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寻宝笔记之大运河篇》
寻宝笔记之大运河篇

第十四章 浮船之术

河妖李胜兄弟在河底发现了沉船,无奈船陷在淤泥里,凭人力很难把它弄出来,上岸一说,程欢却说她有办法,然后便叫老船头将鬼杉船驶回码头。

程欢李胜在码头找了个运粮的大船,个头和鬼杉船差不多大,上面堆满了一麻袋一麻袋的粮食,许给船主报酬,叫他听吩咐行事,然后叫这粮船跟着鬼杉船来到那沉船地点,将粮船停到沉船正上方,鬼杉船停在它旁边,两船之间搭了两块踏板。

然后找出老船头说的那两根大绳,分别系在粮船的船头船尾,绳子的另一头,河妖李胜潜水系到沉船的船头船尾,将绳子拉紧绷直,然后将粮船上的麻袋都卸到鬼杉船上,粮船上有两个伙计都是老实本分之人,李胜河妖老船头三人和他们一起卸粮,随着粮食越来越少,粮船变轻,慢慢往上浮,拉动河底沉船,把淤泥搅动,水下一片混浊。

卸完了粮食,又把鬼杉船和粮船交换位置,将粮船上的绳子系到鬼杉船上,把鬼杉船上的粮食卸回粮船,又把河底沉船往上拉了一段,如此周而复始三次,淤泥里的沉船已被拉了出来。

一麻袋一麻袋的粮食也回到了粮船上,程欢多给了他们钱,叮嘱不要往外说,粮船答应后就驶走,众人坐到鬼杉船上一边歇息一边等水中混浊变清,都对程欢的方法赞不绝口。

程欢一笑说自己也是学的古人,北宋年间,镇河的铁牛掉到河中淤泥里无法捞出,有个叫怀丙的和尚就是用了此法把铁牛捞出的,老船头不知道怀丙,这浮船之法倒是听人讲过。

等了大半天,水才逐渐变清,河妖李胜二人准备再下水,这次程欢说啥也要同行,河妖就把水荧珠交给程欢,自己拿了一根撬棍,既可使用还能防身——昨夜的鬼戏着实吓到了众人。

三人潜到水底,见沉船被拉出淤泥,斜斜的躺在河底,船长十多米,宽出三四米,船上的橹桨桅杆都没了,有些船舱的轮廓,只剩一个船体,看着不像个货船,倒像是个专门客船,离船越近,就越感到河水冰凉,心底也升起一股寒意。

三人对望一眼,都是这种感觉,还是河妖一马当先,先游了上去,二人紧跟其后,近前一看,船的甲板还完好无损,河妖上前,摸着甲板,一点点搜寻,快到船中间,招手唤二人,李胜程欢本在船头,见大哥招呼就一起游了过去,河妖指一指甲板,程欢举着水荧珠凑上前,见甲板中间半米见方一块板子镶在上面,四周有大铁钉固定了,看着像个封死的洞口,下面是船的底舱。

古代船只底舱一般都放些石头之类,用来保持船只平衡,不过大部分洞口都会开着,不知这船为何封死,程欢示意二人打开这块木板,李胜接过大哥手中的撬棍,插在甲板与木板之间缝隙,用力上撬。

年深日久,虽有淤泥防护的完整,终究是时间太长了,大铁钉直接断了,撬得几下,就把木板撬开,露出四四方方一个大洞。

(本章未完,请翻页)

程欢举着水荧珠伸进去照亮一看,顿时受了一惊,差点把水荧珠丢掉了,双臂扑腾着往后躲,李胜河妖知道有异,一左一右扶住程欢,程欢双手被二人扶住,稍微镇静了下,抬起下巴往里面指了指,李胜接过水荧珠往里一照,只见底舱里横七杂八堆满了尸体。

三人定了定心神,仔细看那底舱里,由于船倾斜了,底舱里的尸体都堆在了洞口,见那尸体都是一样装束,黑袍束带,头带黑色的帽子,足蹬黑靴,露出的手脸像是腐烂的生姜一样,大概数了数约有七八具这样的尸体。

程欢此刻不在像乍见时那样惊恐了,又有李胜河妖二人陪伴,也凑上前仔细看那些尸体,见每个尸体束的腰带上都系着一个圆形的腰牌,约有鹅蛋大小,河妖扯下一个来交给程欢,李胜又将洞口尸体用撬棍推了推,往里面深处瞧了瞧,见在最里面有一具尸体装束与其他人都不相同,看着像是个头目的装束,腰间带子上的腰牌也是方形的,与其他人的不同,便也一把扯下。

