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重启之太空之眼计划》
重启之太空之眼计划

宋舍义的理论

罗勇和易满驱车来到宋老的住处。

他回想起半年前,自己来看望宋老的场景:那时候的宋老脸上红光满面,精神矍铄,精力充沛,隐隐有一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架势,完全感受不到以前那种颓废沮丧的情绪。他们聊了很多,不过都是一些生活琐事,很少涉及宇宙、太空、黑洞。

罗勇扫了家里的摆设,几乎和半年前没什么变化,一样的简朴,只是阳台那把藤椅空荡荡的停在那里,失去往日的活力。清晨的阳光,透过阳台的雕花镂刻,斑驳的洒在藤椅上,总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他轻轻的打开书房的门锁,慢慢走到书桌前,缓缓坐下。桌上摆着一个水晶四棱锥工艺品,类似于金字塔造型,区别只是金字塔是金色的而已。桌上还摆了两张照片,一张是宋老的女儿宋礼真的。另一张是那种老式胶卷相片,虽然加了塑料外壳,可岁月的侵蚀,依然留下了浓重的痕迹。相片已经泛黄,有些地方已经模糊,有些人的面容和表情已经看不清。最下面有一排字迹,隐隐约约只能认出“紫金山天文研究院留念”几个字。罗勇尝试辨认照片中的人物,不过实在是难为自己。

他思考了一会,忽然想到一个事情:每次班级拍毕业照的时候,为了日后好辨认,相片背后一般都会标注名字。罗勇灵机一动:或许宋老他们也不例外呢。想到这里,他赶紧小心翼翼的拆开相框。果不其然,宋老他们也有这样的传统,而且从笔迹上看,还是宋老亲笔书写的字迹。罗勇挨个名字读了一遍,大喜过望,这其中确实有一个人他也认得。那就是吴凡——天文研究院的副院长,正是罗勇的大领导。

罗勇仔仔细细把书房翻了个遍,没能再找到更多有价值的线索,于是他决定去拜访拜访吴院长。他虽然认识吴院长,不过不算熟,他只是天文研究院下属第一所的研究员,与大领导之间差了好多层级。

挎着一个水果篮,罗勇按响了门铃。开门的正是吴凡副院长。

吴凡看到来人是罗勇的时候,明显表现出吃惊:“小罗?找我有事?”

“院长认得我?”罗勇明显有点受宠若惊的道。

“你不就是第一所的罗勇嘛。我认得的,进来吧。”

“院长好记性。”罗勇跟着吴凡来到客厅,正襟危坐。然后开口道:“实不相瞒,今天来看望院长,确实有点事。我想和您打听一个人!”

“谁呀?但说无妨。”

“宋舍义。”

“宋舍义?”吴凡很惊讶的道:“我记得没错,你好像就是宋舍义的学生,你应该挺了解他的。我老吴背后说三道四,好像不太好。”

罗勇生怕吴院长误会,把昨晚的事情一五一十和吴凡说了一遍。吴凡听完,沉默得仿佛空气都凝固了,颤抖的手想要拿起桌上的香烟,硬是没拿起来。重重的叹了一口气,道:“想不到老宋这么纯粹的一个人,竟落得如此下场。半年前,我还和他喝过酒,没想到那竟是我们最后一次把酒言欢。早知道,我定把那瓶珍藏的茅台,与他一同鉴赏。哎!我和老宋相识几十年,你想问什么,问吧。”

“宋老当年因为什么事情离开研究院?”罗勇一直觉得这件事很重要,因为他清晰的记得当年在大学做老师的宋舍义郁郁寡欢,也就干了一年,就提前退休。而到了e集团之后却精神焕发,这其中有没有某种联系,很难说得清。

吴凡呆呆的盯着桌上的烟盒,许久才用落寞的声音道:“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你认为光是什么?”

罗勇脑瓜子一转,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不假思索的回答:“光本质是一种处于特定频段的光子流,具有波粒二象性。”

吴凡顿了一下,道“是的,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可你知道老宋是怎么认为的吗?他有没有和你说起?”

罗勇茫然的答道:“没有!”

