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救生》
救生

第二十八章 风云再起(5)

蒲杰准备飞升的时候,师伯秦昱也赶到了,秦昱最近应了个差事所以晚到了许久。师伯也老了,脸上也堆满了皱纹,眼角都有点睁不开,但身姿依然挺拔。飞升劫是十四道劫雷,没有渡不过再渡的说法,要么应道飞升,要么在劫雷下灰飞烟灭,这对自己修炼到道境圆满的人来说没什么可怕的,劈死的都是道有残缺,拔苗助长还妄图再窥天道的人。所以众人并没有什么好担心。

天色大暗,十四道天雷陆续落下,天下武者皆有所感,大宗师辈无论是在做什么都起身向春秋山遥望。天雷对蒲杰来说并不是威胁,可能更多地是修行,蒲杰淡定的一一接下,每接一道,身上的气息便会暴涨一节,身体表面也会镀上一层金光,到最后蒲杰渡完天劫,周身金光大闪,随后就好似全部吸收进身体一般,转瞬就消失不见,而蒲杰的气息就像在这天地间消失了一样,让人能看见就在眼前,却无法感受到他的存在,秦昱知道那不是消失,那只是返璞归真,气与自然同色了,证明师弟已经入道了,他最多还会在这天地存在一天的时间,便会真正意义上的消失。

蒲杰在那个彻底消失的晚上,一家人这十年来第一次整整齐齐的坐在一起吃上一顿饭,饭后,蒲杰问王钧昭愿不愿意拜他为师,王钧昭大喜没犹豫,跪在地上向蒲杰磕了三个响头,这一直是王钧昭心里的遗憾,他早就把蒲杰当作了自己的师父,只是当年直到下山蒲杰都没有对他说拜师的事,如今他再提又怎么不让他欣喜。他的拜师礼比陆寻两人的拜师礼还要简洁,但是这三个头磕在地上的心却不比二人简单,几人那这是名正言顺的师兄弟。

蒲杰还是走了,几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现在又要分离,如今几人之间的纽带已然消失,之后就不知道合适能够这么齐的相聚。临走的时候,王钧昭和陆寻都劝蒲婉跟他们一起走吧,他们不放心把蒲婉一人留在淮南,但是蒲婉坚持说淮南春秋山就是她的家,如今即使师父走了,她也舍不得离开那,更何况要说修为她也不低,没有了师父的庇护,她在这江湖立足也没什么问题。

陆寻突然想起了师父对他说的话,他觉得师父肯定也料到现在这副场面,提前为他打好了预防,可是陆寻又心想难道师父真的就放心让蒲婉自己一人留在淮南吗,他又有点怀疑师父当时的那句话是不是真的针对这件事而言说的。不管怎样,蒲婉态度坚决,任谁劝都不愿意离开,最终还是陆寻同意才让这场劝说收了场。路寻和秦昱三人北上各回职务上。

陆寻和秦昱顺路所以在一起走,前半段王钧昭也顺路,但是出了淮南,就是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了,期间三人一起去了淮南省的六扇门衙门拜访了孙思成,陆寻拜托孙思成有时间帮他照看一下春秋山上的事,虽然省城离清水县也不远,但至少比这三位近,孙思成爽快的答应了,反正因为最近衙门又来了新人,他现在也没事,处于半退休的状态,陆寻又聊了一会老同僚的近况,知道之前那个范青竹在陆寻走了后不久也离开了,谁都不知道去哪了。

秦昱显然听过这个名字

(本章未完,请翻页)

,咦了一声,陆寻看向他,他没开口。

出了淮南省,路上闲聊的时候,秦昱才跟陆寻说起了范青竹,原来范青竹是大宗师范容之女,他不明白怎么京城的大小姐跑到淮南干什么,也不怪他不明白,当年范容到淮南处理贪污案的时候,秦昱陪夫人出门度假了。但是陆寻能猜个不离,范青竹来淮南,可能是范容看上他这个女婿了,或者只是简单的接触一下,也是想给女儿画一个关系网,毕竟他不能照护她一辈子。

路上陆寻有意无意的提到了路远,但是秦昱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是什么事情,没有多说,只是叫他去皇家的藏书馆去看看便全知道了,陆寻没有再问。

到了京城,两人分别,陆寻忙着去边关任职,这都出行好到一个月,就算朝廷的效率再低,也该是能出发了,到了皇宫陆寻才知道小军师已经走了半个月了,要是陆寻赶路快的话还有可能追上。陆寻拜别皇帝,出门而去。

到大同镇总兵衙门后,发现尹三已经在处理政务了,虽然尹三没有职务,但是圣旨上指名尹三协助总兵办理各种事务,所以总兵没来之日,事情都是尹三在处理,之前一起打仗的时候,陆寻以为人家是个书呆子,两人可能只会有这一次交集,没想到这么快又一起共事了。

