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如也集》
如也集

尊德性与道问学

近来又重读了秦家懿先生的著作《王阳明》,别有一番收获,浅谈一二,姑且不太准确地梳理一下儒家发展的脉络。

中国的传统文化,三字概括,大概率便是儒释道。自汉朝起,三教地位便此消彼长。汉朝董仲舒将阴阳五行纳入儒学,以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地位有了显足提升。至王莽改制,儒生的地位更是空前高涨。

然而两汉经学的高峰,却也将儒学推入绝境。魏晋玄学和佛学的兴盛,使得儒学日渐式微。这种困境一直到唐朝韩愈及其弟子李翱,才有所改变。

韩愈的《原道》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儒学复兴运动,师徒二人尊儒驳佛老,为两宋新儒学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是以新儒学的生长,韩愈功不可没。昌黎先生以一己之力,将儒学从经学窠臼中解脱出来,直指义理之辨。言语犀利地指出道统从文王传孔子,至孟子,道统断绝,以至于佛老竞雄,儒学竟走向穷途末路。

北宋五子接起儒学复兴的旗帜,不论是周敦颐的濂学援道(易)入儒,《太极图说》架构儒学世界观,还是张载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亦或是二程的洛学发明“天理”,都让儒学焕发出惊人的生命力,新儒学因此诞生,即宋明理学。

然而理学之集大成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还要是南宋朱子。朱熹集北宋五子之长,一手促成儒学复兴,将儒学宗教化(此处争议颇大,见仁见智),将儒学从训诂五经引向明辨四书义理。朱熹坦言人人皆可成圣,开辟了一条“存天理、灭人欲”(后世对此颇多误解),从格物致知出发,明天理以成圣的康庄大道。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天理,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日积月累,功夫到了,自然直至唯一天理,人也因此可以成圣。

朱子世界观里,天理便是世界终极。天理化生阴阳二气,以成天地,是以万事万物,皆有天理的痕迹。人生于这天地之间,为万物灵长,可通过格物明白万事万物中的天理,积少成多,以至抵达止境,成就圣人。

与朱熹同时,还有一位理学大家陆九渊,提出与朱熹截然相反的学说思想。朱熹指出成圣之道要格物致知,而陆九渊却认为“万物皆备于我”,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由此,两位儒学宗师的成圣之路,有了“道问学”和“尊德性”的区别。

尊德性和道问学出自《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朱熹的格物致知偏向道问学,而陆象山的吾心即是宇宙偏向尊德性。这两者的区别,大概在于朱熹认为学问要从格物开始,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做学问是要由外到内,寻求天理。而陆九渊认为学问要从内心开始(心即理),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不必向外寻求天理,要反求诸身

(本章未完,请翻页)

而自得之。

两人的分歧便促成了新儒学的两条路线,一个被人称为“程朱理学”,一个被人称为“陆王心学”。程是二程,王自然是王阳明。

理学在明朝时迎来了一次思想上的冲击,冲击的来源,便是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历史对守仁先生褒贬不一,有极高的赞誉,也有极尽贬低之语。概括来说,阳明心学,大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知行合一”,第二阶段主要是“静坐”,第三阶段是“致良知”。阳明心学的最终阶段致良知,其中既包含知行合一,也有动静之道,可以说此时的阳明心学,已经到了“吾道一以贯之”的境地。

然而不论是理学还是心学,新儒学总归是三教合流的产物,尤其是禅宗,对新儒学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这从阳明心学的四句教可见一斑: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时至今日,阳明心学的影响力仍可谓巨大。我辈肩负文化强国之使命,对儒学真意不可不去弘扬。传统文化之于我辈,当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想指导下,焕发新的光彩。谨与诸君共勉。

——

(本章完)

.

阅读如也集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