“或许他是想让你们学习主流学说吧,免得把你们误入歧途。”吴凡缓缓的点上一根烟,轻轻吧嗒了一口,接着道:“现代物理认为能量是质量的时空分布可能变化程度的度量,用来表征物理系统做功的本领。现代物理学已明确了质量与能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即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e

(本章未完,请翻页)

=mc2。能量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存在。按照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分类,能量可分为核能、机械能、化学能、内能(热能)、电能、辐射能、光能、生物能等。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通过物理效应或化学反应而相互转化。能量传递一般只有三种方式:一是辐射的方式:光、电磁波就是以辐射传递能量;二是传导的方式:热、电,在物体里就是以传导的方式传递能量;三是对流的方式,气体,液体由于温度、浓度和压力不均而造成的相对流动,从而传递能量。老宋认为光最主要的特性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一种最高级的方式。与其说光是光子流,还不如说是能量流。老宋还在能量衰减的问题上进行了思考。他认为能量的衰减和速度成反比。一个物体拥有的速度越快,能量衰减得就越慢。光是能量传递的方式,当光没有速度的时候,也就没有了能量;如果光一直以光速传播,它的能量也不会衰减。老宋由此推论认为,理论上如果有人能够一直以光速飞行,那么他就可以长生不老。””

“老宋还认为任何物体的存在都需要一个基础。比如生命的存在是因为适宜的温度,让有机物衍生出物种的多样性。比如物质的存在是由于原子、分子、离子构成。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宇宙的存在基础是什么?”

吴凡吸了一口烟,继续说道:“老宋认为这个宇宙存在的基础就是所有的一切物体都想要获得能量或者质量,包括静止质量和惯性质量,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告诉我们质量等效于能量。一切物体,包括地球上的人、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等,也包括宇宙中的行星、卫星、黑洞等等天体。区别只是人、动物、植物、微生物这些有生命的东西,微观上处于不稳定状态的事物,想要获得能量,以达到稳定的状态。而地球、行星、卫星、黑洞这些宏观上也是有生命的东西,它们在微观上稳定,但它们在宏观上也想要能量,确切的说应该是想要质量(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告诉我们,能量和质量是能相互转换的),从而达到更加稳定的状态,使自身不被别的天体吞噬。老宋用这种简单的方式,解释了为什么两个物体之间会有引力。因为物体间,都想要获得更多的能量(或者质量)达到更加稳定的状态。”

吴凡用力吸了一大口烟,接着娓娓道来:“现代物理学认为任何具有静止质量的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惯性质量,而惯性质量等效于引力质量。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光会被黑洞吸收,因为光就是一种能量,光是有速度的,有速度就等效于有引力质量,一切有能量或者有质量的东西都会被黑洞吞噬。老宋还预言,人类无法看清黑洞,因为不存在没有能量或者质量的东西。”

“老宋还用简单的例子解释时空扭曲并不是真的扭曲,只是天体的引力改变了物质运动、能量传导(光、引力波)的路径。就像你拿一颗铁珠子快速的从一块磁铁旁滚过去,如果离磁铁近那么铁珠子就会被磁铁吸住,就像黑洞把物体吸住一样;如果铁珠子离磁铁足够远,它在理想情况下是沿着直线运动;如果铁珠子离磁铁有一定的距离,磁铁的吸力只能改变铁珠子的轨迹,使它的路径变成曲线,从几何上看,两点之间的路径距离确实比视觉距离更长了。这就是老宋关于时空扭曲的最简单的解释。”

“对于这些理论,不知道小罗你是怎么看的?”吴凡嘬了一口烟屁股烟,悠悠的问道。

罗勇转动着眼珠子,脑中飞速回忆现代天文物理的前沿理论,道:“宋老的理论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好像和主流学说相去甚远。我记得现在的主流是时空扭曲、超弦理论和膜理论等。”

吴凡清了清嗓子,轻轻饮了一口茶水,接着道:“是的,我也认为老宋的理论有些道理,不过天文研究院的多数同事更加追捧所谓的前沿主流理论,包括以前的院长。老宋这人,你也知道,有想法,也有才华,就是牛脾气,也不愿意和别人多交流,有点孤傲,有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味道。所以慢慢的,受到了排挤,再后来就待不下去了,就申请调到大学当老师去了。”

罗勇听得聚精会神,可这些只是理论,似乎和宋老的谋杀案关系不大,于是问道道:“院长,宋老在研究院的时候,还有没有关于卫星方面的想法?”

