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扶风豪士歌》
扶风豪士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不知不觉间太阳已渐渐西陲,众宗室功臣也陆续赶来赴宴了。

准备好晚宴的菜品后,朱云怡来到了会场,亲自指挥菜品的摆放。

最先到的是太子夫妇和皇太孙,随后张贵妃、汉王夫妇和赵王夫妇也陆续到了。除了汉王外,朱云怡都热情地同他们打了招呼。因为今晚是除夕,乃阖家欢聚、团圆喜庆的大好日子,故而朱云怡也没给汉王脸色,只是同他打招呼时不是特别热情。

在同众人打招呼的时候,朱云怡发现赵王的情绪有些反常。她还以为赵王的心情还未完全恢复,便笑着说今晚是团圆喜庆的大好时刻,自己也准备了不少美味佳肴,让赵王一定要尽兴而归。

赵王笑着答应了,然而朱云怡看得出来他的笑容并非发自心底。他有些心不在焉,同时看起来又有些心虚。

这时英国公也领着家眷来了,朱云怡忙着招呼他们,便没来得及再和赵王说话。百忙之中朱云怡看了赵王一眼,只见他已和赵王妃坐了下来。赵王妃一直含情脉脉地看着赵王,显然十分关心丈夫。见此情形,朱云怡也就放心不少。她决定晚宴结束后求赵王和赵王妃留下来,让他们到用永宁宫陪自己守岁,这样便可趁着守岁的机会和赵王聊聊天,同时也让郁且狂好好开到开导他。

不久黄怜也和周昭仪、慕容美人、东方婕妤一起来赴宴了。慕容美人和东方婕妤有说有笑,黄怜却一直阴沉着脸,显然是因为昨日受罚复被皇帝斥责之事而闷闷不乐,跟在她身后的锦瑟和绣琴亦是满脸不悦的神情。

见到朱云怡后,慕容美人和东方婕妤便满脸堆笑地上来打招呼了。然而黄怜非但没理朱云怡,还恨恨地瞪了她一眼。

朱云怡没理黄怜,只是笑着同慕容美人和东方婕妤打起了招呼。

黄怜碰了个没脸,便气呼呼地走向了朝自己的座位,锦瑟和绣琴也紧紧跟在了她的身后。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太监尖锐的声音:“皇上驾到!”

听说皇帝来了,众人急忙起身相迎。

在众太监宫娥的簇拥下,身着缂丝龙袍的皇帝气度气度威严地走进了大厅。他负着双手走到首座,摆手示意众人坐下,并说今晚赴宴的都是妃嫔、宗室和功臣,并无外人参加,因此今晚只有饮宴之欢、团圆之乐,没有君臣之别、上下之尊,让众人只管开怀畅饮、大快朵颐,不必过于拘束。

说完这些后,皇帝又像往年一样自豪地向众人介绍晚宴的所有菜品都是朱云怡亲手所做,晚宴现场也是朱云怡亲自布置。

听了皇帝的话后,除了汉王和黄怜外,众人纷纷夸赞朱云怡独具匠心、厨艺了得。有些善于奉承者还说虎父无犬女,朱云怡之所以如此蕙质兰心、多才多艺,全是皇帝教导有方。

皇帝听了龙颜大悦,笑呵呵地朝朱云怡和朱瞻基招了招手,让爱女和长孙来自己身旁。

等朱云怡和朱瞻基来到皇帝身边后,皇帝便让伏煌在首座左右两侧各添了一套桌凳,让朱云怡和朱瞻基分别坐在了自己左右两侧。

汉王也带了自己的儿女参加晚宴,然而皇帝却丝毫没有注意到他们,而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朱云怡和朱瞻基身上。见皇帝如此偏爱朱云怡和朱瞻基,汉王不禁觉得十分生气。

太子和太子妃却十分欢喜。

等朱云怡和朱瞻基坐下后,伏煌便笑呵呵地拍了拍手。

等伏煌拍完手后,厅外立即想起了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

鞭炮声一响,过年的热闹氛围立马增了不少,似乎连因为严寒而沉寂乏闷的空气也变得躁动起来。参加宴会的孩子和年轻人听到鞭炮声后立马欢快地拍起了手,沉稳的年长者也忍不住面露微笑。

鞭炮声刚停,绚烂的烟花又开始在夜空中撒欢。

众人透过窗户看着厅外绚烂的烟花,均觉心情格外舒畅。

绚烂的烟花在夜空中四散而开,不时呈现出“国泰民安”“海晏河清”“人寿年丰”“年年有余”的吉祥如意的祝福语,不知不觉间把晚宴的气氛变得格外欢快。

等厅外的爆竹和烟花停后,皇帝拿起酒杯,满脸欢喜地对众人说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朕敬诸位一杯,感谢诸位为朝廷后宫鞠躬尽瘁、兢兢业业,祝愿各位阖家欢乐、安康如意,也祝大明国泰民安、蒸蒸日上,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众人急忙举起酒杯,各自说了不少祝福皇帝和大明的吉祥之语。

喝完酒后,赴宴小辈便开始给皇帝拜年。

按照年龄大小和身份地位,先是太子和太子妃给皇帝拜年。等太子和太子妃拜完年后,汉王夫妇、赵王夫妇、永平公主及驸马、安成公主及驸马、朱云怡等人先后向皇帝拜年。等子女辈拜完年后,朱瞻基又领着众世子和郡主给皇帝拜年。

