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战国之秦国太傅》
战国之秦国太傅

第二十二章 君臣之谈

当那一声称赞传入白起的耳中,他脸上的神情之中先是有一丝错愕闪过。

带着双眼之中的几分不可思议,白起的视线遥遥看向了那个声音传来方向。

此刻,映入白起视野之中的那道身穿墨色深衣的身影,不是秦王嬴稷却又是何人。

确认来人是秦王嬴稷之后,白起没有半分犹豫,当即向着前方躬身一拜。

“臣白起,

拜见大王。”

听到白起这一道拜见之声,看着他此刻无比的恭敬的一礼,一旁李牧、兰丰一大一小两道身影先是为之一滞。

数息之后,经过了短暂的呆滞,李牧、兰丰两人立刻学着白起的样子向着前方躬身一礼。

“小人(李牧),拜见大王。”

只见秦王嬴稷带着一脸赞赏的笑容,一步步地缓缓走到了白起三人的面前。

“起身吧。”

“多谢大王。”

一句轻声过后,秦王嬴稷的视线先是落在了白起的身上片刻,随即又转移到了白起身旁这一道小小的身影之上。

看着他那一双满是肃然却没有半点畏惧之色的眼睛,秦王嬴稷脸上的笑容却是越发灿烂了。

“寡人早听老师说过,李玑将军的次子李牧天资聪颖,于军略战阵之上颇有天赋。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小小年纪,便能够对前线战局有如此见识,足以看出老师对于你的称赞并没有名过其实。”

迎着秦王嬴稷看向自己的目光,看着那满脸的和善笑容,听着他对于自己的称赞,李牧的脸上神情之中显出了几分激动之情。

“大王实在是过誉了。李牧如今年纪尚浅,对于兵书战策还只是一知半解。”

“不过李牧愿意按照大王对李牧的期许一直努力下去,李牧会认真地跟着老师学习兵略,不负大王今日对于李牧的期望。”

“彩!”

“彩!”

“彩!”

对于眼前这个年纪虽小志气却不小的少年,秦王嬴稷的心中已然充满了欢喜、充满了期待。

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这名天资聪颖、志向远大的少年,究竟会在未来绽放出怎样的光彩?

因为那一句句志向远大的话语而发出的喝彩声过后,秦王嬴稷看向了面前的李牧。

“李牧,

今日你说的话,寡人记住了。”

“寡人期待着将来有一天能够任命你为统帅,率领我秦军征伐敌人。”

“李牧谨遵王命。”

秦王嬴稷这一番话,给年少的李牧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名为沙场建功的种子。

随后的十数年之中,这颗种子在老师白起、父亲李玑以及秦王嬴稷的呵护之下不断茁壮成长。

直到有一天,眼前的这一名少年真正踏上了战场,率领着天下人所畏惧的秦军锐士,将自己的声名传扬于天下。

也正是今日的这一番君臣之间的交谈,也成就了后世白起、李牧师徒二人两代武安君的佳话。

当然,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让我们重新将视线拉回如今白起府邸的后院之中。

和李牧之间许下那一个约定之后,因为君臣之间还有要事相商,所以李牧也就被白起命令亲卫兰丰给带了下去。

看着远远走着的那一道小小的身影,秦王嬴稷的心中不禁再次生出了几分感叹。

“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识,将来一定是位纵横沙场的良将。”

“不瞒大王,若论天资牧儿却是超出白起许多。若是能够悉心调教,将来必然会是大王手中的一柄利剑。”

听着身旁白起的一番话语,想着老师姬凌对于李牧的评价,

秦王嬴稷轻轻地点了点头。

数息之后,

思绪逐渐回到脑海之中,秦王嬴稷的目光不由看向了身旁的白起。

带着一脸的郑重神情,

就听秦王嬴稷沉声说道:“李牧,还需白起将军好好教导,寡人期待将来能够托付他以大事。”

当秦王嬴稷的这一个承诺抛出之后,白起的心中立刻便是一阵激动之情浮现。

对于李牧这个弟子,白起心中自然是十分看重。

如今李牧能够得到秦王嬴稷的赏识,将来的前途必然不可限量,身为老师的白起心中又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呢?