吴凡仰着头,额头上的皱纹

(本章未完,请翻页)

都快挤成沟壑,就这样保持了好久,然后道:“哦,有、有、有。我记得,老宋是宇宙大爆炸的簇拥者,他坚定的认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而大爆炸也是会产生能量传递的,这些能量以电磁波辐射和引力波的传递方式在宇宙中扩散。而最初产生的这些电磁波辐射就叫做宇宙背景辐射;最初产生的引力波就叫做原初引力波。如果这些宇宙微波辐射没有被吸收,那么它们就是来自宇宙空间背景上的各向同性的微波辐射,对于研究宇宙大爆炸有巨大的价值。而为了探测、研究这些辐射波,科学家就发明了射电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咱们都知道,和雷达差不多,投射来的电磁波被精确镜面反射后,同相到达公共焦点,用旋转抛物面作镜面易于实现同相聚焦。接收机将这些辐射波信号加工、转化成可供记录、显示的形式,终端设备把信号记录下来,并按特定的要求进行某些处理然后显示出来。说起来它就是把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收集起来,然后通过一根特制的管子(波导)把收集到的信号传送到接收机中去放大。现在的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就是咱们在西部地区研制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这是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西方u洲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而且咱们这射电望远镜由4450片独立反射面组成,每个反射面可以独立转动,同时配合馈源本身的转动,相当于300米口径的可转动射电望远镜。咱不吹牛,假如有人在月球打电话,用这射电望远镜也能探测得到。”

罗勇赞同的点点头。吴凡则接着说道:

“而现代技术发展已经不局限于单体射电望远镜了。现在已经经常看到各国天文研究院,利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射电望远镜,组成一台巨大的虚拟望远镜,这就叫做事件视界望远镜。事件视界望远镜,英语:eventhorizontelescope,eht,是一个以观测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为主要目标的计划。该计划以甚长基线干涉技术(vlbi)结合世界各地的射电望远镜,借助分布在世界多地的8个射电望远镜:南部极地望远镜、位于南m洲的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阵、位于南m洲的阿塔卡马探路者实验望远镜、南m洲的大型毫米波望远镜、位于北m洲的多镜面望远镜、麦克斯韦望远镜、亚毫米波望远镜、位于u洲的毫米波射电天文所的30米毫米波望远镜,联合观测同一目标源并记录下数据,形成口径等效于地球直径的虚拟望远镜,将望远镜的角分辨率提升至足以观测事件视界尺度结构的程度。而事件视界望远镜最出名的事情莫过于拍摄了第一张黑洞的照片。”

“老宋曾在很久之前有过设想,随着国家富强,通信需求日益膨胀,发射的卫星也会成千上万。如果在数以万计的同步卫星上,都搭载射电望远镜和通讯雷达,利用甚长基线干涉技术,这样是不是就组成一个巨大的“太空之眼”。这个“太空之眼”至少有2个巨大的价值:一是通讯价值,试想一下地球的每个角落都能利用卫星进行通信导航,是不是一件伟大的事。而且人类一直在开发太空,以后星际间的通讯,这个“太空之眼”或许也会发挥很大的作用。试想一下,人们可以利用它接受地球上发射来的微弱信号,然后把信号重新增强传输到火星、金星等人类基地上去。二是研究价值,它将是一个口径等效超过地球无数倍的虚拟望远镜,它或许能观察到一些小型黑洞,这对于科学家研究黑洞,无疑将有巨大的价值。这个想法已经是他30多年前的设想了,这些年说不定已经完善成具体的方案了。”

罗勇听得入迷,对于宋舍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如痴如醉。他以前只是觉得宋老很有才华,不过宋老讳莫如深。也许这些想法不合于主流,几乎从未提起。

罗勇仍旧沉浸在思想碰撞的火花里,情不自禁的道:“宋老的很多想法确实不是主流学说,不过说不定这些新的思路能解释天文、物理学中存在的困境。也许真理就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他抬头望着窗外,不知不觉夜幕已经降临,远处闪烁的霓虹,近处马路两边昏黄的路灯,在这黑夜中显得很特别,仿佛一座灯塔和荆棘之路,指引人们探索、前进。

(本章完)

.

阅读重启之太空之眼计划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