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三国召唤之东吴大帝》
三国召唤之东吴大帝

第五十七章:召唤(上)

回到自己的小屋,孙浩直接便坐到书案后,随即,心中默念道,“系统,使用一张真神召唤卡,偏向武力。”

是的,孙浩最先选择召唤猛将,只因自从白天见到宇文成都那横勇无敌的勇武,孙浩就迫不及待想得到,一名能与宇文成都掰手腕,或者更强的猛将。

而且说到底,现在孙浩手底下能有那个潜质的,也就是有着霸王潜力的孙策了,但他现在年龄尚小,若是现在跟宇文成都打一场,或许两招直接就没了吧?

所以他现在急需一员猛将。

“叮咚”好的主公。

“叮咚”真神武力召唤卡使用成功,现开始召唤。

“叮咚”人物一:五代十国第一猛将李存孝,武力109点。

人物二:大唐时期白虎神将薛仁贵,武力106点。

人物三:新朝王莽手下猛士巨毋霸,武力106点。

人物四:天庭显圣真君,二郎神杨戬,武力108点。

人物五:南宋说岳第一枪高宠,武力107点。

“叮咚”系统召唤完毕,请主公去掉两人,系统将在剩余的三人中,随机召唤一人。

孙浩思索片刻开口道,“系统去掉高宠和巨毋霸,”武力最高的杨戬以及李存孝肯定不能去掉,孙浩这就是需要一人猛将,至于薛仁贵,这位可不只是猛将,更是一名统帅,俗话说得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所以只能对高宠和巨毋霸说抱歉了。

“叮咚”好的,主公去掉高宠以及巨毋霸,召唤开启。

“叮咚”恭喜主公召唤,二郎神杨戬。

人物杨戬:统帅94,武力108,智力91,政治86,魅力99,植入身份杨林长子,几年前出门学艺,近些日来以学成归来,现正在九江杨林身边,帮助自己父亲镇守九江。

携带兵刃:三尖两刃刀,赶山鞭,泰阿剑,金弓银弹,开山斧。

携带人物:哮天犬(哮月,哮天泉,)杨婵,刘沉香,刘彦昌。

见自己将真元妙道真君给召唤出来了,孙浩不由嘴角上扬,一脸的兴奋之色,这可是他童年最喜欢的三个人物之一呀,至于剩下的两人当然是,哪咤和孙悟空了。

杨戬,神话人物,俗称二郎神(灌口二郎)、杨二郎,尊号清源妙道真君、二郎显圣真君、二郎大帝、川主、崇宁护国真君、道济鸿钧天尊、惠民大帝君、川王大帝护国佑民天尊、清源妙道孚佑太乙真君惠民仁圣大帝。

二郎神的信仰崇拜最早见载于唐代,五代时为蜀国护国灵应王,两宋时期信仰大盛,宋朝将其纳入国家祭祀并载入史册。自宋以来天下极崇二郎,其后民间又敷演担山赶日、劈山救母(神话中救母成功)的杨二郎传说[2],其故事多被文学作品、杂曲、唱本传颂,成为几近家喻户晓的神灵。

《西游记》中二郎神初登场于第六回《小圣施威降大圣》,是玉帝妹子(民俗中多为玉帝之女)思凡配合凡人“杨君”所生,有劈桃山救母、弹打双凤、梅山结义等事迹(未提其名,只唤其二郎)。《封神演义》中他师从玉虚宫玉鼎真人,助周伐纣,屡在危难之中独撑大局。素质全面,能力综合,颇具智谋,人缘佳人脉广,是周军之中力挽狂澜的大将,肉身成圣封清源妙道真君(沿用宋朝封赐二郎神之号)。

宗教典籍《二郎宝卷》《惠民大帝解厄新忏》《祈祥品经》,文学作品《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以及神话中均为独生子。传说其母尊天为大,故号唯一的儿子为二郎(此说系民间衍变,实则二郎之号是袭自李二郎)。

外表为特殊的三眼少年神,容貌俊秀、身佩三尖两刃刀,更有神犬神鹰追随其身、神通广大、变化多端。在中国古代传说和民间俗神信仰中不仅神威显赫、善猎能战,而且正直仁义、为民除害、显圣护民。

孙浩见这召唤的第一人便是杨戬,来了个开门红,随即,孙浩便开口继续召唤,“系统给我使用真神召唤卡,召唤类别统帅。”

“叮咚”好的主公,开启召唤。

“叮咚”人物一:战国四大名将王翦,统帅102点。

人物二:大明开国大将徐达,统帅101点。

人物三:大唐军神李靖,统帅103点。

人物四:大汉双璧之一,大将军卫青,统帅102点。

人物五:春秋兵圣孙武,统帅105点。

孙浩想了想,开口道,“先去掉徐达,至于剩下。”

王翦和卫青的统帅都相差无几,孙浩也无奈,只能玩老套路,“小蝌蚪找妈妈,点到谁就选谁,”随即便去掉了王翦。

“叮咚”主公去掉王翦徐达,系统将在孙武,李靖,卫青三人之中随即召唤。

“叮咚”恭喜主公,获得兵圣孙武。

“叮咚”人物孙武:统帅105,武力86,智力97,政治95,魅力97,植入身份,孙坚弟弟,现任兵家掌门,几年前出门游学,察觉天下即将大乱,现已经回到吴郡,准备辅佐自家大哥成就霸业,(注:无携带人物。)

孙浩望着系统召唤出来的兵圣孙武,嘴角不由疯狂上扬,孙武是谁?那可是兵圣啊,若是没有其余平衡出来的统帅,那孙武在这个时代就是核弹级的,就算是在全史,包括神话,孙武的统帅,绝对也是最顶尖的那么几个,而且看系统展现出的属性,可不只是有统帅,这可还有政治,智力也都不低呀。

孙武(约前545年-约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在柏举之战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被译为日文、法文、德文、英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孙浩望着这两次真神召唤出来的人物,笑的嘴巴都要裂开了,他都有一种自己要无敌了的感觉,只不过乐呵了一会儿,孙浩还是平静了下来,他决定继续召唤,趁现在没有战事,直接开平衡。

阅读三国召唤之东吴大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