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最穷皇孙,老朱教我贪污》
大明:最穷皇孙,老朱教我贪污

第二十四章:强制普及棉花种植!

第二十四章:强制普及棉花种植!

皇宫,奉天殿,内殿。

朱允熥恍若隔世,对于周遭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

......一转眼,好多年没回来了。

殿内的布局摆放,都还没有变,唯独人不在了......

他的心中五味杂陈,仿佛被一块大石头压住了,有些喘不过气,怅然来到皇奶奶和父亲的灵牌前。

跪拜,磕头。

动作慢而又缓,虔诚又认真。

敬上三炷香。

万千思绪,犹如洪水爆发一样,涌上心头。

母亲常氏走的早,当年搏命生下他以后,便撒手人寰。

庶妃吕氏,被扶正,从此管理东宫。

他从小到大,没体验过娘亲的关怀,只有那些听到耳朵长茧的虚情假意。

当父亲在场时,吕氏是贤妻良母,温柔又体贴。

当父亲不在场时,吕氏就拿他当下人使唤,伺候自己的亲生儿子。

受了委屈,没人诉说。

挨了欺负,没人出头。

被冤枉了,没人相信。

当父亲朱标离世那一刻,看似偌大的皇宫,就彻底没了他的容身之所。

皇宫,也不再是他的家。

正当他陷入回忆中,凝望着出神的时候,朱元璋悄无声息的来到他身后。

微微摇头,无声长叹。

“你没了爹,咱也没了儿子。”朱元璋宽厚的臂膀,搭在孙儿肩头,语重心长道:

“斯人已逝,活着的人,也得好好活着,你说是吧。”

朱允熥回过神,只是苦笑着点了点头,实在说不出那些矫情的话。

“别瞎寻思了,能有你这么一个好儿子,你爹在九泉之下都能笑出声了。”

朱元璋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十分温柔的安抚着孙儿的情绪。

普天之下,没有人能比他更想念挚爱的太子!

但他只能笑,不能哭!

他不能表现出一丁点软弱,打碎了牙都要一声不吭咽进肚子里!

因为,他是大明的皇帝,是朱家的顶梁柱!

他只能等到夜深人静,四下无人的时候,把自己锁起来,偷偷掉眼泪!

“你也别愣着了,去把笔墨纸砚准备好。”朱元璋回过头,对着发呆朱允炆说道:“咱们马上就过去。”

朱允炆傻傻的站在不远处,脚底像是被灌满了铅水,动也不能动。

他双眼空洞无神,整个人失魂落魄,宛如一具行尸走肉。

回宫的路上,就没再说过一句话。

而此时此刻,他更像是局外人一样。

双手渐渐开始紧握,指甲早就嵌进了皮肉内,却浑然不知疼痛。

他不明白,他想不通,他不愿意想!

他不甘心!

这些年来,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未说过一个不字。

用心读书,大尽孝道。

翰林院的那些学士,以及朝中的大臣们,无不称赞有加!

为什么,朱允熥明明什么都没做,就可以得到老爷子的青睐和宠爱!

凭什么他一出现,我说什么都是错的!!

朱允炆像是一只斗败的大公鸡,耷拉着头,斗志全无。

铺纸,研墨。

准备好一切。

“行了,咱要和你三弟弟探讨一下国事。”朱元璋摆了摆手,说话时都没偏过头看上一眼,急不可耐道:

“这里没你事儿了,回大本堂读书去吧。”

朱允炆白皙的脸庞,瞬间透红,满眼的难以置信,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同样都是皇孙,非要那么偏心?

朱允熥就可以大聊国事,他就只能回大本堂和那群孩子一块背书!

这是什么道理!

他紧咬着牙关,硬生生挤出四个字:

“孙儿告退!”

说完,抬腿就走。

小屁孩赌气似的,直接无视朱允熥,理也没理。

朱允熥则是一点都不在乎,除了无聊以外,就只觉得好笑。

吐槽的兴致都没有,默默关紧大门。

“来,快给咱讲讲,你认为该怎样操作,才是最万无一失的?”朱元璋可是老狐狸了。

让孙儿进宫,陪自己写诏书,无非是个幌子。

真正的目的......

就只有把他就此留下!

别管能不能成,不试怎么知道?

“孙儿才疏学浅,让皇爷爷见笑了。”朱允熥秉持着一贯的行事作风,低调谦虚,稳重不张扬。

“就剩咱爷俩了,咱笑话你干啥,给你笔,你写。”朱元璋搓搓手,拭目以待。

朱允熥施礼作揖,执笔写下:

“农民手里有五到十亩地的,就必须种植棉花半亩,十亩以上种一亩,棉布可以抵税粮,多种还可以少缴税,益种棉花,免除其税。”

“......”

他埋头奋笔疾书,一边注释,一边解释,繁琐复杂的政策法令,处理的有条不紊。

朱元璋伸长了脖子,看的十分认真,对此赞不绝口:“不愧是好圣孙,考虑的就是周到。”

“棉布也可抵粮税,真不错!”

“这样一来,百姓们自当不会有怨言!”

“太好了!”

“以后咱大明的子民,到了冬天终于不用再受冻了!”

朱允熥落笔,回首帮老爷子倒了杯水,递上前去:

“皇爷爷过誉了,孙儿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登不得大雅之堂,若不是您让农民人人有田种,一切都只是空谈。”

朱元璋听的很开心,对此十分受用,抿着嘴:

“可不敢自轻自贱,你为天下人做的可都是实事,比那些只知鼓唇弄舌之徒,强了不止千万倍!”

“大明有了你,才是真的有福了!”

一番话出自肺腑,没有一点故意夸大的成分。

字里行间,暗示拉满。

就差直言相告!

朱允熥闻出了些许不对劲,没敢再继续往下接茬,索性调转话题:

“哦对了,差点忘了正事,待到棉花成熟,孙儿准备全部制成棉衣,交由皇爷爷之手,再赏给全城的父老乡亲们。”

“大概能出个万余件,虽是不太多,但好歹能减少一些伤亡。”

!!!

朱元璋震惊之色溢于言表,眉头顿时蹙的老高,眼神里写满了疑惑不解。

“这又是为何?”

“交给咱,让咱赏出去,和你直接捐出去,又有啥区别吗?”

“不都是替百姓谋福?”

“你是皇孙,同样代表着朱家啊,同样代表着咱啊!”

说罢,朱允熥长叹一口气,倍感无奈:

“不知皇爷爷有没有发现,近些年以来,每年冬季都要比前一年更加寒冷。”

“寻常百姓家里,缺少御寒的措施,冻伤冻死的人,不计其数。”

“民声载道,叫苦不迭,难免心生怨愤,又是天子脚下,敢怒而不敢言。”

“孙儿误以为,皇爷爷可以公布诏书的同时,降下棉衣作为恩赏,以宽慰百姓内心的苦痛。”

“借此,让天下人都知道,皇帝始终在意着臣民,而并非不闻不问!”

余音绕梁,久久不散。

朱元璋瞠目结舌,彻底说不出话。

震惊到不可思议!

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圣孙早早就布置好的!!

是为了帮咱分忧!

是为了帮咱解难!

......可是咱......

却对圣孙递上来的奏疏,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甚至看都没看一眼,就直接丢进了火炉!

...............

新书启航,招募船员,跪求各位彦祖们的支持!

跪求鲜花,评价,打赏!

这对作者菌,真的非常重要!

...............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阅读大明:最穷皇孙,老朱教我贪污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