躬身向着秦王嬴稷一礼,随后就听白起沉声说道:“白起代李牧多谢大王看重。大王放心,白起一定会悉心教导,不负大王的期许。”

“好,白起将军能够如此就是最好的。”一句话语说完,看了看两人的周围,秦王嬴稷向着白起沉声说道:“白起将军的府邸之中,可有议事的地方?”

“有。”

听罢秦王嬴稷的话语,白起的目光之中忽然一丝肃然之色闪过。随后就见他来到秦王嬴稷面前,轻轻伸出了一只手。

“大王,请。”

就这样秦王嬴稷与白起,一君一臣、一前一后地来到了府邸后院的书房之中。

片刻之后,等到两人各自在坐席之上落座之时,秦王嬴稷向着白起轻声吐出了一个问题。

“白起将军,可知寡人今日来将军府邸是为了什么事情吗?”

白起听到秦王嬴稷突然问出这一句话语,眼中立刻便有几分思绪在流动。

其实,此时此刻对于秦王嬴稷的来意,白起的心中是有所预料的。

他白起是一位将领,此前又曾被秦王嬴稷任命为秦国另外一支对楚大军的副将,秦王嬴稷今日上门必然是为了战事。

再一联想到如今沘水前线那已然有些陷入僵局的战事,秦王嬴稷的来意也就不言自明了。

眼中一阵明悟闪过,白起嘴角浮现出了一道若有若无的笑容,对着秦王嬴稷沉声说道:“白起以为大王今日上门,乃是为了对楚战事。”

“将军所说一点不差。”听着白起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秦王嬴稷带着满脸的笑容沉声说道。

然后在白起的目光注视之下,秦王嬴稷将不久之前和姬凌的交谈的内容,大略地说给了白起知晓。

数息之后,秦王嬴稷看着白起沉声问道:“将军以为太傅所献之策,是否可行?”

听着秦王嬴稷的这一声询问,白起一边回想着刚刚他所叙述的姬凌的谋划,一边在心中不断地推演着战局。

许久,只见白起猛然抬起头来,他的目光之中更是出现了一道亮色。

“大王,臣以为今日联军与楚军的对峙,用臣弟子李牧的那番话语来形容,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以李牧的双拳比喻为引子,白起在接下来为秦王嬴稷详细地剖析了接下来双方之间的战局变化。

当那一只手在身前几案之上飞快移动,当一座座城邑在视野之中浮现,当一片片楚国国土不断被划入秦境……

当白起的手指最终落在了云梦泽畔那一座名为郢都的城邑之时,秦王嬴稷的脸上已然是一片激动之色。

“白起将军,此战若能攻下郢都,寡人便封将军为君。”

看着对面秦王嬴稷如此神态,白起如何能够不知道他内心之中的不平静。

不过白起脸上却并没有多少激动,当秦王嬴稷的话语落下之后,就听白起缓缓说道:“大王,白起本就是秦国之将。为大王、为秦国征战攻伐本就是白起的本分。”

“大王能够将如此大事托付白起,已经是对于白起最大的信重。至于这封君……”

“白起将军此言大谬。”未等白起将话说完,秦王嬴稷便用话语打断了他,“白起将军可知自商君变法以来,我秦国向来是有功激赏、有过重罚。”

“此战白起将军若是能够攻下郢都,不要说是一个封君,就算是彻侯爵位,寡人又如何会吝惜呢?”

一番话语之后,秦王嬴稷面色凝重,向着面前的白起轻轻一礼,“白起,此番伐楚之战,寡人就拜托了。”

“大王放心,白起定不负大王重托。”

数息之后,秦王嬴稷缓缓伸出了自己的右手,而白起也同时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伴随着各自的右手与对方紧紧相握,秦王嬴稷与白起的脸上一道笑容轻轻浮现。