此刻河水变得冰凉刺骨,三人有些耐不住,就打个手势,先上去歇息一下,三人就相扶着游上水面,老船头把三人拉上船。

程欢先拿出自己的圆形腰牌一看,像是铜制,只见上面自左向右写着四个字“东缉事厂”下面有个方形的印记写着“王建”应该是个人名,程欢这下明白了这些人的身份。

又接过李胜的那个方形的腰牌,也是铜制,上面也写了“东缉事厂”,不同的是下面还有两字写着“役长”下面也是一个方形印记写着“庞翔”,程欢就招呼二人先换衣服,三人换完了干衣,又喝了热茶,河妖李胜还一人喝杯酒,太阳下晒着,暖和了起来。

程欢对众人说:“这船上的死尸都是东厂的,身上没有伤口,或许都是中毒死的。”余下几人学识有限,都不知道东厂是什么,程欢又解释了东厂的来历。

东厂是明代官署名。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宦官就是太监担任首领。

地点位于京师东安门之北。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

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为何重用宦官是因为朱棣在靖难之役中用武力非法推翻了建文帝政权,在南京自行登基,改元永乐,是为明成祖永乐皇帝。

但当时社会上对永乐政权的合法性异议纷起。一方面建文帝未死的流言不时出现,另一方面朝廷中的很多大臣对新政权并不十分支持。而朱棣亦对朝廷大臣多不信任。他觉得设在宫外的锦衣卫使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于是决定建立一个新的机构。

在朱棣起兵的过程中,一些宦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官和和尚出过很大力,如郑和就是个宦官,所以在他心目中,还是觉得宦官比较可靠,而且他们身处皇宫,联系起来也比较方便。于是朱棣一反太祖关于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禁令,重用宦官。

这一队东厂的人员不知去执行什么任务,怎么会全死了,还被封进船舱里。

程欢说完一边思索,一边摆弄那两块腰牌,水灵好奇把那方的腰牌拿过来细看,就在这时船行不稳,晃了一晃,水灵一个趔趄,人虽站住了,手里的腰牌却掉到地上,程欢先扶住水灵,又去捡那腰牌,见那腰牌一摔竟然裂了一条缝。

程欢捡起来看,那缝像是原本就有,捏住腰牌两端,用力一拉,那腰牌一分为二,里面空心,有一块绢布藏在里面,上面仿佛有字,这块腰牌内有机关,封的极严,那绢布竟没沾到水,程欢拿出绢布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吴县普洛寺僧人碧云,妖言惑众,诋毁圣主,命役长庞翔等赴寺密速拿之,当即立斩,不必概候科签,以防轻洩……”

还未看的仔细,那绢布竟随风而化,变成灰一样散落在地,众人都吃一惊,程欢知道这是氧化作用,而且上面最重要的信息自己也看到了,就和众人又解释说:“朱棣抢了自己侄子的皇位,那建文帝后来不知所终,朱棣海上派郑和寻找,陆上也派了一人寻找,那人名叫胡濙,民间传说后来胡濙在江苏一个寺庙里真的找到了出家的建文帝——朱元璋给建文帝留了三张度谍,供他活命之用,万般无奈时建文帝就拿了度谍逃出皇宫,出家为僧了,朱元璋之前也做过和尚,建文帝这也算是学了他的爷爷,从这块绢布来看,那传说竟然是真的,朱棣终究不肯放过自己的侄儿,派了这队人马前去秘密诛杀,或许是泄露了消息,被效忠建文帝的人在半路上把他们拦截了,并且全部毒死了,不知后来朱棣再有没有安排别的刺客。”

李胜不关心建文帝下落,听程欢说完了问:“这么说这条船不是文寅正那艘了,上面也没有乌木宝船了,又是空欢喜一场呀。”

程欢点点头说:“这艘船出事之时,世上还没宣德炉呢,可见也不是那艘,此段水路沉船不止一艘呀,我们一会儿再下水看看这艘上还有什么东西吧。”

几人点头称是,歇了一会儿,三人再下水,靠近那船河水还是冰凉,李胜用撬棍把舱里的尸首挨个拨出来,河妖把他们都放到原先船陷的坑中,然后用淤泥掩埋了,说来也怪,埋完这几具尸首,河水竟然不凉了,还温温的有了暖意,或许是入土为安,怨气散尽也未可知。

三人先后钻进舱里,除了两柄无鞘长刀就没有别的东西,那刀头是斜的,一米来长,刀身从头至尾一般粗细,刀把较长,可以两手齐握,再找不到他物,河妖就拿了这两把刀,招呼二人一起离开,上的船来河妖舞了几下长刀,很是喜爱。

程欢告诉他说,这刀有个名目,唤做绣春刀!

(本章完)

.

阅读寻宝笔记之大运河篇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