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书藏古今,与诸圣先贤对话》
书藏古今,与诸圣先贤对话

第九章 夫子赠书!六经真本(4/6)

看着萧致远的翻译和最后那句总结。

观众们瞬间就沸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充斥在胸腹之间。

“虽然明知道这不是真的,但想想刚才孔圣说他吾心甚慰的那一幕,那带着满足和骄傲的神情,我泪崩了,这可是来自孔圣的认可。”

“原来孔圣是这个意思,他不仅不觉得忧愁,还告诫我们不要带有偏见,要因势利导,这就是万世师表吗,这胸襟,这气度,圣人就是圣人!”

“借韩良做典范,来告诉我们,我华夏只要能培养出像韩良这样的人,我华夏的魂就还在,还告诫我们不要带有偏见,要包容,果然不愧是提出有教无类的至圣先师,我服了。”

“孔圣的这个回答,真的是太巧妙了,这措辞这用句,值得我们反复咀嚼。”

“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节目.......我现在全身都麻了啊。”

“谢萧老翻译!让我们看懂了这一幕!”

“是的,是该好好谢谢!还要谢谢编剧和演员们,这也演的太好了啊。”“话说孔圣干嘛去了?怎么那么久?这节目是结束了吗?“

“快看,孔圣他这是要干嘛?”

画面中。

孔圣引着韩良来到了一排巨大的书架前站定。

此时的文字,还是用竹简作为记录。

而在这排书架上,正排布着密密麻麻的竹简。

韩良眉头微皱,和无数观众一样,有些不清楚孔圣这是要干嘛。

下一秒,孔圣从书架上拿下一册竹简,交到了韩良的手上:

“看看吧。”

韩良眼中闪过一抹疑惑,解开竹简上的搭扣,低头看去。

下一秒,他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一脸的震惊!

虽然竹简上写的不是现代的简体字,但是通过系统的翻译,他还是第一时间就认出了手上的竹简是多么重要的瑰宝。

六经!!!根据历史记载。

六经,是由孔圣在晚年所整理。

而这个时候,六经还不叫六经,他们共分是:

《诗》《书》《礼》《易》《乐》《春秋》

孔圣还曾亲自点明六经的作用: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他们和其他四书,并称为四书五经。

它详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哲学思想。

历代科举选仕,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四书五经,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

四书五经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即便是时至今日,四书五经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依旧对我们现代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

它们不仅是华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

其包含的内容之广泛、深刻,即便是在世界文化史和思想史上也有着极高的地位。

之所以后来少了一经,是因为其中《乐》经在焚书坑儒的时候,被销毁了。

就连后世所传的《书》经,也就是《尚书》,到底是不是孔圣说编纂的原本,也因为时间太过久远,无从考究。

而韩良此刻手上所捧着的这一本,正好是《书》经的第一篇!

孔圣手书,亲自整理编纂的《书》经!

这是什么?

这是拿到后世,会被当成绝世瑰宝的存在!

只可惜......

“此六经乃是丘耗费毕生精力编纂整理,既然吾之教义未曾断绝,此六经也当全部传于后世,林生你还有哪些疑问,可以一并指出来,吾来帮你解惑。”

就在韩良感慨手上这部典籍的贵重之时,一旁却传来了孔子温和的话语。韩良微微一怔,抬头看向孔子,看着他脸上的跃跃欲试和兴奋,韩良的眼中露出纠结之色,虽心有不忍,但还是决定把真相告知:

“回夫子的话,六经只有五经传于后世,乐经早失,而另外五经,因为时局动荡,各有遗失,其中又以书经最为跌宕曲折。”

“为护书,后世学子颠沛流离,舍生忘死,却仍无法避免书藏遗失和腐朽。”

“现传世之书经,为五十八篇,且无法知其中是否有假...”

“这.....孔子当场红了眼眶,脸上涌现出极致的悲痛和震惊,却在下一秒眼中闪过一抹果决,慨然开口道:

“此物,你是否可带走?”

韩良浑身一震!

孔圣这是要,赠书?

飞快的在心底询问了一声系统,系统当即给出了答复:可以收取!

韩良精神顿时为之一振!

要是能够收集到最初版的书经,那对历史的研究,对书经的整理所能带来的贡献,绝对是无法估量!他抬头望向孔子,渴求中带着一丝不好意思:

“夫子,这.....”

孔圣笑着点头:“赠你了。”

说罢,也不等韩良激动,孔圣又抬手对着身侧的书架一指:“除此一册,还有二百七十六册,汝能带多少便带多少。”

“夫子,你是说,这些,全部都送给我了?”

韩良轼目,抬手颤抖的指着书架,大脑嗡嗡作响。

不是只有书经?

而是全部?

所有的六经,全部都打包,送给我?

孔圣点头道:“然也!”

韩良低头看了看手上的初始版《尚书》,又看了看整排书架。

眼眶隐隐有些湿润。

孔圣虽然刚才嘴上说的轻巧,可谁能想到,他会在之后送出了如此大礼!

要知道,六经可是孔圣毕生所学的高度浓缩。这份礼,它实在是太过厚重。

韩良不敢要,更不能要。

如果他把这六经拿走,那历史上传世的六经怎么办?

孔圣的寿命只剩下不到一年。

这一年的时间,他还能再重新写出这六经吗?

要知道这可是在没有纸张,没有印刷术的古代啊。

怎么办?

“痴儿,你在怕什么?”

似是察觉到韩良的不对劲,孔圣循循善诱的嗓音传来。

韩良苦涩的抬起头来:

“学生......学生怕将此书带走,我华夏之瑰宝或将断了传承。”

“礼记,曲礼上,可传于后世?”孔圣发问。

韩良一怔,恭敬回道:“传于后世。”

孔子笑意更甚,抬手一挥袍袖:“你且念来!”

韩良当即猜到了孔圣说的是哪一段,眼中闪过一抹动容,喃喃的念道:“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

“可是夫子....”

韩良还待再说什么,孔圣却目光温和而又坚定的再次摸了摸他的脑袋:

“吾既赠你,便赠你,至于传承延续,那是吾的事,与尔何干?

一句话,说得霸气无双。

韩良再次被镇住了。

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一件事。

孔圣为什么此刻看上去精神置铄,却在一年后就驾鹤西去。

必然是在赠书后,殚精竭虑,又重新眷写了一份六经出来!

这份礼,太重太重!

重愈泰山!

韩良珍而重之的捧起竹简,抱拳,躬身,深深的拜倒,哽咽的道:

“学生,谢夫子赐书!”

“善!”

孔圣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抬头望了望天上的新月,似是感慨,又似是愧疚的说道:

“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为我华夏,亦为我之后辈。”

“吾能做的不多,只能尽此绵薄之力。”

此话一出。

韩良泪目!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阅读书藏古今,与诸圣先贤对话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