皇帝甚是欢喜,只要每个晚辈给自己拜年,他都会相应地赏赐他们红包和压岁钱。即使像太子夫妇这样已步入中年的晚辈,他也同样赏赐了红包,但压岁钱包得最多的还是给朱云怡和朱瞻基的红包。

等众晚辈拜完年后,皇帝也亲自给那些年纪大的宗室和功臣拜了年。

被拜年的宗室和功臣虽然年长,但毕竟只是臣子,于是也急忙回礼。

等众人拜完年后,皇帝便给赴宴的每个人都赏赐了一个福字结,并自豪地说这些福字结都是雅宁公主亲手所编,希望领到福字结的众妃嫔、宗室和功臣来年都能福如东海、吉星高照。

早在今年五月底时,皇帝便让朱云怡编了一些福字结。那时朱云怡也不知道皇帝要福字结干嘛,但既然皇帝亲自开口,她便照着做了。皇帝和她说了具体数目,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朱云怡才把编好了所有的福字结。

把编好的福字结交给皇帝后,朱云怡便没再注意此事。此刻见皇帝给众人赏赐这些福字结,她才想起当日之事。想到这些,朱云怡不由得在心底暗自为皇帝的细心和用心叫好。

赏赐完福字结后,皇帝便示意众人可以用餐了。

示意众人用餐的同时,皇帝还不忘再次强调这些菜都是朱云怡用心准备的,让众妃嫔、宗室和功臣一定要好好品尝,不可辜负了朱云怡的一番辛苦。

开始用餐前,朱云怡建议众人先食用摆在桌上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那个桂圆,以求新的一年都能团圆欢乐。

众人觉得这个彩头不错,便都笑着吃了属于自己的桂圆。

吃完桂圆后,皇帝便先开始动筷了。为讨个“年年有余”的好彩头,他先尝那道“江曲鱼”。尝了一口后,皇帝便对这道江曲鱼赞不绝口,并夸朱云怡的厨艺长进了不少。

等皇帝动筷后,众妃嫔、宗室和功臣也开始夹菜了。

和皇帝一样,尝了一口,众人也均对朱云怡的厨艺夸赞有加。

就在这时,厅外突然响起了一阵悦耳动听的丝竹声,随后一群衣着鲜艳的妙龄少女踏着轻盈袅娜的步调走了进来,然后错落有致地站在大厅中央奏起了动听的音乐。

她们或持短笛、或拿洞箫、或抱琵琶、或握笙竽、或拥箜篌、或带尺八、或击编钟,演奏时紧密配合,奏出的乐声悠扬绵长、悦耳动听,听之便让人觉得十分愉悦。同时几个少女分别从各自怀中取出一个鼓或盘来,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律把这些鼓和盘摆在了地上。

摆好这些鼓和盘后,那几个少女便退到了一旁,然后各自奏起了自己的乐器。

正当丝竹之声缠绵悱恻时,一个衣带飘飘、宛若仙子的女子从厅外轻盈踏步而进。她身姿轻盈、步履柔美,宛若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洛神踏波而来,让人不禁想到了“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这样美丽的句子。

那女子脚不停步、飘然入厅,之后便在中妙龄女子的丝竹声中翩然起舞。

丝竹之声缠绵悱恻、悦耳动听,那女子姿态轻盈、身材曼妙。只见她衣带飘飘、长袖轻盈,在奏乐少女摆好的盘和鼓之间跳跃徘徊,宛如天上的仙女在翩翩起舞。众人只觉得宛若身处仙境,有些人甚至巴望丝竹之声永不停歇、那女子也永不停止她曼妙的舞姿。

朱云怡对舞蹈颇有研究,知道那女子跳的是盛行于汉魏时期的“七盘舞”。七盘舞至今已不多见,但在汉魏时却极为流行。跳七盘舞时,要先在地上排列数盘和鼓,随后舞者衣着长袖,在盘、鼓之上或之间来回跳跃、翩翩起舞。七盘舞在汉魏时代非常盛行,深受文人墨客喜爱,东汉张衡曾写《七盘舞赋》,极力赞扬当时盛行的七盘舞。

朱云怡没想到竟会在除夕晚宴上见到盛行于汉魏时期的七盘舞,且舞者翩跹而舞、鸾回凤翥,着实让人觉得赏心悦目。再配以袅袅浅吟、婉转悠扬的丝竹之声,不禁给人身骨具酥、神醉心往之感。

朱云怡虽然见多识广,但也被眼前这曼妙的舞姿迷得如痴如醉。听着悦耳怡人的丝竹声,她忍不住给自己斟了杯醇厚可口、色泽艳丽的山楂酒,然后一边听着乐声、一边赏着舞蹈,一边饮起了美酒。

然而细细观赏了一会儿之后,朱云怡瞬间觉得眼前的歌舞不再曼妙悦耳了,因为某一瞬间她突然看清了舞者的脸——而那舞者居然是向来与她不和的黄怜!

朱云怡又认真看了看那些奏乐的妙龄少女,发现她们都是永安宫的宫女,黄怜的贴身侍女锦瑟和绣琴均在其中。锦瑟正在吹尺八,而绣琴则在敲编钟。

(本章完)

.

阅读扶风豪士歌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