在总兵衙门陆寻还看到个熟悉的身影,是范青竹。范青竹跟尹三相识,说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听他到边关来就一起跟来了,两人也确实年龄相仿,说是一起长起来的陆寻倒信,只是单说为尹三而来,他是不信的,什么样的朋友值得舍弃京城的好日子跑到边关受苦,但是陆寻也没说什么,毕竟他也认识,相互认识的人也好相处,他也不在意她到底怀揣着什么样的目的来到这,反正不是投敌就好,无非就是打打闹闹罢了。但是一开始就觉得尹三身份不简单的陆寻现在更加的肯定了,陆寻现在是知道范青竹的身份的,他俩能玩到一起,那至少也该是门当户对,要不然不会存在一直能保持到他俩这么大的友谊,不是说友谊会变质,只是说家世的差距会让思想有所差距,三观出现差距的人很难长久的在一起。

按照陆寻的设想,边关治理的第一步就是要重建已经荒废多年的边关市集,上一代是漠北朝廷自然不用在意这些事情,如今又是大乾的朝廷,要想边关稳定必须要知道漠北人民想要什么,为什么要屡次南下抢夺,陆寻知道人在这个世界上想要的能够舍得生命冒险的无非只有一件,那就是活着,之后才是怎么活着,漠北人以放牧为生,土地都是草原,难有耕地,所以当冬天来临,绿草枯萎的时候便是漠北最难熬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能够给与帮助让他们乐得安宁,他觉得那边关之事就解决大半了。

说干即干,市集设在了关外,占地五十亩,离边关近的土地都是些无主之地,因为不保险谁也不愿在这片土地上开荒,所以开发起来很容易,甚至不需要朝廷的批文。人力都是从军营里抽调的,开始的市集也不要怎么华丽,自然就不要那么多能工巧匠,如果往后互市的效果好的话,陆寻再考虑增添些娱乐场所并改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坏境,那都是后话,现在效果未知,没必要投入那么大。

市集的建设很快,但是后续的招商工作很艰难,因为漠北大军常年南下,导致大乾朝民众对漠北的印象极差,信任度不高,对互市有所抵触,抵触的结果就是没人主动愿意到边关与漠北民众做贸易往来,也就导致只有市没有人的场景。

陆寻知道凭借自己的力量很难改变民众对异邦的看法,毕竟去年秋天的惨案还历历在目,无数的人家流离失所,现在朝廷让人进驻边关市集肯定是异常困难,所以陆寻和尹三几人讨论后决定向皇帝求助,请求他下旨意派官商来边关贸易,到时候民众看到这之中的丰厚利润,自然就愿意贸易了,当它有一成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两成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五成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一倍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三倍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上绞架的危险,那时候什么抵触什么印象就变得不值一提。

皇帝很重视,官商隔了一个月便陆陆续续的来到边关,官商们带着丝绸细绢茶叶瓷器等到边关准备交换,刚开始的时候漠北民众很少来到这进行交易,因为不光大乾民众对他们有抵触,他们对大乾也有恐惧,怕这是个陷阱,初春的扫荡在他们脑海里同样是记忆犹新。所以这个边关市集倒成了对内市集,全是些大乾民众去换东西,毕竟南方的东西在这也甚是稀奇,要是以往很多商队都不会到这么偏远的地方行商。

尹三献策要陆寻派一队人马去草原宣传,给他们讲解互市的好处,陆寻觉得这种方法收益太小了,越是苦口婆心的去劝说他们越会觉得我们收了好处,要欺诈他们,最后能被劝动的只有心里本想去却碍于某种原因的人。陆寻决定还是采取跟大乾这面一样的策略,让漠北的一些人尝到甜头,等他们看到利益自然也就跟风而至了,至于这人员,陆寻觉得就那帮漠北战俘就合适,反正杀了影响还不好,留在这也不知道怎么安排生机,彼此之间还有着仇恨,很难融入大乾朝的社会,干脆就借机让他们回归草原得了。

只是人选是经过层层筛选的,最终站到陆寻面前的只有十个人,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都是年轻人,可能也是因为老人思想很固执不好接受新时代的产物。陆寻嘱咐他们几句行商的事宜,强调他的目的,给与了他们启动银两,告诉他们到时候只要把启动银两补回来,剩下的钱都是他们的。陆寻不怕他们亏本,因为市场竞争力很小,而市场需求又很大,销售策略很好制定,甚至不制定都行。陆寻还让他们可以再带几个随从一同出关贸易,随从自然还是从战俘中挑选,但这次是他们自己挑选,陆寻绝不插手,这其实就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家人捡出去,陆寻故意的卖给他们的一份人情,这将是一场双赢的买卖。

几人拿着陆寻给的银两在市集买了些中原的物件便相继进入漠北销售,漠北人做漠北人的生意赚漠北人的钱才会让漠北人眼红,如果让大乾人赚漠北人的钱只会让他们仇恨,即使是交换也会被认为是抢夺。

(本章完)

.

阅读救生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