应轮一营驻防,遇有紧急情况添兵协守。

朱慈烺在来之前,才见过这个奏折,想必朝廷还没有答复,按照历史的发展,朝廷是会答应的,也就是说,现在的天津卫只有疲兵3514多人。

就这点兵力,见到自己这两千五百多的骑兵和几百人的幼军,加上一千多人的民夫,肯定也弄不清楚自己的真实兵力,岂有不怕之理。

于是慌乱之中,也不来不及分辨,就急吼吼地拉起吊桥,开始准备防御,也是意料之中,自己也该提前派人来接洽一下才对。

不过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在兵临城下的压迫下,想必冯铨和冯林海之人的囤货也会更加的顺利吧,因为早上朱慈烺就已经命令锦衣卫先行入城了。wΑp.kānshu伍.lawww.Κanδhu5.iá

看書喇

阅读大明双面太子爷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