这一刻白起这一柄利剑,终于与使用它的剑客完成心念合一,接下来就让我们静静等待着利剑展现锋芒的那一刻吧。

经过了大战初期联军的高歌猛进之后,联军与楚军开始隔着一条滔滔的沘水展开了长时间的对峙。

一时之间,整个天下都仿佛安静了下来。

不过在那表面的安静之下,天下各国都在暗中积蓄着力量,时刻等待着破局契机的到来。

秦国之内,有两项大事正在有条不紊地被执行着。

其一,是针对楚国的另外一支大军出征之前的准备工作。

其二,是左丞相、城固君甘茂代表秦王,去往沘水前线慰问联军将士。

渭水之畔,在秦王嬴稷以及一干秦国朝臣的注视之下,一驾马车在一队队秦军士卒的护卫之下向着东方缓缓驶去。

就在秦国左丞相甘茂踏上自己路途的同时,距离渭水千里之外的云梦泽畔的郢都之中,楚王芈槐却是在和自己依仗的左徒屈原进行着一番交谈。

“啪……”

轻轻从身前的棋篓之中,取出一枚白子落在棋盘之上,楚王芈槐的目光看向了面前坐着的左徒屈原。

一阵迟疑在其脸上缓缓浮现,这一刻他想要对屈原说些什么,可是胸中的话语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吐露。

楚王芈槐的这一番犹豫不决的神情,自然是没有逃过对面屈原的视线。

相较于楚王芈槐的犹疑不决,屈原却是显得痛快许多,轻轻从棋篓之中取出一枚墨子落在棋盘之上。

紧接着就见屈原的视线顺着楚王芈槐的眼神就看向了他,下一刻目光一肃,“王上可是有心事?”

眼见屈原没有半点犹豫,直接戳穿了自己的心思,楚王芈槐在尴尬之余心中还是有几分迟疑。

再次沉默了半晌之后,楚王芈槐带着几分迟疑的语气向着秦王嬴稷问道:“不知左徒近日来可曾在市井之间听说过一些流言?”

“听过,而且听得不少。”对于楚王芈槐的询问,屈原则是显得格外地耿直,一点也没有隐瞒。

听着屈原也听到了流言,楚王芈槐的心缓缓地平静了一些,然后又听他再次带着询问的语气问道:“那不知道左徒近日所听的究竟是何内容呢?”

“无非是我楚军战事不利,很快联军便会攻破防线,直抵郢都城下。”

“又或者是唐昧将军按兵不动是怕了联军,他根本不是联军主将魏冉的对手。”

“更有甚者还说唐昧将军按兵不动是拥兵自重,他随时有可能与联军媾和,然后挥师南下直抵郢都。”

说出这一些市井之间传得神乎其神的谣言之时,屈原的脸上没有半点波澜,很明显他对于这些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只不过屈原没有放在心上,耳根子不硬的楚王芈槐可不是充耳不闻。

听完了这一番话语之后,就见楚王芈槐带着几分试探地向着对面问道:“那不知左徒以为……”

“以为?这不过是一些无稽之谈,其中有些说不定还潜藏着秦国细作的图谋,请大王一定不要被这种谣言所迷惑。”

说完了这些之后,看着对面楚王芈槐脸上依旧残留的那几分迟疑,屈原再次向着他躬身一拜。

“王上是否还记得,昔日唐昧将军率领大军出征之时,亲口答应唐昧将军的话语?”

伴着屈原的声音,楚王芈槐的脑海之中忽然一幕幕景象闪过,昔日自己送大军出征的场景再次浮现在了他的心头。

渐渐地,楚王芈槐的眼中一阵郑重闪过,“寡人当然记得。”

“既然大王记得,那么今日又为何提起市井之间的流言呢?”眼见着楚王芈槐脸上的神情,屈原赶紧向其中添了一把火。

“这这这……”

面对着屈原的询问,一时之间楚王芈槐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到了最后,没有办法的他只得向着屈原沉声说道:“左徒,寡人错了。”

“王上没错,一切不过是秦国细作的图谋险恶罢了。”

“不过臣还请王上今后能够牢记当日所许下的承诺,唐昧将军乃是大王亲自选定的主将人选,还请大王能够完全信任他。”

“寡人受教了。”

眼见楚王芈槐已然明白,屈原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君臣之间再度恢复了之前的那种融洽的氛围之中。

只是屈原不知道的是,流言这种东西就像是一颗种子,扎在人的心里可就永远都去不了了。

总有一天,这颗种子会发芽,直至对人的决定产生影响。

就在这次楚王芈槐与屈原的交谈数日之后,一位臣子出现在了楚王宫之中。

“王上,上官大夫到了。”

……

阅读战国之秦国太傅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